文/Melody歐美音樂臺
近幾年,鐵叔開始轉型成為House DJ ,並有向House Music中的Future House發展的傾向。而鐵叔是這樣解釋的:「很多老一代的trance DJ們仍然堅持著他們的trance創作,但沒有人真正地在意他們。用現在的孩子們最喜歡的音樂風格跟他們接觸,這很好。」
對於這樣的轉變,很多從一開始就追隨鐵叔的樂迷表示很失望,紛紛懷念起當初的鐵叔。他們用鍵盤敲擊著自己的憤怒,怒喊著:「別用冠冕堂皇的藉口!錢!Tisto一定是為了金錢才投身House的!真令人感到不齒。為什麼那些厲害的DJ都統統湧向EDM?」
現在拋開一切商業元素與跟風狂歡的表面風光,我們來回頭仔細瞧瞧這個叫做EDM的東西。幾年前,EDM一直是各種電子舞曲的總稱,而不是一種風格的代名詞。從techno到 house再到drum&bass,各種類型的電子舞曲類型在電腦和合成器上被創造出來,目的是想讓人們隨之跳舞。
而這些年,仿佛很多人一聽到EDM就嗤之以鼻,那麼EDM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麼曾經的那些優秀DJ們都開始製作大眾化的EDM音樂作品?
EDM的流行化
如果你問一個人喜歡什麼類型的音樂?他回答是嘻哈樂。那麼你繼續問他喜歡什麼樣的嘻哈樂,你可能會得到另類嘻哈,即興饒舌,幫匪說唱,恐怖核等其他的答案。但是今天,如果你去問一個喜歡EDM的愛好者同樣的問題,他們很有可能無法說出超過三個以上的EDM子分支風格。
還記得幾年前的盛況,不管是鐵叔Tisto、Steve Aoki 還是Richie Hawtin等,每一個DJ都代表著個人獨特的風格((trance,techno, electro, house,等)。而現在,Dubstep與House卻開始宣稱自己才是EDM的老大,Dubstep和House下面擁有許多小分支。
EDM,現在對於聽眾來說,更是約等於House和Dubstep的結合體。如今,所謂大火的EDM,只需要一個立馬能夠讓你抖腿和跟著唱的的旋律,再加上一個擁有許多bass,還有能夠完美的辨認的drop就夠了。EDM,現在變得像流行音樂。或者在某種程度上,EDM=流行音樂。
那麼究竟什麼時候,EDM開始變得流行化的呢?近年來,電子音樂的規模越來越大,曾經只在club裡播放的音樂,開始轉向主流音樂。而發生巨變的主要時間點就是在2006年到2008年間,一些音樂人開始大肆宣傳EDM,他們希望EDM成為大眾可以接受的音樂。儘管EDM一直影響著其他風格的音樂,但是在2006年之後,EDM開始影響著主流音樂。而現在,EDM已經無法影響主流音樂了,因為EDM就是主流音樂。
當原本地下的音樂開始到地上,變成主流音樂,一些問題就會隨之而來。曾經地下音樂的老成員開始對新成員進行攻擊,因為那些新成員都不知道這個地下音樂的核心精神是什麼。就如同嘻哈音樂在中國,當它從地下往地上發展,一切都變了味。
然而,EDM的流行化就是大勢所趨。
EDM的商業化
當一個音樂流派開始爆發,就會開始引發商機。資本就會開始大量流入,這是不可避免的。於是,當EDM受到大眾的歡迎之時,就會被大量複製、傳播乃至獲得最大的利益。EDM的原本味道也隨之改變。
在歐美地區,EDM是一個蓬勃發展的產業。EDM由地下運動演變為現如今各大企業爭相發展的產業,大量的資本被傾注到EDM產業中。他們開始舉辦越來越大的電音節(Ultra, EDC, Tomorrowland 等),一首首EDM作品被快速生產。
有人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歐洲的電子舞曲音樂比美國成熟得多?其實,EDM在歐洲在很久之前就發展了,很多獨立電子音樂人有著良好的創作根基。法國的house,英國的drum & bass 與dubstep ......然而,在歐洲,還是有很多音樂創作者們都堅決反對大肆宣傳EDM!他們不想像美國一樣,將音樂作為一個商品,被打包銷售,過時了就被扔掉。
DJ目前的生存狀況
正如前文所說,很多傳統電音風格的DJ們開始紛紛轉向大眾化的EDM,這背後有著複雜的原因。
近幾年DJ們的地位開始獲得跟流行歌手們一樣的地位,這都是因為EDM的興起。
不得不承認,迎合市場的DJ們的吸金能力就是比小眾風格的DJ們強。據去年的全球DJ排名顯示,卡受Calvin Harris一年進帳48,500,000美元,排名第一。Tisto一年進帳39,000,000美元的收入,排名第二。菸鬼The Chainsmokers一年進帳38,000,000美元,排名第三。主流DJ們商業價值的背後是市場的巨大需求。
眾所周知,製作音樂需要極大的資金扶持和觀眾的支持。當DJ們開始製作大眾化的EDM,也意味著能夠獲得更多的支持。
DJ未來的展望
然而,當電子舞曲只剩下大眾化的EDM,將會是多麼無趣:小眾的電音製作人無法擁有廣闊的發展舞臺,也只能接觸到少數的聽眾。多元化的音樂流派共同綻放,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受眾的口味永遠在變,單調的EDM不可能永遠是最受歡迎的,新的流派終究會佔上風。例如,從2016年開始,Trance、Techno等開始復興。專業的trance音樂節也越辦越大,Trance的子流派如Psy Trance等,方興未艾。Sander van Doorn,W&W等DJ紛紛回歸trance。
而像Tisto一樣的轉型大眾化EDM的DJ們是否會在這樣的形勢下回歸呢?我們都在期待著......
本文由@Melody歐美音樂臺 原創,訂閱後推送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