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人Prerna Gupta的測試裡,絕大多數青少年連最暢銷書的前五分鐘內容都讀不完,閱讀習慣正在發生什麼樣的改變?它對閱讀會是毀滅性的嗎?
作者| 鄭潔瑤
年輕人到底想要怎樣的閱讀?
對於2007年的年輕人來說,閱讀或許是在周末熬兩個大夜看完一本幾百萬字的修仙小說。
對於2017年的年輕人來說,閱讀或許就是在6點起床時,中午午休時,花十分鐘看完一集更新的漫畫。
那麼未來的年輕人呢,他們會喜歡怎樣的閱讀?
美國的一對夫婦為這個答案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可能,他們的創業項目「Hooked」是一種用對話框來閱讀小說的軟體。換句話說,你讀到的不再是一篇有著場景描述、旁白和對話的標準體小說,而是一篇通過對話框的聊天來呈現情節走向的故事。
這款軟體從上線開始就一直在App Store上不斷的刷新著自己的排名,目前在閱讀類應用排行榜中甚至已經超過了YouTube,Instagram和Snapchat。
Hooked的閱讀界面有點像iMessage,但主人公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充滿懸念,想要知道下面她們會說什麼就只能不斷的點擊屏幕觸發下面的情節。而它吸引讀者付費的邏輯也很簡單,當你讀完一定長度以後,還想繼續看下去的話,要麼等30分鐘,要麼就付費。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成為Hooked的訂閱用戶,周訂閱費是2.99美元,月訂閱費是7.99美元,年訂閱費則是39.99美元。
這一模式聽起來像極了去年獲得過多次蘋果推薦的文字解謎類遊戲《生命線Lifeline》,而Hooked也確實是將遊戲的套路沿用在閱讀上,誰知效果卻出奇的好。
現在,Hooked已經吸引了2000多萬的青少年用戶,在過去的半年裡,他們共計閱讀了100多億條小說信息,有些用戶還會自己寫下類似文體的小說向平臺投稿。
當然,除了這些自發創造UGC內容的讀者,Hooked也會邀請擁有穩定內容創造力的PGC作者入駐平臺,他們有些是編劇,有些是小說作者,有些則是UGC作者轉化而來,整個PGC團隊目前有2000餘人。
但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競爭,伴隨著Hooked的流行,競爭也如期而至。
不僅多個創業公司推出了類似的產品,去年秋天,Amazon也推出了玩法和Hooked差不多的Amazon Rapids,只不過,Amazon針對的是年齡更小的8-12歲人群,這使它更像是一個幼兒教育軟體,而Hooked的用戶則多是13-17歲之間的少年,他們不僅擁有自己的智慧型手機,也可以自主決定要下載哪些軟體。
然而,正是因為Hooked的受眾都是這些初高中生,質疑聲也開始出現,人們擔心這種遊戲化的小說會摧毀青少年的閱讀習慣。
但Prerna Gupta對此卻有自己的看法,他是Hooked的創始人,在Hooked上線前,他曾針對青少年的閱讀做過一個A/B測試:將50本青少年暢銷小說開頭的1000字推送給了15000名讀者(大概需要閱讀五分鐘),測試他們的閱讀完成率,但遺憾的是,儘管內容如此的短,也只有不到20%的人會讀到結尾。換句話說,絕大多數的青少年讀者連最暢銷書的前五分鐘的內容都讀不完。
「手機和手機上爆炸的信息已經徹底改變了年輕人的閱讀習慣,但這麼久以來,小說的形式卻一直沒有變過。傳統小說可能需要人們花費1個小時去讀完一個章節,但人們在手機上閱讀時,通常只會集中注意力5-10分鐘。閱讀可能真的在消亡吧,但如果能通過模式的創新讓青少年對閱讀重新上癮,難道不是好事一樁嗎?藝術是可以隨著科技變化的。」
後來,Prerna Gupta又用聊天式小說對青少年做了一次5分種閱讀測試,結果是,幾乎所有人都讀完了小說節選的最後一行。這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看法。
現在,中國也已經出現了不少Hooked的效仿者,來自廣州的「迷說」就是其中的一員。
迷說的母公司煉愛網絡是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此前一直經營著一款名為「戀戀」的陌生人社交軟體。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煉愛的CEO王玉柱就一直在尋找著業務拓展的新方向,直到他發現了Hooked。
此前,王玉柱也曾注意過,戀戀上經常會有用戶將情侶間的聊天截圖上傳,如果內容足夠有趣,就能起到很好的傳播效果,而Hooked正好是將這些零散的內容用聊天式小說概括起來。直覺告訴他,這款產品在中國也將大有可為。於是,2017年5月,迷說上線了。
早期,迷說完全是靠著戀戀的推廣導流獲得的種子用戶,但靠著這批用戶的口碑推廣,七月中旬,迷說的註冊用戶就已經達到了90多萬。
截至目前,「迷說」共邀請了二十餘位專業作家入駐平臺,其中也包括國內著名懸疑小說家蔡駿,接下來迷說還會繼續邀請其他知名作家,發力PGC,助力增長。
打開迷說,首頁一屏只會推薦4-5部內容,它們大都短小精悍,3-5分鐘就能看完,且非常強調懸疑和轉折,畢竟這種內容才是最容易勾起用戶胃口的。但除了懸疑外,青春校園、玄幻科幻、搞笑段子和二次元扮演等主題也都有一定分布。
而且,與Hooked的PGC模式不同的是,王玉柱想用平臺的思路來運營迷說,即大力鼓勵用戶創造UGC內容,在迷說首頁的右上角,有一個用戶創作入口,進入後是一個簡單的編輯器,用戶只需要選擇角色並添加對白就可以自動生成一篇作品。
通過平臺審核後的內容,迷說將以購買文章版權的形式向作者支付稿費。儘管目前迷說還是免費的,但未來一旦開放付費,作者就可以和平臺分成。而現階段,迷說只能通過打賞、點讚和評論等功能來增加作者的成就感,鼓勵用戶創作。
針對對話體小說場景描述局限的問題,王玉柱給出了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即未來可能在對話的模式上,增加圖片,視頻等多媒體的方式來表達情節畫面,以此來補足對話體小說在場景描述上的不足。
當然,這些功能在目前來說都還只是展望,對現階段的迷說而言,最重要的還是打磨內容、尋求增長。至於未來的商業模式,王玉柱對界面創業記者表示,廣告、付費閱讀和IP運營都將是未來可以發展的盈利點。
很顯然,這類聊天式閱讀產品在商業上還是沒有走出傳統網文的模式,Prerna Gupta也曾說過,Hooked的目標並不是成為閱讀平臺,而是成為下一個Netflix,即不斷打造出精彩的故事,再把它推向其他媒體平臺。
然而,這類聊天式小說真的可以產生大IP嗎?在娛樂之外,它真的能夠承載大IP所需的強大的故事內核嗎?
沒有人能確切地知道答案,正如在Prerna Gupta的測試面前,我們也很難下定論說Hooked們會毀掉這一代的閱讀。
僅就目前的情況來看,Hooked最大的價值還是在於它為我們掀起了未來閱讀的一瞥,鴻篇巨製也需要千字開頭,從小說到漫畫,再到對話體小說……閱讀,這一古老的內容消費模式,正在不斷地被移動網際網路重塑。而年輕人們改變,才剛剛開始。
-今日互動-
·END·
▽點擊「閱讀原文」 下載界面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