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孩子是否有感統失調的表現?

2020-10-17 楊楊麻麻成長記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昨天帶孩子上了一節親子課中的「感統課」,感覺這個課程還挺不錯的,回來以後就大概了解了一些關於「感覺統合」方面的知識,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感覺統合」,指的是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覺等多種感覺神經,來感知自己身體的狀態和獲取環境的信息,並對各種信息進行過濾、組織和整合,及時做與環境相適應的反應

科學研究表明,從孕後期開始,胎兒的感覺統合能力就已經開始發展。0-6歲是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嬰幼兒時期的感覺統合學習幾乎佔據了一生中的80%。感覺統合能力好的寶寶,他的動作協調、活動量適當、專注力好、對新事物接受能力強、自信、情緒穩定、樂於交往、通情達理。

感統失調的表現有哪些呢?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現為自控能力差,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跟別人發生衝突,平衡能力差,走路愛摔跤、方向感不明確、情緒不穩定等。

2.觸覺過分敏感:不喜歡被別人觸摸,害怕陌生環境,過分依戀父母,膽小,容易緊張,愛咬手指、愛哭,甚至咬人。

3.視覺感不良:無法流利的閱讀,寫字偏旁部首顛倒。認字和認題能力差。

4.聽覺感不良:聽而不聞,丟三落四,語言表達能力差,不能完整敘述一件事情,詞彙貧乏,組詞、造句、作文困難等。

5.本體感失調:不自信、消極,手腳笨拙,語言表達能力差。

6.動作協調不良:平衡能力差,易摔倒,手工能力差,精細動作差。

出現上述症狀最好對他們進行感覺統合訓練,感統訓練大部分是以遊戲的形式就能進行,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在玩的過程中就得到了訓練。後面會給大家分享一些訓練感統能力的小遊戲,都是我們平時生活中很容易做到的,喜歡的話記得關注@楊楊麻麻成長記,快樂育兒,開心生活!

相關焦點

  • 孩子感統失調的表現
    這一過程是否能有效完成將會對寶寶的成長造成極大的影響。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有如下表現1.前庭功能失衡表現為自控能力差,好動不安,上課或寫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感統失調藥物是無效的,必須通過訓練才能糾正。 也就是說,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病症。 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感統失調方面的表現,可以帶寶寶去專業的醫療康復機構給寶寶做相應的幹預訓練。
  • 判斷孩子是否感統失調,及時進行感統訓練
    判斷孩子是否感統失調,方法非常簡單。 有些孩子甚至表現為語言發展遲緩,表達能力極差。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閉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容易駝背,近視,過分怕黑。 精細動作不會做或做不好,比如繫鞋帶扣扣子,用筷子,手工能力差。
  • 感統失調的7大類型,對比下自己孩子表現,是不是有感統失調?
    3、不合理的養育方式經常有父母把自己孩子跟別的孩子攀比,覺得自己孩子提前坐、爬、走,是孩子孩子聰明的表現,因此特意訓練孩子相關的能力,比如學步車就是為此誕生的。但是,父母不知道,孩子的成長是遵循自然的規律的,提前的訓練導致孩子準備不足,這就造成了孩子的畸形發展。感覺統合失調有哪些表現我們了解了感統失調的原因,父母們肯定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存在感統失調表現了。
  • 兒童感統失調的表現症狀有哪些?
    兒童感統失調的表現症狀有哪些?家長有時候會感覺自己的孩子總是不聽話,他總是去破壞規矩,父母不管說了什麼,他都像沒有聽到一樣。他總是違背你的意願,總是在挑戰你的底線,一直回絕協作。那樣的小孩,有各種各樣標識,例如執著、霸道、判逆。你是否會想,究竟是自身的教育方法出了難題,是你很悲劇、生出一個專門來折磨你的小鬼頭?
  • 自閉症孩子感統失調的常見表現有哪些?
    感覺統合簡稱感統,是人體處理一切感覺信息的過程。自閉症孩子普遍存在感統失調的問題,常見的表現主要有:1、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多動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暈,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調皮任性,興奮好動,容易違反課堂紀律,容易與人衝突,愛挑剔,很難與其他人同樂,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
  • 什麼是感統失調?感統失調怎麼辦?
    當孩子好動調皮注意力不集中,任性易與人衝突,聽而不聞,丟三落四。您是否認為孩子是故意破壞、有意調皮、誠心搗蛋?您是否認為孩子是性格內向?您是否認為是孩子故意動作慢吞吞、粗手粗腳、有意搞怪?您是否認為是孩子粗心大意、馬虎不認真?當孩子有以上表現時,您的孩子可能正被感統失調影響著。這時需要父母理性分析,找到原因。
  • 兒童感統失調有多種表現,家長需注意
    老師建議小北的媽媽帶他去檢查一下是否有感統失調或發育落後的問題。小北的媽媽當時對老師的話並沒有在意,她覺得小北只是像他爸爸一樣,性情安靜罷了。直到小北7歲上了小學,媽媽才發現小北「有問題」——他從來不出去和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也不蹦蹦跳跳,只喜歡待在家裡玩「安靜」的遊戲,或是和比他年齡大很多的「安靜」的大孩子一起玩。
  • 兒童感統失調有多種表現 家長需注意
    小北(化名)的媽媽第一次聽說「感統失調」這個詞還是在小北三四歲的時候。小北的美術早教班老師告訴她,小北跟別的小朋友有些「不一樣」,他非常「安靜」,而且很怕別人碰到他,別的小朋友互相追趕玩鬧時,他總是一個人老老實實地坐在椅子上。老師建議小北的媽媽帶他去檢查一下是否有感統失調或發育落後的問題。
  • 感統失調,又一筆早教智商稅嗎?|感統失調|早教|孩子|早教機構|美吉姆
    金色雨林聲稱,旗下感覺運動統合課將通過感統訓練項目,刺激孩子神經系統發展,訓練孩子大腦與各項感官的協調性;在遊戲訓練項目中建立孩子的規則感,在運動中培養秩序感與專注力,在運動中給孩子有針對性的外界刺激,提升孩子應對外部環境的能力,在訓練中提升空間感、肌肉力量和節奏感等身體能力。那怎麼判斷孩子感統是否失調呢?
  • 如何判斷一個孩子是否有「感統失調」?業內人士來支招
    感統失調是一個讓人容易陌生、輕視卻又害怕的詞,很多家長都不了解什麼是「感統失調」,所以他們也不理解為什麼孩子一到陌生環境就哭?為什麼孩子膽小?為什麼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感覺孩子有暴力傾向?為什麼孩子會容易摔倒?為什麼孩子才這麼小就自閉?......為什麼?
  • 孩子有這些表現,說明他感統失調,12歲前應儘早幹預
    孩子感統失調會有哪些表現?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這一類比較常見,表現為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好動不安,上課時愛搞小動作;身體平衡感差,走路、跑步容易摔跤;並且會伴隨攻擊行為,常與人發生衝突,不懂得換位思考他人的感受,也不會和他人分享玩具和食物;有時還伴隨著語言發育遲緩等問題。2.視覺感不良。
  • 孩子學習不好,可能是因為感統失調!有這3種表現要警惕!
    此時家長往往很疑惑:「我的孩子活潑聰明,健康可愛,怎麼就感統失調了?」這兩年,隨著早教越來越受重視,「感統失調」一詞迅速鋪天蓋地,成了家長不容忽視的焦慮。什麼是「感統失調」呢?嚴格來說,感統失調並不是病,每個人都有,只是程度上有不同差別而已。但是如果出現感統失調不及時幹預,長大後則無法改變。感統失調一般分為3個程度:輕度、中度、重度。
  • 「眾艾感統」孩子不同年齡段感統失調的表現
    在我國3-13歲兒童中的比例大概佔到10%-30%之間,絕大多數是遺傳及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且個體差異大,主要涉及個體的學習能力、心理情緒、行為表現、社會交往等方面。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孩感統失調的表現也有差異。
  • 「你孩子感統失調,得治!」不要被騙了,感統失調在家就能「治」
    而引起孩子感統失調就有先天性的原因,而且有些原因是很難去避免的,比如孩子胎位不正、懷孕時不正確地吃藥打針、生孩子的時候過份擠壓等。先天因素大多時候難以避免,就只能通過後天的訓練來提高孩子這方面的能力了。
  • 「感統失調是什麼?」孩子有這幾個表現,父母就要注意了
    閨蜜的女兒明年即將進入幼兒園,為了讓女兒順利融入幼兒園的生活,閨蜜和其老公便商量讓孩子提前一年先去早教中心適應。誰知夫妻倆帶孩子去早教中心後被告知「感統失調」。閨蜜也是有醫學背景的人士,深知這家早教機構要「牆裂」推銷感統訓練課程,當即拉著老公和女兒就走了。
  • 那些經常被忽略的感統失調表現
    的重要性,但卻不知道孩子怎樣的表現才算是「感統失調」。但是,如果您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更容易摔倒,總是跌跌撞撞的,這後面可能會有很多原因。一個最容易被忽視的原因是,可能孩子的本體覺和前庭覺系統出了障礙。2、經常踮腳尖走路有些孩子喜歡踮腳走路,家長看到了一般會以為是孩子淘氣,或者是孩子覺得好玩兒。
  • 關於感統失調的表現,這一組圖片就夠了
    他的故事,是作者融合了好多孩子的感統失調真實表現創造的。想了解關於感統失調的表現,這一組圖片就夠了,一起來看看吧:(圖片來自網絡)感統失調不是病但是丟字漏字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讓孩子經常被老師批評;左右不分、動作笨拙會讓孩子經常被嘲笑,影響孩子的自信心;而脾氣怪異,不願與人交往,會讓孩子不自覺間被孤立,讓孩子更難在集體中生存。
  • 孩子是否感統失調?在家自評一下就知道
    當今社會,由於自由活動的受限、家長溺愛的包辦、缺少玩伴、剖腹產孩子的增加、先天原因等各種因素,導致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去年,連CCTV-13《新聞直播間》都針對感覺統合、感統失調和感統訓練進行了報導。
  • 感統失調的3個表現,關乎孩子一生,家長千萬別忽視!
    對於感統失調的孩子,其實他們的表現非常明顯,但是很多家長卻不知道這是孩子感統出了問題。下面我列舉一些感統失調最常見的表現,看看你家孩子是否存在感統失調的問題。1、觸覺失調情緒不穩定、愛發小脾氣,不喜歡被別人觸摸和理髮、洗澡等,不合群或者不愛和別人玩,甚至喜歡動手打人等。
  • 孩子「感統失調」的三大表現,關係寶寶大腦發育,別輕易忽視
    感統統合,是大腦的一種功能,一旦感覺統合失調,那麼大腦功能也會失調,表現出各種學習能力障礙。感統失調並不是某種疾病,只是大腦在接收到外界的信息刺激後,不能夠很好的與身體各部分相協調。「感統失調」的相關表現感統失調也分為多種情況,根據不同功能的失調,在幼兒身上表現出的症狀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