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參軍,想要成才,必須要有這5個「認知」

2020-12-12 永恆戰歌

大學生到部隊參軍,有諸多的優先,更有與之配套的相關政策,可謂佔盡了成長的先機。這種環境所帶來的優勢對大學生的成長是「得天獨厚」的。但是,條件再好,「紅利」再多,想有所建樹,最終還是看個人的努力。在此,想告訴今年所有想參軍的大學生,到部隊後要有這5個清醒的認知:

認知之一:要懂得融入「角色」,學會準確「定位」。

大學生在大學校園求學是一回事,到軍營當兵又是一回事,雖然是同一個人,但角色不同、職責不同,成才的目標也不一樣。大學生參軍後,要持有良好的心態,學會準確「定位」,儘早轉變到軍人的角色。

部隊不是學校,二者沒有可比性。一個是書山有路,學海無涯;而另一個是精忠報國,恪盡職守。所以大學生到部隊後,要學會暫時忘掉自己的大學生身份,在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軍人將是你唯一的「標識」。

認知之二:要弄明白「強軍夢」之下,個人的目標是什麼。

每年到部隊參軍的大學生如「過江之鯽」,但兩年過後,真正能留下來在部隊發展的實在是「屈指可數」。任何環境,無論是社會還是部隊都有「競爭」。這是人才選擇的「良性」循環,大學生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軍旅生活後中,無論是社會青年還是大學生,在成長這條路上沒什麼二樣,更沒有誰會「特殊優待」。

大學生在部隊這短短的2年,只要狠下功夫,好於學而勤於練,總會有所收穫。個人夢想無論是考軍校還是套改士官,大學生都應建立合理的目標和方向。「志大幹勁足」,當兵這條路不易,既然選擇了,與其默默無聞的兩年,不如盡情的綻放,不負韶華,讓青春無悔。

認知之三:要「洗盡鉛華」,做最平凡的一兵。

大學生與戰友相處,沒有什麼可以「沾沾自喜」或「高人一等」之處。哪怕以前在學校時很風光、很榮耀,但這些內容對部隊的成長沒有半點作用。所以大學生無論年紀大或小,知識高與低,都要學會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立志從最普通、最平凡的一兵開始做起。

大學生當兵要嘗試和戰友打成一片,積極做好溝通與交流。戰友的感情是相互的,純粹的,發自肺腑的,這和社會上有區別。連隊環境中,一個戰友說你好不算好,整個連隊的人都說好,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與人相處,是部隊成長的「必修課」,很值得品味。

認知之四:一定要對自己狠一些,不要考慮「後路」

大學生如果真的想在部隊長期發展,就要對自己狠,這種狠是「壓榨」自己的潛力,是強力的「自我加壓」。那麼多的新兵,如何才能具備並擁有成長的最大依仗?進而真正地展現自己?這是大學生當兵後最應該考慮的兩個問題。

在部隊想成長與進步,必須要學會思考。只要自己的方式和和方法是積極向上的,有利於成長且部隊允許的,盡可以放手大膽地去做。兩年時光,確實太短了,大學生的成長路,如果不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終歸只能成為遺憾。

既然走上了參軍路,大學生們都要有「背水一戰」的豪情和勇氣,暫且不必去考慮退伍復學這件事,那只能算是將來最無奈的一種選擇。

認知之五:要懂得放下面子,「臉皮厚」一點

部隊這個環境很特殊,都是年輕人,無論幹什麼樣的事情,罕有「第三者」見證。所以大學生當兵後,有些事兒需要放開手腳。不要覺得不好意思或放不下面子。在部隊生活就是這樣,不看面子,只看成績和標準。

對於一些不懂的、不會的事,不要顧及大學生的身份和面子,要「厚臉皮」地向同年兵問,向班長老兵問。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不要在乎其他其它戰友的想法和看法,只有學懂了,弄清了才是「王道」。

大學生當兵後,對角色定位、個人夢想、做人做事、訓練態度、戰友相處這5個方面一定要有清醒的認知,因為這幾乎囊括了部隊生活的全部內容。只要大學生們能正確理解,消化吸收,必會在部隊生活中大放異彩,早有建樹。

相關焦點

  • 農村娃娃參軍成才三部曲,考學、提幹、轉士官,有得有失慎重取捨
    自主擇業逐月領取自由自在02提幹,能提幹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說提提幹,小編以自己曾經在部隊的經歷告訴大家,這還真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成才機會,為何這麼說呢,因為提幹牽扯的因素實在太多了,年齡、學歷、是否黨員、現任職務、立功受獎情況、民主評議、群眾基礎、軍事素質、自己所在連隊,營,團的競爭對手,關鍵的是團級單位每年1個名額,旅級單位1-2個名額,師級單位2個名額,這是有嚴格限制的,想想吧,是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要想有把握必須是NO.1絕對的男一號才行。
  • 大學生參軍有這5大好處,畢業後可能捧「鐵飯碗」!很多人不了解
    近些年在大學裡掀起了一陣「參軍熱潮」,不少大學生自願參軍入伍,讓人們感到匪夷所思。不少人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嬌生慣養,吃不了苦頭,怎麼還樂意去軍隊裡受折磨呢?其實,現在的大學生滿腔熱血,都有著報效祖國的壯志,還有就是大學生參軍有這5大好處,畢業後可能捧「鐵飯碗」!很多人不了解。
  • 大學生注意!同樣是參軍入伍,本科生與專科生有這些差別?
    大學生注意!同樣是參軍入伍,本科生與專科生有這些差別?有的選擇當兵,畢竟大學生參軍入伍有很多優惠政策,所以每年都有很多在校大學生選擇參軍入伍!大家都知道,大學生有專科生和本科生的差別。那麼,專科大學生和本科大學生同樣是參軍入伍,那究竟有什麼區別呢?想要入伍的同學們一定要在選擇前要提前了解清楚!
  • 大學生參軍與高中生參軍,更具有哪些優勢?這4點好處很明顯
    一般來說高中生可以選擇參軍,大學生也同樣可以選擇參軍入伍,那麼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差別?事實上兩者之間肯定有區別的,學歷越高參軍入伍的優勢更明顯,而且未來在軍隊的發展上升空間也會更具有優勢。如果能在大學參軍那麼就儘量選擇提高自己的學歷進入大學後,再選擇參軍入伍。今天就跟大家說說大學生參軍入伍有哪些優勢?
  • 應屆大學生參軍入伍,這幾點要求和待遇,你都需要了解
    今年,有許多大學生畢業了需要參加工作。疫情影響之下,一大批企業倒閉,就業崗位嚴重不足。往年招士官是在6月到7月之間開始的,今年大學生想要應徵入伍,在6月30日前報名參加就可以了。為了增加大學生就業崗位,國家增加了今年應徵入伍士官的數量。在6月30日報名截止後,7月1日起,國家徵兵辦公室會會進行數據統計。
  • 大學生參軍有哪些好處
    從最近幾年來看,大學生去部隊當兵依舊呈上升的趨勢。今年主要是在疫情的影響下,並且今年畢業的大學生就有870萬,就業難度空前加大,這對大學畢業生而言,能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實在是太難了,因此去部隊當兵就成了好多大學生可以選擇的一個方向,也就造成了今年大學生當兵意外的「火熱」。國家對於大學生參軍也是提供很多的優惠政策。
  • 大學生參軍有哪些好處?
    從最近幾年來看,大學生去部隊當兵依舊呈上升的趨勢。今年主要是在疫情的影響下,並且今年畢業的大學生就有870萬,就業難度空前加大,這對大學畢業生而言,能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實在是太難了,因此去部隊當兵就成了好多大學生可以選擇的一個方向,也就造成了今年大學生當兵意外的「火熱」。
  • 大學生參軍入伍前,這4件事情一要做到,關係到「保留學籍」
    想成為軍人有2種方法,一種是憑藉高分考取軍校,畢業後能夠成為軍官。還有一種是參加社會徵兵,只要各方麵條件都符合,就能參軍入伍成為軍人。而沒考入軍校的學生,大多選擇第二種方法參軍,但是大學生如果收到了錄取通知書後選擇參軍,一定要做這4件事情,關係到保留學籍問題。
  • 大學生參軍入伍前,這4件事情一要做到,關係到「保留學籍」!
    而沒考入軍校的學生,大多選擇第二種方法參軍,但是大學生如果收到了錄取通知書後選擇參軍,一定要做這4件事情,關係到保留學籍問題。01大學生參軍入伍前,這4件事情一要做到,關係到「保留學籍」!一:填寫申請表大一新生如果選擇入伍,想要保留學籍要準備一些材料:高校的錄取通知書、身份證、高中畢業證,新生要攜帶相關資料到入伍地區人民政府徵兵辦公室,領取並填寫《保留入學資格申請表》,該表格一式兩份。如果新生不能夠親自去辦理,也可以委託其他人持相關資料前去辦理。
  • 大學生參軍入伍,有哪些優勢?這4種好處很實在
    大學生參軍入伍和不參軍入伍,到底有什麼差別呢?為什麼有很多大學生,都會積極申請參軍入伍,就是因為參軍入伍不僅能夠鍛鍊身體、保家衛國,還會為個人將來的事業和前途,帶來實實在在的利好。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參軍入伍的大學生,到底能夠享受到哪些優勢?
  • 大學生參軍,無論走直招士官還是義務兵,都要知道這些區別
    大學生想參軍,顯而易見的路有兩條,一是畢業後走直招士官這條「路」,二是就讀大學期間選擇參軍。如果僅僅是指參軍這件事,這兩條路其實沒什麼兩樣,但從長遠並結合自身發展來看,會具有明顯的區別。一、「入伍基礎」和「後路」有區別直招士官群體自身具備鮮明的特點,即都是已畢業的應屆大學生。經過數個春秋,他們已經完成了整個大學學習過程,且已拿到了畢業證書,自身基本具備相對突出的專業和文化基礎,屬專業型人才。
  • 高考結束,大學生正值壯年,參軍報國,待遇優厚
    畢竟「一人參軍,全家光榮!」,也可以為國家、為人民做出一定的貢獻。;2.高三畢業去當兵,服役期間不保留任何學籍,服役完後仍要繼續參加考試才能考取本科大學;大一新生去當兵則會保留原有學籍,回到學校後,可以根據相關學校的政策轉到自己喜歡的專業;3.高三畢業和大一參軍在提幹、讀軍校方面也不同,在同等條件和水平下,部隊會優先考慮大學生士兵;比如,今年的雙一流學生免試攻讀軍校等等。
  • 2021年徵兵新變化,8種情況參軍政審將不合格,大學生要了解
    第二個:上半年女兵年齡放寬,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應屆畢業的女大學生也可以報名參加2021年上半年的女兵徵集,年齡放寬到了23周歲,所以如果你是覆核條件的應屆畢業生,又想要參軍入伍的話,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啊!
  • 教育部:鼓勵應屆畢業生參軍入伍,大學生待遇:年薪10萬以上!
    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有874萬人,比去年新增40萬人,再創新高。加上今年突發疫情的影響,春季招聘會受阻,企業招聘人數減少,畢業生就業壓力空前增大。校園苦讀十幾載,學得一身本領正等著回報社會呢,可是離開校門才發現,要想找到一個中意的工作,談何容易?此刻還不得返校大學畢業生們,心裡的著急可想而知。
  • 熱血男兒參軍去!我縣首批應徵大學生今日體檢
    王聰穎 // 湖南電子職業技術學校 往屆畢業生有一首民謠是這樣唱的,「最後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後一匹布,送去做軍裝」,這是過去人民群眾擁軍愛軍的真實寫照,今天我們依舊能夠感受到這份深情厚愛的延續。畢業於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校編程專業的王聰穎說,自己的曾祖父是抗美援朝的老兵,曾祖父當兵的故事深深影響著他,所以自己從小就有一個當兵夢。特別是近年來,政府為鼓勵大學生參軍,先後推出了減免學費、考研加分、就業優先推薦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全社會都弘揚擁軍優屬、尊崇軍人的優良傳統,這種濃厚氛圍讓他真正感覺到當兵最光榮!
  • 準大學生和在校大學生參軍入伍,學籍如何保留?這四步一定要清楚
    隨著國家不斷出臺入伍優惠政策,大學生儼然成了新兵中的主力軍。眾所周知,我國義務兵役為期兩年,準大學生和在校大學生服役滿兩年之後,就要退伍返校完成學業。那麼,入伍之前,要如何保留自己的學籍呢?否則退伍之後就沒有學上。不過,在此之前,小編要糾正一下,準大學生入伍,也就是大學新生入伍,和大學在校生入伍是兩個略有不同的概念。
  • 大學生參軍,將來「退伍復學」或「留隊」,建議這樣選擇
    人生路漫長,而最關鍵處僅有幾步而已。作為當代大學生,跨越重重障礙到軍營參軍兩年後,就會面臨成長的重要選擇,即「退伍復學」還是「留隊」的問題。這是很多大學生士兵糾結的所在。對此,做建議如下。(含大專生)的建議對其他類大學生退伍復學和留隊問題選擇上,建議從以下3個方面來看。
  • 2020年考生的利好政策:大學生優先參軍入伍,考研和專升本有優惠
    日前,教育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聯合下發通知,就做好今年大學生徵兵工作作出部署。通知強調,各地要著眼為部隊輸送更多高素質兵員,進一步加大工作指導和政策激勵力度,全力做好大學生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徵集工作,為推進軍事人員現代化、提升部隊戰鬥力補充優質兵員。這一通知的具體內容,給有志向應徵入伍體驗軍旅生活的考生帶來了利好消息。
  • 大學選擇入伍「參軍」,學籍是如何保留的?這4個步驟要知道
    正常情況下入伍參軍是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在高考中考上軍校,不過一般軍校的錄取分數都是比較高的;另一種就是參加社會徵兵,只要各方面滿足條件就可以進入部隊了。 一直以來軍校在高考中都是佔有一席之地的,很多高分考生都有志願想要考入軍校,但是對於那些分數不夠的考生來說,都會選擇第二種方式。
  • 大學生參軍入伍的優惠政策,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徵兵對象同以往一樣以大學生為重點,想要更多的大學生參軍入伍必然需要有一些吸引大學生的優惠政策,那麼大學生入伍都有哪些好處呢? 想要轉專業的同學可要把握住機會。(3)國家設立「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每年專門面向退役大學生士兵招生。(4)高職( 專科)學生參加普通本科專升本考試, 實行計劃單列,錄取比例達到30%上。(5)高職(專科)學生入伍榮立三等功以上獎勵免試入讀普通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