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不要,考研求穩也不能降低太多呀,考研擇校多是平行或是提升1-2個檔次的。這樣的降維打擊也會讓導師迷惑。
從讀研的環境來看,不同層次的院校科研經費,活動、各種支持也是不一樣的,越是靠前的學校,在培養研究生上面投入就越多,學生可以獲得的支持、經費、資源也就越多,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會選擇考名校的原因。考研也是為未來工作做積累,做準備。因此,在選擇考研目標的時候也要考慮下未來的就業方向。如果想去大城市的話,可以選擇經濟發展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從每年那麼多人報考就可以看出名校的吸引力了。
降維考研值得與否需要結合自身綜合能力,如果平時成績就不錯,可以獲得獎學金,甚至名次較好,那麼在考研報考的時候可以嘗試報下211院校,雖然平時的考試和研究生考試有所區別,但是既然是考試,考的就是你的學習能力,而不僅僅是知識點的記憶與背誦。平時考得好,說明學習能力也是靠前的。如果上大學後,連跟上本專業的專業課都很吃力,考試都靠考前的考試周來衝擊及格線,那麼,建議打消考研的念頭,並不是說不能考研,而是這樣的學習態度,去考研也是浪費時間,難有成就,這樣的話,還不如早點去實習,就業時找個好工作。
我們可以假設下,如果第一學歷是一本、碩士學歷是二本,在就業的時候大部分人會更加關心最新的學歷,碩士的畢業院校專業,而二本的碩士學歷在就業市場上其實並不佔優勢,在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大型私企的招聘中,佔優勢的分別是985>211>一本>二本,可以說是鄙視鏈的最末端。如果碩士畢業相考博的話,落下的這段距離將會更加難追平,二本的碩士,考博就更難了,在考試中也不會佔據優勢。
考研是選拔性考試,因近年來報考人數連年攀升,報錄比已由過去的3:1變成了4:1,好學校、好專業甚至達到了10:1的報錄比,考研失敗率不可謂不高,多數考上的都是二戰成研的,因此,想要降維考二本,保證考上的機率還是可以理解的。不論考上什麼樣的學校,有書可讀,有學可上,起碼可以延遲2,3年的畢業時間,並且還能升級學歷。也不能說這是一種損失或是不太合適的選擇,應該是一種退而求其次吧。只是缺少了年輕人的衝勁和銳氣,不會被很多人理解和贊同,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