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聯合書單,已悄然走過第3個年頭,在不平凡的2020,我們依舊為讀者呈上12條優質書單,但願有那麼一條能如午後的一杯香茗,沁潤你心。
2020年,我們的書單內容涵蓋了語言學領域更多的專業,語言學前沿理論、古文字與出土文獻、方言與民族語、漢語史、應用語言學等,總有一本適合你。
起於2018年,語言學聯合書單完成了0的突破,2021,我們從1出發,期待更多學者、編輯、讀者的關注和支持,讓「小眾」而有趣的語言學走近大眾。
新歲已至,祝大家手有書香,心有遠方。
語言學聯合書單全體成員 敬上
近現代漢語辭源
黃河清 編著
2019年12月出版
定價:980.00元
上海辭書出版社
978-7-5326-5403-1
本書收錄1840年至1949年間漢語受西方文化影響而產生的詞語和少量本族新詞總約43000餘條。以現代漢語通用詞彙為正條,廣泛收錄近現代歷史文獻中的同義詞、異形詞作為副條並提供語源書證,結合精確的時間界定,立體地呈現了漢語外來詞形態、語義演變的過程。本書是近現代漢語外來詞收錄的集大成之作,還原了現代漢語通用詞彙在近現代時期的基本生態,反映了西學東漸以來中國社會全方位的、影響深刻的歷史變革,具有獨特的語言學、歷史學和社會學價值。
韓國漢文辭書史料學
王平 著
2019年12月出版
定價:168.00元
上海辭書出版社
978-7-5326-5405-5
該書內容包括韓國歷代漢文字典凡16種。如:《訓蒙字會》《字類注釋》《全韻玉篇》《第五遊》《新字典》《字林補註》等。歷代詞典凡10種。如:《財物譜》《廣財物譜》《方言類釋》《古今譯林》《譯語類解》等。歷代漢文韻書凡8種。如:《華東正音》《東國正韻》《四聲通解》等。歷代漢文字譜凡9種。以上材料在中國具有首示性、系統性。將其進行全面的梳理介紹和研究,不僅可以了解中國辭書在東亞文化圈傳播的歷史,更可以借鑑跨文化和跨語言背景下,漢字形音義的發展脈絡。
出土文獻史地論集
吳良寶 著
2020年6月出版
定價:88.00元
中西書局
978-7-5475-1666-9
本書收錄論文共38篇,為歷年來作者圍繞出土文獻與歷史地理等研究領域作出的成果集結。主要利用簡帛、貨幣、璽印、兵器等多種先秦秦漢出土文字資料,並與傳世文獻相結合,展開了多角度的研究與考證,內容涉及戰國地名的考證、戰國時期各國疆域的歷史變遷、秦漢時期政區地理研究以及傳世文獻中的地名訛誤問題等等,集中探討了歷史地理研究領域裡一些聚訟紛紜的問題。該書的出版不僅有助於戰國文字的研究,而且對推進戰國及秦漢時期歷史地理研究的進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漢語方言否定範疇研究
陳振宇 盛益民 著
2020年10月出版
定價:92.00元
中西書局
978-7-5475-1746-8
《漢語方言否定範疇研究》是「漢語方言語法範疇研究」系列叢書的第三本,討論的專題為「漢語方言的否定表達」。一共選擇了20個方言點進行詳細描寫,官話區有陝西永壽、青海西寧、四川成都、貴州錦屏,晉方言為河北張家口,吳方言有上海金山、浙江紹興、遂昌,湘方言是湖南邵東,贛方言有江西泰和、上高,客家方言包括江西石城、廣東豐順,粵方言有廣東廣州、懷集、廣西寧明,閩方言有福建羅源、古田、廣東揭陽,另外還有湖南東安土話,囊括了各大方言區。每個單點報告,都以詳細描寫否定表達系統的基本面貌、語法形式、類型差異、功能分化和限制為主要任務,並對該方言中一些特殊的現象給予了特別的關注。
秦漢印章封泥文字編
趙平安 李婧 石小力 著
定價:680.00元
中西書局
978-7-5475-1544-0
本字編對秦漢時代印章和封泥字形作了全面整理,收錄字頭近4000個,是研究印章文字、研習書法篆刻的案頭必備工具書,可為《說文》小篆研究,秦漢文字研究,秦漢官制、地名、姓氏、人名研究等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印文圖片多用鈐本、照片,避免了摹本的主觀性。文字釋讀充分吸收學界成果,力求準確允當。字形附辭例、出處,酌加按語,考證疑難文字。後附筆畫檢字表與拼音檢字表,方便查閱。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編;
黃德寬 主編
2020年11月出版
定價:1300.00元
中西書局
978-7-5475-1744-4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共收錄竹簡五種八篇,都是前所未見的佚文。《四告》記周公旦、伯禽父、周穆王、召伯虎四人的四篇告辭,其中第一篇內容與《書·立政》相關。這四篇告辭,各自獨立,體現了書類文獻的特點。《四時》、《司歲》與《行稱》三篇皆是數術類文獻。《四時》與《司歲》原系連續編號,抄寫在同一卷。《四時》記一年十二月三十七時的星象和雲、雨、風等物候,自成體系,對研究戰國時期的天文星象和曆法時令有重要價值。《司歲》述太歲運行一周十二歲所值之辰及其吉兇,系迄今所見最早完整記錄十二歲名的文獻。《行稱》與《病方》抄寫在同一卷。《行稱》記一月「六稱」之期、利弊和成效,所記稱行之事均屬政事,是目前所知首篇專述一月內政事宜忌的先秦文獻。《病方》載病方三種,前兩種屬酒劑,末一種為湯劑,是迄今所見抄成年代最早的方技類文獻。
論語通解
高小方 著
2020年6月出版
定價:60.00元
中西書局
978-7-5475-1705-5
本書是作者整整40年研讀《論語》的心血結晶。正文每字都註上漢語拼音,為讀者準確朗讀原文提供基本依據。每章一般包含三部分:(一)原文(加上新式標點);(二)譯文(按「信、達、雅」的要求提供現代漢語翻譯);(三)說明(取代過於繁瑣的注釋。或擇引舊注,或自出簡注,或略陳管見,或有所辨析)。此外,有些章節還會安插討論(由著者提出問題,簡析問題,或闡明今讀今譯的依據,或提示對「古為今用」的思考等,融會貫通,以進一步為讀者釋疑解惑)。
佛典與中古漢語代詞研究
朱慶之 董秀芳 編
2020年10月出版
定價:168.00元
中西書局
978-7-5475-1756-7
本書是編者共同主持的香港特區政府研究資助局(RGC)2015年的優配研究基金(GRF)項目「漢語代詞在歷史上幾個重要變化之動因研究——以佛教及佛經翻譯對漢語發展演變的影響為視角」的最終成果。論文集中的文章涉及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中古漢語代詞專題研究綜述;二,中古文獻代詞專書的或專題的描寫;三,漢語代詞在中古及近代的發展變化及其原因;四,以梵漢對勘為基礎的中古譯經代詞的專書研究或專題研究。
王元鹿普通文字學與比較文字學論集續集
王元鹿 著
2019年12月出版
定價:120.00元
中西書局
978-7-5475-1636-2
本論文集涉及文字發生與早期文字、文字性質與構造、文字關係與傳播、東巴文研究、文字研究與文化。如文字發生與早期文字方面,重新思考了早期文字的定義、分期,指出了以後還可以進一步做的工作,提出了初始早期文字階段。還收集了反映王元鹿先生治學歷程與治學經驗的訪談,以及王先生為近些年出版的普通文字學與比較文字學論著所作序跋及其他學者為王先生著作所寫書評。
出土文獻研究(第十八輯)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編著
2019年12月出版
定價:138.00元
中西書局
978-7-5475-1664-5
本書為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編《出土文獻研究》輯刊,本輯共收録論文三十四篇,內容涉及甲骨、金石、戰國秦漢三國簡帛等多種出土資料,包括新近刊布的荊州胡家草場西漢墓M12出土的簡牘等,研究既有文字學上的探討,又有文獻學、史學及哲學等方面的考察,由此可以一見出土文獻研究的新進展。
閩南西片方言音韻研究
陳筱琪 著
2019年11月出版
定價:56.00元
中西書局、上海辭書出版社
978-7-5475-1604-1
「閩南西片」是漳平及龍巖的閩南話,緊鄰閩西客語區。閩南西片內部可分為八個區塊,本書針對閩南西片方言,做了詳細的共時音系描述以及歷時的音韻比較。並以閩南西片的形成為借鏡,思考漢語方言的發展模式。
詞彙類型學視角的漢語物理屬性形容詞研究
[俄]李亮 Kholkina Liliya 著
2019年11月出版
定價:60.00元
中西書局、上海辭書出版社
978-7-5475-1631-7
對物理屬性形容詞的跨語言考察發現,不同語言關於物體利鈍、軟硬、輕重、光滑與粗糙等概念的詞化策略存在共性與規律,這些共性與規律可以通過考察語義框架與參數來獲得。語義場中存在基本的語義框架,不同語言可以選擇設立專門的詞來表達這些基本的語義框架;可以通過參數的組合來控制語義框架的特徵。一些來自不同方言但並存於普通話系統中所謂的同義詞,並不構成絕對的等義詞關係。儘管在某些基礎義用法上很接近,但在引申義、複合詞和固定搭配層面表現出明顯的區別。
閩東方言韻母的歷史層次
袁碧霞 著
2020年5月出版
定價:80.00元
中西書局、上海辭書出版社
978-7-5326-5531-1
本書是運用歷史層次分析法對福建省閩東方言韻母的歷史層次進行全面分析的探索性成果。是以閩東方言為研究對象,結合歷史層次分析理論,做全面、系統的層次分析,是漢語方言歷史層次個案研究的一部力作。該書在對歷史層次分析理論進行梳理和思考的基礎上有所擇取,提出一套分析方法,並一以貫之地應用於閩東方言個案分析的全過程,在實踐中檢驗了這套方法的可操作性,推進了歷史層次分析的理論建設。
現代漢語語篇主題性
第三人稱回指的多學科研究
李榕 著
2020年6月出版
定價:60.00元
中西書局、上海辭書出版社
978-7-5475-1699-7
本書結合真實語料分析和心理學實驗兩種研究方法,分析了前人研究較少關注的語篇第三人稱「回指最小對立對」語料,同時考察了回指語形式、動詞的特殊語義、語法角色、先行語的詞彙形式、小句間銜接關係、回指中心、語篇主題和語篇層級八個不同層面的回指因素,揭示了漢語主題性第三人稱代詞及零形回指的本質,提供了第三人稱回指形式在線閱讀的數據,解釋了主題性第三人稱代詞隱現的規律,可以為計算機處理回指服務,對漢語國際教育的語篇教學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豫北晉語語音研究
支建剛 著
2020年8月出版
定價:68.00元
中西書局、上海辭書出版社
978-7-5475-1717-8
自李榮先生1985年將晉語從官話方言中分立出來,「山西省及其毗連地區有入聲的方言」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相比而言,山西省的晉語研究熱火朝天,而其「毗連地區」的晉語研究略顯薄弱。本書以豫北晉語的語音為研究對象,選取19個市縣中的50個方言點進行田野調查,採用歷史比較和繪製方言地圖的研究方法,在整體介紹語音特點的基礎上,對部分語音演變進行探討,進而專題描寫異調分韻、兒變韻母、子變韻母等語音現象,並對子變韻的合音成分進行了分析。全書主要由八部分組成。
語言學聯合書單邀請中西書局、上海辭書出版社
送福利啦~~
即日起至2021年2月21日20:59:59
選擇你心儀的那本書
在本文底部留言處寫一段走心的文字(須含贈書所列書名)
每本書留言集贊數前四名的用戶ID(須關注書單微信號)
有幸獲得我們包郵送出的相應圖書哦!
本期書目如下(共15本書,其中4本標紅圖書為贈書喲~)
近現代漢語辭源
黃河清 編著
韓國漢文辭書史料學
王平 著
出土文獻史地論集
吳良寶 著
漢語方言否定範疇研究
陳振宇、盛益民 著
秦漢印章封泥文字編
趙平安、李婧、石小力 著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
黃德寬主編
論語通解
高小方 著
佛典與中古漢語代詞研究
朱慶之,董秀芳 編著
王元鹿普通文字學與比較文字學論集續集
王元鹿 著
出土文獻研究(第十八輯)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編著
閩南西片方言音韻研究
陳筱琪 著
詞彙類型學視角的漢語物理屬性形容詞研究
[俄]李亮 Kholkina Liliya
閩東方言韻母的歷史層次
袁碧霞 著
現代漢語語篇主題性
第三人稱回指的多學科研究
李榕 著
豫北晉語語音研究
支建剛 著
語言學聯合書單
歡迎轉載 歡迎加入
2020年度書單正在陸續推出,歡迎各大出版社踴躍提交本社年度好書,也歡迎廣大讀者推薦好書!
內容提供:
上海辭書出版社 郎晶晶
中西書局 龍騰遠
本期書單製作:
佟譞 蔣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