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3 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公布了 2020 年研究生招生簡章,17 個研究生碩士、博士項目涵蓋經濟、金融、會計、計算機與信息工程、數據科學、生物科學、材料科學、翻譯、同聲傳譯、心理學、全球研究,以及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管理學兩個在職項目。港中大(深圳)研究生分為研究型和授課型,採用國際通行的申請入學制,申請者無需參加全國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也無需獲得推免資格, 修滿學分且成績合格者,獲頒香港中文大學學位。
港中大(深圳)17 個研究生專業課程設置、學制、申請時間、申請資格、學費、獎學金及各專業招生熱線等信息可登錄港中大(深圳)研究生院網站查詢。
據悉,港中大(深圳)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設立,傳承香港中文大學的辦學理念和學術體系的大學。學校前期開設理科、工科、經濟管理類和人文社科類專業。長遠辦學規模為國內外學生 11000 人,其中本科生 7500 人,碩士及博士研究生 3500 人。目前,來自全球的 5600 多名優秀本科生和研究生正在港中大(深圳)就讀。
港中大(深圳)面向全球招聘,已建立起一支具有國際水準的師資隊伍,截至 2019 年 8 月底,大學已引進知名教師 300 多位,其中包括諾貝爾獎得主 4 位,圖靈獎得主 2 位,菲爾茲獎獲得者 1 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工程院院士等 16 名,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 18 名等,國家級專家及相當水平學者 30 名,教育部及廣東省人才計劃入選者 14 名,深圳市及龍崗區各類人才項目入選者超過 350 人次等。
截至 2019 年 10 月,大學已與海內外一百所全球一流大學開展實質性合作,包括本碩連讀、聯合培養、校際交換、境外訪學和國際暑課等。具備境外學習經歷的學生佔在校生總人數的比例已超過 60%。
面向國家及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大學已經組建世界級專家隊伍,在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大數據、新能源、金融、物流和生命健康等領域打造國際化科技創新平臺。
深圳晚報記者 王宇 通訊員 馬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