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五天的2019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以下簡稱「南國書香節」)今日開幕。劇場朗讀、文創展銷、非遺體驗、公益定製……各種花樣新玩法在南國書香節開幕首日同時亮相。
文/信息時報記者 馮鈺 陳川 圖/信息時報記者 徐敏
「朗讀者」撫慰心靈 有聲閱讀漸成風尚
今年,廣州大劇院「交一天時光給藝術」為南國書香節特別打造了公共戲劇藝術普及互動活動「朗讀者劇場」。在五天時間裡,「朗讀者」們會分別帶領現場觀眾誦讀粵劇經典劇目以及古今中外四位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莫裡哀、湯顯祖、老舍的經典戲劇作品文本。觀眾不僅可以欣賞專業演員的演繹,還有機會走上舞臺,手持劇本參與朗讀,用自己的聲音描繪人物,重塑經典角色,體會劇中人物的人生。
以嶺南地區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粵劇為主題的首場「朗讀者劇場」座無虛席。在特別設計為半封閉劇場的沉浸式空間裡,讀者們席地而坐,跟隨廣州粵劇院優秀青年粵劇演員的引導,閱讀經典粵劇《白龍關》《遊園驚夢》《珍珠塔之跌雪》《範蠡獻西施之夢會太湖》的精彩選段,在演員們的朗讀和講述下感受嶺南本土「非遺」藝術——粵劇的無限魅力。現場參加體驗的讀者中,年紀最大的已有67歲,年紀最小的僅有5歲。一位就讀於中山大學的女生告訴記者,她對粵劇這種「非遺」瑰寶很有興趣,但作為外地人,往往聽不懂臺詞,只能欣賞曲調,在看到大劇院公眾號的活動預告之後,立刻決定來參加本場「朗讀者劇場」,希望了解粵劇念白之美。
除了廣州大劇院的「朗讀者劇場」之外,南國書香節現場還有許多用朗讀的方式參與閱讀的活動。例如「優谷朗讀亭」項目,讀者可以走進一間仿佛「電話亭」的獨立空間,通過掃描二維碼選擇自己想要朗讀的文本素材和背景音樂,然後進行錄製並上傳分享。現場提交自己的朗讀作品,還可以參加比賽。
其實,朗讀與有聲閱讀,早已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漸成風尚。據了解,目前許多高校圖書館都已引入朗讀亭,廣州圖書館也已在去年9月推出朗讀亭服務,深獲讀者喜愛,甚至一「亭」難求。專家認為,朗讀的方式可以化無聲文字為有聲語言,增加了向大腦傳輸信息的渠道,加深記憶;而有聲閱讀的聆聽者不僅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吸收新知,更大大增強了讀物的形象感、意韻感和情趣感。」相比純文字,聲音更有溫度,更貼近心靈。在今天這個有事發語音的時代,有聲閱讀分享或許將成為一種新的社交禮儀」。
公益定製 小學生「組隊」為盲童「捐聲」
昌崗中路小學二年級學生梁敬旻今天早上9點多就來到書香節現場,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帶著「任務」來的,「為盲童讀書」,他要和其他5位來自海珠區少年宮的小夥伴一起通過朗讀美文,為盲童錄製有聲書。
據本次活動的主辦方廣州市朗聲圖書有限公司總編輯何嫻介紹,視障人士尤其是兒童可閱讀、可選擇的書非常少,近年他們關注到視障兒童的聽讀需求,開展為盲童讀書活動,收集了演播名家、普通讀者錄製的有聲書,捐贈給盲童。今年書香節他們將正式建立公益書庫,通過公益頻道的方式,將600多本收集到的有聲書捐贈給盲童,預計今年有聲書會過千。「現在很多小朋友組隊過來給盲童讀書錄音,他們都非常投入認真。18日我們將啟動2019粵港澳大灣區牽手盲童共讀好書啟動閱聽會,邀請演播名家齊聚一堂,共同為盲童閱讀獻聲發力,到時廣州市啟明學校的視障孩子也會一起過來」,何嫻介紹。
記者獲悉,在書香節活動期間,武俠館的融合閱讀空間將向市民讀者開放,以供大家錄製自己的聲音作品,為盲童閱讀捐獻自己的有聲作品,凡是成功入選公益書庫的讀者將獲頒榮譽證書。
家在南沙的中學生郭誠曦和黎靜文都是第一次來到書香節,他們是參加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為本次書香節特別定製的服務而來的。當他們到達現場時,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已經為他們辦好了讀者證,當天就能使用。他們跟隨社工遊書展,做手工,在新書的海洋裡,享受了借到心儀圖書的快樂。
自己報名參加本次活動、擔任志願者的黎靜文在書香節裡長了見識,「書香節規模很大,書香四溢,看到很多手帳,還看到穿漢服的小姐姐,很多元!」喜歡東野圭吾的郭誠曦也很開心找到自己喜歡的圖書,他表示明年還想過來玩。
博物館太會玩 廣州文創精品超吸睛
在今年書香節首次開設的融合發展展廳裡,廣東省博物館的文創展廳展出了歷年來不同時期備受歡迎的文創產品,吸引了許多小讀者的注意,他們在現場饒有興致地體驗了幾款清代外銷壁紙拼圖,紛紛表示通過拼圖認識了更多的嶺南歷史。
廣東省博物館開發經營部副主任王小迎在現場向記者介紹,這是廣東省博物館首次進駐南國書香節,展出近幾年熱銷的穆夏展、埃及展衍生的文創產品,其中的埃及展10款口紅和腮紅受到熱捧,上市2個月就銷售過千,而且「每一款口紅都經過質量認證」。
王小迎說,廣東省博物館這個暑期大熱的恐龍展也推出上百款文創產品,其中包括異形書籤,還有根據恐龍腳印做的拖鞋,都賣得特別好。」去年我們文創產品的銷售額達到1941萬元,這次以展覽形式回顧廣東省博物館走過的文創之路,希望通過文創推廣嶺南文化,讓博物館更開放,更親民」。
在南國書香節會場各處還分散著諸多文創精品等待著讀者的發現。在學而優書店展位的文化創意區,有小讀者現場體驗「模擬考古」與「礦石分類辨認」的科普小活動,讓閱讀延伸至閱讀之外;在「品質生活館」中,國潮文創產品琳琅滿目,為讀者上演一場中國風的文創「好戲」。
青春讀書日,來讀詩吧!
今天書香節的主題是「青春文學日」,多場與青春閱讀有關的活動在場館裡展開。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舉辦了「文化自信·青春讀書課」活動,廣東省教研院院長湯貞敏介紹了全民閱讀背景下,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所推出的優秀讀物「文化自信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叢書」和「文化自信與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學生讀本」。該讀本面向未成年人,以「重德崇善、家國情懷」等為主題,精選現當代文學作品組成12本書,並配有學生的朗讀音頻。活動特邀東莞市語言文字工作協會語言藝術團朗誦舒婷的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和《母親的方尖碑》、艾青的詩歌《春姑娘》,深情的朗誦引起全場觀眾的共鳴。
「文化自信與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學生讀本」總主編蔣述卓、陳劍暉,中山市教研院教研員張華、廣東實驗中學教學處主任黎小敏進行對話,講述叢書的編寫源起和過程,回憶青春時期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一本書,並向青少年推薦一本書,探討對青少年來說,什麼樣的閱讀既有助於提升文化素養,又能夠轉化為學習能力和學科成績。
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英雄讚歌》(少年誦讀版)也在書香節開幕式當天奏響,藝術家和學生代表們的精彩表現,贏得了滿堂的掌聲和喝彩,熱烈氣氛更是在廣州八一藝術團演唱《英雄讚歌》時燃至最高點。據了解,廣東人民出版社紀念建國70周年重點項目《英雄讚歌》(少年誦讀版),從中小學語文素養層面甄選我國近代以來反抗帝國主義侵略、追求民族解放與和平建設的優美詩篇、文章和歌曲彙編成集。讀者掃描書中二維碼,還可以通過藝術家聲音身臨其境感受英雄情懷,穿越時空見證光輝歷史。
明日活動劃重點
《帳本裡的中國》新書發布會
嘉賓:許德友等
時間:8月17日10:00-12:00
地點: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B區2號會議室
「我愛國學日」之《如果歷史是一群喵3•秦楚兩漢篇》肥志新書籤售會
嘉賓:肥志
時間:8月17日13:15-15:15
地點: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B區閱讀推廣活動區
愛過,就是最好的結局——張小嫻《愛過你》新書分享會
嘉賓:張小嫻
時間:8月17日18:30-20:30
地點: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B區8號會議室
「我愛國學日」之「一身漢服逛書展 」禮衣華夏漢服文化晚會
主辦方:廣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漢服委員會
時間:8月17日18:00-20:30
地點: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B區閱讀推廣活動區
戲劇的高光時刻——莎士比亞朗讀者劇場
時間:8月17日10:00-21:00
地點: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B區廣州大劇院展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