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寶能汽車產業如何創新破局?踏準環境下新節奏

2020-12-25 大眾網

不同於2017年——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快速發展,政策條件的放寬,資本力量的湧入,造車新勢力迅速崛起。

2020年,在市場與疫情的雙重打擊下,造車新勢力兩極分化的趨勢愈發明顯。如此景象,也引發了業內人士廣泛感慨:難道新勢力就不能如傳統車企一般踏踏實實造車,造國民車,真正為用戶創造價值嗎?

令人欣慰的是,寶能汽車,作為汽車產業的新玩家,始終保持穩中求進的一貫氣質,通過不斷強化「科技」標籤,構建產品差異化競爭力,以科技為引領力,以創新為驅動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沒有爆發沒有風口只有健康的成長,通過不斷的核心技術積累,並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前端智能化的加速時刻

寶能汽車的誠意之作——觀致7,在其實現高效人機功能的背後,是寶能深刻理解車主痛點:該車機系統採用了IMX8主機處理器,搭載雙核Cortex-A72和4核Cortex-A53中央處理器,以及額外兩個 Cortex-M4 微控制器內核,高於目前主流車機的IMX6水平。讓你不管是否在車裡,觀致7都能更懂你的心。

在車上,只需將手機連接數據線,超大超豪華的14.6英寸全高清IPS中控大屏,立刻為你投屏,導航、音樂、手機來電,一屏全顯示,安卓系統還支持手機與車機屏幕雙向操作;不在車上,遠程遙控功能依舊貼心,數字鑰匙輕輕一點,即可通過手機APP藍牙鑰匙直接啟動車輛,像冬季要座椅通風預加熱,夏天要提前開空調為車內降溫,開天窗,還是開車窗、開尾門,這些都不是問題!還可以隨時隨地打開手機APP,即可查看車輛狀態,還有停車加油、違章查詢等車主服務功能;更有科大訊飛語音控制系統,語音識別速度快、準確率高,為車主提供最「聽話」的車載管家服務。

而寶能觀致7僅是寶能汽車在智能化領域的「小試牛刀」,寶能汽車在打造整合網聯生態的智能化服務,更是成立了智能網聯研究院,負責智能網聯戰略規劃、平臺化設計和開發,並協同上海、廣州和西安等各地分院智能網聯部進行車型項目落地,更是成立了「前海七劍」,以構建汽車產品差異化競爭力和促進汽車產業生態創新為總體目標,重點打造「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車聯」三大智能化平臺。

近日寶能汽車更是與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5G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寶能智慧城市建設及5G大數據運營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推進深圳智慧城市建設和 5G 產業發展,一同籤約的還有阿里雲、騰訊未來網絡實驗室等。

電動化,寶能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近期,西安首個自建工廠落成投產暨寶能新能源xEV平臺首款新車並且是增程式電動車下線,對寶能汽車來說也許是一個重要的節點,不僅昭示了其造車決心,也讓寶能摘掉此前低調布局的狀態,開始大刀闊斧地高調入場。

這一增程式電動汽車不僅完全由寶能自主研發,而且其技術是國內首創,以純電驅動、極高的能源轉化效率和超低能耗為主要技術特點,油耗較燃油車降低30%至35%。

應未來發展的需求,xEV平臺聚焦「新四化」,具備高度的可延展性,可支持純電動(BEV)、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增程式電動(REV)等多種動力,引領觀致全系及未來產品布局,展示寶能賦能汽車產業的垂直整合及生態布局戰略構想。

根據規劃,寶能觀致汽車將持續推行「油電並舉」的發展路徑,從觀致7起,接下來,觀致會保持每年推出1-2款全新車型的節奏,到2025年實現從轎車、SUV到MPV、從傳統燃油車到新能源車型、從A0級到B級車型的覆蓋,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全面、豐富的產品選擇。具體到2021年,燃油車方面,觀致會有一款全新的轎車上市;電動車方面,剛剛在西安基地下線的REV增程式電動車,也會在明年上市。

科技創新有作為,助力發展獻智慧

近日,在廣州車展上,寶能汽車旗下MILESTONE概念車再度成為焦點,該車首次將方界設計通過車燈標識的形式做出極致的呈現,車頭造型平整圓滑的過渡,極大地配合標識性方框大燈的演繹。車門類似於客機艙門的開啟方式,左右滑開,十分炫酷,整體風格極具未來感和辨識度。代表著寶能汽車對未來出行的判斷,也意味著寶能汽車將以科技作為創新推動力,以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寶能汽車經過3年發展,已經迅速組建了全球研發網。在整車研發上,寶能汽車集團實施1+N模式,開發了三大平臺、數十款產品在研發之中,全面覆蓋轎車、SUV、MPV等車型區間。

寶能汽車集團自建了鴻鵬新能源、臻宇新能源,分別進行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控的研發;在深圳全球研究總部成立了智能網聯院,在日本成立了電池和新能源研發中心,並擬成立德國工程中心、美國前瞻技術中心、義大利造型中心。再加上寶能併購觀致之前已有的汽車產業鏈布局,如旗下上市公司韶能股份生產汽車變速器零部件及總成,中炬高新專業生產汽車精密鍛件,南玻集團的汽車玻璃業務,寶能科技園孵化的一系列智能互聯、新能源企業等,共同構成了寶能完善的零部件研發體系。

早在2018年,寶能集團便對外宣布,將連續5年為觀致汽車每年投入100億元用於新車研發,全面發力新能源和智能網聯。

科技寶能是寶能集團主要發展宗旨之一,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作為寶能汽車的主要發展路徑,正在得到全面詮釋。

大浪淘沙沉者為金。經歷過車市下滑、補貼退坡、政策收緊等層層阻礙,尤其是今年疫情對整個汽車行業產生的巨大衝擊,那些無力再奔跑的造車新勢力們早已陸續退場。能夠堅持到現在,足以說明自身的不凡實力,寶能汽車堪稱其中典範。

在未來,寶能汽車也將始終保持穩中求進的一貫氣質,依靠強大的研發與技術實力,提供更具質價比的優秀產品,並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持續為用戶創造價值,推動其用10-15年時間成為全球一流的汽車製造商、移動出行服務商、綜合服務提供商,成為重量級汽車集團的行列邁進。

相關焦點

  • 風格頻頻切換 如何踏準板塊輪動節奏?
    風格頻頻切換,如何踏準板塊輪動節奏? 摘要 【我太難了!風格頻頻切換 如何踏準板塊輪動節奏?】定不平凡的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在這一年中資本市場震蕩起伏,結構性機會層出不窮。臨近年末,中國強勁的經濟復甦引來全球關注,順周期資產漸成行情主線。
  • 怎麼踏準板塊輪動的節奏
    今天指數全面上漲,單從指數看其實這些天一直走的還算可以,特別是創業板,一直運行在楔形中(見附圖),後市重點關註上沿及2800點是否能突破。個股方面今天更是坑人的一天,上午個股延續了昨天的跌勢,大面積下跌,尾盤又大面積翻紅,主力做了一個徹底大洗盤。操作難度加大,要跟主力鬥爭,逆勢操作,險種求勝。行業今天領漲的是有色金屬板塊,領漲股是常鋁股份。
  • 趙福增:踏準長期發展節奏 增強穩步發展自信
    踏準長期發展節奏持續學「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5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就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把握當前的發展重點,更要深刻領會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統一性、階段性和連貫性,踏準長期發展的節奏。
  • 第四屆兒童產業、親子文旅產業破局創新高峰論壇召開
    9月28日至29日,由中國城商聯兒童商業工作委員會主辦、中國兒童產業展覽交易基地承辦的「2019中國連鎖樂園品牌加盟拓展博覽會暨第四屆兒童產業、親子文旅產業破局創新高峰論壇」在湖南湘潭召開,百位連鎖樂園品牌創始人、地產大亨、親子文旅產業大咖、源頭遊樂廠家掌門人匯聚於此,奏響親子文旅產業深度與升級的集結號。
  • 在變局中破局,解析汽車之家AR車展的真正用意
    AR車展:成為賦能者如果AR車展僅僅是將線下展示搬到線上,再加上個AR新標籤,但汽車之家並非如此。首先,在技術層面,汽車之家將AR技術與網際網路營銷有機結合,以符合今天用戶所需的方式提供線上線下的互補融合。
  • 「無接觸經濟」時代傳統企業如何破局? 中國獨角獸大會提供創新樣本
    「無接觸經濟」時代傳統企業如何破局? 中國獨角獸大會提供創新樣本 「無接觸經濟」時代傳統企業如何破局? 中國獨角獸大會提供創新樣本 2020-12-08 11:21:56  來源:網際網路
  • 清華教授求解中國式管理:企業如何在變化時代踏準「戰略節奏」
    近日,《戰略節奏》的兩位作者,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系副教授、清華大學全球產業4.5研究院副院長朱恆源及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領導力與組織管理系教授楊斌分別解讀了追求與環境相協同的「節奏之術」與「節奏之道」,探討了企業與個人如何在激烈變化的時代裡踏準節奏,穩步成長。朱恆源教授指出中國的戰略管理目前遇到了重要挑戰。
  • 蔚車打造「線上+線下」汽車新零售模式 天九共享助力企業創新與轉型
    今年突發的新冠疫情,雖然目前在國內已經得到控制,但民眾對疫情的肆虐仍然心有餘悸,安全出行就成為大家關心的熱點問題之一,擁有一輛專屬座駕,加速成為了很多人的強烈需求,但高額首付和繁瑣的選購流程,讓許多年輕消費者很難踏出買車第一步。
  • 破局重構·蓬勃新生 2020中國健康環境電器產業峰會深圳召開
    為了更好的推動健康環境電器業界交流互動,提升健康環境電器行業國際化水平,發揮健康環境電器在構建美好生活的重要作用,由慧聰網主辦的2020中國健康環境電器產業峰會,在深圳大梅沙京基洲際度假酒店隆重舉行。峰會以「破局重構蓬勃新生」為主題,賦能中國健康環境電器產業上下遊,把脈行業,整合資源,攜手共進,共創未來!
  • 竺延風:「雙循環」經濟格局下 汽車產業需要高質量平衡發展
    在全球經濟大環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論壇將從聚焦政策、產業熱點議題等多方面開展解析與研討。 在9月5日的開幕大會中,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汽車「新四化」的趨勢下,數位化與汽車的關聯關係,和未來產業的格局越來越清楚,未來的競爭將是競合關係的平衡。
  • ICY全球設計師平臺董事長顧瑩櫻:疫情之下,新消費品牌如何破局
    其中ICY全球設計師平臺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顧瑩櫻發表了主題為「疫情之下,新消費品牌如何破局」的演講,其核心觀點為巨大的社會事件和變化會帶來新舊交替,新品牌有更強的變通能力,因此疫情對於新消費品牌是巨大的機會,可以通過產品、渠道、品牌破局來抓住機遇。以下是顧瑩櫻演講速記,經億歐編輯整理:各位好,我是顧瑩櫻!這次跟大家分享在疫情之下的新消費品牌如何破局。
  • 邀請函|瀋陽美行科技邀您參與第十一屆全球汽車產業峰會
    2019年4月18日,以「破局 重構」為主題的十一屆全球汽車產業峰會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峰會由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指導,蓋世汽車、AC汽車聯合主辦,我們誠摯邀請汽車產業的價值鏈、產業鏈、創新鏈、多元化最具代表性的企業和專家相聚上海車展,一同見證汽車行業的新業態,共論產業未來發展
  • 2020中國汽車金融產業峰會在京啟幕,共話汽車金融現在與未來
    大會當天嘉賓雲集,來自全行業的500人匯聚北京,共話汽車金融的現在及未來,思考汽車金融當下的挑戰和機遇。本屆峰會以「凝心聚力·洞察破局「為主題,意在攜手全行業共擔持續發展責任,謀求企業高質量創新之路。在現場來自政府機構、專家學者、行業協會、頭部企業、服務機構等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對汽車金融未來發展進行了趨勢預測,對行業企業當下的市場與創新建言獻策。
  • 大數據如何賦能汽車產業?上汽副總工程師為你解答
    大數據如何賦能汽車產業?聚」汽車產業未來》的演講,圍繞上汽的數據戰略,將整車的未來發展與數據戰略結合在一起,就數據應用如何賦能上汽乃至整個汽車產業發表了深入詳細的見解。Q:未來引領汽車行業的關鍵因素是什麼?祖似傑:汽車產業在過去依靠大規模製造,而未來汽車製造環境會進一步受到擠壓,基於大數據、軟體和人工智慧的客戶體驗將成為智能製造的核心,數據是贏得市場競爭的關鍵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說,誰能下好大數據的棋,誰就能在未來佔據優勢,掌握主動。數位化產業已經成為引領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
  • 新發展格局下體育產業如何破局?中國體育改革,呼喚更多的姚明!--上觀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全球賽事秩序被打破,體育產業發展遇停滯。體育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近年來,上海體育學院成為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和上海高水平地方建設高校,是中國體育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和人才智庫的高地。
  • 從「止滑促升、決戰收官」看鹹陽如何破局
    總經理董利軍告訴記者:「在全市『止滑促升、決戰收官』的號召下,我們不斷加大智能製造、創新驅動,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把『鹹陽牌精密導軌』生產集聚地的優勢發揚光大。」在鹹陽,規模以上民營企業佔全市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的97.6%,貢獻了50%以上的財政收入、6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崗位、65%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
  • 中國(連雲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大會開幕
    大會主辦方以「智能網聯」為主題,邀請業界領導和大咖圍繞產業發展趨勢及戰略規劃、創新技術應用及產品研發成果、創新人才體系建設等一系列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課題,發表主旨演講和專題報告,相信一定會給大家帶來豐富的收穫!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有限公司將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及相關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充分發揮行業服務職能,整合產業鏈資源,幫助會員企業做大做強,為地方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汽車強國事業貢獻力量!
  • 風口下的中國網絡安全如何破局?
    多年來,我國企事業單位一直以「合規」為導向建設信息安全防護及運營體系,但近期舉行的實戰檢測表明,整個體系並不能很好地應對當前的市場環境。與此同時,部分網絡安全服務提供商也顯得過於浮躁,大力宣傳APT、黑客攻擊乃至國家間網絡安全對抗等高級威脅,推崇新技術、新理念,與企事業單位有限的預算、最緊迫的實際問題相差較遠。
  • 業態創新是產業變革的新動力
    進入信息化時代,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日新月異,業態變化更加頻繁、迅速,新興產業誕生的周期縮短,影響越來越深刻,業態創新也開始被重視。新的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個產業如果沒有業態創新,任何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商業模式創新,那麼這個產業就進入衰落期,這個企業也就失去了競爭力。
  • 汽車產業價值變「鏈」為「網」
    正如蔚來汽車執行副總裁兼質量委員會主席 沈峰於日前由蓋世汽車主辦的「2020蓋世汽車新供應鏈大會」中所說,從疫情暴發後的全球產業鏈斷供,到「新四化」推動汽車產業加速轉型,目前汽車供應鏈正進入深度調整期。對於中國汽車產業來說,如何在這一背景下,確保供應鏈安全、規避風險,打造更具競爭力的供應鏈成為當下亟須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