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大學簡介】:
天津大學(Tianjin University, Peiyang University),簡稱「天大」,坐落於天津市, 天津大學是1959年首批確定的16所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教育部、天津市、國家海洋局共建高校。
是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中國工程院和教育部10所工程教育改革試點高校之一,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入選國家「2011計劃」、「111計劃」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國家科技創新大學聯盟創始成員。
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
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併,定名為天津大學。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之前,天津大學設土木、水利、採礦、紡織、冶金、機械、電機、化工、地質、數學、物理共11個系。
1995年,天津大學通過國家「211工程」部門預審,成為中國首批建設的重點大學之一;
1995年,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建校一百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全校師生員工和2萬餘名海內外校友參加了這一盛大慶典。
1997年,始推行學院制改革,實行校、院兩級管理體制,將原有的辦學系和所組建為11個學院;
1985年,起學校即開始試行有計劃、有指導的學分制,在此基礎上,學校又進行了專業結構調整,注重理工結合、文理滲透、學科交叉與綜合;
1999年,入選第一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00年,入選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2001年,首批獲準試辦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
2009年,天津大學化工專業通過「Master Level」國際認證,天津大學化工專業成為國內高校首家通過IChemE認證,也成為亞洲僅有的兩所通過「Master Level」認證的高校,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成立;
2010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名單;
2011年,教育部與國家海洋局籤署協議共建天津大學;
2012年,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立;
2013年,由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為牽頭單位組建的「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全國首批14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名單;
2014年,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的MBA、EMBA、MPA專業學位教育項目通過世界三大商科教育認證機構之一AMBA的認證,成為國內首所三個項目均通過認證的高校;
2015年,天津大學聯手中科招商集團掛牌成立「宣懷學院」;
2016年,學校在北洋園校區召開大會宣布重新整合理學院、成立數學學院;
2017年,加入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學校與天津市天津醫院籤署全面合作關係協議,並掛牌天津大學天津醫院,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2018年,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天津大學新工科教育中心揭牌成立,此為全球首個新工科教育教學研究、培訓、交流基地;
2019年,被教育部認定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學校牽頭成立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
【二、天津大學院系與專業簡介】:
據天津大學官網顯示,天津大學設有21個二級學院、64個本科專業。
【三、天津大學專業推薦】:
1、推薦指數排名第一: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專業背景簡介: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熱能工程和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的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專業
全國成立最早的八個高校「暖通」專業之一
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
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品牌專業」
天津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前身是「暖通」專業,成立於 1956年,是全國成立最早的八個高校「暖通」專業之一,有著豐富的辦學經驗和厚重的教育文化積澱,培養了大批成就卓著的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人才,不僅是工程師的搖籃,更是總工程師的搖籃。
2、推薦指數排名第二:建築學;
專業培養目標:
天津大學建築學專業,1991年首批通過國家建築學專業教育評估,後均以優秀級通過。2001年建築設計及其理論二級學科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7年成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此後歷次學科評估中均位列全國前三甲。
致力於培養理論基礎厚、專業口徑寬、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國際視野與本土思維相結合的創新型建築設計領軍人才。本學生畢業後授予建築學學士學位,主要從事建築設計、城市建設與管理、房地產開發等領域的工作,如奧運國家體育場、國家遊泳館、國家大劇院、北京南站等國家重大工程主持人均為本校建築學專業畢業生。
3、推薦指數排名第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方面的研究、工程設計、技術開發、製造和運行等方面的高級專業人才。該專業學生要具有紮實的數學、電工理論等基礎知識、較強的實踐技能和廣博的專業知識以及計算機技術等現代科技知識。適應電氣工程各個領域的需要。
專業特色: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貫穿電能生產、傳輸、分配、轉化及其應用 ,重點關注各類電氣設備的設計、製造、運行、測量和控制 、各類能源與電能交互過程中的科學與工程技術問題。
4、推薦指數排名第四:測控技術與儀器;
業務背景簡介:
2012年全國學科評估,全國排名第三;
始建立於1952年,是全國最早成立的儀器類專業;
教育部高等學校儀器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
一級學科「儀器科學與技術」為國家重點學科、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985工程」國家一級創新平臺;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准建立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博士後流動站;
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
首批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主要培養儀器科學與技術領域專業人才,可從事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應用開發、設計製造、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畢業後經過幾年工作或學習深造應達到以下要求:
(1)掌握以測量為中心,信息流為主線,傳感,測量與測控系統相互支撐的知識體系;
(2)能根據工程需要提出解決方案,考慮社會、環境因素及相關政策法規設計、開發儀器和測控系統;
(3)在工作團隊中,能作為主要成員或領導發揮作用;
(4)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和創新意識;
(5)勝任崗位職責,具有終身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5、推薦指數排名第五:通信工程;
業務培養目標:通信工程專業是信息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並極具活力的一個領域,尤其是數字移動通信、光纖通信、Internet網絡通信使人們在傳遞信息和獲得信息方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極廣闊的發展前景,也是人才嚴重短缺的專業之一。
6、推薦指數排名第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7、推薦指數排名第七: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8、推薦指數排名第八:信息工程;
9、推薦指數排名第九:信息安全;
10、推薦指數排名第十:工程管理;
依次為:自動化、城鄉規劃、光電子技術科學、電子信息工程、工業工程、物聯網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下一期給大家講解山東大學,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