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報考天大,這五個專業提前鎖定!

2020-12-25 天津大學新聞網

天津大學是一片培育人才沃土

天津大學前身北洋大學創辦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高等教育之先河。1895年,時任天津海關道盛宣懷上書光緒皇帝,奏請成立北洋大學堂,也就是天津大學的前身。

天津大學教授,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說過:「一個國家第一所大學的誕生,實際上是一個近代文明的起點。」 天津大學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興學強國」的使命,施行新的教育內容和培養方式,開創中國現代大學的新範式,標誌著一個全新教育體系的誕生。

學校創立之初就設立了工程學、礦務學、機器學、律例學等,都是當時中國社會急需的。天津大學頒發了中國第一張大學文憑,它的獲得者叫王寵惠,是中國著名的法學家和外交家,是第一位出任海牙國際法庭大法官的中國人,參與起草《聯合國憲章》。他的弟弟王寵佑也是天大校友,畢業於北洋大學礦冶專業。

天津大學從未缺席國家高等教育發展史上的任何一個重大歷史節點,天津大學是1959年首批16所國家重點大學之一,也是首批 「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是「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是全國新工科建設工作組組長單位。

天津大學堅持「強工、厚理、振文、興醫」的發展理念,形成了工科優勢明顯、理工結合,經、管、文、法、醫、教育、藝術、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學科布局。

2017年2月以來,教育部積極推進新工科建設,先後形成了「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和「北京指南」,又稱為新工科建設「三部曲」。其中,天津大學提出中國《新工科建設行動路線》,劃定中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徑,承擔起新工科建設的領軍使命。

2019年4月,天津大學作為全國新工科建設工作組組長單位,承辦「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大會,教育部依託天津大學成立「全國新工科教育創新中心」,為世界高等工程教育貢獻中國經驗、中國標準、中國方案。

什麼是新工科?

新工科可以分為新生工科和新型工科,通俗來講,一方面是新的工科專業,如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機器人、雲計算等原來沒有的專業,另一方面是傳統工科專業的轉型升級,如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建築工程、機械、材料、自動化等等。新工科,為中國的智能製造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天津大學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結合學科優勢和未來學科布局,確定10個重點建設領域,打造世界一流學科。其中就包括數學、化學、生物、力學、物理學,這也是天津大學今年獲批強基計劃的5個專業領域。

強基計劃在天大如何實施?

天津大學致力於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卓越人才。面對強基學生,將在「一制三化」(導師制、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等人才培養模式基礎上,實施本—碩—博銜接的培養體系,強化學科交叉和融合創新,本科階段培養夯實基礎學科能力素養,碩博階段既可在本學科深造、也可探索學科交叉培養;依託「新工科」建設優勢,開展項目式教學。同時強化質量保障機制,建立全方位學生立體成長檔案、多階段的動態進出機制、在校生及畢業生跟蹤調查機制,助力每位學生的人生成長。

天大學子也是在各類學科競賽中摘金奪銀

天津大學堅持開放辦學的方針,國際交流廣泛,同47個國家和3個地區的242所高校、研究機構及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關係。

天津大學本科畢業生有相當一部分選擇了繼續深造。天津大學保研人數在21%左右,加上考研、出國的數量,讀研的比例在60%以上。

選擇天大,開啟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

天津大學目前共有兩個校區,一個是頗具歷史底蘊和文化氛圍的衛津路校區,一個是現代感十足的智慧校園北洋園校區。

在天大,有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9大類170多個學生社團足以滿足你各方面的愛好。

其中北洋合唱團是中國高校頂尖的藝術團,在央視青歌賽上戰績斐然,在國際上屢獲殊榮。北洋藝術團、周末校園音樂會、大學生文化藝術節為學生的課餘生活增添無限色彩。

兩個校區共有11個食堂,更有上過《天天向上》的「網紅食堂」。

每層宿舍設有淋浴間,每間宿舍均有空調、暖氣、飲水機,天大的住宿水平在國內是非常不錯的。

天津大學強基計劃專業設置

天津大學獲批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生物科學、工程力學5個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共150個招生計劃。

數學與應用數學

近年來,數學學科水平和學術聲譽突飛猛進,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首批入選國家「雙萬計劃」,獲批建設國家一流專業。數學專業依託天津大學應用數學中心培養人才,利用應用數學中心的資源、環境、文化打造潤物無聲的現代數學學堂。科技部今年在全國建立了首批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天津應用數學中心便是其中之一,它的依託單位便是天津大學應用數學中心。

數學學院擁有以院士為首、長江學者、國家傑青等為骨幹的師資核心,國際水平的研究團隊涵蓋組合數學、代數幾何、數論、概率統計、控制優化等數學主要研究方向。數學專業強基計劃學生,將以數學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開展本碩博銜接培養,對標本碩博理論基礎,一體化設計培養方案和培養模式。

應用物理學

應用物理學專業是天津市特色專業,進入全球ESI排名前1%。以培養厚基礎,寬口徑,交叉融合創新人才為培養目標。物理學科聚焦凝聚態物理、光學、理論物理、粒子和高能物理以及生物物理,材料物理與化學等交叉領域。應用物理學專業依託本校工科優勢,為國家重大戰略以及重大需求方向培養具有堅實數理基礎的創新型人才。

應用物理學專業強基計劃將採用「導師制,個性化,小班化和國際化」的培養模式,實施完全學分制,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打造集成電路晶片類,智能科技類,新材料類,先進位造等模塊化課程。依託校內國家級平臺以及深度合作的中科院物理所相關國家平臺,進行科教協同育人。採用本-碩-博銜接培養模式,本科第一階段以數理基礎,動手實踐能力,物理思維培養為主。第二階段本研銜接,以科研訓練、模塊化課程以及國際化交流為主。碩博階段則在本學科或交叉學科進行科研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應用化學

天津大學應用化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所依託的化學學科是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形成了聚集誘導發光、光化學與光功能材料、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能源催化與材料、合成化學與技術、化學測量與汙染物監測、功能材料化學、化學理論與機制等八個特色研究方向。應用化學專業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充分發揮我校化學、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的學科集群優勢,培養熱愛化學、理論基礎紮實、實踐能力突出的化學及相關交叉領域拔尖人才。

應用化學專業強基學生採用「3+1+N」的本-碩-博銜接模式進行培養。低年級實施通識教育,夯實數理化基礎;中年級推進專業教育,加強實踐訓練,培養化學思維;高年級做好本研銜接。研究生階段著重提升科研能力,打造拔尖人才。

生物科學

生物科學專業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和生命科學領域前沿,培養系統掌握現代生物學基礎理論和實踐技能的卓越人才。現有結構與分子生物學、微生物與免疫學以及納米生物醫學三個研究方向,依託天津市生物大分子結構功能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和天津市微納生物材料與檢療工程技術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臺開展人才培養工作。

自學生入學起,實施全員導師制,實現「師生一對一」的「導師制個性化培養,本科低年級即可進入導師實驗室開展科研工作,實現全程化的科研素質與創新能力訓練。注重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本科生進入實驗室參與導師課題研究,搭建國際級-國家級-省部級學科競賽體系,生科學子在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大賽(iGEM)中3次斬獲金牌。

工程力學

工程力學是科學與工程的橋梁。自1895年建校,先後由茅以升、張國藩、陸士嘉等一批學術大師,創建了國內首個力學實驗室、首個航空工程專業、首部力學教材。工程力學專業2019年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所在學科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進入A類,聚焦智能科技、先進位造、深海深空、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科學領域。教學團隊名師雲集,擁有多名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傑青等國家級學術領軍人才。專業依託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和天津市重點實驗室(3個)培養人才。

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學研融合,應對變化,面向未來」的新工科教育理念,實行個性化培養模式。突出學生培養中的新模式和新思維:包括本碩博銜接培養模式,實施特區化的培養方案,通過創新實踐項目訓練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採用與國際接軌的教學模式,突出培養學生的未來思維,全程採用個人導師制。

報考重點

強基計劃5月31日報名截止,未報名且有意向的考生一定儘快報名。報名結束後還有三個環節:入圍、校考、錄取。

天津大學今年面向15個省份招生: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東、河北、遼寧、江蘇、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四川、甘肅。

特別提醒:改革省份考生選考科目須符合我校相關專業選考科目要求,考生身體條件須符合教育部體檢要求。

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天津大學招生辦公室」

【天津大學招生辦公室諮詢熱線】

022-27405486

【天津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專業諮詢熱線】

1.數學與應用數學:

022-27403615

2.應用物理學:

15620398753(戴老師)

15822652429(劉老師)

3.應用化學:

13323417089(馮老師)

4.生物科學:

022-27403906

5.工程力學:

13911170925(汪老師 08:00-12:00)

15320108263(亢老師 14:00-18:00)

13102030535(劉老師 18:00-21:00)

2020,我們在天大等你

一起成就天大夢想

(編輯 趙習鈞 陳錚傑)

相關焦點

  • 武大山大蘭大率先開啟強基計劃,考生如何報考強基計劃?
    培養方向「強基計劃」(強化基礎學科計劃)報考專業範圍不再受限,將開放高校本科招生的所有專業,其中重點面向以下方向:服務國家戰略領域(晶片、軟體、網絡安全、先進位造、材料、能源),學校本身的優勢專業,基礎學科領域(數理化生),文史哲領域,數據軟體統計領域等。強基計劃政策發布,自主招生的終結,對今年高考的招生會產生什麼影響?
  • 報考強基計劃,這七點要謹慎考慮
    強基計劃的降分幅度大概在10-20分左右,比如北大去年在山東的統招投檔線是687,而強基錄取線是678;清華在湖北統招投檔分是687分,而強基低了11分只要676。都說高考一分壓千人,無論選擇綜合評價錄取還是強基計劃,考生要根據自身實際條件理性選擇。如果選擇報考強基計劃,在報考時候一定要謹記以下七大點,才能萬無一失的享受強基帶來的優惠。如果預計高考達不到一本線的考生,填報的意義不是很大。
  • 強基計劃招生章程將陸續公布,什麼水平的考生適合報考強基計劃?
    2020年是強基計劃實施的第一年,由於疫情,高考延遲一個月,各招生學校原計劃4月份公布強基計劃招生簡章,月將延遲至5月公布。各校強基計劃招生章程未公布,招生計劃和具體方案還不明朗,許多有意向報考強基計劃的考生和家長比較焦急,就報考問題提出不少疑問。在此,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進行梳理,供考生和家長們參考。
  • 36所重點高校強基計劃錄取比例排名,中山大學成「新寵」!
    今年是「強基計劃」實施的第一年,在36所高校開放報名系統之前,很多人對於這一計劃並不看好。因為「強基計劃」裡的專業很多都是大家心中的冷門專業,就業並不理想。同時,報考強基計劃還有很多限制,比如說只能報考1所大學同時還不能轉專業等。
  • 關注強基計劃|南京大學強基計劃設3個專業組8個專業
    5月6日下午,南京大學發布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該校強基計劃設三個專業組8個專業,分別是專業組1: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專業組2:化學、生物科學;專業組3: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哲學。招生總計劃為210人。
  • 這36所強基計劃高校的專業特色簡介,考生和家長提前了解!
    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是教育部開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
  • 強基計劃都是冷門專業嗎?強基計劃專業如何選擇?
    高校2020年強基計劃簡章集中發布,報名全面啟動,已成為萬眾焦點,但是你真的讀懂強基計劃了嗎?考生該如何選擇專業? 其實,強基計劃中既有熱門的數學專業,也有在近年招生時報考人數相對較少的古生物學、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冷門專業。比如: 數學作為計算機、大數據、金融、經濟相關熱門專業的母專業,每年都比較熱門。
  • 南京大學招辦談備考:報考強基計劃要對專業「真愛」
    對於36所「雙一流」A類高校來說,2020年最大的招生變化就是推出強基計劃,也就是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計劃。在我看來,強基計劃對南京大學這類以文理見長的綜合性大學是一次重大機遇,而且我們也非常有信心做到最好。這主要是因為:第一,基礎學科實力雄厚。
  • 強基計劃「爆冷」,多所985重點大學只錄滿一半,問題出在哪裡
    綜合來看,大概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原因:一、冷門學科愈「冷」有人說,高校「強基計劃」都是一些冷門專業。因此,「強基計劃」即使有鎖定檔案的權力,卻不能招收到滿意的學生。這可能是導致部分專業,沒有完成招生計劃的主要原因。三、限制報考政策只能報一所學校的限制,就在於堵死了考生和高校更大範圍自由招錄的可能。
  • 山大強基計劃招生180人 最多可報考4個專業志願
    半島記者 劉金震  自招從2020年起正式畫上句號,開啟了一個強基計劃的新紀元。在眾多高考家庭的期待當中,5月6日,山東大學正式發布招生計劃,明確在七大專業總共招生180人。符合條件考生最多可報考4個專業志願,並可選擇是否服從專業調劑。考生要按要求準確、完整地完成網上報名,報考山大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
  • 中科大等4所名校2020年「強基計劃」補錄,強基並非牛娃首選
    高大上的強基計劃出現招生嚴重不足的現象,說如果說是什麼原因呢?試想應該不外乎如下幾點:一、招生要求苛刻「強基計劃」是招收為國家基礎科學培養特殊人才的頂尖生源,寧缺毋濫是基本原則,即使招生不足,在新生中補錄,標準並未降低,這一點值得稱讚!
  • 【強基計劃】強基計劃總成績該如何測算?錄取是否與本科批次有衝突?
    為了幫助高一高二及高三考生直觀的了解強基計劃的特點,曠時高考為大家梳理一下強基計劃的綜合成績測算和錄取的有關事項。強基計劃按照考生綜合成績錄取,其中高考成績佔比不低於85%。統計2020年高校強基計劃招生簡章,雖然計算公式五花八門,但比例基本一致,除南開大學按照高考成績90%+校測10%測算外,其餘高校均為高考成績85%+校測15%的比例。
  • 強基計劃各校簡章綜合點評
    強基計劃是我國頂尖高校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進行科學選才、育才的重大教育方針!: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哲學、漢語言(古文字方向),七個一個都不落下,招生計劃人數在140-180之間。沒錯不等它了,不過北師大絕對值得報考,已有多年培養經驗!沒錯,北師大是強基計劃的先行者!
  • 2020年高考多個名校「強基計劃」補錄,折射強基並未牛娃中意
    高大上的強基計劃出現招生嚴重不足的現象,說如果說是什麼原因呢?試想應該不外乎如下幾點:一、招生要求苛刻「強基計劃」是招收為國家基礎科學培養特殊人才的頂尖生源,寧缺毋濫是基本原則,即使招生不足,在新生中補錄,標準並未降低,這一點值得稱讚!
  • 天大南開公布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準備報考的同學們注意了
    「強基計劃」計分方式2020年目前大部分高校之前都公布過相關的計分方式。高考總分佔85%,高校綜合考評結果佔15%同學們不妨自己算一算,你是否通過了你報考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了?高考改革地區,今年或有優勢對於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的同學來說,2020年高考最大的一個變化莫過於高考改革了,而這一變化給同學們帶來的最直觀的影響就是分數上漲了!雖然說分數上漲很大的原因在於高考改革後,等級賦分制的使用所帶來的。但在「強基計劃」中極有可能給這幾個地區的同學不小的優勢。
  • 強基計劃報考、錄取攻略
    在之前的文章「 」中,小秦為大家全面介紹了「強基計劃」,給大家講了「強基計劃」的優勢和缺點。今天,我們接著上一期,再來講一講「強基計劃」的報考、錄取流程。報考時間根據教育部高校招生平臺顯示,一般在3月底前,各高校會陸續公布「強基計劃」招生簡章,4月份考生就可以進行網上報名了。
  • 哈三中副校長解讀強基計劃:誰能破格入圍一本,哪些考生適合報考
    吳霞告訴記者,強基計劃 PK 自主招生,主要有五個方面的不同:一是選拔定位不同。強基計劃的入圍依據是考生高考成績,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辦法,並提前向社會公布;四是錄取方式不同。
  • 強基計劃報考「無門檻」,高分考生入圍「棄考」或拉高分數線?
    陸欣妍有點不敢相信這是自己的高考成績。高考結束後,她預估分數在690左右,「看來這次強基希望也不大了」。陸欣妍是北京一所高中的2020屆高三畢業生。今年5月,她報考了北京大學的強基計劃。作為北京新高考的首屆考生,同時又參加了今年才出臺的強基計劃,她不知道自己應該感到幸運還是悲哀。
  • 雲南省2020年強基計劃考生須知
    與之前試點的自主招生不同,強基計劃從選拔定位、試點學校範圍、招生專業、報考條件到入圍高校考核方式、錄取方式及培養模式等,進行了系統性重塑,是繼《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發布以來,高校人才選拔培養迎來的又一重大變革。
  • 2020高考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最全解讀收藏好!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被稱為強基計劃。這也意味著2020高考強基計劃將實施,那麼,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