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報考「無門檻」,高分考生入圍「棄考」或拉高分數線?

2020-09-05 芥末堆看教育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芥末堆 9月2日 李海顏 報導

「666分!」陸欣妍有點不敢相信這是自己的高考成績。高考結束後,她預估分數在690左右,「看來這次強基希望也不大了」。

陸欣妍是北京一所高中的2020屆高三畢業生。今年5月,她報考了北京大學的強基計劃。作為北京新高考的首屆考生,同時又參加了今年才出臺的強基計劃,她不知道自己應該感到幸運還是悲哀。

陸欣妍原本打算報考北京大學的「博雅計劃」,「往年博雅計劃能加40分,因為我考過很高的模擬成績,今年我全市模擬排名第43名」,但強基計劃使她「降分錄取」的夢想破滅了。

今年1月,教育部出臺的《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也稱「強基計劃」),意味著「博雅計劃」等自主招生政策徹底宣告結束,新出臺的強基計劃不再有降分優惠,入圍憑藉考生的高考成績,且對於普通錄取考生而言,高考成績佔比較重,佔錄取分數的85%。

強基計劃報考「無門檻」,只要報名就能「成功」?

「強基計劃沒有門檻,只要報了就能成功」。陸欣妍告訴芥末堆,「這個計劃基本所有人都會報的,就當保底用。」陸欣妍所在高中今年有360多名高三考生,其中報考北大強基計劃就有40多名。

「其實每年清北人數不超過20人,有的人是為了衝,有的人是為了當個目標激勵自己,所以都報考了。」陸欣妍表示,「學校也鼓勵我們報考,但不會強制。」

相較過去的自主招生全國招考模式,強基計劃採用分省招考模式。同時,強基計劃入圍標準為高考成績,與以往自主招生相比報考條件相對較少。

自主招生與強基計劃差異對比表

根據教育部《強基計劃招生程序及管理要求》,報名者只要符合生源所在地當年高考報名條件,以及強基計劃招生學校報考條件即可。《北京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中也提到,「只要符合高考統一報名條件,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均可報名。」

與陸欣妍一樣,來自山西省長治市的2020屆高三畢業生馬江巖,今年也報名參加了北京大學的強基計劃。馬江巖的父親說:「學校鼓勵學生報考(強基計劃)」。馬江巖所在高中的「清北班」共30人,都報名參加了強基計劃。

但「無門檻」報考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能入圍。陸欣妍告訴芥末堆,「不是報考就能參加(校考),高考分數還需要過入圍線。」

按照強基計劃的管理要求,考生高考成績需達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錄取分數線,並結合各校各省的招生名額的一定倍數,按照高考成績由高到低排名,才能確定其是否入圍高校考核名單。清北強基計劃入圍考核的考生名單均是按分省招生計劃數的5倍確定的。

對於破格入圍的考生則無此招生名額的限制。按照北京大學強基計劃的要求,破格入圍考生採用的是單獨錄取的方式,不會擠佔以高考成績入圍考生的名額,這類考生除達到各省一批次錄取分數線外,還需獲得各類全國學科競賽二等獎。

「強基報考門檻雖降低了,但事實上入圍的競爭門檻卻提高了」,愛培優聯合創始人李立勳說道。據了解,愛培優主要提供新高考自主選拔整體解決方案。

李立勳認為,此前自主招生主要以競賽為主,參與的競賽的考生畢竟在少數。而強基計劃以高考作為入圍門檻、採用分省招考的模式,使得來自中西部省份甚至偏遠地區更多的學生有了的參與機會,所以從這方面來看,強基計劃競爭門檻也相應的有所提高。

從入圍分數線上也可以看出這一趨勢。李立勳告訴芥末堆,「以清北為例,今年強基入圍分數只比統招低10—20分,甚至個別專業還出現高於統招投檔線的情況,但按自主招生的降分優惠政策,降分最多時,能比統招線低60分。」

高分考生入圍又「棄考」,如何避免跟風報考拉高分數線

7月25日,當獲知高考成績為666分時,陸欣妍感到既震驚又難受。除了震驚於實際分數與預估分數差距較大外,憑藉裸分上北京大學無望的結果更是令她感到難受。

同時,在高考成績佔錄取分數85%的情況下,通過強基計劃進入北京大學的希望也近乎渺茫。兩天後,收到北京大學詢問是否參加強基校考簡訊時,陸欣妍最終還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選擇參加。

在高考進名校名額有限的情況下,希望通過強基進入好學校是許多學生、家長選擇該計劃的主要原因。馬江巖父親說,孩子報考強基的原因,「一是從小就對基礎學科感興趣,二是可以上名校。」

但囿於強基計劃專業限制,以及考生實際高考分數等情況,部分考生在入圍校考後,也會選擇放棄考試。根據強基計劃管理要求,招生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基礎學科專業,每名考生只能報考一所學校且通過的學生入校後原則上不得轉到相關學科之外的專業就讀。

陸欣妍告訴芥末堆,一些同樣報名強基計劃的同學,在得知自己高考成績能夠裸分就能上清北後,便放棄參加校考。「雖然都會報強基計劃,但高考上線了,基本都不會參加了」,她感慨道。

陸欣妍同時提到,名校是包括自己在內的大多數人報考強基的原因,至於是否對基礎學科感興趣那都是次要的。「政策不夠完善,沒有(報考)門檻,大家基本都是喜歡哪個學校就報哪個,也沒考慮過專業的事,只是跟風報名。」

馬江巖所在的班級同樣存在這樣的情況。馬江巖父親表示,「雖然馬江巖是班裡唯一一個考入北京大學強基班的孩子,但卻不是唯一一個進入北京大學的,大多數人裸分就能夠(上清北),所以就不再參加校考。」

「強基報考是沒有成本的,所以放棄也就更容易」,李立勳認為,入圍不參加強基的原因大致有兩點:其一,考生高考超常發揮,有機會上更好的學校;其二,考生高考成績一般,覺得自己參加校考不佔優勢。

倘若因報考「無門檻」促使更多高分考生報名,入圍後又因各種原因放棄參加校考,那麼這是否會給強基計劃招考帶來其他影響?馬江巖父親認為,「會拉高分數線,今年高考分數比較密集,相差幾分空間很小」。

馬江巖父親以北京大學為例解釋道,北大在山西省強基招生人數是6人,按照招考比例,入圍考生就有30人,但如果其中20人因裸分能上清北而不參加校考,那麼最終就只有10個人參加競爭,對於30名之後可能與上一名只相差1分,對基礎學科感興趣的考生,卻因此失去了入圍考試的資格。

若入圍考生棄考,那未入圍考生是否有補錄機會,芥末堆通過詢問中國科技大學招生辦得知「強基計劃不能補錄」。

但李立勳認為,「棄考只是極個別現象,清北入圍校考名額是錄取名額的5倍,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上述情況的發生」。

同時,李立勳建議,為避免跟風報考拉高分數線的情況發生,在學生方面可以建立誠信檔案制度,從制度上約束考生「錄了不考」這種行為;在學校方面,報考時可以將強基計劃自我審查的方式與自主招生人工審查的方式相結合,按照4:1的比例進行招考,從而選拔出真正對基礎性學科感興趣且有能力的學生。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同時也表示,「隨著強基計劃的逐步推進,高考的比重可能會進一步下降,校考的比重會進一步提高。」他認為,未來強基計劃可能會進一步擴大了學校的招生自主權、學生的選擇自主權,真正建立起了雙向選擇、多元評價的招生錄取方式。

「同學們可以申請多所高校,大學來進行獨立評定、錄取,一個學生可以獲得多張錄取通知書,並從中選擇一所」,熊丙奇說道。

強基計劃不一定適用所有學生,理性選擇勿盲目跟風

7月30日,陸欣妍準時去往北京大學計算機中心參加了為期2小時的強基校考筆試。北京是高考綜合改革省份,按照要求陸欣妍只用參加數學和物理兩門筆試。馬江巖則在太原理工大學參加了強基校考。與新高考省份不同,他要多考一門化學。

校考5天後,馬江言得知了自己的校考成績12分,加上自己678分的高考成績,他順利地進入了北京大學強基計劃。

按照北京大學強基計劃的培養方案,馬江言將享有導師制、小班化的教學,在大學二年級時可選擇意向專業,選定專業後雖不能更換,但保研前可根據個人興趣調整專業方向,同時,根據北京大學強基計劃數學類學科「3+X」本碩博銜接式的培養模式,在大學三年級結束後,他可申請提前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

自主招生沒有專門的培養方式,而強基計劃有完善的培養方案」,李立勳表示,強基計劃雖主要強調基礎性學科的學習,碩博階段也會有交叉學科的培養,一定程度上是拓寬了學生的就業路徑。

但李立勳同時建議,強基計劃不一定適用於所有學生,它招考的是對基礎學科感興趣且有天賦的學生,考生需理性看待,不應為了上名校而盲目跟風報考。

湖南省寧鄉市第一高級中學的高三老師羅豔麗也告訴芥末堆,強基計劃不適合所有學生,建議哪些明確自己方向並對基礎性學科不感興趣的學生,選擇自己更為擅長熱愛的領域。

基礎性學科對學生的層次水平要求是比較高的,如果只是本科畢業,工作其實還是不太好找,所以就需要學生進一步深造,去讀研讀博。」羅豔麗說道。

陸欣妍最終未能進入北京大學強基計劃,但她通過提前批次志願填報被上海交通大學錄取。「學院有很多工科方向,工科的前景還是比基礎學科強很多的」,陸欣妍說,希望未來自己能有機會能夠保研本校或者留學法國。

(文中陸欣妍與羅豔麗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強基計劃」首次校考進行中 高考成績是入圍「強基計劃」的門檻條件
    上周,多所高校已經陸續公布了「強基計劃」的校考入圍分數線。作為第一年啟動的「強基計劃」,考生們報考情況如何?高考之後再校考,哪些類型的考生有可能通過「強基計劃」進入名校?8月1日,中山大學進行了2020年「強基計劃」最後一天的校考,考生來自北京、河北、安徽等多個地方。
  • 分數線公布!清華、北大、人大、上交等校2020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
    屆時我校也將發布哈爾濱工業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考核公告,入圍考生請留意我校招生辦網站,及時了解我校強基計劃考核的各項安排。我校2020年強基計劃校考預計於7月29日至31日舉行,新疆、遼寧入圍的考生預計採用線上校考形式,其他省(區、市)的考生需至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參加校考。請入圍校考的考生,仔細閱讀《上海交通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綜合面試和體育測試考生防疫注意事項公告》,嚴格完成校考前、校考當天的防疫要求。
  • 強基計劃或成雞肋,高分考生進低分專業,漠視基礎學科的報應
    2020年是強基計劃推廣的第一年,強基計劃的落實範圍僅限於基礎專業,入圍的學校也僅僅是少數名校,目的是為了培養國家急需的基礎學科人才,那麼在落實的第一年,強基計劃完成這一目標了嗎?如果有考生報考了強基計劃
  • 華科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河南河北考生分數最高,湖北排位最高
    截止2020年7月28日,陸續有23所高校公布了各自的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其中包括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大、武漢大學以及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都已經將強基計劃的入圍分數線。不過這裡的入圍分數線不等於錄取分數線,所以入圍了並不等於錄取了,不過進入了入圍分數線至少說明有機會錄取了,本次,我們先來看看華中科技大學的入圍分數線。一起圍觀下,看看華科在哪個地方分數線最高,那個省份考生最幸福!下圖顯示了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的入圍分數線。
  • 高校強基計劃甘肅入圍分數線出爐
    近日,包括清華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蘭州大學等多所高校先後公布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其中包括部分高校在甘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各高校2020強基計劃甘肅入圍線分別為,清華大學:673分(不明確科目);廈門大學:理工623分、文史634分;山東大學:理工602分、文史609分;中山大學:理工619分;重慶大學:575分;蘭州大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600分、歷史學601分、數學與應用數學593分、物理學566分、化學569分、生物科學509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學與應用645分、應用物理學634分;中央民族大學
  • 2020年高校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出爐
    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與高校招生投檔線類似,是根據高校招生計劃按照一定入圍比例劃定入圍名單,最後一名入圍者的分數即為強基入圍分線。1.強基入圍分數線是什麼?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與高校招生投檔線類似,是根據高校招生計劃按照一定入圍比例劃定入圍名單,最後一名入圍者的分數即為強基入圍分線。
  • 復旦強基計劃遇冷,新生補招124人!大約60%名額沒錄到人
    多所知名的985大學強基計劃都沒招滿,這也反映出今年的強基計劃效果不盡如人意!為何強基會遇冷?強基計劃旨在選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但真正落地的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冷門專業。對理工類學生來說,也就數學和物理還有些吸引力,除開這些,其他都是坑。而且選擇熱門專業,無論是薪酬還是發展前景比冷門專業更有優勢。
  • 人大、北航、北理工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來了
    本周起,全國強基計劃首次校考陸續啟動,記者從各校招辦了解到,多所在京試點高校強基計劃入圍考生名單已確定,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公布北京考生入圍分數線。昨晚,北京大學招辦已發布通知,2020年該校強基計劃入圍結果和測試安排已經公布,考生可登錄北京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信息平臺查詢。根據此前的招生簡章,北大強基計劃將於7月28日至8月4日對入圍考生進行考核測試,8月5日前公布錄取結果並公示錄取標準。
  • 「強基計劃」清北浙江校測開考,考生千萬別錯過了
    在北大的校測考場上,一共有327名考生參加測試,文科41名,理科286名,這些考生可以說都是學霸,有的高考考了693分,全省排名250左右,有的考了681分,剛剛入圍北大校測。這些考生都表示想要依靠高考成績去北大基本沒可能,所以想通過「強基計劃」最後衝刺一把,抓住這最後的機會。
  • 清華等高校強基計劃 甘肅入圍分數線出爐
    蘭州晚報訊 近日,包括清華、蘭大等多所高校先後公布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其中包括部分高校在甘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從目前公布的信息來看,各高校對入圍分數線的標準均不同,有的直接按區域劃分,有的由區域細分到科目類別、專業,而且分數大多都在600分以上。
  • 哪些學生入圍了浙大強基計劃?有學生報考的理由讓杭州人驕傲
    採訪中,快報記者了解到,強基計劃規定不能兼報,只能報考一所院校,且被強基錄取的學生,不再參加後續高考志願錄取。這次選擇報考浙江大學的考生來自天南海北,近的來自安徽、江蘇,遠的有來自河北、四川、黑龍江。考生來自全國各地一對夫妻站在校門口的樹蔭下等待考生。
  • 名校加時賽「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出爐,內附高校錄取分數線
    」名校加時賽對於大多數考生來說,他們的目標不僅僅是考大學,同時上大學不再是像我們父母那一輩那麼困難,現在大學生也到處都是,名校逐漸成為了學生、家長和學校的期望,似乎很多人認為學生上名校就好就業,家長就會覺得有面子,學校升學率、名氣也上升,雖然上名校未來依然無法預見,但不可否認的是學歷確實是門檻,會讓你的起點更高。
  • 「大學強基計劃」是怎麼回事,多少分能報考,怎麼報考
    「大學強基計劃」不是簡單代替以往的「高校自主招生」,而是高校招生的重大改革,今年是實施的第一年,所以考生及家長應深刻全面的了解其政策規定、具體要求、實施辦法,才能準確無誤、有的放矢的正確報考。1.各「大學強基計劃」學校在哪個省落實招生計劃、落實多少計劃、落實哪些專業,是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則由學校與各省招生主管部門協商確定的,所以各省的招生計劃數和專業是有區別的。報考時間已經確定,考生需在高考前(5月10—30日)自行登陸「大學強基計劃」學校的網站報考。
  • 多所高校公布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 湖南2020年軍檢控制分數線公布
    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公布,如圖。」入圍分數線公布,如圖。】根據《東南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規定,東南大學依據高考成績,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按考生所在省份各專業計劃數的 4 倍分別確定各專業入圍高校考核考生名單(末位同分均入圍)。
  • 清華、北大、南大等高校2020強基計劃試題及答案!附各校強基入圍分數線
    最近幾天,各大高校2020強基校考相繼舉行,強基計劃第一年,各校校考難度如何,都考哪些題目,今年會有哪些幸運兒最終能獲得強基計劃錄取呢
  • 清華、北大等校2020強基計劃入圍結果及分數線公布
    隨著各省市高考成績發布,哈工大、川大、大連理工等高校也開始陸續公布2020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及考試安排。距離校測時間不多,提醒各位考生及家長進入報名系統查詢消息!第一類考生可自行參照入圍標準,提前了解自己是否入圍。對於符合報名條件的第二類考生,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即可入圍。待所有省份入圍名單確定後考生可登錄強基計劃報名系統查詢入圍結果,最終入圍結果以報名系統內查詢為準。
  • 強基計劃「遇冷」是什麼意思?「強基計劃」出現缺額主因有3個
    最近,由於部分學校的「強基計劃」出現招生未滿員的現象,「強基計劃」遇冷一說引發了大家的關注。事實上,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強基計劃」需要嚴格的審核,據了解,「強基計劃」報名學生的人數有100萬還多,最後卻只招收了6000名學生。
  • 山東大學強基計劃|四川考生二診考多少分適合報考?
    2020年,強基計劃取代自主招生走向高校招生舞臺,一經推出,它就受到了家長和考生的廣泛關注:什麼樣的考生適合報考強基計劃?報考強基計劃,前期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專業錄取分數和學校實錄線之間其實也有一定差距,例如2016年山東大學生物科學類錄取最低分為618分,而學校實錄線最低分為612分,所以,了解強基計劃招生專業每年實際錄取分數線也非常必要。
  • 武大山大蘭大率先開啟強基計劃,考生如何報考強基計劃?
    二是武大山大蘭大率先發布了強基計劃招生簡章。那什麼是「強基計劃」呢?我們一起先做一個簡單的了解。高考成績原則上不得低於各省(區、市)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應單獨劃定相應分數線)。高校測試佔15%。入圍資格依據兩個:高考成績達到錄取分數線;數、理、化、生物、信息學等五大奧賽國一國二(金銀牌),可作為初選資格入圍,但不能直接籤約。培養模式:「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可單獨編班,實行導師制、小班化等培養模式。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
  • 山大本科生院院長透露:山大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654分
    山大本科生院院長、本科招生辦公室主任劉傳勇透露,山大強基計劃報考火爆,入圍校測分數線達到654分。山大強基計劃報考火爆省內4000餘人報考自主招生2020年退出歷史舞臺,強基計劃取而代之。按照流程,所有報考強基計劃的考生必須先參加統一高考。高考成績公布後,高校按照強基計劃招生名額的一定比例確定入圍校測名單。根據山東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山大今年強基計劃招生180人,招兩類學生,一類是高考成績優秀,另一類是有突出學科特長,即五大學科奧賽全國決賽二等獎及以上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