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強基計劃遇冷,新生補招124人!大約60%名額沒錄到人

2020-09-18 阿絮說教育

復旦大學近日發布通知,在2020級本科新生中開展強基計劃補充遴選工作,有漢語言、歷史學、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醫學、基礎醫學等專業。總共210個名額,這裡還得招124個!接近60%名額沒錄到人!

除了復旦,其他學校強基計劃也普遍遇冷,中科大計劃招生210人,補招46人;西交計劃招生210人,補招71人;北理計劃招生150人,補招67人;更令人吃驚的是北京大學,原強基計劃招生900人,但實際只招收了842人。多所知名的985大學強基計劃都沒招滿,這也反映出今年的強基計劃效果不盡如人意!

為何強基會遇冷?

強基計劃旨在選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但真正落地的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冷門專業。對理工類學生來說,也就數學和物理還有些吸引力,除開這些,其他都是坑。而且選擇熱門專業,無論是薪酬還是發展前景比冷門專業更有優勢。

另外,報名分數過高也是一個因素。大部分考生錯誤地把強基當成了保底的,結果就是拉高了強基的入圍線,一些學校的入圍線甚至比高考統招線還高,後果就是考好了走統招或去更好的學校,考差了保不了底。比如四川大學為入圍線666分,全省排位1985,已經可以在川大讀除口腔和八年臨床外的所有專業,況且強基拿出來的工程力學,不算川大很好的專業,甚至不如數學,考生又不是傻子,當然會選擇更好的專業。

明年強基計劃大概率改革

強基計劃第一年實施,高校既想要高分生,又想要優秀競賽生,結果造成了如今的局面,高分生不屑於讀冷門專業,感興趣的學生因為分數門檻太高被淘汰,兩頭都沒討好。明年強基計劃改革是大概率事件。

高校應該控制強基的分數線,不能把所有人都攔在門外,比如各校自行設計入圍門檻,把競賽成績考慮進來。從長遠來看,要提高基礎科研人員的待遇。生化環材四大天坑已經是人盡皆知,科研所因為待遇問題辭職走的現象也很多,薪酬少工作累,自然吸引力不高。解決待遇過低的問題,其他的自然就迎刃而解。

大家認為強基計劃是坑嗎?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和中科大都沒招滿,強基計劃遇冷?原因…
    原先一直很受關注的強基計劃,這兩天爆出一則讓人意外的新聞,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國內重點高校,計劃在今年本科新生中,補招強基計劃學生。中科大、復旦都要補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劃通過強基計劃招生210人,在前兩天公布了46人的強基計劃補招專業名單。
  • 多所高校發補招通知,強基計劃遇冷了?
    事實上,這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畢竟,公布之初,強基計劃招收名額少,招生學校都是名校,大家都以為強基計劃會極為火爆。那麼,有哪些學校沒招滿?計劃遇冷的原因是什麼?教育專家又怎麼看呢?210人,補招46人,招生專業為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應用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理論與應用力學、核工程與核技術。
  • 多所985高校強基計劃補招,第一年的強基計劃效果不盡人意
    近日多所名校公布了強基計劃補招通知,中科大面向2020級新生補招46名強基計劃學生,北理補招67名強基計劃學生,蘭大、西安交大也要補招,復旦大學更是要補招強基計劃學生124人,數目之多令人咋舌!我認為應該還有不少學校強基計劃也沒有招滿,但是還沒有通知補招,這也反映出第一年的強基計劃效果不盡如人意!
  • 復旦、南大等高校強基計劃「招不滿」,官媒建議增加校考權重
    據媒體報導,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復旦大學等多所高校發布通知,在今年高考錄取的2020級本科新生中補招強基計劃學生。其中至少兩所高校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媒體記者,他們所在學校今年強基計劃的招生計劃沒有完成。按照補招通知,這些高校補招的名額數量較大。
  • 強基計劃招生遇冷?中科大、北理、蘭大啟動強基補錄程序
    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無縫銜接,但2020年是強基計劃實施元年,政策、招生專業、參考標準等不夠完善,造成多所高校未完成招生計劃,現部分高校已啟動強基計劃補招工作。招生高校共36所,招生人數共6090人,但各院校的招生人數差異很大,名額最多的900人,最少的30人,各校招生專業(類)也不同,注意部分院校不招收文科生。
  • 熱點話題:強基計劃招不滿,多所名校招生遇冷,離不開這5個原因
    多所名校強基計劃招生遇冷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名校發布通知,在今年高考錄取的2020級本科新生中補招強基計劃學生。按照補招通知,這些高校補招的名額數量較大。招生計劃210人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分別補招9個專業46人、5個專業71人;招生計劃150人的北京理工大學補招4個專業67人,招生計劃120人的蘭州大學補招6個專業65人;招生計劃210人的南京大學有3個專業補招,未公布補招人數。
  • 強基遇冷的原因有幾個?
    這兩天,強基計劃遇冷的文章在朋友圈悄然走紅。清華、北大屬於第一檔,招900人左右。這個名額沒公布,我的感覺是國家允許它們可以根據情況增加人數。下一級的就是類似中科大這樣的學校,招210人。在剛公布強基招生名額時,人人都驚呼,好少啊。因為原來自主招生參與的學校多,名額也多。大家以為強基計劃會極為火爆。
  • 「強基計劃」遇冷!主因有三!2021屆高考生有意願報考的要抓住機會!
    例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計劃在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等9個專業共招收210名「強基生」,但最終這些專業共補招46人,補招比例達21.9%;北京理工大學原計劃招收4個專業150名「強基生」,最終補招67人,補招佔比高達44.6%;西安交通大學、蘭州大學等西部高校情況更是不容樂觀,補招比例分別為33.8%和30.9%。那麼,「強基計劃」元年,真的遇冷了嗎?
  • 沒人來!清北等名校也招不到人,強基計劃為什麼首年就遇冷?
    就從目前來看,今年強基計劃的招生似乎出現了尷尬的局面,復旦、中國科大等名校已經發出補錄公告,開始補錄。強基計劃實行的第一年,就遇冷了嗎?部分強基院校遇冷近日,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蘭州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等七所名校發布通知,在今年高考錄取的本科新生中補招強基計劃學生。
  • 強基計劃遇冷?網曝北大等眾多985名校未完成相關招生指標
    01.多所名校曝出強基補招計劃據報導,近日,中科大、西安交大、北京理工大學、南大、蘭州大學等多所名校發布通知,將在今年已錄取的2020級本科新生中補招強基計劃學生。但事實的確如此,據已發出補招通知的高校來看:強基計劃招生210人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補招9個專業46人;
  • 中科大、北理、蘭大強基計劃率先補招!很多人都不知道
    近日,中科大、北理工、蘭大三所高校迎新網發布最新通知,將在2020級本科新生中開展強基計劃校內選拔。補招是在招生錄取結束後,未招滿的學校再繼續補招。不過對於好的學校而言, 補招都是『事故『, 也就是說並不是學校招生規劃的一部分。對於強基計劃高校來說,原定的名額幾乎不可能再擴招,所以對強基感興趣的新生來說也是今年最後的機會。
  • 多所頂尖985大學未完成強基計劃招生指標:中科大、蘭大等補招
    強基計劃是一項重要的人才選拔培養模式改革,意在招收能滿足國家戰略需要、有創新潛力的基礎學科人才,但也對考生的個人選擇進行了嚴格限制。被寄予厚望,一度成為社會熱點話題的強基計劃遇冷。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名校發布通知,在今年高考錄取的2020級本科新生中補招強基計劃學生。至少其中兩所高校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該校今年強基計劃的招生計劃沒有完成。
  • 強基計劃招不滿,4大原因在背後,未來3大變化你準備好了嗎?
    強基計劃是一項重要的人才選拔培養模式改革,意在招收能滿足國家戰略需要、有創新潛力的基礎學科人才,但也對考生的個人選擇進行了嚴格限制。被寄予厚望,一度成為社會熱點話題的強基計劃遇冷。多所名校強基計劃招生遇冷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名校發布通知,在今年高考錄取的2020級本科新生中補招強基計劃學生。至少其中兩所高校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該校今年強基計劃的招生計劃沒有完成。
  • 強基計劃招6100餘人,報名135萬,為何不少名校卻沒招滿
    近日媒體曝出,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蘭州大學在內的多所名校強基計劃名額差額較大,擬進行補錄。「強基計劃」遇冷成了近兩天網上的高頻詞。與此相對應,是今年各地高考狀元報考的學校和專業的統計。
  • 今年強基計劃「遇冷」,究竟是為什麼?
    近日有媒體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多所高校發布通知,在今年高考錄取的2020級本科新生中補招強基計劃學生。其中至少兩所高校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媒體記者,他們所在學校今年強基計劃的招生計劃沒有完成。
  • 強基計劃遇冷?也許是正常結果
    特約作者 殷俊今年高校招生最引人注目的改革,應該是第一年實施的「強基計劃」。但是據報導,包括北大、中科大等在內的諸多名校都沒有完成原定的強基計劃招生名額,有的只能進行補招。這就引發了「強基計劃遇冷」的討論。但「強基計劃」真的不如人意嗎?首先,強基計劃的目的之一,是鼓勵學生報考重要的基礎學科。
  • 強基計劃「遇冷」是什麼意思?「強基計劃」出現缺額主因有3個
    最近,由於部分學校的「強基計劃」出現招生未滿員的現象,「強基計劃」遇冷一說引發了大家的關注。事實上,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強基計劃」需要嚴格的審核,據了解,「強基計劃」報名學生的人數有100萬還多,最後卻只招收了6000名學生。
  • 為什麼說強基計劃遇冷是意料之內?除清北外,其他名校招生不理想
    目前,共有36所大學開展了「強基計劃」,並且全部為985高校,由此也能看出國家開展「強基計劃」的決心。當我們所有人都以為,「強基計劃」會成為學生心中又一個「精神綠洲」和「理想彼岸」的時候,尷尬而又出人意料的局面出現了。
  • 強基計劃「遇冷」,多所985高校缺額超50人,這是為什麼?
    在這份通知裡面就已經取消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取而代之的是強基計劃。強基計劃主要是依據兩部分的成績,第一是學生的高考成績,第二次學生參加高校組織高考的成績。這樣就能夠彌補自主招生的缺陷,讓特殊類招生變得更加公正透明。強基計劃主要是基礎類的專業進行招生,比如說物理、化學、數學等,主要是為國家培養基礎性的研究人才。
  • 強基計劃宣告失敗?不再受考生和家長「熱捧」,也許是正常現象
    中科大計劃招210人,需要補招46人;西交大也是計劃招210人,需要補招71人;北理工計劃招150人,需要補招67人;蘭州大學計劃招120人,需要補招65人。南京大學也需要補招。復旦大學讓人吃驚,復旦大學計劃招210人,竟然需要補招124人。還有北京大學,北大招了842人,計劃數是9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