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復旦大學和中科大都沒招滿,強基計劃遇冷?原因…

2020-09-14 解螺旋

國內各大學已陸續開學。原先一直很受關注的強基計劃,這兩天爆出一則讓人意外的新聞,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國內重點高校,計劃在今年本科新生中,補招強基計劃學生。

中科大、復旦都要補招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劃通過強基計劃招生210人,在前兩天公布了46人的強基計劃補招專業名單。涉及的專業有數學與應用數學(強基計劃),信息與計算科學(強基計劃),物理學(強基計劃),應用物理學(強基計劃),化學(強基計劃),生物科學(強基計劃),生物技術(強基計劃),理論與應用力學(強基計劃),核工程與核技術(強基計劃)等9個門類。

學校官網公布了這一信息。 這些專業招生要求面試,附加條件要求很高。比如數學與應用數學(強基計劃),信息與計算科學(強基計劃),要求數學成績在前2%。化學(強基計劃)要求參考入學考試數學、物理成績(化學競賽省一等獎同學提出申請後可直接進入面試),最終根據入學考試成績和面試表現擇優錄取。理論與應用力學(強基計劃),要求對力學和工程科學有強烈興趣。


復旦大學今年也沒有招滿。復旦大學發布了《2020年強基計劃補充遴選通知》,根據通知,復旦大學面向本校2020級本科新生中開展強基計劃補充遴選工作,包括漢語言(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和基礎醫學共8個專業,補招124人。


遇冷原因很多

一些重點高校從事招生工作的業內人士介紹,不少高校的強基計劃沒有完成。招生計劃210人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分別補招9個專業46人、5個專業71人。招生計劃150人的北京理工大學補招4個專業67人,招生計劃120人的蘭州大學補招6個專業65人,招生計劃210人的南京大學也有3個專業補招。北京師範大學官網信息顯示,學校今年強基計劃指標120人,錄取了64人。

為什麼強基計劃會沒有完成?一些重點高校常年研究錄取工作的老師做了自己的分析。

一位老師認為:「強基計劃招生專業,應該說多是基礎學科專業,招生遇冷是可以想像的。這些專業,很多學生家長認為是冷門專業。」

有老師認為,這可能和強基計劃設計的一些錄取規則有關。比如,錄取之後不能再換專業,不能同時報考兩所學校等。

有位外省高校招辦老師說,強基計劃的專業非常不錯,都是培養國家急需的專業人才,但可能家長對這些專業了解不夠,對孩子今後找工作有顧慮,這可能也是遇冷的一個原因。

今年初,強基計劃正式亮相。原先自主招生取消。

強基計劃旨在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與自主招生不同,強基計劃從選拔定位、試點學校範圍、招生專業、報考條件到入圍高校考核方式、錄取方式及培養模式等都進行了系統性重塑。

強基計劃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參加強基計劃的高校一共有36所: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後臺私信【領書】即可免費領取《SPSS統計分析大全》實體書一本

相關焦點

  • 復旦強基計劃遇冷,新生補招124人!大約60%名額沒錄到人
    復旦大學近日發布通知,在2020級本科新生中開展強基計劃補充遴選工作,有漢語言、歷史學、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醫學、基礎醫學等專業。總共210個名額,這裡還得招124個!接近60%名額沒錄到人!
  • 竟然很多學校都沒招滿?今年萬眾矚目的強基計劃難道不行了嗎?
    但是今年強基計劃的招生狀況並不樂觀。01.雷聲大雨點小?多校都沒招滿因為今年是強基計劃首次公布,所以社會各界關注度和網站瀏覽熱度都很高。強基計劃也以其高要求、高定位的特徵一時間名聲大噪。但是正當大家都想看強基計劃的 「好成績」 時,卻發現今年強基計劃招生人數卻並不理想。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名校發布通知,在今年高考錄取的 2020 級本科新生中補招強基計劃學生。
  • 名校也瘋狂:強基計劃復旦大學加入補錄大軍
    36所強基計劃招生名單從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強基計劃招生的名單中,都是名校,陣容豪華。不過儘管如此,今年的強基計劃招生就目前來看並非一帆風順。就目前來看,已經有五所高校強基計劃位招滿,分別為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以及蘭州大學。
  • 多所985高校強基計劃補招,第一年的強基計劃效果不盡人意
    近日多所名校公布了強基計劃補招通知,中科大面向2020級新生補招46名強基計劃學生,北理補招67名強基計劃學生,蘭大、西安交大也要補招,復旦大學更是要補招強基計劃學生124人,數目之多令人咋舌!我認為應該還有不少學校強基計劃也沒有招滿,但是還沒有通知補招,這也反映出第一年的強基計劃效果不盡如人意!
  • 強基遇冷的原因有幾個?
    這兩天,強基計劃遇冷的文章在朋友圈悄然走紅。這個名額沒公布,我的感覺是國家允許它們可以根據情況增加人數。下一級的就是類似中科大這樣的學校,招210人。在剛公布強基招生名額時,人人都驚呼,好少啊。因為原來自主招生參與的學校多,名額也多。大家以為強基計劃會極為火爆。
  • 強基計劃遇冷?網曝北大等眾多985名校未完成相關招生指標
    然而,近日有媒體曝出,包括北大在內的多所高校都未完成強基計劃招生指標。見此報導的不少考生表示,自己當初報了強基計劃卻沒入圍,如今又說沒招滿。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通知意味著,這些高校的強基計劃招生指標沒完成。當初那麼被寄予厚望的強基計劃,招生指標沒完成?這讓人大感意外又疑雲叢生。
  • 沒人來!清北等名校也招不到人,強基計劃為什麼首年就遇冷?
    就從目前來看,今年強基計劃的招生似乎出現了尷尬的局面,復旦、中國科大等名校已經發出補錄公告,開始補錄。強基計劃實行的第一年,就遇冷了嗎?部分強基院校遇冷近日,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蘭州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等七所名校發布通知,在今年高考錄取的本科新生中補招強基計劃學生。
  • 強基計劃為何首年遇冷?2021年強基計劃或有三大變化,家長考生注意
    2020年是強基計劃實行的第一年,很多大學沒有招滿,強基計劃遇冷的原因是什麼?未來的招生可能會產生哪些變化?未來會放低門檻、放寬條件嗎?家長和孩子又該如何應對呢?先來一段背景介紹:在2020高考錄取階段,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蘭州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頂尖名校紛紛宣布補錄強基計劃,補錄人數在46-71人不等。
  • 強基計劃遇冷,多所名校都在補錄,明年要不要報呢?
    復旦大學原計劃招生210人,目前需要補錄124人,補錄比例達到59%;武漢大學原計劃招生150人,需要補錄87人,補錄比例也超過了一半;山東大學原計劃招生180人,需要補錄86人,接近一半;36所高校實施強基計劃,平均一個學校也就一二百人,復旦作為強校,總數可能多一些,一下補錄124人,看來缺口真不少。
  • 「強基計劃」遇冷!主因有三!2021屆高考生有意願報考的要抓住機會!
    例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計劃在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等9個專業共招收210名「強基生」,但最終這些專業共補招46人,補招比例達21.9%;北京理工大學原計劃招收4個專業150名「強基生」,最終補招67人,補招佔比高達44.6%;西安交通大學、蘭州大學等西部高校情況更是不容樂觀,補招比例分別為33.8%和30.9%。那麼,「強基計劃」元年,真的遇冷了嗎?
  • 多所高校發補招通知,強基計劃遇冷了?
    、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名校發布通知,在今年高考錄取的2020級本科新生中補招強基計劃學生。畢竟,公布之初,強基計劃招收名額少,招生學校都是名校,大家都以為強基計劃會極為火爆。那麼,有哪些學校沒招滿?計劃遇冷的原因是什麼?教育專家又怎麼看呢?
  • 強基計劃遇冷?也許是正常結果
    特約作者 殷俊今年高校招生最引人注目的改革,應該是第一年實施的「強基計劃」。但是據報導,包括北大、中科大等在內的諸多名校都沒有完成原定的強基計劃招生名額,有的只能進行補招。這就引發了「強基計劃遇冷」的討論。但「強基計劃」真的不如人意嗎?首先,強基計劃的目的之一,是鼓勵學生報考重要的基礎學科。
  • 北京大學也未完成「強基」招生計劃,「強基」計劃全面「遇冷」
    據媒體報導,「強基計劃」元年開啟大幕,但全面「遇冷」,遭遇「寒流」。據不完全統計:(1)北京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應該招生900人(網傳數據),而實際招生842人,58個招生計劃未能完成。未完成招生率是6.44%。
  • 多所高校「強基計劃」頻頻爆冷,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今年是「強基計劃」實行第一年,但是通過多所高校的「強基計劃」招生錄取情況難堪,並不是特別理想,部分專業還是存在較多名額沒招滿的情況。比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今年「強基計劃」的招生計劃都是210個名額。然而經過前期招生錄取之後,西安交通大學還有71個名額沒招滿,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還有46個名額沒招滿。
  • 熱點話題:強基計劃招不滿,多所名校招生遇冷,離不開這5個原因
    多所名校強基計劃招生遇冷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名校發布通知,在今年高考錄取的2020級本科新生中補招強基計劃學生。36所招生高校所列出的招生專業幾乎都是基礎學科,涉及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哲學、古文字學、信息、力學、核工程、醫學、考古等12學科184個相關專業。業內人士分析,強基計劃首年招生「遇冷」的最主要原因,應該是很多考生對報考基礎學科有顧慮。
  • 北大中科大等15所高校強基計劃方案曝光!博雅計劃或取消
    另外,2020年強基計劃出臺、自主招生取消,但是北大的招生大頭「博雅計劃」和清華的「領軍計劃」到底會取消還是保留,還是以其他形式出現,一直沒有準音。這次北大招辦老師還在採訪中明確證實:2020年博雅計劃取消。
  • 強基計劃「遇冷」,多所985高校缺額超50人,這是為什麼?
    在這份通知裡面就已經取消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取而代之的是強基計劃。強基計劃主要是依據兩部分的成績,第一是學生的高考成績,第二次學生參加高校組織高考的成績。這樣就能夠彌補自主招生的缺陷,讓特殊類招生變得更加公正透明。強基計劃主要是基礎類的專業進行招生,比如說物理、化學、數學等,主要是為國家培養基礎性的研究人才。
  • 強基計劃遇冷:西交、中科大、北理和蘭州大學相繼啟動補錄程序
    除了因為疫情的影響導致高考推遲一月之外,今年也是我國高校第一次實行強基計劃招生的一年。然而,今年的強基計劃招生並不是那麼的順利。截止目前為止,多所名校的強基計劃招生並未招滿,並且所缺名額都比較大!其中包含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以及蘭州大學等高校。
  • 理性看待強基計劃首年「遇冷」
    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多所高校發布通知,在今年高考錄取的2020級本科新生中補招強基計劃學生。其中至少兩所高校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媒體記者,他們所在學校今年強基計劃的招生計劃沒有完成。  強基計劃實施首年即「遇冷」,讓輿論質疑強基計劃的意義。對此,有必要重提國家推出強基計劃的意義——培養基礎學科專業領域的拔尖人才。現實中,很多高考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選擇專業時,一直存在功利導向,願意選擇投身基礎學科專業領域的人並不是很多。
  • 3所985大學強基計劃開始補招,缺口178人,主要原因有三點
    今年是強基計劃試點的第一年,很多學生通過強基計劃進入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以及其它名校,總體來看,強基計劃的名額比去年略有增加,這也給很多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但是,也有不少學校強基計劃並沒有完全招滿,最近發布了補招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