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強基計劃」是怎麼回事,多少分能報考,怎麼報考

2020-09-03 嘉行八方

還有50多天就要高考了,高考志願填報是每年困擾考生和家長最大的事,雖然現在全國各省都已經採取「平行志願」報考,比以前「梯次志願」報考時簡單多了。但仍然存在因一分之差、一念之差報錯、報差甚至報漏的情況。

今年國家教育部取消了以前的「高校自主招生」,實施了「大學強基計劃」。「大學強基計劃」不是簡單代替以往的「高校自主招生」,而是高校招生的重大改革,今年是實施的第一年,所以考生及家長應深刻全面的了解其政策規定、具體要求、實施辦法,才能準確無誤、有的放矢的正確報考。

人民日報

一、什麼是「大學強基計劃」?

教育部2020年1月13日公布:教育部教學【2020】1號文件,「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大學強基計劃,並同時公布試點高校名單和招生程序。主要目的是引導中學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選拔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加強科技創新,解決國家關鍵、緊缺領域的人才需求。

主要是在基礎學科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及與這些基礎學科相關的專業招生,並且招生專業可以實行動態調整。今年的招生學校主要是北京大學等42所國家「雙一流」大學中的原36所「985」學校,也就是中國最頂尖的大學。

二、怎樣報考和錄取?

(一)按分數排序錄取。

1.各「大學強基計劃」學校在哪個省落實招生計劃、落實多少計劃、落實哪些專業,是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則由學校與各省招生主管部門協商確定的,所以各省的招生計劃數和專業是有區別的。報考時間已經確定,考生需在高考前(5月10—30日)自行登陸「大學強基計劃」學校的網站報考。

2.報考資格主要是高考分數在一批次錄取線上的考生,即高考分數在所在省一批次錄取線以上,同時各「大學強基計劃」學校還會對各招生省劃定「強基計劃」最低錄取分數線。

3.學校按照招生省的招生專業和計劃數確定入圍考生,一般是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績確定入圍資格,具體比例為:專業招生計劃數:入圍數為1:5。入圍後的考生將參加由學校組織的綜合素質測試與評價,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績佔85%、學校對考生的綜合素質測試與評價成績15%,兩項合成總成績並排序。然後再按照專業招生計劃數,按分數從高到底錄取。

人民日報

(二)拔尖考生的錄取。

對在相關領域(一般指某一單科)突出的考生,可以不受該省計劃數限制而破格錄取,各「強基計劃」學校基本是針對高中階段「獲得奧林匹克競賽二等獎」以上的考生,只要高考成績超過招生省一本線即可直接錄取,其中已合併錄取批次(即一二三本合併)的省份需單獨劃定一批次錄取分數線,考試改革試點省按照「大學強基計劃」學校招生規定選科。

三、採取什麼方式培養?

單獨的人才培養方案;單獨編班;實行導師制;條件一流,參與國家重大項目,本博培養,發展優先等等。簡單說「就是培養中國院士的搖籃」!但錄取後是不可以再參加高考錄取和改專業的。

四、報考建議。

1.參考去年本省的一批次最低錄取分數線,結合模擬考試情況預估一下,確定自己是否能夠達到今年的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以上。

2.自己是否在數理化生(文科的語文、歷史)哪一科突出、拔尖或特別愛好,依此確定報考專業,選好專業是第一位的,再按照專業選學校。不必糾結於哪所學校好、名氣大,可以說能夠進入「大學強基計劃」的專業都是頂尖的。基本原則是分數高低與公布的36所學校的排序相對應即可。

3.可以「試試看」,今年是「大學強基計劃」招生第一年,還沒有形成可供參考的「分數線」,所以會有很多不確定性。一方面招生專業單一,主要是基礎學科類,高分考生不一定都願意報考;另一方面體檢條件也有一些限制例如視力、體育等。

終上所述,「大學強基計劃」主要是針對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的選拔與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提供急需、緊缺人才。今年是試點階段,會有很多不確定性,所以建議有志向的考生可以積極報考。

相關焦點

  • 強基計劃適合多少分的考生?
    這幾天最最吸引高中家長朋友們眼球的就是強基計劃了,隨著北京師範大學的招生簡章的發布,所有36所高校的強基計劃招生簡章都已經明了,招生報名的通道也已經打開。本期我們一起來解讀一下,到底強基計劃應不應該去填報?值不值得去填報?適合多少分的考生去填報?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強基計劃到底是怎麼回事?
  • 山東大學強基計劃|四川考生二診考多少分適合報考?
    2020年,強基計劃取代自主招生走向高校招生舞臺,一經推出,它就受到了家長和考生的廣泛關注:什麼樣的考生適合報考強基計劃?報考強基計劃,前期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強基計劃必須要參加過國家競賽的學生才有希望嗎?四川考生過一本線多少分可以報名?高考延期後,本應3月底就公布的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也被延遲。
  • 聚焦 |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報考強基計劃?看這裡
    近期很多2021、2022級考生和家長在後臺諮詢,糾結是否未來選擇報考強基計劃,自由與限定共生,機遇與選擇並存,到底該不該、要不要報考強基計劃呢?怎麼判斷自己適合或者不適合強基計劃?選擇強基計劃是不是進名校的機率比裸考更大?
  • 武大山大蘭大率先開啟強基計劃,考生如何報考強基計劃?
    二是武大山大蘭大率先發布了強基計劃招生簡章。那什麼是「強基計劃」呢?我們一起先做一個簡單的了解。培養方向「強基計劃」(強化基礎學科計劃)報考專業範圍不再受限,將開放高校本科招生的所有專業,其中重點面向以下方向:服務國家戰略領域(晶片、軟體、網絡安全、先進位造、材料、能源),學校本身的優勢專業,基礎學科領域(數理化生),文史哲領域,數據軟體統計領域等。強基計劃政策發布,自主招生的終結,對今年高考的招生會產生什麼影響?
  • 2021強基計劃報考百問百答(下)
    62、強基計劃都是本碩博學習嗎?讀碩博階段要進行考試錄取嗎?答:強基計劃有推薦本碩學習的政策傾斜,並且多所學校強調有動態進出機制,會考察學生的成績和學習進度。63、通過強基計劃上高校的學生,入校後能同時再選修一門別的專業嗎?
  • 強基計劃招生章程將陸續公布,什麼水平的考生適合報考強基計劃?
    2020年是強基計劃實施的第一年,由於疫情,高考延遲一個月,各招生學校原計劃4月份公布強基計劃招生簡章,月將延遲至5月公布。各校強基計劃招生章程未公布,招生計劃和具體方案還不明朗,許多有意向報考強基計劃的考生和家長比較焦急,就報考問題提出不少疑問。在此,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進行梳理,供考生和家長們參考。
  • 報考強基計劃,這七點要謹慎考慮
    2020年強基計劃落地後,2021屆和2022屆的家長更加關心強基計劃,大家都覺得強基計劃是最好的降分機會,但也有人說綜合評價比強基計劃的降分機會更大
  • 2021年「強基計劃」還值不值得報考?從過來人的態度,能猜出一二來
    ,很多考慮生和家長並不是真正了解,跟風報考,高考結束後卻放棄了強基計劃,選擇根據高考分數,錄取大學。 武漢十一中李姓學生就是如此,在當初跟著幾個同學一起報考了強基計劃,當時報考的是清華大學物理學專業,高考成績下來自己考了684分果斷放棄了強基計劃,報考了北京大學醫學部。
  • 2020年山東考生多少分可以報考「強基計劃」?
    自招取消,強基計劃來襲。 由於高校簡章並未發布,競賽黨們的證書在強基計劃中能否有用?或者說有多大的用?讓很多人心裡沒底,若競賽在強基計劃中並不支持相信競賽黨們心裡肯定涼涼。
  • 強基計劃報考、錄取攻略
    在之前的文章「 」中,小秦為大家全面介紹了「強基計劃」,給大家講了「強基計劃」的優勢和缺點。今天,我們接著上一期,再來講一講「強基計劃」的報考、錄取流程。一些高校還對這類考生的高考成績也作出了要求,例如:中科大要求考生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本科(理科)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上100分及以上;四川大學要求考生高考成績須高於生源省份2020年普通類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理工類60分(含)、文史類40分(含)。
  • 強基計劃報考「無門檻」,高分考生入圍「棄考」或拉高分數線?
    今年5月,她報考了北京大學的強基計劃。作為北京新高考的首屆考生,同時又參加了今年才出臺的強基計劃,她不知道自己應該感到幸運還是悲哀。陸欣妍原本打算報考北京大學的「博雅計劃」,「往年博雅計劃能加40分,因為我考過很高的模擬成績,今年我全市模擬排名第43名」,但強基計劃使她「降分錄取」的夢想破滅了。
  • 高中生升大學路徑之強基計劃,你孩子報考了嗎?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家長現在對於教育政策的 關注程度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另一方面普遍認為強基計劃是自主招生的「替代品」, 自主招生曾經引發每 10 名參加高考的學生中就有 1 人報考的熱潮,相信強基計劃也會讓更多學生和家長追逐。 第一,強基計劃產生的背景。
  • 北京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哪些值得報考?多少分才有把握?
    一、北京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各高校在今年強基計劃中投入的招生專業均為歷史積澱深厚、學科實力雄厚、國家人才緊缺的基礎學科和關鍵領域專業。北京大學將數學類、物理學類、化學類、生物學類、理論與應用力學、歷史學類、考古學類、哲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和基礎醫學的10個招生專業納入強基計劃。
  • 哈三中副校長解讀強基計劃:誰能破格入圍一本,哪些考生適合報考
    清北等36所大學6日起陸續公布強計劃!哈三中副校長吳霞帶你深度解讀關鍵信息2020年是高校取消自主招生,實施強基計劃的第一年。受疫情影響,原定4月初公布的首批36所具有強基計劃招生資質的雙一流 A 類高校的招生簡章尚未公布。
  • 南京大學招辦談備考:報考強基計劃要對專業「真愛」
    對於36所「雙一流」A類高校來說,2020年最大的招生變化就是推出強基計劃,也就是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計劃。在我看來,強基計劃對南京大學這類以文理見長的綜合性大學是一次重大機遇,而且我們也非常有信心做到最好。這主要是因為:第一,基礎學科實力雄厚。
  • 自主招生被取消,強基計劃到底值不值得報考?
    前段時間,在與高考錄取相關的各類資訊中,我們總能發現這樣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詞——強基計劃。到底什麼是強基計劃,它與我們這些普通考生又有什麼關係?趕快跟著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強基計劃?其實,就總體而言,如果能入選強基計劃,對孩子的以後的發展是相當有好處的。首先,從錄取方面來看,強基計劃讓不少排名靠後的考生有了上車名校的機會。從2020年強基入圍線與2019年普通批次投檔線來看,通過強基計劃入圍名校的機會平均提高了3-5倍。
  • 2020年高考,多少分能報考上海交通大學?
    經上海交通大學認定的各特殊類型招生資格候選人,按照公示的優惠政策進行錄取,高考改革省市考生需符合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第十三條 上海交通大學對進檔考生,按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進行擇優錄取。進檔考生中,投檔成績相同時,優先錄取相關科目分數高者。相關科目分數比較順序:數學、外語、語文(「綜合評價錄取」、「強基計劃」等招生類型的同分排序按照當年相應簡章規定執行)。
  • 強基計劃遇冷?網曝北大等眾多985名校未完成相關招生指標
    今年首次實施的強基計劃,是意在招收能滿足國家戰略需要、有創新潛力的基礎學科人才。實施強基計劃的院校是36所包括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在內的、眾多高考生仰慕的985名校。然而,近日有媒體曝出,包括北大在內的多所高校都未完成強基計劃招生指標。見此報導的不少考生表示,自己當初報了強基計劃卻沒入圍,如今又說沒招滿。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哪些學生入圍了浙大強基計劃?有學生報考的理由讓杭州人驕傲
    採訪中,快報記者了解到,強基計劃規定不能兼報,只能報考一所院校,且被強基錄取的學生,不再參加後續高考志願錄取。這次選擇報考浙江大學的考生來自天南海北,近的來自安徽、江蘇,遠的有來自河北、四川、黑龍江。考生來自全國各地一對夫妻站在校門口的樹蔭下等待考生。
  • 分析清華大學強基計劃錄取成功案例,我的報考建議
    儘管已經具有破格入圍強基計劃的資格,他依然在高考中取得了715分的高分。在分數遠高於清華大學在河北理科錄取分數線的情況下,他依然堅定地選擇了強基計劃,立志進入未央書院在物理與能源方向深入學習研究。他一定會像許多同齡人一樣,不負青春,做『強基一代』,努力建功新時代!3、福州三中 石同學 全省理科第四名 704分石同學選擇強基計劃的理由:由始至終就想選擇數學基礎專業,所以比較了裸分錄取和強基計劃兩種方式後,選擇參加強基計劃的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