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大
有這麼一個群體
TA們獲獎無數
橫掃各大賽事
發表SCI、SSCI論文
還熱心公益,服務社會
……
TA們就是
中國海洋大學
2017-2018學年優秀學生標兵
2018優秀學生標兵簡介與訪談
求實思無涯,勤學悟真知
2015級海洋科學楊琛
個人簡介
楊琛,中共黨員,海洋與大氣學院海洋科學2015級學生,現任本科生黨支部書記、黨員先鋒服務隊隊長、班級學習委員。
他成績優異,曾獲國家獎學金、基地班一等獎學金、學習優秀一等獎學金、青島銀行優秀大學生獎學金、社會實踐獎學金、科技創新獎學金;他積極參加科技競賽,曾獲世界大學生超算競賽國際二等獎、第8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第7屆山東省大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和山東省大學生物理競賽二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山東省一等獎;他樂於助人,他所在的「學霸講堂」學業幫扶團隊獲得第5屆春華獎學金;他投身社會實踐,參加了學院組織的海洋義教活動,服務社會、奉獻社會;他獻身國防,曾獲國防生隊列會操團體第3名。三年來,他多次獲「山東省優秀學生」「校優秀學生」「校優秀團員」等榮譽稱號。
個人訪談
繁忙的專業課學習和國防生這一身份的體能訓練,並沒有使得楊琛忙得捉襟見肘,反倒大大激發了他管理時間、高效學習的潛能:常年保持規律的作息;上課時偏愛前兩排的「火腿心」位置,保證自己不開小差;課間及時反思提問,不放過一個問題;課後先梳理知識框架,再開始做作業;非數學專業的他,卻靠著濃厚的興趣和自學的能力,參加了七次數學建模活動,取得了不凡的成績......
成績上的優秀並未使他與同學疏離,相反,他總是同學眼中那個善解人意、有求必應的存在,也是那些胸懷大志、腳踏實地的弄潮兒們的摯友。
﹏
﹏
﹏
﹏
2015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孫曉萌
個人簡介
孫曉萌,中共預備黨員,數學科學學院2015級學生,曾任團支部團支書。
她勤奮學習,三年平均學分績93.776,位列專業第一,曾多次獲學習優秀一等獎學金、獐子島百佳優秀學生獎學金、愛華獎學金、社會實踐獎學金、科技創新獎學金。學習之餘,她注重培養自身創新的能力,曾獲得第八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s獎、「高信杯」青島高校數學建模聯賽特等獎、APMCM亞太地區大學生數學建模聯賽二等獎、「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建模競賽山東省二等獎;她樂於助人,肯於奉獻,在學院助學公益崗從事學業幫扶工作,效果良好。目前該生已獲得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三年來曾多次獲學校「優秀學生」「優秀團員」稱號。
個人訪談
數學,這個萬千學子眼中的魔鬼,卻被孫曉萌降伏——她可不是什麼深不可測的神秘人物,那個總是面帶微笑、心存善意、愛玩愛鬧的「自來熟」女孩才是她真實的可愛模樣。
步入大學之前的孫曉萌也和大多數同學一樣,將數學的難度預計的特別「可怕」,但當她真正正視數學、以高標準要求自我、掌握數學的規律以後,她意外地發現:「數學非常的有趣簡單」。這樣的描述在外人看來是一時難以相信的,但隱藏在孫曉萌背後的汗水和努力,正無言地支持著她:堅持早起,認真預複習,抓住課堂時間認真學習,不懂即問、不讓問題過夜在給同學講解題目的機會中鞏固知識,勞逸結合、豐富課餘生活,樹立樂觀的心態、笑對身邊人和事......
﹏
﹏
﹏
﹏
2015級英語馬盛楠
個人簡介
馬盛楠,中共預備黨員,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2015級學生,現任班級組織委員。
她學習認真,前三年成績專業排名第一,28門課程≥95分,曾獲國家獎學金、獐子島百佳優秀學生獎學金、校學習優秀一等獎學金。她勇於創新,文章《FamilyImportanceSpansCultures》在美國報刊《ThePrestonCitizen》上發表,學術論文《政治演講語篇中的認同語義系統及詞彙選擇——以川普之女伊萬卡的助選演講為例》於期刊《品位·經典》上發表。她注重學以致用,獲國家二級筆譯資格證、曾獲「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全國二等獎、「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山東省一等獎、第七屆全國口譯大賽山東省二等獎及華東賽區三等獎。三年來,曾多次獲「山東省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優秀團員」等榮譽稱號。
個人訪談
她是專業課應付自如的學霸、是體育成績滿分的健兒、是不斷嘗試新鮮事物的好奇者、是國家級英語演講的大咖、是輾轉各個社團的嘗試者、是不斷挑戰自我攻克各種證書的進取者、是老師和同學們的驕傲。
口譯,外表光鮮亮麗的專業,真正拔尖出彩的人卻是鳳毛麟角,而馬盛楠就是優秀的代表之一——她付出了常人難以實現的努力:課餘路上插著耳機收聽各類英語廣播電臺、鼓勵自己學習各種領域的專業知識、參加一次又一次的演講和口譯比賽、不放過一切可以練習口語的機會......她是馬盛楠,是無限可能的創造者,是未來的掌舵者。
實幹練本領,向海啟新程
2015級化學劉敏
個人簡介
劉敏,中共預備黨員,化學化工學院2015級學生,現任班長曾任學院學生會新聞部部長、自強社部長。
她學習勤勉,大學三年學習成績位列年級第一,曾獲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連年獲學習優秀一等獎獎學金、社會實踐獎學金,曾獲青島市化學實驗競賽一等獎;她熱心研究,她主持OUC-SRDP項目1項,國家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1項,發表文章一篇(SCI在審)。她連續三年參加化學(海洋化學)人才實踐計劃,參加「挑戰杯」創新創業大賽,入選參加學校第三屆「大學生行遠勵志項目」赴新加坡研修交流項目,表現突出;她樂於奉獻,曾多次「李滄科技館講解」志願服務,擔任青島第一屆海上馬拉松志願者。三年來,她多次獲「優秀團幹部」「優秀學生」等榮譽稱號。
個人訪談
「不確定未來有多遠,但現在每一天都很努力。」這句話一直被銘刻在劉敏的心中,從過去指向未來。踏著分數線步入海大的劉敏深知自身起點不夠,但她並未由此頹鬱不展,相反,她將此視為一次難得的、提升自己的絕佳機會。她珍視身邊優秀的老師和同學,在身邊人的講解下攻克難題,又在身邊人的言行中挖掘自己的人生風格。
漸漸地,她發現,原來那隻自信不足的小鴨子,早已一躍而起變身優秀的天鵝。專業分流時的劉敏在大勢一致的人流中走了出來,選擇了自己的興趣——應用化學。面對旁人好心的「勸導」和未來的不確定性,劉敏沒有過多猶豫,她只知道既然選擇了方向,便踏實邁進。她不斷地向自己發起挑戰、不斷地挖掘自己的多種可能,最終用實力證明了自己選擇的正確。
﹏
﹏
﹏
﹏
2015級藥學彭一
個人簡介
彭一,中共預備黨員,醫藥學院藥學2015級學生,現任學生黨支部書記。
她學習成績優異,前三年平均學分績91.23分,專業排名第一,多次獲青島銀行獎學金、校學習優秀一等獎學金;她積極參與實踐,2017年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中,作為「西行寧南,手拉手重走長徵路」志願服務團隊的發起人,帶領團隊榮獲山東省大學生實踐優秀服務團隊榮譽稱號;他堅持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累計工時300小時;她工作認真負責,擔任院班主任助理,幫助2名學生脫離學業警示,設立16個互助學習小組,所帶班級成績明顯進步。三年來,她多次獲得「優秀團員」榮譽稱號。
個人訪談
她總是那般溫暖——對自己、對同學、對社會。她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正視學業上的難題疑惑,在做足計劃、未雨綢繆的基礎上總能笑對人生。她與人為善,能以自己樂觀向上的性格使他人擺脫苦惱,能在同學學業繁忙時主動擔當。她懷著一個夢:將自己這顆溫暖的心,奉獻給溫暖的社會。「接受社會多年的幫助,我們應該給予回報。」彭一如是說。
大量的公益服務志願活動於她而言,只是出於純粹的熱愛。故而當她帶領團隊重走長徵路時,面對每日二三十公裡的運動量,她不覺重擔;面對八名同學共享一根五毛錢的雪糕時,她甘之如飴。在她看來,長徵精神絕不僅僅適用歷史,更對現在和未來而言意義非凡。我們每一位青年都應該理解並弘揚長徵精神,以向社會證明我們風華正茂。
﹏
﹏
﹏
﹏
2015級金融學叢菡
個人簡介
叢菡,漢族,中共預備黨員,經濟學院金融學2015級本科生,現任團支部書記。
她成績優異,三年成績排名專業第一,連續兩年獲國家獎學金,連續三年獲學習優秀一等獎學金,曾獲社會實踐獎學金、文體獎學金、科技創新獎學金,現已獲得北京大學金融碩士預錄取資格;她學術素養良好,曾發表SSCI論文一篇、多篇論壇通訊;她具有奉獻精神,曾擔任「海外院士青島行」「青島國際馬拉松」「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等活動志願者;她興趣廣泛,多次擔任大型活動主持人,曾榮獲校運動會女子100米、200米亞軍。三年來,她多次獲「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幹部」「優秀團員」「優秀青年志願者」等稱號。
個人訪談
她是三年成績排名專業第一的學霸,她是各種學生工作應付自如的團支書,她是發表過SSCI論文的學術研究者、她是大型活動中優雅大方的主持人,她是運動賽場上身姿矯健的運動員、她是各類賽事的活動志願者、她還是網絡直播裡吸引粉絲的主播......
她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多重身份並未壓得她喘不過氣來,相反,一個接一個的挑戰使她活力無限、信心倍增,開闊了她的視野。她總有一種動力「逼自己一把」。故而她不懼一天往返青島桂林,為了宣傳出國遊學的項目;故而面對「周周考試」和「國創」、論文的重壓,她可以做到伏案整日、潛心鑽研;故而她在北大夏令營中兩夜不合眼,只為精益求精。她的生活是一面多稜鏡,照出她的無限可能。
苦海求索是,揚帆正信風
2015級海洋技術牛小宇
個人簡介
牛小宇,共青團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5級學生,曾任班級體育委員、宣傳委員。
他學習力求卓越,三年成績排名專業第一,連續兩年獲國家獎學金、學習一等獎學金、科技創新獎學金,曾獲得全國大學生「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山東賽區金獎、山東省大學生數學競賽二等獎、山東省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中國海洋大學「計算機創意設計&程序設計大賽」一等獎;他樂於鑽研,完成一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獲得優秀結題,並代表學校參與教育部評比;他加入海洋監測中心聲與振動測量實驗室,成功造出世界首把3D列印原聲尤克吉他,為學校贏得了榮譽;他作為第一作者完成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項(已公開)、SCI論文1篇。三年來,他多次獲得中國海洋大學「五四青年獎」「優秀學生」「優秀團員」等榮譽稱號。
個人訪談
好奇心和想像力,這多數青年憾缺的一對璧玉,卻一直被牛小宇細心呵護、小心珍藏,並最終帶領牛小宇追尋到屬於他自己的成功。
也許因為好奇心,他對身邊各類事物始終保持熱情,擁抱各種不同聲音;也許因為想像力,他成功申請了五項國家專利,並製成世界首把3d木質列印的尤克裡裡。訥言敏行,他在實踐的探索中獲取真知,用實際行動溫暖身邊人;興趣作師,他在潛心研究中品味快樂與滿足,讓好奇與想像點亮前行的道路。
﹏
﹏
﹏
﹏
2015級文化產業管理邱晶鈺
個人簡介
邱晶鈺,中共預備黨員,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文化產業管理2015級學生。
她學習成績優異,三年平均學分績位列專業第一,曾多次獲國家獎學金、校學習優秀一等獎學金、社會實踐獎學金、科技創新獎學金、獐子島百佳優秀學生獎學金;她投身實踐,曾組隊參加學校大學生寒假社會調查,報告獲評校級十佳優秀調查報告,曾參加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所帶隊伍獲評省級「優秀服務隊」;她樂於奉獻,曾擔任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會議志願者、中國(青島)漢畫像磚博物館志願者、青島國際文創產品博覽周志願者,曾組建志願者服務團並榮獲「2016水地圖年度最佳小組獎」。 三年來,她多次獲校「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員」「優秀學生」「優秀青年志願者」,獲山東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學生榮譽稱號。
個人訪談
「文科和科研沒關係?」邱晶鈺用自身努力和行動否定了這一觀點,但她同時強調:科研並不簡單,做好需要大量投入。總結自身的經驗,她為希望參與科研的文科同學提出了這些建議:
培養科研意識;樹立良好的科研態度,認真自學;學會尋求外援的幫助,優秀的老師和同學都是良好的資源;激發求知慾,培養問題意識,不斷反思與質疑。科研與創新都是立足牢固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只有學好專業知識,面對眼前的問題才會有較高的敏感度,才會真正的服務社會。正是自律、專注與熱情,塑造了如此優秀的邱晶鈺。
﹏
﹏
﹏
﹏
2015級水產養殖學徐楊冰
個人簡介
徐楊冰,中共預備黨員,水產學院水產養殖學2015級本科生,現任班級學習委員。
他勤奮好學,三年平均學分績均列專業第一,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獎學金,連續三年獲學習優秀一等獎學金,曾參加紐西蘭海洋環境調研項目,OralPresentation和FinalReport均獲A+評價;他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創建「志願清理校園志願服務隊」社團、「美麗非遺」微信公眾號;他樂於奉獻,曾擔任世界自然基金會「可持續海鮮周」志願者、「志願清理校園服務隊」志願者、「金色翅膀」社區義務家教等;他投身實踐,曾參加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被評為省級優秀服務隊,參加校寒假社會調查活動,調研報告獲評校十佳優秀報告;他發揮學生幹部積極作用,著手創立了學習幫扶小組,帶領班級同學不斷提升學習成績。三年來,他多次獲校「優秀學生」「傑出青年志願者」「優秀青年志願者」榮譽稱號。
個人訪談
他總是那般堅持和努力,以致同學們皆被他的毅力所折服;他又總是這般極富責任感,不論是自掏獎學金組織社團,還是認真整理筆記以輔導同學,這些事跡皆已成美談。他總是那樣優秀,以致不知曉他有多努力的人往往稱他為「錦鯉」。面對他人的不解,他從未動怒,最愛幽默地解釋道:「我雖然是水產養殖專業,但我從來不養殖錦鯉。」
回憶那年踏著分數線進入海大的興奮與些許自卑,如今的徐揚冰非常感謝這些年一直堅持的自己,感謝為了實驗只休息三四個小時的自己,感謝多次受傷也不肯放棄的自己。大數據統計也在為他證明的同時歡呼著:徐揚冰是中國海洋大學全年進入圖書館次數最多的同學。他讓我們堅信:通往成功的路,歷來只有堅持。
﹏
﹏
﹏
﹏
2015級生物科學管見
個人簡介
管見,中共預備黨員,海洋生命學院生物科學2015級學生,現任班級學習委員。
他學習刻苦,成績突出,前三年平均學分績95分,專業排名第一,曾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獎學金、學習優秀一等獎學金,曾獲得2016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二等獎;他投身科研,發表SCI論文兩篇;他英語水平優異,英語六級成績656分、託福115分、雅思8.0分、GRE332+4分,曾擔任2017年國際教育管理會議志願者、參加中日大學生友好交流代表團、參加加拿大Mitacs本科生實習項目並參與組織了第二屆加拿大病毒學會年會,表現突出。三年來,他多次獲「優秀學生」「優秀團員」榮譽稱號。
個人訪談
英語各項水平優異,積極參與國際學習研討項目......多項榮譽集一身,他仍是同學眼中樂施好善、親切友好的管見。科研的路總是孤獨與難熬的,但他總能專注於此,不斷發現,不斷突破。
當被問及專注的秘訣時,管見認為,除了興趣——這顆巨大的磁石深深吸引著科研愛好者——之外,還可以通過強化你對它的重視程度來提升專注度。管見在實習中,面對操作簡單、「微不足道」的一項分子生物實驗時,他也曾懷疑過工作的意義。但管見轉念一想:我所做的,這個看似不值一提的工作,是不是另一個更加偉大的工程的一個部分?如果這個偉大工程的成功能夠造福人類,那麼我是否也與有榮焉?當所做的工作被賦予如此神聖的使命感,專注自然也就得以實現了。
奮鬥是青春永恆的註腳,榜樣是奮鬥強大的動力。
他們,或許各有所長,卻擁有同一種催人向上的力量——厚德博學、理性篤志、激流勇進、樂於回饋。
他們,以各自優秀的狀態向世人展示:我們,年輕一代,風華正茂。
文字/黃影飛
編輯/楚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