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應不應該廢除

2021-01-08 小月20200727

是否廢除死刑一直存在爭議。贊同的反對的各有各的道理。看著那些窮兇極惡之徒,不殺他們不足以平民憤,不足以彰顯正義,不足以警示世人,不足以保護人民安全。但也有人(尤其是西方國家的人)認為,我們無權剝奪他人的生命,對犯罪者而言,最好的懲罰不是剝奪他的生命,而是剝奪他的自由。所以越來越多的國家廢除死刑,改為終身監禁。

高野和明的小說《消失的13級臺階》透過撲朔迷離的案件,對死刑制度進行了一次鞭辟入裡的探討。

宇津夫婦回家探望父母,卻發現父母慘死家中,存摺、印鑑和銀行卡的錢包被盜走。距案發現場300米的山路上,發生一起車禍,樹原亮倒在路上昏迷不醒。現場勘查,從樹原亮身上檢出了三個人的血,分別是樹原亮本人和兩名被害人的血,樹原亮以搶劫殺人嫌疑被逮捕。

案件似乎一目了然,證據確鑿,樹原亮被判處死刑。但這一案件也不是沒有疑點,被盜走的存摺、印鑑和兇手使用的兇器始終沒有找到,樹原亮也因為車禍,腦部受傷而失憶。

被判死刑的樹原亮,一次次上訴,一次次被駁回。儘管負責案子的檢察官對此案心存疑慮:對喪失記憶的樹原亮執行死刑,而且詳細情況都沒有完全掌握,怎麼能把他送上絞刑架呢?但疑惑不能成為證據,他只能依照法律對樹原亮處以極刑。

南鄉受託幫樹原亮洗刷冤情。他邀請純一幫忙一起做。

南鄉是監獄的看守長。一直主張死刑制度。但兩次奉命執行死刑,卻讓他的思想發生了變化。

他第一次處死的是一名大三的學生,涉嫌強姦殺人,受害人是兩名幼女,一個七歲,一個才五歲。兩名幼女遭受凌辱之後,被石塊砸碎了頭,證據確鑿,沒有任何疑點。兇犯臨刑前一直在撇著嘴哭泣,眉頭緊皺。他看著南鄉,從嗓子眼裡擠出一句話來:「救救我吧,請你不要殺死我!」「救救我,求求你了,請你不要殺死我!」最後竟不停地嚎叫:「我沒殺人,我真的沒殺人。我沒殺人,救救我!」一邊喊叫,一邊絕望的掙扎。這讓南鄉受到了強烈的刺激。但這只是生理上的不適應,他並不認為處死這麼一個殘忍且不思悔改的兇手是錯的。

南鄉執行的第二個死刑犯,是位五十多歲的男性,因為給借錢的朋友當擔保人,連累自己負債,走投無路之下,他猶豫著是殺死全家再自殺,還是做強盜搶錢。結果他選擇了後者,成了殺人犯,他殺死了三個人,一對很有錢的老夫婦和他們的兒子。

被逮捕以後,他馬上承認了自己的罪行,皈依了基督教,按照教會師的教導,每天真誠地為被害人祈禱冥福。

被害人親屬寫信給審判長,表示不希望判處被告人死刑。她說:「開始我對被告人也是恨之入骨,恨不得將其碎屍萬段,但是被告人從小家境貧寒,沒有學歷,由於太相信朋友而負債纍纍,考慮到以上情況,我在希望判處被告人死刑的問題上猶豫了,如果我走的是像他那樣的人生道路,說不定我也會像他對我的家人做過的那樣去傷害別人。我希望他被判終身監禁,一直活下去,為我的父母和哥哥祈禱冥福。」

這封信比任何反對者的理論都有說服力。被告人自始至終都表現了明顯的悔過之心,被害人家屬也請求免判死刑,這種情況下本應酌情輕判,但是法庭認為被告人犯下的罪行是極其殘暴和不人道的,即便處於極刑都不足以彰顯正義,確定了死刑的判決。

臨刑前,這位死刑犯邁著沉穩的步伐,虔誠地懺悔。看管了他七年的看守哭了。神父說,上帝饒恕了他的罪過。聽到神的話,南鄉覺得自己的頭就像遭了重擊。神饒恕的人,我們人類卻不能饒恕。這次南鄉真切地感到自己殺了人,已經殺了兩個人。

對真心悔過的死刑犯是否有必要執行死刑呢?

日本有恩赦制度,即讓罪犯免於刑事處罰或給罪犯減刑。而且日本的死刑犯只佔殺人犯總數的0.5%以下,比例是非常低的。但恩赦時,所謂的「考慮到判決以後的具體情況」,到底是怎樣一種情況呢?拘留所所長的報告,是不是準確地把握了死刑犯的內心世界呢?參照恩赦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不是也有過把應該減刑的人處死的情況呢?所有死刑犯所受的待遇都是公平的嗎?

內心湧起的波瀾促使南鄉一定要為樹原亮洗刷冤屈。他之所以帶著純一,也是因為純一曾過失殺人,作為純一的管教官,看到純一的悔過,他打算幫純一徹底洗心革面。

兩人努力,終於抓到了真正的兇手。即將走上絞刑架的樹原亮被他們救了下來。

從死刑判決到死刑執行,這中間需要13道手續。13級臺階成了絞刑臺的代名詞。樹原亮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一階一階地走在絞刑臺的臺階上,他已經走到了第13級臺階,但是南鄉和純一讓這13級臺階消失了,他獲得了新生。

作者以《消失的13級臺階》為書名,是否也在暗示著希望死刑的消失呢?

此書榮獲日本推理小說至高榮譽——江戶川亂步獎,實至名歸。

相關焦點

  • 中國到底應不應該廢除死刑?專家給出答案,沒想到這麼嚴重
    中國到底應不應該廢除死刑?專家既給出答案,還給出了原因,沒想到這麼嚴重從我們國家古代有史記載以來,死刑就一直在刑法中存在著,直到目前我們國家還有死刑。現在就有一些聲音,認為很多國家(大概是105個左右)都已經宣布取消了,為什麼我們國家遲遲還沒有相關的舉動呢?
  • 湖南召開首個死刑問題研討會 我國是否應廢除死刑
    第三,死刑是遠古野蠻時代血腥復仇的遺留。  有學者認為,報應論的公平原則雖然是合理的,但有些情況下,執法者不可能也不應該以相同的方式對罪犯施以懲罰。例如,沒理由判處強姦犯受害者反過來強姦,也沒道理判決殺人全家的兇手要由受害者殺掉其全家。因此,不能說只有將殺人者判死刑才算是公平的。如果人們同意終身監禁是最高的刑罰,罪大惡極者被判處此刑也並不違反公平原則。
  • 死刑應該廢除的根需解損分析
    1.人道主義層面(部分出處:《立法理論一一刑法典原理》)死刑違背人道主義,強取人的生命權,不合理,應該廢除。自西方人權思潮浪潮的影響之後,當今的世界社會無不提倡民主政治,人道主義關懷,尊重人權保護人權。
  • 中國再減9死刑罪名 專家:非暴力犯罪死刑應廢除
    即便是危害最嚴重的非暴力犯罪,也應基本歸諸於不可殺、不宜殺之列,這才是少殺、慎殺刑事政策的真正體現。」趙秉志指出,慎殺少殺、可殺可不殺的堅決不殺、防止錯殺是我國對待死刑的一貫立場。當然,受現實國情民意所影響,貪汙罪、受賄罪和走私、販賣、製造毒品犯罪等非暴力犯罪的死刑,現階段尚不宜貿然廢止,但也應顯著提高其死刑的適用標準,以嚴格限制與減少死刑之適用,並根據社會發展狀況作持續深入努力,力爭在2020年左右我國實現小康社會目標時能廢止這部分犯罪的死刑。  「我國對死刑的觀念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對死刑有了更直觀的理解,也接受了死刑存在負面問題的觀點。
  • 劉國福:中國廢除死刑是大勢所趨
    這打破了《刑法》立法不回應學術和社會各界關於死刑存廢爭論的局面,走出了中國逐步廢除死刑的第一步。自18世紀以來,世界範圍內關於死刑存廢的爭論沒有停歇過。進入20世紀60年代,國際社會普遍接受了廢除死刑觀念,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廢除了死刑,但是死刑存廢反覆的情況並不鮮見。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111個國家在法律上或事實上廢除了死刑;自1990年起,平均每年有3個國家廢除死刑。
  • 問卷調查:是否應廢除死刑?80%日本人說:NO!
    目前世界各國都掀起一股廢除死刑的風潮,但由於議題本身的複雜性,人們在是否廢除死刑的看法上似乎很難達成一致看法。鄰國日本也就這一問題展開了民間討論,日本內閤府在日前還專門針對死刑制度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約80%的日本人認為「不應該廢除死刑」, 大多數人給出的理由是「如果死刑廢除,將很難平息受害者和家人的怨氣」,「犯下殘暴罪行的人理應償命」。
  • 美國終於恢復死刑了!對於現代社會來說,應該廢除死刑嗎?
    儘管在1999年,丹尼爾·李就已經被法院判處了死刑,但受害者家屬一直沒有等到兇手伏法的那一天。大家知道,美國是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和各個州政府有著不同的法律。其中,有22個州已經廢除了死刑,例如北部的密西根州,在1847年就率先廢除了死刑;最近一個是科羅拉多州,今年上半年剛剛廢除死刑。從上圖可以看到,標為紅色的州仍然保留著死刑;而標為墨綠色的州則已經廢除了死刑。
  • 是否應該廢除死刑?約8成日本人say no,理由是……
    來源:海外網圖源:NHK海外網1月18日電日本內閤府關於死刑制度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約80%的人認為「不應該廢除死刑」,大多數人給出的理由是「如果死刑廢除,將難平受害者和家人的怨憤」。據日本放送協會(NHK)18日報導,2019年11月,日本內閤府以日本全國18歲以上的3000人為對象,就死刑制度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約佔調查對象52%的1572人予以了回答。統計結果表明,對於「死刑制度是否應該廢除」這一提問,回答「不應該廢除死刑」者佔81%,回答「應該廢除死刑」者佔9%。
  • 哪些國家是廢除了死刑的?
    徹底廢除死刑的國家(96 個)比保留死刑的更多,根據刑法學者劉仁文教授統計,現在世界上有 70%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已在法律上或者是在事實上廢除了死刑。  所以回答哪些國家保留並執行死刑更容易。
  • 陳興良 死刑罪名廢除爭議:觀察與評論
    但無論如何,立法參與者、決策者多聽聽不同觀點,甚至包括反對的聲音,重視立法過程中學者所作出的不同程度的貢獻,對於實現本屆全國人大主要領導所特別提倡的「提高立法質量」這一目標,應該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以下簡稱《草 案》)公布以後,其中一個討論的熱點問題是死刑罪名的廢除。
  • 電影《大衛·戈爾的一生》死刑是否應該被廢除?
    小布希曾當選德(得)州州長,且是第一位連任州長,州長任期內批准了一百多死刑令,即使他後來當選總統,依然不妨礙導演表達對他的不滿。雖然《大衛·戈爾的一生》僅收穫了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這一項提名,但從完成度上看,這部電影有著極高的質量。
  • 死刑應被廢除的10個原因
    支持死刑的人多將死刑看作打擊暴力犯罪、維持司法公正的利器。然而,很多調查表明,通過死刑終結一個人的生命不過是持續又一輪的暴力而已。而且,有研究表明司法體系的不足已導致無罪被誅、有罪得恕的現象(發生),且死刑案中存在太多偏見。  以下列明死刑應被廢止的十大原因。
  • 中青報:中國社會還不到廢除死刑的時候
    就當前中國法治的發展階段,以及傳統的文化背景而言,中國社會還不到廢除死刑的時候。   死刑的存廢在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它是不同社會由於其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以及所處的不同情境而產生的特殊結果。西歐對於死刑的廢除,很大程度上由於其獨特的基督教文明。在基督教看來,人的生命由上帝賦予,自然不應由世俗權力所剝奪。人的生死由上帝審判,因此不必非要在人世間尋求復仇與報應。
  • 死刑真的不能廢除
    關於關於刑法的處罰,其中較為有爭議的一種刑罰就是死刑,如今許多國家已經廢除了死刑,當然也有像咱們一樣的一些國家還保留著死刑,關於保留還是廢除死刑其實一直以來都是爭論的焦點。今天咱們就該聊聊到底要不要廢除死刑。持有廢除死刑觀點的人往往有以下多種理由。
  • 楊支柱:中國廢除死刑應當分三步走
    除了死刑的特別威懾力,還有兩個因素決定了中國目前絕對不能廢除惡性暴力犯罪的死刑。第一個因素是中國目前的有期徒刑最長只有十五年,數罪併罰只有二十年,死緩和無期徒刑實際收監的時間通常也只有十幾年(經過多次減刑)到二十幾年。這樣短的刑期不足以阻止那些惡性特別大的罪犯刑滿釋放後繼續危害社會,也無法消除受害人親屬和證人的恐懼。
  • 很多國家都廢除死刑,為什麼中國卻保留了死刑?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通常來說廢除死刑的國家大都是因為人權和宗教的影響,當然也有特殊情況,美國一些州執行死刑成本太高,所以希望廢除死刑,據說加州執行一宗死刑,平均花費達3億美元,堪稱最貴死刑。死刑的廢除與否,一直存在著爭論。反對廢除死刑的人認為,刑罰為的就是更好的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而死刑恰恰便是一個極為有效的警示。
  • 趙鬥順事件後,還有人想要廢除死刑?
    其實根本原因就是韓國雖然有保留死刑,但是一般不進行實施。發達國家嘛,喜歡玩民主,喊人權,這不奇怪。但是,有人喊著我國也應該廢除死刑,這就讓人很詫異了。有關廢除死刑的討論這幾年來也是非常的深入,不僅僅是很多專業人士開始提議廢除死刑,甚至應不應該廢除死刑還經常作為一個辯論題目進入了課堂。
  • 為什麼我們要爭議死刑的廢除
    但是,倘若使用死刑,就意味著司法機關必須使用這個權力。從這個角度上看,死刑的性質顯著地區別於其他刑罰,因為倘若一個國家廢除了死刑,就意味著該國實際上不承認司法機關具有剝奪犯人生命的權力。在很多支持廢除死刑的人看來,人的生命權只能由本人支配,也就是說任何他人或是組織都不得剝奪人的生命。
  • 菲律賓是亞洲第一個廢除死刑的國家,最近因是否恢復死刑吵翻了
    中國自古就有"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的俗語,在大家的思想中,對於犯下嚴重罪行的犯人就應該接受死刑的制裁。就拿最近開庭的"勞榮枝案"來說,隱姓埋名多年的勞榮枝已經褪去一身殺戮,以一副弱者姿態站在世人眼前。但是在大多數中國人心目中仍然將"死刑"當作勞榮枝的最佳歸宿。
  • 民主黨人呼籲拜登廢除聯邦死刑,他們督促拜登就任首日就廢除死刑
    12月15日,周二,數十位民主黨人加入「小隊」,呼籲喬·拜登廢除聯邦死刑,他們督促拜登就任首日就廢除死刑,甚至呼籲拜登徹底廢除死刑,因為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剝奪他人的生命,即便他是所謂的罪大惡極的殺人犯!因為美國憲法第八修正案要求不得對任何美國人施加「殘酷和異常的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