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接班啟示錄:能賺錢的是生意,能傳承的才是真事業

2020-12-11 一波說

長榮遺囑風波,兩年多以來一直是家族企業主最關心的一個傳承案例。創辦人張榮發跑船出身,辛辛苦苦創辦了龐大的企業帝國,可對身後事的安排,僅憑一張遺囑隻言片語帶過。即便是「四太子」 張國煒如願上位,卻陷入家產之爭,歷經三個回合,24天的纏鬥後,以「一日總裁」慘敗。

更戲劇性的是,「欽定」接班人張國煒,連最後「攤頭堡壘」也被攻破,被同父異母的哥哥「逐出家門」,長榮航空再次易主。

「三太子」狠斬弟弟,「一日總裁」被掃地出門

長榮集團創始人、總裁張榮發

2016年1月20日,長榮集團創始人、總裁張榮發過世,享年89歲。與臺塑王永慶一樣,在臺灣的發展歷史中,長榮集團的成功故事,與幾代人的成長如影隨形。在美國舊金山、荷蘭阿姆斯特丹、新加坡、上海等全球各地,公路上常常可見到一輛輛綠色的Evergreen貨櫃車在跑,長榮海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貨櫃船隊之一,而創始人張榮發在世界上更是享有「船王」的美譽。

可讓外界即便是張榮發也未料到,在其身後事的安排和家族企業的傳承卻颳起一股「龍捲風」,更成了許多媒體的「扒糞談資」,其精彩程度堪比影視劇。

張榮發過世後一個月,遺囑曝光,也讓家族二代接班爭議白熱化。那份張榮發在2014年12月所立遺囑,除安排存款、股票及不動產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之外,還指定張國煒頂替其本人,接任長榮集團總裁。可是,對於該遺囑內容,大房子女卻不認,隨即發出聲明,表達質疑。

張榮發與四兒子一樣,都有過兩任妻子。張榮發,被稱為「海上皇帝」,其眾多子女中,張國煒被外人認為是最像其父親的人,連個人感情上也「如出一轍」。生意上,父子二人均喜歡親力親為、追求極致。年齡大了以後,張榮發偏愛「二房」太太,曾遭大房兒女們極力反對,盛怒之下「廢太子」,三兒子張國政被去掉長榮海運總裁。而大房太太過世後,在二代子女反對聲中,二房太太被張榮發明媒正娶。

不過,二房生的「四太子」也不讓父親省心,因愛上兩位空姐,曾一度被張榮發掃地出門。張國煒被作為接班人培養,張榮發屢發狠話,甚至攤牌:要麼你放棄她(註:指空姐葉淑汶),回歸家庭;要麼,你與我、長榮斷絕關係。可後來,得知「小三」葉淑汶懷孕後,因擔心「孫子」在美國過苦日子,張榮發還是讓小兒子回歸長榮,並一步步地把張國煒扶上董事長的寶座。

張榮發遺囑

張榮發有兩房妻子,其大房妻子林金枝有三子一女,分別是長女張淑華、長子張國華、次子張國明和三子張國政;而二房李玉美,僅有一個獨子張國煒。張榮發去世時,張國煒是長榮航空董事長,也是張榮發所有的子女中,唯一在長榮集團內擔任管理要職的人。

由於長榮航空對外發出密件,不僅讓張榮發遺囑曝了光,連其生前接班計劃也一起浮出水面。根據那份張榮發手寫的遺囑,張國煒接任長榮集團總裁併兼任長榮航空董事長。張榮發在遺囑中寫道:因為年事已高,特立遺囑,除存款、股票及不動產,全部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在世時仍由他決策經營方計及督導管理,並要求次席副總裁柯麗卿、謝志堅及副總裁林榮華,要多多指導張國煒。此外,張榮發遺囑中也要求,企業若盈餘要繼續回饋社會,行善布施,捐款給他個人設立的「張榮發基金會」。

遺囑中最後一段(第6點),提及「願眾子女及孫輩們皆能和睦相處,互相照顧」。

張國煒

可接下來的劇情,並沒有按照張榮發那份遺囑裡布設的路子走下去,其反轉之跌宕起伏,讓外人大跌眼鏡,直呼看不懂。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是2016年的1月底過世,一紙遺囑,讓長榮集團兩房子女相爭愈演愈烈,爭產風暴一共是三個「回合」。

平心而論,自己會開飛機的小兒子張國煒,與父親張榮發組成「父子幫」組合時,的確帶領長榮航空交出亮麗成績單。特別是張榮發晚年時,子女中僅有張國煒一人在集團擔任要職,指定其接班,成為領軍人物,可能也是一個最佳的選擇。另外,張榮發在遺囑中,也交代職業經理人「輔佐」,似乎希望事後事依他的規畫完成代際交替,讓自己的長榮航運帝國可長可久。

2016年2月18日遺囑曝光後,遺囑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二房獨子張國煒也如願上位,出任總裁。僅隔一天,他就被大房子女「反將一軍」拉下馬,可「一日總裁」還僅是交鋒的第一回合。當年的3月11日,趁著張國煒駕機前往新加坡之際,大房子女再次揮刀,將張國煒的長榮航空董事長一職硬生生地拔掉,並以安全為由將其停飛,這是第二回交鋒。後來的第三回合中,大房更出「狠招」,同父異母的小弟弟、也是張榮發遺囑設立的接班人張國煒,不僅被趕出長榮的權力核心,更要求他捐出張榮發所有遺產,完全「裸退」!

自此,長榮家族爭鬥,以張國煒全盤皆輸告終,臺灣媒體調查指出,導演這場豪門恩仇錄的靈魂人物,是張榮發的大房三子張國政。

張國煒,綽號「小K」,當他得知被撤換董事長一事,表面上處之泰然,先是透過律師「跨海」發表聲明,大致的意思就是,責怪大房不尊重張榮發遺囑。張國煒當「一日總裁」,身陷被趕出長榮集團的危機中,一個最大的原因是股權架構上失勢。父親張榮發生前,大房二個女兒最得信任,可張國煒被撤掉總裁,也因大房子女們的團結,在股權上佔優。當時,外界以為這起「家變」是長子張國華與女婿鄭深池領軍,可《今周刊》調查稱,大房三子張國政才是幕後操盤手。

有位與大房子女較親近的長榮「老臣」透露:「若論對長榮航空的感情,以及對二房的不滿,非張國政莫屬;張榮發過世後,長榮集團的柯帳房跟莫三娘也力挺大房,張國政才得以順利拉下張國煒。」 話語中的「柯帳房」,指的就是前長榮集團次席副總裁、掌管所有財務的柯麗卿,她是張榮發遺囑中的執行人之一,也可稱得上是扶張國煒上位的「顧命大臣」。

長榮國際董事長柯麗卿

「莫三娘」,是時任長榮海運新加坡公司董事長莫春蘭,她曾擔任張榮發個人助理長達15年。她掌控的長榮海運東南亞航線,是長榮打造的全球第4個海運基地。

兩位職業經理人「倒戈」,向大房子女靠攏,而張國煒被拉下總裁一職後,柯麗卿被安排至「張榮發慈善基金會」任職。分析人士稱,事實上,她成了後來拔除張國煒董事長職位的「暗樁」。長榮集團旗下有兩大基金會:一個是「張榮發基金會」,另一個是「張榮發慈善基金會」。張國煒正是以張榮發慈善基金會的法人代表身分,成為長榮航空董事會成員之後,才進一步被選為董事長。而要將張國煒從長榮航空董事長拉下,一個最快、也就是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要先摘掉他的張榮發慈善基金會法人代表。(據媒體報導,張國煒在張榮發慈善基金會的投票上,自己僅掌握2票,而其他董事會成員均投票同意換掉他的董事長職務。)

經過數日,扮演長榮集團總管理部的功能,比董事長地位崇高的「長榮國際」改選董事,柯麗卿頂替「申請退職」的張明哲,為新任董事長。柯麗卿是1968年進入長榮海運服務,能作為張榮發遺囑執行人,足見其資歷有多麼老!

後來,被拔掉董事長職務的張國煒也出招反擊,要求柯麗卿提供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近5年的財務報表,要徹查海外帳務。(當時,有媒體爆料說,大房換了張榮發生前房間的門鎖,不讓二房妻子李玉美進入。可財經名嘴蔡玉真卻駁斥:張榮發一直都跟大房住在一起,從沒有和二房住,二房當然不可能進去張榮發的房間,咋會有換鎖問題!)

另起爐灶再續航空夢,長榮爭產風波暫劃休止符

星宇航空拿到「籌設許可」

今年4月27日,星宇航空對外發布消息,稱收到相關部門正式核准星宇航空公司的籌設許可。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系星宇航空創辦人張國煒於2016年11月底創辦的。

5月28日,張國煒正式宣布星宇航空成立,致詞中,他回應稱自己成立星宇航空,是為了完成自己個人的夢想,而非外界傳言的「王子復仇記」;其酸甜苦辣是人生難有的體驗,但還是要一一克服。

張國煒一直對航空業有一股熱情,他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留學時,學的雖是經濟學,可他卻常利用假期到麥道飛機製造廠實習,對飛機構造可謂瞭若指掌。回到家族企業後,張國煒不只懂得修飛機、採購飛機,還是波音777駕駛的正機師,這在全球航空業家族歷史上是一份極其少見的履歷。張國煒說,他個人有個奮鬥目標,不光要成立臺灣第七家飛國際線的航空公司,而且讓星宇航空成為臺灣航空業的Emirates(阿聯航空)。

2011年,時任長榮航空總經理的張國煒親自駕駛B777-300ER機型首航桃園-關島航線

昔日在長榮集團,張國煒不僅是臺灣唯一會開飛機的航空公司董事長,還是長榮航空機師,2011年,時任長榮航空總經理的張國煒,親自駕駛B777-300ER機,首航桃園-關島航線。被拔掉董事長一職的前一天,他就是以機師身份親自駕機飛新加坡,可回程時,長榮航空飛安部門評估,認為他不適合開飛機,另派機師接替他的飛行任務,他才以旅客身份搭機回來。

事件之後,他的委任律師宋耀明說:大房既然要徹底掌握長榮航空,不如乾脆買回張國煒股份,而他也會幫張國煒分到應得的財產,這樣張國煒未來的人生規劃就能有比較多的選擇,可能是開一家航空公司,或是投入其他行業。而此傳話,被外界解讀為不排除張國煒「另起爐灶」。

長榮集團接班之爭,不僅是經營權之爭,也包含財富繼承權之爭。時過境遷,當各方都冷靜下來,很多過往解不開的結,過不了的坎,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得到新的變通和紓解,家和萬事興嘛!

去年9月,在「成功之母講座」上,面對臺下2000人聽眾,星宇航空創辦人張國煒首度吐露離開長榮集團的心得。他說,「這是人生很大的轉折點,要說有沒有準備?我之前是有準備的!雖是衝擊,但覺得也很好,不管誰來接,只要能讓父親事業發揚光大,成功不必在我」。

成功不必在我」,說明張國煒已從遺產案及接班風波的陰影中走出來。對於華航、長榮二家航空公司,他認為各有包袱,華航是國營轉民營的公司,經營階層一直在換,對員工其實很不公平,長榮是從海運起家,有些企業文化包袱。也就是說,從家族企業長榮身上,曾為二代掌舵人的張國煒,已有更多的感悟。

我們知道,一個企業文化的建構,對於一個家族企業而言,是相當重要的,這不言而喻。可家族企業成功之後容易滋生自滿心理,不自覺地排斥新文化、新觀點、新理念的進入,也就是說,其文化建構的最大障礙可能恰好就源於其成功。

2013年舉辦的張榮發總裁特展

長榮是一家受人尊敬的企業巨頭,長榮集團創辦人暨前總裁張榮發生前,曾多次捐助大陸,比如在在北京大學頒發助學金,幫助清寒學子。對越弱勢的人,他越帶有一種慈悲心,比如,對視障者,他特別叮嚀員工不得叫「青暝」(閩南話,盲人之意),為避免傷害他們的心,稱呼他們是「目睭嘸自由」(註:眼力不自由,閩南話)。

「欠人一分,回報十分。」這是張榮發治理公司的信條之一。在企業,他一貫嚴格要求,連辦公桌的間距都要拿尺量,對底下員工,也不假辭色,4個兒子中有3個是被他「罵」跑的,可對於曾經幫助他的人,總是心存感恩。創業初時,日本丸紅主管保坂清志等3人曾借錢資助他,後來,他們退休後,均被他禮遇至長榮日本公司服務。

張榮發出生於1927年10月,祖籍澎湖,不過他卻是生於宜蘭,在基隆長大,其創辦的長榮集團,橫跨陸海空,是個「日不落企業」,如何讓二代接棒霸業,20多年前他也有布局。1996年,他第一次開始讓二代交棒,讓當時40歲出頭的長子張國華接掌旗下的長榮海運,並讓前女婿鄭深池,來幫助他打理長榮航空,不過,兩人後來均離開。

2004年,他又啟動第二次交棒計劃,把長榮海運交給三子張國政,可3年後,張國政也離開,無奈之下,他讓一手提攜的「子弟兵」——職業經理人團隊主導營運。2009年,二房獨子「飛機狂」張國煒低調地進入家族企業,不負所望,在其擔任長榮航空董事長一段時間內,把事業擴至航空維修及製造,使長榮航空躍升至世界級航空公司之列,更榮登全球十大最佳機艙服務航空公司。張榮發曾評價他:「這個猴囝仔做得不錯!」

張榮發在超級遊艇長榮號上

儘管張榮發是一個卓越的企業家,其家族企業也做得相當優秀,但由於沒有提早準備接班制度,以至於和自己同樣優秀的家族二代,也陷入接班問題的困擾,損耗於內鬥紛爭。

長榮接班風波絕不是一個家族企業傳承的個案,張榮發也許天真地認為,一紙遺囑可解千代愁,可他錯了!妄想以一人意志,私相授受,以傳統皇權交替的「欽定」運作,結果徒增二代紛爭,也折損家族內部凝聚力。一個家族企業要想成就百年基業,須重視家族企業治理,把企業利益、家族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喜好)之上,制度為先。

臺灣有位知名創投合伙人說:「這個世界上,能賺錢的是生意,能傳承的才是事業。」他還認為,在一個巨額財富容易被創造又會隨時消失的時代,任何因為沒有事先規劃準備而陷於接班內鬥的企業,都如同把企業能否永續生存的博弈置於洪水之前而不自知。長榮接班之爭,給家族企業一個最大的啟示:培養下一代,不能培養成依附的一代,也不能培養成除了財富就不能生存的一代,更不能把傳承看成是上一代對下一代的恩惠。

傳承,是決定中國家族企業命運的關鍵;中國的企業家在享受成功的同時,要積極地面對迫在眉睫的傳承問題歷經艱辛萬險打下的宏大基業,凝聚著創業一代的智慧和視若生命的價值觀,然交接更替之後,是永續長青,還是曇花一現?從長榮危機四伏的企業接班過渡中,要有一番體悟吧!

一波說·改革開放40年,前進中的中國家族企業(17)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相關焦點

  • 航運豪門長榮集團的遺產風波,家族創始人如何傳承一代財富?
    終於在1968年,42歲的時候如願以償以一艘十五年的中古船成立長榮海運。憑藉著倔強、不服輸的個性,自稱為「海洋之子」的張榮發開拓其事業版圖,1989年3月成立了長榮航空公司(EVA),從大海飛向藍天。在歷經數十年的發展中,長榮航空航點已遍及全球40餘個城市,創下民航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成長速度記錄。作為臺灣十大財團之一的長榮集團,資產總額超過1000億元。
  • 做生意,悟透這四字成語,有效規避風險,防止資金縮水,賺錢不難
    做生意,真正智勇兼備的人,只在某些時候冒險,並非總是冒險,而且,他們會想方設法地有效降低風險。如何有效降低風險呢?悟透「狡兔三窟」這一四字成語,學會分散風險,多為自己備幾條後路,就能有效規避風險,防止資金縮水,賺錢也就不難。
  • 四川火鍋食材超市生意好嗎?能不能賺錢?
    火鍋食材超市項目是近兩年才發展起來的新項目,火鍋又是四川人愛吃的美味。很多老闆就會想,在四川開一家火鍋食材時超市是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方法。但因為這個項目很新,所以也會顧慮,不確定生意好還是不好,能不能為自己賺錢。其實要看一個項目能不能賺錢,就要先分析這三個方面。
  • 長榮健豪的合版雲印刷在中國大陸能成功嗎?
    長榮健豪是完全的傳統印刷企業    長榮與健豪總投資1600萬美金,相當於一個億人民幣的投資,成立天津長榮健豪雲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具體投資如下:總投資992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8310萬元,包括350萬元廠房裝修費和7960萬元的設備投資費。其中流動資金1610萬元。
  • 幾百元就能創業,也能實現賺錢夢,只要能吃苦小生意也能賺大錢!
    我每天都在聊農村怎麼賺錢,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也是一樣的,還是聊如何賺錢。前面我分享的賺錢都是一些需要比較大的投入的,因此就有人經常私信給我說:有沒有低投入的生意,甚至說幾百塊錢就可以做的生意呢?有當然有啦,今天我就來分享幾種投資小,回報快的賺錢小生意。
  • 有沒有什麼能快速賺錢的方法?做什麼生意能賺錢啊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的消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很多人都是為了活下去而工作,日復一日的努力也是為了能多賺一點。那還有快速賺錢的好辦法嗎?接著小編就將告訴大家如何能迅速賺錢。比如,你可以自己送,或者是自己跑跑來跑去,雖然幹起來比較辛苦,但努力下去一個月能賺一千多塊還是很容易的,而且一萬多塊都是可能的,另外也可以自己去做一些費力的工作等等,只要你盡力而為,到頭來也會有所成就。
  • 「海上之帝」張榮發和他的長榮集團
    這些坎坷的經歷和與日本人打交道的經驗,對張榮發日後事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60年代初,他抓住臺灣經濟開始起飛的機會,先後合資創辦了新臺航運公司、中央海運公司,出任副總經理、董事長等職。1968年,他放棄高薪,與朋友合作在臺北成立了「長榮海運股份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長,開始了他的遠洋海運事業。當時這個公司總資產只有200萬元臺幣,一艘破舊不堪的老式機船,不少人懷疑他能否攬到業務。
  • 什麼生意是能賺錢,什麼是值得做的好生意?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什麼生意才算的上是好生意?就日常的服裝、理髮、奶茶、餐飲這些行業,以前說實在的這些行業還真的是好生意,因為人口多,需求大,競爭沒這麼大的時候,這個利潤空間夠大呀,薄利多銷迅速能把錢裝入口袋了。而現在呢?固定成本太大了!
  • 【鳳凰名家】久盛接班計劃
    精彩專題:鳳凰名家·久盛接班計劃他的父親,久盛集團董事長張恩玖已經年過半百,迫切希望自己一手開創的事業能順利地傳承給兒子。這個傳承,從張凱出任美客壁紙總經理開始。對張恩玖來說,這次傳承是否順利已經成為了衡量久盛成功與否的新標準。為了這一天,他「處心積慮」了許久。接手久盛並非張凱的初衷,從小成績優異又頗有主見的他有過兩個職業夢想,都與久盛無關,甚至直到他回國,也仍在猶豫事業的方向。
  • 臺灣前三十大集團 近四成接班人選不明朗
    臺灣最新一期的《天下雜誌》調查臺灣前30大集團的接班人,發現有將近4成的大企業家年事已高,但接班人選還不明朗,相較外商企業對培育接班人積極與實際的作為,大多數臺灣企業仍然欠缺接班人制度,是企業永續發展的隱憂。  《天下雜誌》調查臺灣1000大企業排行,發現臺灣前30大市值的集團,計有12家企業的接班人選還不明確,總計市值高達5.7兆元,幾乎是島內生產總額的一半。
  • 【中國夢·踐行者】80後海歸接班10年助公司業績增長四倍,熱心傳承...
    在民企傳承過程中, 創二代與父輩有什麼樣的衝突? 他們展現出怎樣的個性? 新老兩代交接班有哪些經驗和智慧?《羊城晚報》聯合廣東省工商聯、廣東省青年企業家聯合會、廣東粵財信託有限公司、廣州「三會」、廣州市工商聯繼續深入調研,《經濟新動能民企新力量創二代來啦!》不斷為您奉上創二代接班新鮮熱辣的故事。
  • 事業牛氣沖天,生意興隆的3大生肖,12月財源滾滾,賺錢接二連三
    生肖牛從12月開始,屬牛人迎來了運勢高峰,尤其是事業方面,因為貴人的提攜使他們好運連連。即便之前有過停滯,到12月份也會越來越好。12月份,生肖牛的事業有了逆轉,他們堅持不懈的精神代表著,將來的某一天一定會一炮而紅。
  • 事業能和氣生財的3生肖,賺錢是他們的強項,一年比一年有錢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如果說在合適的領域深入發展,那麼取得的成就,就很可能讓所有的人都非常的驚訝,因為人的成就往往就是熟能生巧,在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多多堅持,或許就能成為自己的金飯碗,像以下三個生肖,他們在事業場上總能和氣生財賺錢,可以說是他們的強項,也擁有非常好的財運,所以一年一年下來,他們的日子越來越富裕,終究不會太缺錢。
  • 重拾家文化:如何提升接班意願
    第二代繼承者的接班意願由什麼決定?如何影響第二代的接班意願?如何促進傳承順利、有效地實現?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代際傳承:接班意願受何影響  為了抓住影響接班意願和成效的關鍵因素,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家族傳承研究中心在2012年啟動了為期兩年的研究課題,對中國家族企業的創始人和繼承人進行了深入訪談。
  • 如何分辨買賣生意事業,做生意的核心技能,你知道嗎?
    我們絕大多數想賺錢的同學們,甚至連什麼是買賣,什麼是生意,什麼是事業都不太清楚。我以過來人的身份,覺得還是有必要跟大家來科普一下這些概念,讓大家少走彎路。今天的這些內容有點長,希望大家能夠耐心地看完,相信大家會受啟發。
  • 家族·傳承 | 偌大的家業傳給誰?國內三大家族「創一代」的傷痛你不懂!
    「 人老不以筋骨為能」,忍心脫手力帆足球,畢竟已到八旬,尹明善也會有英雄遲暮之憂。從某種程度而言,此舉宣告潤泰第三代接班啟動。能賺錢的是「生意」,而不能稱「事業」,最後能傳承的才稱得上「事業」! 過去,臺塑和長榮都是臺灣企業成功典範,可不管企業多優秀,二代接班後還是帶來一陣「龍捲風」,除非有大智慧的創二代出現,要減少接棒「損耗」,最好還是提早制定接班制度。
  • 做生意,別人能賺錢你卻虧本?猶太人:這2樣東西最賺錢,別放過
    做生意不是靠一股腦熱就能成事的,它需要我們做到周詳的調研和精心的布局,方能按照步驟走下去,賺錢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我們說,做生意賺錢,找準目標群體,銷售匹配的商品,這才是完美的配合。 我們身邊有不少人,手上有閒錢,也不想去打工受委屈,只想做點小生意,卻不知道做什麼好。然而,處於迷茫的你,不妨來看看猶太人的建議。 我們知道猶太人是全球公認的最會賺錢的商人,他們對賺錢很有一套心得,其中,對於做什麼事最賺錢的,他們給出了2個方向。
  • 日本老鋪企業的柔韌性傳承
    但事實上在另一方面,這也增大了傳承接班失敗的概率,因為選項只有一個,如果唯一的接班人在心智和能力等諸方面不能達標的話,家業的接班傳承就很容易陷入困境。日本的家族企業在選擇和確定接班人上,有一些獨特的做法。 首先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日本所有的家族企業都能完美地處理選擇和確定接班人的問題。
  • 春節前後做什麼生意賺錢?小本生意做什麼好賺錢
    世界上有太多的窮人為了事業成功而奮鬥,他們雖然沒有太多的錢,但他們通過自己的奮鬥取得了人生的成功。現在社會選擇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了,那麼2020年什麼生意好做比較賺錢?下一步將帶給您2020年最合適的商業介紹。
  • 神秘接班人大盤點!廣東36大地產家族二代,誰最低調,誰最能幹...
    「80後」正成為粵系地產家族接班的中堅力量,「90後」即將完成接班的臨門一腳。25歲前後出道,30來歲登頂,40歲前完成接班,是「地二代」的普遍節奏。在家族觀念傳統的廣東,家業傳承並不存在明顯的「傳子不傳女」現象,巾幗不讓鬚眉,女兒甚至更受父輩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