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農村開展了持續強有力的扶貧工作,隨著「精準扶貧」工作的深入,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很多貧困農民擺脫貧困,逐步過上了小康生活。
2020年是全面脫貧年,扶貧攻堅戰進入關鍵的決勝時期,但農村中仍然有不少人沒有脫貧,這些未脫貧人群中有三類人是無法通過幫扶,靠自身能力脫貧的,因此,國家將對這些人進行重點補貼。這三類人就是五保戶、低保戶和貧困戶。那麼,這三「戶」具體有什麼區別,補貼又有哪些不同呢?
五保戶:
所謂「五保戶」,就是國家在吃、穿、住、醫、葬(孤兒為教育)這五個方面給予保障。主要包括農村中失去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沒有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或儘管有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但不具備贍養或撫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等。
國家給予五保戶的供養經費,一般不低於當地農村居民上一年人均收入的60%,這是個基本比例,因各地經濟條件不同,而補貼數額有差異。
具體補貼方式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1、供給糧油、副食品、生活用燃料等;2、供給衣物、被褥等生活用品,零花錢;3、提供基本的居住房屋;4、提供疾病醫療,對於生活不能自理的還要提供護理照顧;5、死亡後,為其辦理喪葬事宜;6、對於未成年人五保戶,要保障其九年義務教育的費用。
低保戶:
農村「低保戶」,就是農村中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低於戶籍所在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家庭。這個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各地不一樣,沒有固定的數額,由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就是通常所說的「低保線」。
農村低保戶的主要補貼包括幾個方面:1、低保補助,這是最主要的生活補貼,通過這項補貼使其達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2、危房改造補貼:這些補貼農村很多人都有,但低保戶補償較多;3、新農合補貼,就是低保戶不需要繳納新農合費用,即可享受看病報銷;4、大病救助,低保戶家庭成員出現重大疾病時,新農合無法保障其醫療費用,國家進行資金救助。5、教育補貼,對低保戶家庭子女學習費用給予補貼或一定程度的減免。
貧困戶:
農村「貧困戶」具體指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經過精準識別後進行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這個貧困戶的標準是有國家具體確定的,除了家庭收入情況外,還包括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狀況,比如身患大病,重度殘疾等等。
農村貧困戶的補貼主要有三方面:1、低保補助,重點低保標準為每人每月220元,一般兜底補助標準為每人每月120元;2、醫療補助,主要包括免收新農合費用,在區內住院治療醫療費用個人部分零支付;3、教育補助,對子女教育進行補助,主要包括: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住宿費,高中階段的國家助學金,大學階段的學費資助和生活補助等。
【村長老王】提醒農民朋友,國家惠農政策越來越好,給農民的補貼越來越多,如果你家符合上面情況,請一定積極申請,爭取早日過上幸福生活。對此您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