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基層的「三農」工作者的我而言,已是而立之年,工作沒有大的起色,事業沒有質的飛躍,整天只是忙忙碌碌的生活著、工作著、一如既往的努力著,並且滿足著幸福著。
我走過了花團錦簇的陽春三月,哪裡鳥語花香,蜂飛蝶舞,到處一派新欣欣向榮的景象;來到了物華秋實的豐收季節,猛然間感到時光飛逝歲月如流的緊迫感,不曾覺得一年時間有這樣不知不覺的溜走了。過慣了農村與城市的交替生活,整天高山大川的寂靜和周末面對林立的高樓大廈、川流不息的車流人群、聽著嘈雜的人叫車鳴,按時按點的整天按點開展入戶工作到星夜回家,到準時上下班、規律的飲食起居,生活好不安逸。
在過慣了自己規律生活、安逸生活的同時,時常我都會想起農村裡那一群年老體衰弱勢群體們的生活和衣食起居。特別是農村五保戶、一二類低保戶和「光棍漢」的困難生活尤為突出,怎麼樣讓他們安度晚年,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是基層「三農」工作者的一件亟待解決的大事情。
解決五保戶的生活問題是一件難事。農村五保戶對象指農村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或雖有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但無贍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農村五保問題現在在農村也是一件較為突出的「三農」問題,雖然,脫貧攻堅從「兩不愁、三保障」方面對農村五保戶給予了保障和支持,收入能夠從兜底保障給予幫助,吃穿也能夠通過五保金得以維繫,四季衣物也能夠及時得到民政部門的給予得到完全保障,安全住房、醫療保障、養老保險政策也能夠得到保障,從表面上來看,五保戶的各項保障措施已完全到位,但是,在解決五保戶生活難題關鍵其實並不單單是指錢、住房、醫保等實質問題,對五保老人的生活關愛其實是目前最為重要的一件事情。
我是一名資深基層工作者,我所包抓的村莊有1054人,其中五保戶就有13戶13人,2戶集中供養,其餘11戶均為獨立自主居住。「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唯一困難的是年齡稍微偏大一點的五保戶生活資料的採購是最大的困難,如果沒有採購能力,再多的金錢也是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我們村為了有效解決五保戶的生活難題採取了「四拖一」的保障措施,為每一戶五保戶都自願的基礎上配備了一名監管責任人,有監管人具體落實日常監管,同時為監管責任人落實監管報酬,按月發放,由村委會和鄉政府具體負責督促落實,確保困難群體的生活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解決低保戶的生活問題是一件急事。最低生活保障項目是國家民政部門為了保證基層生活困難或者沒有收入來源的群眾,只要被確定為是低保供養對象就可以按月按等級領取國家低保金,真可謂是旱澇保收。所以吃低保是農村群眾較為關注的一件事情,低保的動態調整也是一件較為棘手的民生實事,「十三不準」是低保調整的準則性文件,但凡觸及到剛性十三條就沒有申請低保的資格,這樣一來低保的評選就沒有想像的困難了。但不管怎樣,農村的群眾中由於大病、大災、因學等原因導致剛性支出大,從而引起生產生活困難的群眾仍然大有人在,一二三類低保供養措施務必落實精準到位以保障生活困難群眾的生活問題。我所包抓的村是一個縣級深度貧困村,全村有貧困戶137戶543人,一類低保戶11戶43人,二低保戶23戶67人,三類低保14戶78人,低保覆蓋面佔全村總人口的17.8%,主要申請原因是由於大病和因學支出較大導致貧困。
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的關鍵時候,鄉村工作者一定要在一二類低保控量方面做工作,重點要在三類低保方面下功夫,對因懶惰、暫時困難或者其他的難點問題導致困難的要通過勞動力實用技能培訓,勞務就近就地輸轉,致富產業發展等方面做足繡花功夫,切實為三類低保群體肥胖瘦身。
解決單身漢的生活問題是一件大事。單身漢我們農村通俗叫做光棍漢,就是一生未娶未嫁的男女。雖然,現在大都市的少男少女都很崇尚並過著單身男女生活,那是由於生活條件和經濟條件所致,那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種產物。但農村一生未娶未嫁的男女絕不像大城市的情況那樣。主要是由於男女雙方由於身體原因或者其他生理原因才未娶未嫁,但主要原因則是由於好吃懶做,不思進取等原因導致的單身結果。
所以,在解決農村單身問題方面主要要發揮村級組織傳幫帶的作用,重點要在單身男女的思想轉變方面做文章,摒棄懶惰思想,樹立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強化的價值觀,同時要通過勞動力實用技能培訓,勞務就近就地輸轉,致富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個人價值。
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要義就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20字,農村三類弱勢群體的治理就是鄉風文明治理的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