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二年級看圖寫話《共傘》為例,兩種方法先說第一種,第一種方法分四步走:
一、看圖思考問題:
1、圖上有誰?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他倆在幹什麼?
2、他倆怎麼走到一起的?怎麼說的?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3、結果怎樣?
這些問題實際上是邊指導看圖,邊引導思考,邊找出要素。
二、把問題變成思維導圖
從右上方看起,順時針方向看,依次是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也就是通常說的「六要素」。在「經過」這裡專門設置三點:怎麼做的,怎麼說的,怎麼想的,便於學生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三、按照思維導圖一段一段來口述,口述有困難,適當地扶助,如下圖:
在有引導的情況下,再口述,注意事情的經過要想像得合情合理。
可能有多個不同的設想,只要合理,都對。千萬不要限定想像。
四、由上述引導,寫出看圖寫話:
二年級寫清「六要素」,恐怕是有一點難度,但是通過置圖引導(如下圖),這一部分也會很順利,寫下來層次清楚,想像合理,事情的經過具體。字數應該達到200以上。
以上分享的是第一種學法, 第二種學法是什麼呢?那就是傳統的學法,怎麼學?一句一句地教,都說教無定法,您喜歡哪種學法呢?
說實話,當小學老師多年,嘗到低段看圖寫話的苦。一句一句地教,真辛苦,忙了半天,學生得到的知識是碎片似的語言,沒有完整的篇的概念。再加上學生年齡小,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還比較欠缺,扶多了,鸚鵡學舌,千篇一律;扶少了,磕磕巴巴寫不出話來,真難!
自從嘗試把思維導圖運用到看圖寫話的教學上,知識變得可視化,課堂教學變得遊刃有餘,既講了方法,又沒有局限;既扶助了學困生,又能讓思維活躍的學生有發揮想像的空間。我的觀點很鮮明,那就是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看圖寫話,真好!
您怎麼選擇,應該不言而喻吧。
今天我分享了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一點感悟,兩種方法,兩相對比,涇渭分明。如果喜歡,您就收下思維導圖吧,用這個辦法不妨試一試。您說好,大家都說好,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