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求生指的就是在野外求得生存。要想在野外順利的生存下去,必須要具備一些基本的常識,才能在享受野外探險刺激的同時,保證最基本的安全底線,也就是保護好你自己的性命。
打火石,是一種人造合金,含有兩種特別的金屬鈰(Ce)與鑭(La)。加熱打火石稍加撞擊會爆炸,從獨居石(磷鈰鑭礦)提煉釷的時候,副產品中可以得到鈰和鑭。這兩種金屬在空氣裡都容易氧化,所以平時要浸在煤油(俗稱的臭油)裡保存。
技術原理:
加熱打火石稍加撞擊會爆炸,一般製造打火石合金,廣泛應用混合稀土金屬,其中以鈰為主。含有鑭、鐠、釹等輕稀土元素。利用稀土金屬的化學性質活潑,對氧的親和力強,而鈰組金屬的燃點溫度很低(鈰為165℃,鐠為290℃,釹為270℃)並且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量。
化學成分:
打火石的化學成分與火石的組織結構、發火性能等有很大關係。
(1)稀土金屬稀土元素是打火石合金中的基體,是主要成分,它與氧的親和力大,反應時放出大量的熱量。
(2)鐵元素鐵是合金中的主要填料,可提高合金硬度,與稀土鈰作用,生成CeFe。CeFe:等金屬間化合物,含Fe在12%以下時,加工性能良好,發火性能差,但含Fe量高於25%時,則硬度高,擠壓力大,成形不良。
(3)鎂元素鎂能與稀土鈰生成CeMg中間化合物,燃點很低,增強發火性能,含鎂量高於5%,發火性能雖好,但擠壓成形壓力高;含鎂量太低,則發光性能差,合金中晶粒細化,使合金帶有韌性,摩擦時不能粉化,打出的火不是火花而是火焰。
(4)鋅元素 合金中的鋅,無助於發火性,但可增加合金的密度和防腐蝕性能,因此,鋅的成分不宜高。
(5)銅元素 在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銅,對打火石的發火性能和耐磨性能、儲存穩定性無不良影響,而對降低壓力有效,但銅成分不宜太高。
使用方法:
1、用金屬刀片慢慢地刮火石,產生一些碎屑於一小堆乾草、葉子或是紙中。
2、迅速劃鎂條產生火星引燃鎂屑。3、當火焰產生後,加入細薄的木棒,即可形成火焰。超級火石有以下特點:1、易點燃營火,爐灶和汽油燒烤爐;2、使用含7種金屬的鎂合金;3、高達20000次的劃燃次數;4、可以產生高達3000攝氏度(5500華氏度)的火花;5、產生明亮火花-可以用作緊急信號;6、在雨雪天氣中的正常使用。
檢驗方法:
對打火石的為檢驗是生產過程中必需的一道工序,是保證產品質量,穩定生產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一個產品質量是否符合技術條件所規定的要求。需要通過檢驗才能確定。
至今檢驗的方法不是完全一致的,但必須根據產品使用要求和生產實際情況加以選擇其中最佳的檢驗方法進行。才能獲得良好效果。下面簡述日前常用的檢驗方法。
一、目視檢驗
通過目觀檢驗,可以發現產品的表面缺陷。如錠於的冷隔、欠鑄;擠壓條子中的氣泡、焦頭、粗細及橢圓變形條子的缺陷;成品粒子表面的花斑、脫漆、斜頭、機械損傷等。
二、金相檢驗
金相檢驗通常是檢查合金的組織結構判斷其合金性能,但生產中。對於一些難以判斷性質的缺陷,常用金相來列合金某些截面作顯微檢查,這是對鑄錠及火石合金進行監視的一種。
三、元素化學分析
打火石有不同的配方,其組成不一,但主要成份還是稀土金屬及鐵。添加少量鎂鋅銅等多種元素組成的合金。分析打火石產品中的含量,對穩定正常生產和保證打火石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樣品溶液的製備:稱取一定量的打火石放入燒杯中。加水,加濃鹽酸、並加熱進行分解,再逐漸滴加入硝酸至溶解清,然後移入容量瓶中,即為所需的樣品溶液。
1.稀土總量測定:用草酸鹽重量法測定。用稀草酸溶液沉澱,過濾、灼燒、稱重。得其總稀土氧化物。
2.鈰的測定:以鄰啡羅啉為指示劑,用硫酸亞鐵按標準溶液滴定。
3.鐵的測定:以苯胺磺鉀指示劑用重鉻酸鉀標準溶液滴定。
4.銅的測定:以澱粉作指示劑.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