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做這4項訓練 跑者可預防小腿肌肉受傷

2020-12-11 網易體育

網易體育2月6日報導:

在跑者邁步過程中,小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從膝蓋彎曲到腳的落地和抬起,都離不開小腿部位的肌肉群。但是,小腿部位的肌肉也會出現拉傷或者痙攣,跑者們該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呢?


小腿部位的肌肉很多,但有兩組肌肉是最重要的,腓腸肌和比目魚肌。腓腸肌是指小腿後面淺層的大塊肌肉,俗稱小腿肚子。腓腸肌以兩個頭分別起自股骨的內外上髁,而比目魚肌在腓腸肌的深面,起於脛、腓骨上端的後面。兩塊肌肉在小腿中部結合,向下一直延伸到跟骨結節。

這兩塊肌肉對於人的直立和行走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一塊肌肉出現拉傷或者痙攣都會影響到跑者的跑步甚至走路。不過,在美國西雅圖的物理理療師克裡斯·詹森看來,大部分的小腿肌肉傷病都是可以避免的。

小腿肌肉拉傷

當跑者在做速度訓練的時候,如果突然感到小腿肌肉疼痛,特別是進行大跨步或者衝刺跑時,很可能就是肌肉拉傷。

為了防止小腿肌肉拉傷,詹森建議跑者緩慢的增加訓練強度,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跑步之前一定要進行10分鐘左右的熱身,以便加快血流。另外,跑者平時也要加強小腿肌肉的力量訓練,比如多進行跳躍運動。

在治療小腿肌肉拉傷方面,通常採取「大米療法」,包括休息、冰敷、穿壓縮襪、抬高受傷部位(這四個詞的英文首字母合在一起為RICE,故稱大米療法)。

小腿肌肉痙攣

痙攣也就意味著肌肉收縮處在緊張的狀態,需要拉伸肌肉以解決痙攣。目前,關於痙攣出現的原因並沒有一個完全清晰的說法,但諸多研究證實,肌肉疲勞、缺水、礦物質鈉失衡等會引發肌肉痙攣。

如果在跑步過程中出現小腿肌肉痙攣,跑者應該立即停止跑步,當痙攣的肌肉得到放鬆。跑者可以輕輕的按摩或者拉伸痙攣肌肉,但不能過度摁壓。如果跑者補水充分,電解質也沒有失去平衡,但仍然出現肌肉痙攣,那就可能是由於肌肉沒有做好運動的準備。詹森建議跑者嚴格遵循訓練計劃,並加強小腿肌肉的訓練。

加強小腿的4項運動

1、用腳尖站立,堅持30秒鐘。練習過一段時間之後,嘗試單腳站立。

2、提踵訓練。後腳跟低於支撐腳踩的書本或者臺階,支撐腳承受整個身體的重量。然後儘可能的提起腳後跟。先進行雙腳訓練,再進行單腳訓練。

3、彈跳。可以在地面畫一個大正方形,然後分割成四個小正方形,在小正方形內來回彈跳。

4、跳躍。可以向上跳躍,也可以向前跳躍,關鍵是要讓前腳掌先著地。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 作者:義君 責任編輯:裴晗_NS4733

相關焦點

  • 跑者加強膝關節 常做10項簡單訓練即可
    那麼,跑者該如何讓自己的膝關節變強呢?不妨嘗試以下10項簡單的鍛鍊。它們不只是鍛鍊膝關節,也包括其周圍的組織,對膝關節同樣起到增強的作用。1、大腿內側提升側躺在地面上,比如右側身體接觸地面,用右手支撐著頭部,左腿向上抬高几釐米,保持5秒鐘,然後回到原始姿勢。重複10次之後換另一條腿。
  • 跑者需注意!小腿骨頭內側疼痛可能是假脛症
    許多跑者以及有在固定跑步的人、或是大量運動的人,很多都遇過小腿疼痛的問題,尤其尤其是小腿骨頭內側。小心,這可能是內側脛骨壓力症候群(medital titial stress syndrome),也就是俗稱的如果嚴重的夾脛症,嚴重時,甚至可能演變成疲勞性骨折。
  • 如何才能跑得穩健還不受傷:深層小肌肉你會練嗎
    如果放在3年前,跑者理解的跑步就是一直跑的話,如今,不知道跑者要適當做一些力量訓練的已經越來越少了。力量訓練可以有效幫助提高跑步經濟性、提升配速、預防傷痛和促進傷痛康復,是跑者必做的功課。當然,跑者有力量訓練意識是第一步,第二步則是要更加精準地進行跑步訓練。今天就給大家聊聊精細化跑者力量訓練——深層小肌肉訓練的話題。
  • 跑者預防應力性骨折 需要多補鈣縮短步幅
    網易體育5月15日報導:應力性骨折是較為普遍的傷病之一,而小腿和腳是最容易發生應力性骨折的部位。面對應力性骨折,跑者該怎麼做?又該如何預防呢?
  • 作為跑者,如何進行核心力量訓練?
    那麼,我們在日常跑休時,如何進行核心力量訓練呢? 跑步步幅太小?多是因為核心力量不夠 在跑步中,我們常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跑步時上半身晃動太大,跑久了跑姿變形,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核心力量不足導致的。
  • 跑者多加強肌肉強度,可降低對膝蓋的傷害
    很多人說跑步傷膝蓋,其實這是不懂運動的人常會說的話,跑步比起其他有跳耀動作的球類運動來說,對膝蓋的衝影響力是非常小的,但為何還是會有許多人覺得跑步傷膝蓋呢?膝關節平均可承重35公斤,承受重量愈多,軟骨磨損的機率也愈大,肌腱也容易受傷,膝關節也會退化較快。當我們躺下來時膝蓋的負重幾乎是零,站起來和走路時是體膝蓋要多承受1 ~2倍,當我們進行上下坡或上下階梯的動作,膝蓋會承受到3~4倍的負荷,換成是跑步時,有可能承受到4倍負重;打球和進行上籃跳耀動作會高達6倍負重,當我們進行深蹲的動作,可以達到8倍。
  • 推薦4項高效訓練
    實際上,身體為了讓主要器官暖和,會減少流向四肢的血液,於是就增加了它們受傷的風險。冬季比任何時候都需要熱身。美國布魯斯堡大學運動科學部的副教授安德裡亞·弗萊德金,對熱身和傷病預防進行了多年研究,他表示,寒冷的空氣會減少肌肉收縮的力量,當運動強度越高時,肌腱和韌帶就會承受更大的壓力,從而更容易受傷。
  • 大腿後側肌肉拉傷的原因、如何預防以及康復訓練
    以統計數據來看,大腿後側拉傷是所有運動中最普遍的軟組織受傷之一。 奇怪的是,我鮮少看到在MSBC訓練中心看到我們的運動員有出現大腿後側拉傷的情況。 更讓我有興趣的是,大腿後側拉傷被引證為是最常再度發生受傷的傷害一。根據這些的觀察,只要進行得宜的訓練,大腿後側拉傷應該是幾乎可以被預防的。
  • 40歲後常感覺身體疼痛? 常做這5項拉伸
    網易體育11月9日報導:人們常說,年過四十,身體狀況開始下降。即使白天不進行任何運動,早晨起床時仍會感覺身體些許疼痛。那麼,作為40歲以上的跑者,更需要注意預防身體疼痛了。
  • 別再嫌棄小腿肌肉了,想要腿型好看,你更應該注重肌肉訓練
    那麼問題又來了,人人都想要通過肌肉塑形讓身體變得好看,可為什麼小腿肌肉大家都如此排斥呢?今天分享的內容就是與小腿肌肉有關,希望能夠讓大家對小腿肌肉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甚至不再討厭它。話不多說,上乾貨!比如一個人穿著高跟鞋行走,她的走姿決定了小腿肌肉長期處於相同的受力位置,這就會導致腿部肌肉強弱分明,如果再加上走路「外八」,這種現象會更加明顯。你可能會覺得小腿肌肉都夠發達了,為什麼還要訓練呢?這樣豈不是讓小腿肌肉顯得更寬更大了麼?
  • 跑後放鬆不只是要牽拉肌肉,更要進行「肌肉大保健」!
    跑後拉伸放鬆是跑步訓練的標配,但是長時間跑步的跑友會發現跑後只進行牽拉並不能夠很好的消除疲勞,促進恢復,然而有經驗的跑友在跑後除了牽拉還做一個「肌肉大保健」,也就是滾泡沫軸,兩者相結合才能深度放鬆肌肉,促進疲勞恢復。
  • 跑步一年小腿竟然變粗了?3個原因揭開誤解,讓你越跑越瘦
    為什麼小腿越跑越粗?確實,有「新」進入跑圈的人,跑著跑著就發現了自己的小腿變得「粗壯」了,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並不是一兩個跑者有這種情況,有很多人都出現這種情況。今天健康運動指南就來和大家聊一聊,為什麼經常跑步,反而腿會變「粗」?
  • 跑步新手易患脛痛症候群 8個技巧可預防
    網易體育2月17日報導:在跑步新手群體中,脛骨疼痛是非常普遍的,其實這被稱為脛痛症候群,也就是脛骨前側以及脛骨周圍肌肉、肌腱、骨骼組織疼痛的統稱。不過,這並非不可避免,跑者採取以下措施就可以預防脛痛症候群。
  • 長期跑步不傷膝,跑者需要關注4點內容
    當然這肯定對跑步存在一定的誤區,即便如此,經常跑步的人群當中對跑步傷膝這個話題是小心翼翼。長期進行跑步,如果方法不當,不僅僅是膝蓋會受傷,同時下肢其他部位也會有傷痛。因此並不能過於誇大跑步對膝蓋的傷害作用。要想做到跑步不傷膝,跑者在日常訓練中應注意以下事項。跑步不傷膝的正確姿勢是什麼?
  • 簡單高效一學就會的跑步熱身法,激活身體,預防運動傷害
    如果你屬於長期堅持跑步的跑者,那麼除了跑步之外,有幾件事是一定要做的,它們是跑前熱身,跑後拉伸,還有跑步力量訓練,今天主要談一下跑前熱身。第2項,開關門我們常看到一些足球運動員熱身的時候,會經常做腿部開關門的動作,開關門的動作可以對髖關節和髖部的肌肉起到拉伸的作用,同時這種動態拉伸也相伴著肌肉的收縮,開關門主要是對髖部和大腿肌肉的激活。開門:大腿帶動髖部向外擺。
  • 關於小腿肌肉的認識誤區(知識偏幹,不喜勿點)
    這篇文章是關於小腿肌肉,以及和小腿肌肉有關的那些謠言!我希望通過我的講解,你能理解得更深入。不要非黑即白d去理解知識點,應用的情景也很重要!這些信息對有些人來說可能是老生常談, 但如果沒有, 我希望你學到一些東西。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小腿區域的肌肉組成,小腿主要由腓腸肌和比目魚肌構成(其他小肌肉先不說了)。
  • 為何你小腿內側總是痛
    我突然想起自己前幾天有答應中大管院戈11清華姐的小腿內側痛的私人定製文章還沒寫。於是決定對跑者小腿內側痛的摸排:一方面豐富病例、鍛鍊手指,另一方面預防我老年痴呆。         那段時間騷擾了不少跑友,在這裡一併謝過了,感謝不厭其煩的按照我的要求拍照、回答我提出的莫名其妙的問題的可人兒們,希望你們的傷病感受和我接下來針對性的分析會對你們有幫助。
  • 發生肌肉拉傷的5大原因 日常如何預防肌肉拉傷?
    原標題:發生肌肉拉傷的5大原因 日常如何預防肌肉拉傷?   肌肉拉傷,是肌肉在運動中急劇收縮或過度牽拉引起的損傷。這在長蹍、引體向上和仰臥起坐練習時容易發生。肌肉拉傷後,拉傷部位劇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緊張形成的索條狀硬塊,觸疼明顯,局部腫脹或皮下出血,活動明顯受到限制。那麼,肌肉拉傷的原因有哪些?
  • 如何解決小腿緊繃與膝蓋疼痛?關鍵就在本體感覺訓練
    我們可能會想到反覆性使用膝蓋造成的跑者膝、跳躍者膝等膝蓋疼痛,抑或是上班久坐不動導致的下肢緊繃或無力等。但除了這些原因以外,會不會有可能有其他可能性呢?無來由的疼痛或是緊繃是不是有其他我們忽略的原因或許答案就是【本體感覺/平衡訓練】!
  • 4種小腿的訓練方法,提高腿部肌肉量,快速突破鍛鍊瓶頸期
    小腿肌肉的鍛鍊,常常不被健友們看好,對它的訓練比較少,其實我們男健友們有個厚實有型的小腿,同樣會受到別人的羨慕。在以前的訓練中,我們採用的方法是輕重量高訓練次數,小腿對於這種強度的刺激已經適應,再進行訓練的話就會進入鍛鍊的瓶頸期,怎樣練效果也不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