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次增長 歐萊雅前三季度賣了1588億

2020-12-19 騰訊網

增長關鍵詞:活性 中國 電商。

文|Cathy

在公布換帥消息一周後,北京時間10月23日凌晨,全球最大化妝品集團歐萊雅發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財報。財報顯示,在第三季度中,該集團獲得了年內首次季度性的同比增長,期內銷售額為555.7億元,同比增長1.6%。不過,按排除匯率等因素影響,第三季度的銷售額依舊減少了2%。

截至9月30日的2020年前三季度,歐萊雅實現銷售額1588.33億元,同比減少7.4%,排除匯率等因素影響,銷售額同比減少8.6%。儘管歐萊雅全球的業績在逐漸回溫,但是從銷售額的增幅上來看,是該集團業績在5年以來的首次下滑。

不過,歐萊雅集團CEO安鞏在電話會議中仍信心滿滿,他稱,集團在第三季度的表現,增強了該集團下半年實現同比增長並實現穩定盈利的雄心。

中國增速20.8% 電商佔比達23.7%

相比集團整體業績下滑的表現,歐萊雅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業務,可謂是一路高歌,且增速進一步提高。財報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的前三季度,該集團在中國大陸地區錄得20.8%的同比增長。

由此可見,歐萊雅在中國地區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在此前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中,中國地區的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了6.4%和30%。

受益於中國市場的優秀表現,歐萊雅在亞太地區的業績也是可圈可點。具體來看,在前三季度中,亞太地區為歐萊雅在全球業績下滑比例最少的區域,同比僅下滑了1.8個百分點。並且單從第三季度來看,亞太地區同比增長了2.4%。

財報顯示,在第三季度中,除西歐地區銷售額下降2.5%外,歐萊雅在北美以及包括亞太、非洲等在內的新市場地區均恢復了增長。

同時,財報提及,電子商務在前三季度獲得了61.6%的同比增長,截至9月30日,電商渠道銷售額已佔集團總銷售額的23.7%。

29.9%!活性化妝品持續領漲

按部門來看,今年第三季度,歐萊雅旗下的四大部門中仍是以活性化妝品的增速最高。數據顯示,7-9月,歐萊雅活性妝品銷售額錄得58.29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9.9%。對此,歐萊雅表示,該部門的高增長得益於集團的加速計劃驅動,該計劃側重於與銷售點和消費者(在線和離線)相關聯的動態激活策略。在該部門中,適樂膚、修麗可和理膚泉三大品牌均獲得了兩位數增長。

▍截自歐萊雅財報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中,活性化妝品也分別同比錄得了13.2%和4.3%的同比增長。

而大眾化妝品依舊是歐萊雅集團中銷售額貢獻最大的部門,在第三季度中錄得銷售226.05億元,同比增加0.8%,巴黎歐萊雅、卡尼爾、美寶蓮等品牌均有不錯的表現。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受益於疫情所帶動的家庭美甲的蓬勃發展趨勢,歐萊雅旗下的指甲油品牌Essie也獲得了強勁的增長。據悉,該品牌系2010年被歐萊雅收購,為美國指甲油龍頭品牌。

此外,得益於線下沙龍等實體銷售點的重新開放和電子商務的加速,歐萊雅旗下的專業部門銷售額則同期為68.08億元,同比增長了11%,是該部門錄得20年來最高的季度增長率。

不過,從前三季度的整體業績來看,歐萊雅的四個部門中,仍是僅有活性化妝品的業績增長了15.2%,專業化妝品、高檔化妝品和大眾化妝則分別下降了10.9%、13.1%和6.2%。

「拯救」高檔化妝品

值得關注的是,在第三季度中,歐萊雅唯一業績下滑的是高檔化妝品,該部門錄得203.46 億元的銷售額,同比下滑了6.2%。

事實上,今年以來,歐萊雅高檔化妝品部門已連續三個季度業績下滑,此前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中,該部門分別同比下滑了9.3%和24.7%。雖然,歐萊雅高檔化妝品在第三季度中的表現依舊優於全球高檔化妝品整體下滑19%的市場表現。但是,顯然歐萊雅對於這一成績並不滿意,並已於作出了相應的措施。

據美國時間10月8日彭博社消息稱,歐萊雅集團計劃將關閉一些線下門店,並裁撤部分職位。相關消息指出,此計劃將涉及蘭蔻、科顏氏以及聖羅蘭等品牌,預計會影響400個崗位,部分職員將被解僱,也有部分員工會被調職。(詳見《關店,裁員近400人!歐萊雅重心轉移》)

據悉,歐萊雅此舉就是為了重組其美國市場的奢侈品業務,該部門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將投資轉向電子商務等增長領域。歐萊雅表示,美國的奢侈品消費行為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歐萊雅美國公司將會改進其業務,以滿足這些新的消費者期望和偏好。

而且從此次的財報中,也不難看出,高檔化妝品在電商渠道仍有優異表現。財報顯示,在第三季度中,該部門在全球電商渠道的業績同比增長了60.5%,是所有部門電商渠道中,增速最快的部門。

事實上,歐萊雅集團近來也是動作頻頻。除了宣布關閉部分線下門店,繼續加碼線上,積極高檔化妝品業務的調整外,10月12日,該集團還宣布將現有的研發創新、技術這兩個部門融合,以增加品牌創新力。而就在一周前的10月15日凌晨(北京時間),歐萊雅集團還正式宣布了關於集團新CEO Nicolas Hieronimus的任命。據悉,新CEO將於明年五月一日起接管集團的運營控制權(詳見《定了!歐萊雅集團換帥了》)。

而一系列的舉措,無一不透露著,該集團時刻鞏固其在美容領域世界領先地位的決心。

註:除文內表格中的貨幣單位為歐元及特別說明外,其餘均已換算為人民幣。

相關焦點

  • 洋奶粉賣不動了?今年前三季度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首次出現下滑
    上海海關進出口食品安全處副處長王震宇,在論壇上詳細介紹了今年1—9月份,我國乳製品進口情況。2020年1—9月份,我國進口乳製品250.1萬噸、96.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8.0%、6.9%。主要進口產品為乳粉、液態乳、乳清粉和濃縮乳清蛋白粉、嬰幼兒配方乳品。
  • 前三季度廣東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35%
    羅洪定攝   人民網廣州10月20日電(李語、沈甸)10月20日,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發布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廣東省全社會用電量 5171.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5%。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用電量分別同比增長8.46%、-0.15%、1.62%、11.54%。   從單月數據看,9月廣東省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9.73%。
  • 各大美妝品牌雙11前發布的「三季報」透露了什麼?
    而上海家化在2013年葛文耀離開後,於謝文堅世代的2015今年出現10年來首次負增長,此後(2016年11月25日)在張東方領導的時代,業績才逐漸恢復增長。而今,在潘秋生時代下,上海家化通過繼續推進品牌年輕化,並從產品研發到營銷方式進行全面創新,佔領年輕消費群體心智,實現三季度淨利增長超三成。
  • 歐萊雅快速拋售香水工廠,香水到底「香不香」?
    近年來,「一邊收購一邊拋售」的頻繁動作在歐萊雅、雅詩蘭黛、聯合利華、寶潔等外資巨頭身上發生,不足為奇。只不過香水工廠 Cosmeurop是歐萊雅集團於2019年10月從嬌韻詩手中收購的,而從收購到拋售,僅用了一年零2個月時間。看似風風火火,但從歐萊雅集團2020前三季度各部門的業績表現看,已經顯露出一些端倪。
  • 歐萊雅快速拋售香水工廠,香水到底「香不香「?
    近年來,「一邊收購一邊拋售」的頻繁動作在歐萊雅、雅詩蘭黛、聯合利華、寶潔等外資巨頭身上發生,不足為奇。只不過香水工廠 Cosmeurop是歐萊雅集團於2019年10月從嬌韻詩手中收購的,而從收購到拋售,僅用了一年零2個月時間。看似風風火火,但從歐萊雅集團2020前三季度各部門的業績表現看,已經顯露出一些端倪。
  • 早報| 香港I.T上半財年虧損逾3億;美邦服飾前三季度虧7億
    報告期內,Under Armour 在北美的銷售額同比下跌5%至9.63億美元,國際市場銷售額則增長18%至為4.33億美元,其中EMEA大漲31%,中國所在的亞太地區增長15%。今年前9個月,該鞋履零售商銷售額下滑37.9%至8.39億美元,毛利率為39%,淨虧損錄得4209萬美元。 星期六前三季度虧損逾1億元 星期六日前發布前三季度業績報告,期內其銷售額同比增長2.79%至14億元,但淨虧損錄得1.13億元,第三季度的虧損為946萬元。
  • New Balcance CEO離職,以及Coach、歐萊雅、Under Armour、太平鳥...
    02受高端美妝業務推動 歐萊雅集團第三季度增長率創十年新高在截至9月30日的三個月內,全球最大美妝集團歐萊雅銷售額同比增長7.5%至64.7億歐元,遠超過分析師預期的5.9%,創十年來新高。今年前9個月,歐萊雅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6.8%至198.6億歐元。 截至周二收盤,該集團股價下跌0.9%至186.4歐元,目前市值約為1043億歐元。
  • 蘭蔻悄然下架 歐萊雅經歷多重考驗
    一位業內專家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說,高清微整系列產品作為蘭蔻今年的主打產品,在沒有對外發布聲明的情況下全線下架,至少會拖累歐萊雅今年第四季度國內的業績。  據歐萊雅今年第三季度的財報顯示,亞太市場前三季度業績出現了1.2%的下滑,這是歐萊雅首次在該市場出現負增長。
  • 歐萊雅2017年度財報發布 高檔化妝品亞洲市場增長驚人
    2月8日,歐萊雅集團(L』Oreal)發布了2017年業績,集團2017年全年完成銷售額260.2億歐元(約20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7%,淨利潤為35.9億歐元(約276.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5.3%。
  • 歐萊雅集團一季度財報:口紅不好賣,藥妝熱銷!國內市場逆勢增長6.4%
    歐萊雅集團在一份聲明中表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化妝品市場銷售額同比下降了約8%,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歐萊雅的表現超越了市場的整體水平,其中,活性美妝部門(Active Cosmetics Division)實現兩位數增長。」
  • 亞洲主要國家和地區前三季度GDP,臺灣和越南增長、香港大幅下跌
    亞洲幾個大經濟體在其他文章中已經論述過多次,這裡就不累述了,主要是看看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前三季度GDP情況。先看下各國本幣實際增速,能夠在前三季度保持正增長或由負轉正的只有3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大陸、臺灣省和越南。臺灣省今年以來一直比較穩定,疫情影響比較小,經濟受挫較小。
  • 路孚特:前三季度中國投行業務費用及債券發行數量創下同期歷史新高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範子萌)金融市場數據和基礎設施提供商路孚特近日推出2020前三季度的中國投資銀行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投行業務費用達147億美元,實現自2000年有記錄以來同期最高值;中國股權和股權掛鈎收益、債券發行數量同樣創下同期歷史新高。
  • 農化產業淡季不淡 豐樂種業前三季度淨利同比增長翻倍
    財聯社(合肥,記者劉夢然)訊,10月13日晚間,豐樂種業(000713.SZ)披露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1500萬元-2000萬元,同比增長149.26%-232.35%。上年同期盈利601.77萬元。
  • 今年雙11,賣得最好的時尚品牌有哪些?
    今年,女裝、男裝、箱包配飾、美妝和內衣這5個行業有哪些品牌賣得最好?我們簡單做了些總結。女裝圖片來源:優衣庫 今年,天貓雙11女裝銷售排名第一的依舊是優衣庫。從2015年開始,優衣庫已經連續5年穩居天貓雙11女裝銷售榜首。
  • 國家能源局:前三季度全國光伏發電量171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8%
    國家能源局11月5日發布,截至2019年9月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19019萬千瓦,同比增長15%,新增1599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發電裝機13149萬千瓦,同比增長11%,新增773萬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5870萬千瓦,同比增長28%,新增826萬千瓦。
  • 前三季度淨利跌逾30% 最新市值2400億
    來源:時間財經近日,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華化學」)發布公告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約492.32億元,同比增長1.43%;淨利潤53.49億元,同比下降32.28%。對於淨利的下滑,萬華化學解釋為主要因報告期內受疫情影響,公司主產品MDI產銷量及價格下降所致。
  • 我國自行車相關企業前三季度註冊量同比增長70%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受疫情影響,國產自行車今年在海外大受歡迎,年產量近8成出口到了歐美等國家。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自行車出口金額達到11億美元,創下近25年來單季度紀錄新高。2019年,相關企業新註冊10.75萬家,實現了71%的同比增長,今年前三季度新註冊11.56萬家,同比增長70%,其中第三季度新註冊4.64萬家。而從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的相關專利數量排名來看,雅迪、摩拜、新日排名前三。
  • 沒有意外,印度三季度GDP繼續萎縮,今年世界第五的位置能保住嗎
    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前十大經濟體中的絕大部分已經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GDP數據。已經公布三季度GDP的十大經濟體,除了我國之外仍然沒有一個能實現增長的。作為去年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的印度,三季度的GDP也於近日姍姍來遲,結果同樣沒從衰退中走出。
  • 前三季度青島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長
    本報電據青島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青島市外貿進出口總值4578.3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6.4%。其中,出口2721.5億元,增長11.8%;進口1856.8億元。其中,青島市前三季度一般貿易進出口3135.8億元,增長18.3%,佔全市進出口總值的68.5%,佔比提升6.9個百分點。
  • 三季度中國GDP增長6%,那新加坡、越南、白俄羅斯等國的呢?
    三季度,新加坡GDP增長0.1%2018年三季度,新加坡GDP增速還是2.6%,但沒想到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新加坡GDP同比實際增速都只有0.1%(三季度環比年化增長0.6%),且低於市場預期。三季度,白俄羅斯GDP增長1.2%按照白俄羅斯國家統計署發布的信息,今年第三季度其經濟增速約為1.2%(去年同期是2.2%),整個前三季度GDP實際增速為1%,也低於去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