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萊雅2017年度財報發布 高檔化妝品亞洲市場增長驚人

2020-12-25 網易新聞

2月8日,歐萊雅集團(L』Oreal)發布了2017年業績,集團2017年全年完成銷售額260.2億歐元(約20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7%,淨利潤為35.9億歐元(約276.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5.3%。電商渠道銷售額達到20億歐元(約154億元人民幣),大幅增長了33.6%。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受 The Body Shop(美體小鋪)出售後的影響,歐萊雅集團銷售額為65.1億歐元,同比下降4.1%;可比銷售額同比增長5.5%,高於路透社調析師預期的5%,主要得益於奢華產品部門和亞洲市場的強勁表現。

2017財年歐萊雅集團全年核心財務數據:

銷售額 260.2億歐元,同比增長0.7%,按不變匯率計增長 2%,可比銷售額同比增長4.8%

經營利潤46.8億歐元,佔銷售額的18%

每股收益6.65歐元,同比增長3%

淨現金流39.7億歐元,同比增長19.6%

股息3.55歐元,同比增長 7.6%

按部門

所有部門都錄得了增長,高檔化妝品部的增長驚人,尤其在亞洲市場。

其中,專業產品部銷售額同比下降1.4%,可比銷售額同比增長0.2%。該部門銷售額在經歷了2017財年上半年的下滑後下半年逐漸改善,美國和亞太地區市場大幅復甦,東歐和拉丁美洲市場保持增長勢頭。染髮產品中核心授權經銷品牌 Redken(Shades Eq)表現強勁。護髮品牌中Série Expert、卡詩(Kérastase)天然系列 Aura Botanica 和 Biolage R.A.W. 仍表現突出。

大眾產品部銷售額同比增長1%,可比銷售額同比增長2.2%。電商業務在中國市場的推動下佔據三分之一以上的銷售額。該部門在西歐、東歐和美國西語區表現強勁,北美市場陷入疲軟,增長放緩。第四季度中,由於中國市場的良好表現,亞洲市場持續增長。

奢華產品部得益於彩妝和面部護理產品的強勢增長,銷售額同比增長10.5%,可比銷售額同比增長10.6%。該部門在亞太地區的銷售額實現了雙位數增長(特別是中國市場和旅遊零售的銷售數據尤為突出),西歐市場也表現良好。電商業務增長非常強勁。值得一提的是,Lancôme(蘭蔻)銷售額實現了雙位數增長,La Vie est Belle 香水銷售獲得歐洲第一;Yves Saint Laurent(伊夫·聖洛朗)憑藉香水系列的成功打破更多紀錄,新推出的男香系列 Y 和 Tatouage Couture 唇膏表現突出;Giorgio Armani (喬治·阿瑪尼)和 Kiehl’s(科顏氏)的銷售額均超過10億歐元大關,新加入的 IT Cosmetics 持續快速增長。

活性美容部的2017年是歷史性的一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1.9%,可比銷售額同比增長5.8%,突破20億歐元大關,同時進一步加強了集團在全球活性化妝品市場的領導地位。該部門的全球擴張仍在繼續,CeraVe 在美國市場強勢增長,SkinCeuticals 和 La Roche-Posay(理膚泉)也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美國地區是增長的最大貢獻者,並成為該部門的頭號市場。此外,電商業務也在繼續增長。

按地區

就地域來看,得益於亞太地區的強勁貢獻,新興市場的銷售額首次突破100億歐元的大關。同時,西歐地區繼續保持了穩健的增長步伐。

西歐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1.5%,可比銷售額同比增長2.6%。英國、西班牙和德國市場受到美妝產品和護膚產品的推動,增長尤為強勁。法國市場的銷售繼續受到市場萎縮的阻礙。

北美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3.5%,可比銷售額同比增長1.7%。美國市場繼續增長,但一些歷史悠久的分銷渠道正在放緩。

亞太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9.2%,可比銷售額同比增長12.3%。在東北亞,中國消費者驅動增長,特別是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奢華產品部門。中國所有部門的電商業績也非常出色。在南亞,印度地區非常活躍,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增長也非常強勁。

拉丁美洲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6.2%,可比銷售額同比增長5.6%。墨西哥和阿根廷地區市場取得兩位數增長,而巴西的經濟環境依然困難。

東歐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11.4%,可比銷售額同比增長8.6%。土耳其和中歐是增長的重點地區,俄羅斯的銷售情況也令人滿意。所有產品部門均實現增長。電商業務佔銷售額的5%

非洲、中東市場銷售額同比下降9.4%,可比銷售額同比下降7.1%,本財年下半年銷售情況有明顯改善。儘管大盤下滑,但海灣國家的銷售情況穩定。埃及地區增長強勁。

結語

2017, 歐萊雅在數位化領域的優勢更加明顯,進一步鞏固了在2個戰略性渠道中的地位。首先,電子商務領域的銷售額加速上升6至20億歐元,增長33.6%,其次,在頗具潛力的旅遊零售渠道,歐萊雅深耕40年再次交出滿意答卷,繼續鞏固了市場第一的領導地位。最後,歐萊雅去年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領導地位獲得權威認可,連續第2年獲得了CDP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73「A」的最佳評分;同時,在Vigeo Eiris的評定中,歐萊雅在所有行業的企業中拔得頭籌;在Equileap開展的性別平等程度評級中,歐萊雅也位列第一。

2018,應在仍充滿活力和存在對比的市場中,歐萊雅會比以往任何時候在創新、品牌力量、數位化威力以及全球團隊質量等方面都具最佳優勢以贏得市場份額並鞏固其美妝領導地位。因此,歐萊雅非常有信心今年我們將再度以高於市場平均水平,實現同比銷售額顯著增長以及盈利增長。」

(編輯:馬曉迪)

本文來源:財經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資生堂半年財報顯示,高檔化妝品飛躍增長引領中國市場復甦
    來源:一財網資生堂集團2020年度上半年決算速報資生堂半年財報顯示,高檔化妝品飛躍增長引領中國市場復甦看好中國市場發展前景,預計2020全年財年中國區銷售額將實現超但是3月下旬以後由於感染者人數減少,現在幾乎所有的零售店都已經重新開業,因此中國在全球市場中最早出現了恢復的兆頭,以高端品牌為中心,在第二季度期間的銷售額已轉為正增長。其中,在我們持續加大投資的電商方面,高端品牌的增長尤為顯著。
  • 歐萊雅Q2全球業績下降18.8%,但中國市場逆勢大漲30%!
    導讀:歐萊雅第二季度業績再度下滑,但在中國市場仍舊保持良好增長。7月30日,美妝巨頭歐萊雅集團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財報。而這也是近5年來,歐萊雅半年度銷售業績首次出現下滑。從部門整體來看,歐萊雅旗下三大部門均不同程度下滑,僅活性化妝品部門略有增長(9%)。大眾化妝品、高檔化妝品、專業產品三大部門則分別同比下滑9.4%、16.8%和21.3%。
  • 今年首次增長 歐萊雅前三季度賣了1588億
    增長關鍵詞:活性 中國 電商。文|Cathy在公布換帥消息一周後,北京時間10月23日凌晨,全球最大化妝品集團歐萊雅發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財報。財報顯示,在第三季度中,該集團獲得了年內首次季度性的同比增長,期內銷售額為555.7億元,同比增長1.6%。不過,按排除匯率等因素影響,第三季度的銷售額依舊減少了2%。
  • 歐萊雅在中國市場獲得 14 年以來最快增長,6 個品牌年銷售額超 10...
    2018 年,歐萊雅在中國市場獲得了過去 14 年以來最快的增長,一年業績增長了 33%。2 月 25 日,它在上海舉辦了 2018~2019 歐萊雅中國發展戰略年度溝通會,公布了這一數字。歐萊雅未單獨披露中國區具體銷售額。
  • 亞太成歐萊雅最大市場 背後的關鍵是什麼?
    亞太成歐萊雅最大市場 背後的關鍵是什麼?來源:聯商網2019-04-26 14:25聯商網消息:在連續多季財報見證中國市場高速增長後,歐萊雅在最新一季財報中公布,亞太成為了其全球最大市場。這背後的關鍵原因,正是在包括阿里在內的數位化平臺上的強勁增長。就在上周,歐萊雅發布2019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集團收入達75.5億歐元,同比增長7.7%。作為新興市場的亞太增長穩健,為集團創造了32%的收入。「數位化」則成為歐萊雅本季財報的亮點和關鍵詞,集團數位化渠道收入同比增長43.7%。全球增長看中國,中國增長則來自數位化渠道的推動。
  • 年度人物⑦丨「先手」陳旻:爆發之中,加固歐萊雅活性健康化妝品...
    平行時間線的另一端,歐萊雅集團在這一時期開始布局中國市場,在北京、上海和廣州設立了公司和辦事處,並在蘇州工業園區動工興建中國工廠。 1998年到2012年,陳旻從世界一流的消費品公司積累了一線實戰經驗,見證了中國消費品市場的崛起和快速發展。2012年,他加入歐萊雅中國,擔任歐萊雅高檔化妝品部的零售總經理,肩負所有高檔品牌的零售管理、客戶關係和運營戰略的制定和實施。
  • 歐萊雅快速拋售香水工廠,香水到底「香不香」?
    從各部門表現來看,歐萊雅第三季度,專業美發產品部(11%)、大眾化妝品部(0.8%)和活性健康化妝品部(29.9%)全部實現增長,只有高檔化妝品部出現下滑趨勢,下滑了-6.2%。而實際上,香水品類已經在2019年成為歐萊雅集團高檔化妝品部的核心業務。
  • 歐萊雅快速拋售香水工廠,香水到底「香不香「?
    歐萊雅集團2020年前三季度財報顯示,集團前三季度總銷售額201.1億歐元,同比下滑7.4%。第三季度銷售收入為70.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56億元),同比增長1.6%。從各部門表現來看,歐萊雅第三季度,專業美發產品部(11%)、大眾化妝品部(0.8%)和活性健康化妝品部(29.9%)全部實現增長,只有高檔化妝品部出現下滑趨勢,下滑了-6.2%。
  • 化妝品巨頭業績下滑未能倖免,歐萊雅半年報亮點中國業務二季度反彈...
    2019上半年,亞太市場營收高達46.26億歐元,同比上漲24.3%。亞太市場除了為集團貢獻三成營收外,增幅也位列所有市場之首,功不可沒的電商渠道的業務發展主要來自中國。2018年,亞太超越北美成為歐萊雅第二大區域市場,中國區業績增長33%,達近14年新高。「中國消費者對大品牌、質量和產品的需求仍然非常強烈。」歐萊雅本次財報顯示。
  • 歐萊雅捐2億歐元重建巴黎聖母院,或許有你的一份貢獻
    歐萊雅的大手筆不是沒有底氣的,就在剛剛發布的第一季度財報會議上,歐萊雅全球CEO保羅·阿貢保羅·阿貢表示,2019年開了一個好頭,特別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活躍,所有部門均實現高速增長,就連多年呈現負增長的大眾消費品牌部門也實現了首次增長。
  • 三態發布2017年度財報:營收96896萬元同比增長63.27%
    雨果網獲悉,2018年3月28日,三態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態)發布2017年年度財報,年度總盈利96896.5151萬元,同比2016年實現63.27%的增長。 (圖/三態2017年年度財報截圖) 三態是國內首批登錄新三板、擁有自營物流體系的跨境電商行業綜合服務商。
  • 歐萊雅看好醫學護膚市場,收購加拿大一家專業護膚集團股權
    來源:集團官網對歐萊雅集團而言,這項投資是其拓寬旗下專業護膚品牌修麗可銷售渠道,看好醫學護膚領域的重要舉措。歐萊雅活性化妝品部門總裁Brigitte Liberman稱,醫療美容正日益融入消費者的日常護理。
  • 講究了,40歲大叔們推動了日本男性化妝品市場的增長
    與中國男性化妝品市場的增長依靠年輕消費者不同,日本男性化妝品的增長是由關注自身形象的40歲大叔們撐起的。近日,日本市場諮詢公司富士經濟的數據顯示,日本男性化妝品市場規模近年逐年增長,2018年市場規模估計達到1175億日。
  • 彩妝賽道轉換,YSL成歐萊雅拿下中國市場又一排頭兵
    雖然美寶蓮依然保持著業績增長,但其代表著的大眾美妝市場已逐漸步入存量市場階段。隨之而來的是高端美妝的增量市場。據歐萊雅集團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高端化妝品佔全球化妝品市場份額的23%,佔全球化妝品市場增長的40%。
  • 雅詩蘭黛歐萊雅資生堂在中國市場:去年賺得多、今年仍看好!
    全球化妝品巨頭雅詩蘭黛、歐萊雅、資生堂等日前集中出爐財報。記者梳理發現,幾位「大佬」去年皆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而面對當前疫情,也都紛紛表態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有的宣布將投建研發中心、有的則看好市場後續消費反彈,但就如歐萊雅方面表示:目前預估影響或還為時過早。
  • 女性消費者表示「在家待著不愛化妝」 給歐萊雅帶來了多少損失?
    作者:沙拉醬4月17日,歐萊雅集團(以下簡稱:歐萊雅)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全球銷售額為72.2億歐元,同比下滑4.8%。歐萊雅是法國的化妝品公司,創辦於1907年,主營化妝品、染髮用具、護膚品、防曬用品、彩妝、淡香水和香水以及皮膚病研究、製藥、高檔消費品。美妝是其主營業務,經營範圍已經遍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旗下擁有赫蓮娜、蘭蔻、科顏氏、羽西、巴黎歐萊雅、植村秀、美寶蓮、聖羅蘭等多款美妝品牌。
  • 歐萊雅「敗走」美容儀市場?科萊麗將關停!
    歐萊雅中國方面獨家對《化妝品財經在線》核實了上述消息,並表示:「近年來,隨著美容儀市場的不斷發展,競爭愈加激烈。要做強我們產品組合中僅專注於美容儀器這個細分市場的品牌,需要巨大的投資。儘管我們始終堅信『增強美妝』是未來成功的關鍵,但在當前背景下,我們希望專注於我們的核心業務並在歐萊雅現有品牌組合中開發可能的設備。」
  • 歐萊雅集團一季度財報:口紅不好賣,藥妝熱銷!國內市場逆勢增長6.4%
    「天貓618」獲取《2020天貓618超級晚會營銷方案》周四,法國美妝巨頭歐萊雅集團(L』Oréal Group)公布了第一季度關鍵財務數據,銷售額同比下降 4.8%。歐萊雅表示,因為中國市場已經出現復甦跡象,對未來持樂觀態度。
  • 歐萊雅宣布收購Takami 持「小藍瓶」推動中國市場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歐萊雅收購Takami後,其或將在中國市場上多了一個抓住消費者的爆品。歐萊雅集團對外公布,收購完成後,集團將獲得Takami品牌產品開發和銷售許可,目前收購工作還在進行中。值得關注的是,「小藍瓶」在中國市場銷售成績亮眼,尤其在電商渠道表現突出。
  • Bilingual · Foreign Business | 你為化妝品貢獻了多少?
    歐萊雅高檔化妝品部表現卓越,活性健康化妝品部增長強勢;新興市場加速增長,尤其在亞太地區;西歐市場業績穩健。高檔化妝品部表現卓越,實現兩位數增長,這一卓越表現主要由強勁和健康的四大關鍵品牌。本季度的亮點在於新興市場的銷售實現加速,獲得兩位數的增長,其中亞太地區,拉丁美洲和東歐市場表現強勁,尤其是中國市場。得益於高檔化妝品部的卓越表現和電商銷售的強大生命力,中國市場持續增長。西歐市場的表現則持續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