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勝過100個特級老師:這3種爸爸帶大的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2020-08-27 雲寶媽媽

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雲寶媽媽原創,歡迎個人關注、轉發、分享

父親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


有資料顯示,父親影響了孩子的智力、體格、情感、性格、品性等方方面面,而缺乏父愛的孩子,可能會患上「缺乏父愛綜合症」


還有資料顯示,患上「缺乏父愛症候群」的孩子與那些充分獲得父愛的孩子相比,中學輟學率及成年後犯罪率均高出2倍;假如是女孩,長大後成為單身母親的機率則高出3倍;缺乏父愛的孩子年齡愈小,患綜合症的危險愈大。


其實,成為一個好爸爸的條件並不苛刻,只要做到了以下3點,就有很大可能養出優秀的孩子:

分擔家務勞動的爸爸


因為疫情宅在家,身邊有不少媽媽,陷入了宅家辦公+帶娃+繁重家務的生活中。有一位媽媽卻被老公孩子寵上了天:


為什麼這位媽媽這麼幸福,孩子這麼懂事?網友一句話暴露了真相:


「爸爸勤,勤一窩,媽媽勤,懶一窩」,足以說明爸爸做家務對養成孩子的好習慣更有利。在東方封建觀念中,家務理所當然是媽媽的事情,而那些以一己之力做家務的媽媽,也慣出了獨立性差的孩子和責任心差的老公。


哥倫比亞大學還做過一個觀察實驗,發現爸爸承擔家務量多的家庭,女兒將來的職業潛力更大,兒子更懂得尊重女性。


此外,爸爸做家務,也表現出他對妻子的疼愛,這有利於營造溫馨的家庭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更有自信安全感。有個朋友跟我說,她的父親就是那種從來不幫母親分擔家務、不體諒母親辛苦的丈夫,她的成長過程中充滿了母親的抱怨、父母的爭吵,導致她現在性格比較悲觀,在社交和親密關係上都缺乏勇氣。


所以,爸爸做家務,對養成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家庭的穩定都有促進作用,愛家,愛孩子,請從幫老婆做家務這件小事做起。

陪孩子玩鬧的爸爸


我們都知道,爸爸對孩子的陪伴非常重要。從嬰兒早期,爸爸就要多抱一抱、逗一逗孩子,滿足孩子的父愛需求。孩子再大一點,一個願意陪孩子玩玩鬧鬧的父親,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爸爸和媽媽與孩子玩的方式不同,媽媽更偏溫柔式的影響,父親更偏重行動力的促進,兩者缺一不可。


比如,在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媽媽可以讀《灰姑娘》《白雪公主》這類故事,爸爸可以讀《大鬧天宮》《哪吒鬧海》這類故事,發揮各自不同的特色和優勢;爸爸可以帶孩子參與很多團隊式、強度高的運動,給孩子強烈的動作和身體刺激,促進孩子體能感知運動能力的發展;爸爸還可以帶孩子到戶外去探險,到各種各樣的社會環境中去做遊戲,讓孩子獲取更多的抗挫能力應變能力。



會玩會鬧的爸爸也更幽默有趣,比起嚴肅內斂一本正經的爸爸,會玩鬧的爸爸在家庭的參與度更高,和孩子的親密度也更高。之前因為模仿李佳琦刷爆網絡的天天小朋友,就有一個老頑童式的爸爸,經常自導自演帶著全家創作逗趣視頻,比如,疫情期間又模仿李佳琦扮演網課老師:



帶著全家玩歡樂的變臉遊戲:



有一個這樣愛玩愛鬧的老爸,不僅家庭氛圍輕鬆有趣,給了孩子絕佳的成長環境,還能開闊孩子的視野,養出性格更陽光、創造力更強的孩子。


這裡給大家推薦幾個適合爸爸和孩子一起玩的親子遊戲:


①開汽車


爸爸坐在沙發上,讓孩子背靠你的雙腿跨坐在你的腿上,手裡拿個小盤子假裝方向盤(也可以不用實物)。爸爸雙腿上下有節奏地顛,假裝帶著孩子上路,一會兒遇到紅燈要等待,一會兒遇到行人要減速,腿動的節奏就代表車速。你們可以假裝經過學校、醫院,甚至去全世界旅行,帶入百科知識和社會規則的講解,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了很多。



②擊劍遊戲


把報紙捲成紙棒,做成兩把劍。爸爸的劍要比孩子的短一些,然後可以各自拿著紙劍互相對打,不打臉部,規定碰到不同的身體部位可以得多少分,最後比得分的高低。這個遊戲可以很好地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


③兩人三腿遊戲


這個經典遊戲的玩法相信不需要我多說了,在幼兒園運動會的時候也經常會有爸爸和孩子一起合作比賽,用一根小繩子綁住孩子和爸爸的兩條腿,互相配合著走路,還可以設置一些障礙。這個遊戲不僅可以增進親子關係,還能鍛鍊孩子的平衡感、團隊合作能力等。

自律的爸爸


BBC有部紀錄片《人生七年》,記錄了14個不同階級的孩子從7歲到56歲的人生變化,最後發現精英傳遞給下一代的,多是自由、野心、從容、自律。窮人遺傳給下一代的,多是拘謹、短淺、暴戾、散漫。


比如,生活在貧民窟的孩子愛打架,不知道大學的概念是什麼,而精英的孩子早早有了規劃,有的7歲就跟隨父母閱讀報刊。



孩子的自律程度,決定了他們未來的高度和廣度。


在這一點上,吳尊可以說做得非常棒了。吳尊出身於汶萊貴族家庭,無論是身家還是外表都無可挑剔,又是娛樂圈的當紅偶像,遇到的誘惑肯定比常人多。但是他從不奢侈放縱,工作上,他不怕吃苦,還獨自打過工創過業;在感情上,他也非常專一,早早和初戀女友結婚生下一對兒女;生活上,他一刻也沒放鬆過管理,保持著早睡早起的習慣,40歲的狀態說是20歲都不過分:



他不僅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孩子也是一樣,會有意識地控制孩子的行為習慣。比如,雖然疼愛女兒,他還是會告訴Neinei不要亂花錢,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



看到Neinei挑食,他也會溫柔地提醒孩子要珍惜糧食,不要隨便浪費:



吳尊也格外注重培養孩子學習的自律性,捨得讓孩子吃學習的苦。在帶著兩個孩子錄《爸爸去哪兒》期間,Neinei和Max經常要向學校請假,但他們也沒有因此放下功課,自覺保持學習的習慣,努力趕上進度。吳尊曾經在微博上自豪地曬出女兒的成績單,Neinei在學期末的測評上依然拿著門門高分:包括英語的閱讀寫作成績Good(好),數學、美術也拿到Good(好),計算得到Satisfy(滿意),音樂、體育、語言都Excellent(優秀),話題是Good(好)。



吳尊曾說,他要給孩子們樹立好榜樣。有一個自律的爸爸,孩子自然也會有樣學樣,成為自律的人。



身邊也有一些爸爸,下班回家的時候,就沉迷玩手機,或是呼朋喚友打麻將,一邊自己散漫懶惰,一面要求孩子好好學習,這對孩子心理是一種打擊,也會引起孩子的反抗。


所以,身為爸爸,首先要做到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抽菸喝酒,給孩子樹立負面榜樣;然後,也可以為孩子制定計劃,陪著孩子一起完成計劃,比如規定孩子每天要做多少家務,每天要讀多少書,每天一起去散步或者鍛鍊,督促孩子在規定的時間要完成作業等,在養成孩子自律習慣和規矩的過程中,爸爸的參與和榜樣力量非常重要。


美國心理學家史蒂芬·波爾特《父親的因素》一書中說:「父親的影響力超越死亡、性別和親近程度,影響孩子現在的生活和將來的成就。」一個好爸爸,不會輕易缺席孩子的人生,會給孩子足夠的愛和責任。


要想孩子更優秀,不妨成為以上這3種爸爸,快轉給家裡那位「豬隊友」,好好學起來!

相關焦點

  • 爸爸是孩子的精神力量 好爸爸勝過好老師
    暢銷書作者哈伯特曾說:「一個好爸爸勝過100個好老師。」據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研究表明,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爸爸不應該局限於「嚴格的父親」,而應該更多地陪伴孩子,為孩子樹立榜樣,正確地指導孩子的言行。
  • 一個好爸爸勝過10個老師,好爸爸都有這7個標準
    在家庭教育中,僅僅有媽媽的陪伴還不夠,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媽媽該「退位」,爸爸就要接過媽媽的重擔。所以一個好爸爸肯定是對孩子的教育是不虧欠的。應寶媽的要求,我整理出了好爸爸的7個標準。當所有爸爸都在陪伴手機而不是孩子時,而你放下手機陪伴孩子,你是好爸爸無疑了,至少你知道孩子比手機更重要。3、每天2小時的陪伴不要跟我說工作忙,沒時間陪孩子。要知道你現在找的藉口,等你老了時,都會成為孩子不陪伴你的藉口。
  • 好爸爸勝過好老師,小學老師:好爸爸往往有這四個特徵
    前不久,肖琳和幾個閨蜜聚會,談論最近的生活。肖琳說,自產假結束以來,她重返職場,沒法像過去那樣對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照料無微不至了。沒想到,老公卻彌補起這方面的空缺,父子之間的時間比以前更長。在這段時間裡,肖琳的孩子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喜歡粘著爸爸,性格更加開朗,比過去更愛說愛笑了...後來,肖琳發現老公在帶娃方面更加大膽,常常有新奇的想法,不按常理出牌。
  • 家有以下6種爸爸,難養出優秀的孩子,希望你家爸爸不在榜上
    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爸爸對孩子的影響更是深遠。不過每個家庭的爸爸都是不同的,有些爸爸能夠讓孩子越來越優秀,可有些爸爸卻難養出優秀的孩子。家有以下6種爸爸,難養出優秀的孩子,希望你家爸爸不在榜上小鵬是一名正在上小學的孩子,而自打出生以來,他和父親相處的機會是少之又少。每次他想要和父親一起玩耍,父親都是找個藉口搪塞過去。小鵬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會纏著父親,希望父親能夠陪陪自己。
  • 家裡有這5種爸爸,很難養出優秀的孩子,第一種很多人都中了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他們代表著力量和責任,能夠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品性,也能讓孩子變得更堅強,一個優秀的父親,對孩子的人生影響非常大。實際上有一些父親心並不在孩子身上,他們總認為教育孩子是母親的事情。家裡如果有這5種爸爸,恐怕很難培養出更出色的孩子,特別是第一種,你家上榜沒?
  • 家裡有這5種爸爸,很難養出優秀的孩子,第一種很多人都中了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他們代表著力量和責任,能夠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品性,也能讓孩子變得更堅強,一個優秀的父親,對孩子的人生影響非常大。實際上有一些父親心並不在孩子身上,他們總認為教育孩子是母親的事情。
  • 爸爸帶娃,活著就好?教育專家:1個好爸爸,勝過10個育兒老師
    家長們知道那些爸爸帶大的孩子和媽媽帶大的孩子有什麼不同之處嗎其實有時候爸爸不需要做什麼,只要在孩子身後說一聲「我在」,就是莫大的安慰,這就是無言的父愛最大的魅力。3.爸爸帶娃可以鍛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越來越堅強都說「爸爸帶娃活著就好
  • 若爸爸是這3種性格,孩子多半膽小又自卑,長大很難有「大出息」
    仿佛在他眼裡,只要能管教好孩子,什麼方法都是正確的。對此我想說的是,像這樣的父親肯定還有很多,但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正確嗎?父親對孩子成長和教育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若爸爸是這3種性格的話,孩子多半膽小又自卑,長大很難有「大出息」這3種性格的爸爸,帶出的孩子將來很難出人頭地①將氣撒在孩子身上的爸爸
  • 爸爸帶娃,活著就好?教育專家:1個好爸爸,勝過10個育兒老師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意識到了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他們主動承擔起教育孩子的義務,不再把孩子的生活全都託付給老人和學校,這是非常好的現象,說明大家的教育水平在緊跟時代潮流,育兒的方式方法越來越先進,越來越科學。現在,隨著爸媽帶娃的經驗日益豐富,很多家長發現大多數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承擔得遠比媽媽少很多,那孩子到底需要爸爸多少陪伴呢?
  • 有這「3種特徵」的爸爸,很難養出優秀孩子,你家娃有同款爸爸嗎
    01反之,如果爸爸們有這3種特徵,那麼很難教養出優秀的孩子,快來看看你家娃有沒有同款爸爸。所以如果爸爸經常用肢體暴力毆打妻子或者孩子,或者是用語言暴力來羞辱、辱罵孩子,都有可能讓孩子陷入到「暴力循環」中。有暴力傾向的爸爸不僅無法教育出優秀的孩子,甚至還有可能毀了孩子的一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但下面這幾點品質,只有爸爸能教給孩子
    許多父母都度過尹建莉那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對於媽媽的重要性有了重新的認識。但其實,爸爸在兒童教育中同樣重要,以下這幾點品質,只有爸爸才能教給孩子哦。有些品質媽媽教不來。男人通常比女人更勇敢,更喜歡探索和冒險,這與他們孩子好動的天性和豐富的想像力不謀而合。爸爸可以用這種品質適度地影響孩子。周末,可以帶他去爬山、遠足、去公園野營、翻越籬笆、享受水下世界,讓孩子們的想像力天馬行空起來。 承擔責任的品質。
  • 這5種爸爸,讓別人家的孩子羨慕嫉妒恨!請轉給爸爸們
    感謝孩子幫我完成了打開生命的方式。面對孩子,面對教育,我有機會看見童年的我,同時把我的孩子教得這麼開心。我把我困在童年的自己帶回來了,我們現在一家人開朗地繼續往前走。有人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爸爸勝過好校長。父親在哪,孩子以後就會去哪。
  • 90%優秀的孩子靠拼爹,成功的教育,離不開好爸爸
    當然,這也不排除一些個例,只不過這種女性全權帶娃的現象更為普遍一些罷了清華教授:90%優秀的孩子靠「拼爹」,好爸爸締造孩子一生有位清華教授,之前在一次演講中表示:在眾多優秀的孩子中,有90%的孩子,成功都是靠「拼爹」。
  • 好爸爸勝過好老師,好爸爸與壞爸爸的幾點特質,您上榜了幾條?
    孩子的教育中,少不了媽媽更缺不了爸爸,尤其是父親的角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更是不可或缺的關鍵。那麼,你知道爸爸對孩子究竟有多重要嗎?當爹的不妨都好好看看,要是因為你的問題導致以後孩子不成才,千萬不要怪錯了人從父親的身上,孩子觀察到什麼是男人,什麼是丈夫,什麼是父親,同時會思考什麼是獨立和勇敢。
  • 爸爸帶娃不放心?哈佛大學研究:爸爸帶大的孩子會更聰明更優秀
    編輯|吳倩萍定稿|菁媽現在的家庭中,我們會發現,媽媽帶娃會比較多一些,有的爸爸甚至是對孩子的問題一竅不通。但是,家長們不知道的是,爸爸帶娃能夠讓孩子更加的有優勢。曉麗家的孩子已經三歲大的,孩子很多時候都是爸爸在帶的,曉麗自己會有很多自己空閒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爸爸帶娃不放心?哈佛大學研究:爸爸帶大的孩子會更聰明更優秀
    曉麗家的孩子已經三歲大的,孩子很多時候都是爸爸在帶的,曉麗自己會有很多自己空閒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曉麗的同事對這個情況感到十分的疑惑,就問曉麗:」曉麗,你家怎麼都是你老公在帶孩子的多呀,難道他不會煩嗎?」曉麗驚訝的說道:」為什麼會煩呢?
  • 媽媽有這3種特質,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很多人都說,一個優秀的孩子,肯定離不開一個優秀的媽媽。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媽媽陪伴的時間最長,對孩子的影響也最大。優秀媽媽培養出的孩子,更具責任感與好性格,將來也非常孝順。 如果媽媽具備以下這3種特質,孩子想不優秀都難,快來看看你有沒有吧!1.
  • 成功孩子80%源於父親教育,尤其這3種爸爸,培養的孩子更優秀
    這3種爸爸培養的孩子更優秀1用心陪伴的爸爸現在很多爸爸,覺得自己在外掙錢養家很辛苦,媽媽打理好家,照顧好孩子就可以了,忽視了自己家庭角色的重要性,有了休息時間,也多是打遊戲出去吃飯,父親教育的缺失,容易養成孩子膽小,不懂得擔當。
  • 李玫瑾教授:沒事的時候多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娃想不優秀都難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未來可以成才,但擁有一個優秀未來的前提是認真讀書,學生的第一任務就是讀書,但現在有很多孩子非常牴觸學習。孩子為什麼會牴觸學習?關於學習這個問題,李玫瑾教授曾說:沒事的時候多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娃想不優秀都難。
  • 好爸爸勝過100個教師
    第1頁:1第2頁:2第3頁  這些好老爸有的默默無聞,但培養出了揚名天下的人才;有的則自己就是世界名人,但在教育孩子方面頗有一套。不管這些故事是令人感動或給人以啟發,它們都真實地再現了父親對孩子深沉的關愛,顯示了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巨大影響力!……父親決定孩子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