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新車行駛裡程達到10000公裡時,需要對汽車進行第二次保養。一般來說,經過第二次保養之後,汽車的整體狀況就會漸漸進入明顯的最佳狀態,使得汽車行駛的安全性得到了最好的保障。汽車的第二次保養,需要經過繁多的檢測和維護,使新車的各個性能指標基本穩定。
汽車經過第二次保養之後,一般來說,在汽車每行駛5000-7500公裡時可以進行一次小保養,在汽車每行駛10000-15000公裡時可以進行一次全面體檢保養,當然還需要根據車的使用情況。相對來說,汽車的第二次保養還是相對很重要的,那麼,汽車的第二次保養主要包括哪些項目呢? 1、對輪胎的壓力進行檢測,確保輪胎壓力在安全範圍內。
2、對懸臂、減震進行檢測,確保其固定可靠,功能正常,並確保輪轂軸承溫度在行駛後不高熱。 3、進行「三清三濾」的操作後,發動機應該可以很容易地啟動、並且運轉穩定、轉速平穩、排氣正常、水溫和機油壓力符合要求、沒有異常的聲音、各皮帶的張緊合適,沒有漏水、油、電、氣的現象。 4、檢查方向自由行程和前束是否正常,確保轉向靈活可靠,在汽車行駛時前輪沒有跑遍和搖擺的現象。
5對離合器自由行程進行檢測,確保操作方便可靠、結合平穩、分離徹底,且沒有異常的聲音。 6、對變速箱、半軸傳動裝置、驅動橋等潤滑的良好性進行檢測,確保連接可靠,溫度正常,沒有異常的聲音,不跳擋、換擋靈活、不漏油。 7、檢查制動踏板自由行程以及制動器間歇是否安全可靠,確保,行車、駐車的制動性良好,整個系統工作正常,不漏油。
8對發電機、起動機、開關按鈕、燈光儀表、信號燈等設備進行檢查,確保正常工作。 9、整車各潤滑點加注潤滑油。 10、對汽車進行美容,是車體保持美觀。 對汽車進行正確的第二次保養,不僅僅可以維持、修復汽車的美觀和各個零部件的技術指標和性能,使汽車安全地度過磨合期,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汽車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