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寫作業、不吃飯?
就把你抓走!"
"晚上要早點睡覺,不準熬夜,
如果你還不聽話、不乖,
壞叔叔準備開車來你家"
......
身穿黑色衣服,
佩戴一條明晃晃的粗金鍊子,
這個自稱為"壞叔叔"的光頭男子
將自拍視頻上傳到社交網站後,
突然火了!
孩子愛買玩具、不睡覺、
不寫作業、不吃飯 ……
這些讓家長們頭疼的問題,
都會成為"壞叔叔"
聲稱"抓走小孩"的理由。
"壞叔叔"拍的視頻內容與眾不同,
部分網友還會專門給小孩播放
"壞叔叔"的自拍視頻。
一年多來,
"壞叔叔"發布相關內容的視頻
已有 100 多條,
視頻獲贊量超過 400 萬,
粉絲量突破 80 萬。
"壞叔叔"意外走紅:專拍視頻嚇唬小孩
楚天都市報記者聯繫上"壞叔叔"時,他正在忙著拍視頻,電話中傳來的聲音有些沙啞,還帶有幾絲疲意。來自浙江麗水的他,說話時有濃厚的家鄉口音。
"壞叔叔"本名姓駱,今年 27 歲。10 年前,為圖方便,他剃了光頭,此後光頭便成了他的標誌。
1.75 米的個子,身形略壯,皮膚偏黑,獨特的外形加上嚴肅的外表,駱先生成為身邊小朋友們害怕的人。"朋友或親戚家的孩子看到我,都會有些害怕,可能是我長得有點兒兇吧。"他說。
回憶起在社交平臺走紅的那個晚上,駱先生稱有些意外。
2018 年 12 月 3 日晚 8 時許,他在朋友家吃完飯後,回到自己家。可沒過多大一會兒,他的手機響起,正是來自這個朋友的電話,"他當時要我拍個視頻嚇唬下他孩子,孩子一直不睡覺。"駱先生稱,朋友家的孩子一直很怕他,每次相遇後,孩子都會躲得遠遠的,更不敢跟他說話。接到朋友電話後,駱先生便自拍了一段短視頻,並發給了他朋友。大概 10 分鐘後,他便收到朋友的反饋,稱孩子看到視頻後,趕緊關掉房間燈,鑽進被窩就睡著了。
第二天,駱先生便將發給朋友的視頻發布到社交平臺,讓他驚訝的是,視頻發布當晚,播放量已過百萬,還有許多網友專門發私信,請他幫忙拍嚇唬自家"熊孩子"的視頻。"那天手機的信息提示音一直在響,大多都是來自家長的請求,忙不過來。"他說。
兇狠外表成為賣點:山寨模仿越來越多
"小朋友,不要一回家,放下書包就打遊戲、看電視,作業寫好之後多幫爸爸媽媽做做家務,聽到沒有?"這是"壞叔叔" 1 天前發布的視頻,視頻中,他依舊保持著自己特有的風格,表情兇狠、聲音撕裂。
"其實看見有些小孩被我嚇哭,我也心疼,所以現在也會發一些表揚或鼓勵的視頻。"駱先生說。不到兩年的時間,他的粉絲從 0,增長到 81 萬。發布的百條視頻,其內容也基本以"嚇唬"小朋友為主。
動圖來源:麗水在線
在"壞叔叔"的主頁上,特意留下了他出售定製視頻的聯繫方式。定製視頻需要網友將名字和壞習慣發給他,並支付一定的費用,駱先生稱不會強迫這種行為。
因還經營著一家快遞公司,駱先生稱只能在空閒時間拍視頻,而找他拍視頻的粉絲到底有多少,他從未統計過,但粉絲都會按照提醒付費,也有人會多給一點錢。他還稱大多粉絲找他拍視頻時,會特意要求他神色兇狠,還必須穿黑色衣服,戴粗金鍊子。其中也有不少粉絲向他反饋,視頻效果不錯。
近日,讓駱先生心煩的是,在其他平臺,有人打著他的旗號行騙。有網友在網上問他,是不是還有一個微信號,駱先生回復不是,並稱從未在其他平臺發過視頻。原來,該網友向山寨版"壞叔叔"轉了 39 元後,對方再也沒有回覆過。
在"壞叔叔"發布視頻的同一社交平臺上,記者發現模仿"壞叔叔"的網友也有不少,動作、神色、言語等皆被模仿。
專家說"嚇唬式"教育作用有限
駱先生稱,找他定製視頻的網友以家長為主,孩子愛買玩具、不睡覺、不寫作業、不吃飯 …… 這些讓家長頭疼的問題,都會求助於他。
一位"像雲像霧又像風"的網友告訴記者,她的孩子每晚都會玩到很晚才睡,無論她怎麼哄,孩子晚睡的壞習慣從來沒有得到糾正,直到"壞叔叔"的視頻出現,她孩子看見後一聲不吭立馬就睡了。還有一位網友在社交網站分享了一段視頻,視頻中,大人為了讓孩子早睡,給小孩放"壞叔叔"視頻,捂著雙眼的孩子還是沒有逃脫"壞叔叔"的"嚇唬",最終嚎啕大哭。
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鄭曉邊表示,"嚇唬式"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警示作用有限,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負面影響,視頻中"壞叔叔"的兇狠形象和言語,會導致孩子錯誤感知來自社會的愛與溫暖。
鄭教授稱,這種心靈上的恐嚇,其傷害力遠遠大於體罰,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不睡覺、愛買玩具、打遊戲、玩手機等行為的產生,可能是因為缺失父母的陪伴和耐心指導。他從多年的家庭教育實踐研究結論中,概括了中國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是 : 民主、溫暖加一定指導,民主是家長與孩子之間一種平等的相處模式,溫暖能讓孩子正確感知更多的愛意,並以同樣的方式回報社會,一定指導則是家長們通過積極參與家庭教育,陪伴孩子共同成長的重要方式。
對於"怪叔叔"的這些視頻
網友的反應褒貶不一
有些表示支持:
有些表示反對:
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來源:楚天都市報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