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我國可謂是家喻戶曉,更因為他們浪漫的愛情故事從而使七夕增添了許多神話的色彩,而關於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有兩種版本。
一是:織女是天帝的第七個(有的說是第九個)孫女,在天河東面織雲錦天衣,牛郎在天河西邊看牛,兩人都很勤勉。天帝愛憐他們,讓他們結婚。
婚後兩人貪圖享樂,荒廢勞動。天帝發怒,使他們分開,中間隔天河,命烏鴉去告訴他們,七天見面一次。烏鴉卻傳錯了話,說成每年七月七日見一次面。
二是:織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在天上織雲彩。牛郎是人間的一個看牛郎,受兄嫂虐待。
有一天,牛告訴他,織女要和別的仙女到銀河去洗澡,叫牛郎取一件仙衣,織女找衣服的時候,再還給她,並要求和她結婚,她一定會答應。
牛郎就照樣做了。織女和牛郎結婚後,生了一男一女,王母娘娘知道了,便把織女捉回去。牛又告訴牛郎,他可把它的皮披在身上,追到天上去。
等牛郎挑了兩個小孩,追到天上去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髮簪,在織女後面一划,形成一道天河,把這一對恩愛夫妻隔開了。
他們天天隔河想望啼泣,感動了王母娘娘,於是允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會時,由喜鵲為他們架橋。
七夕節的簡介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