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雷內·瑪格麗特的直觀藝術:一支菸斗引發的哲思浪潮

2020-12-14 藝術中國

在剛開始分析一幅畫作時,也許我們往往會先在腦海中提醒自己不要試圖一上來就把它歸類成某種特定類型的藝術。當你踏足博物館內,直挺挺地矗立在一幅莫奈、康丁斯基或者湯伯利的畫面前,努力地尋找著哪怕是一絲一毫觸動到你內心深處的悸動的痕跡……但那些抽象畫作看上去是如此晦澀難懂又自我陶醉,你甚至都不知道該如何欣賞,這些時候,可能它們只能在你腦海中留下一片空白,瓦解你試圖理解或者分析它的信心。那麼如何去感受那些視覺效果上尤其直觀的畫作呢?

雷內·瑪格麗特(René Magritte)就是這樣一名畫家,他的大名我就不贅述了,他的作品被人反覆解讀和研究甚至以各種形式被二次創作,他的藝術語言是大眾都能夠讀懂的,比如他著名的「Ceci n』est pas une pipe」(「這不是一支菸斗」)。這幅畫顧名思義傳達了一個信息,是的,他實際上還把信息寫了出來,這讓這幅看似簡單的畫牢牢抓住你的注意力,因為它在對你「說話」,和你互動。

所以這幅畫到底想表達什麼呢?首先,得了解下這幅畫的作者:雷內·瑪格麗特。

這樣一位舉世聞名也是至今仍影響深遠的超現實主義畫家,其實他本人從未把自己定義為畫家,而是一位借畫表達自我的思想家,他的繪畫風格在他整個藝術生涯中都不曾有明顯的風格轉變,他利用這種風格來調查研究思維想法,他的作品看上去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隱隱透著一絲神秘感,藉以向我們展示:其實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總是躲藏在直觀所見的物體背後,而那些物體永遠無法被挪開,因為它並非是一件真實存在的物體,而存在於視覺或思維本身,正如這些畫作直接違背了我們所熟悉的感官認知。

一個畫面上,很直觀的畫著一支菸斗,它所傳達的視覺信息十分清楚,然而,這幅畫上還逗趣地寫著「這不是一支菸斗」,像是時刻提醒著觀者。當然這是常識,大家都知道那不是一支菸斗,那是一幅畫,僅僅是它的內容象徵著一支菸斗,沒有人會去爭論它的合理性。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就像教小孩用到的認知卡片一樣,如果有人向你展示一張印有蘋果的圖片,問你這是什麼?估計你會毫無壓力的回答:蘋果。這個語言上的小意外其實並非一場意外,人類數百年來已經習慣語言和現實存在著緊密的聯繫,從某種程度上說,物體的名稱從我們看到物體(或者物體的圖片)的那一刻就被自動聯繫起來,我們看到一棵樹,那就是一棵樹,那要是一隻熊呢?那它毫無爭議的就該是一隻熊,看到侃爺,那這個人他就是侃爺,而看到一支菸斗,那麼,它就應該是一支菸斗……

這個理論曾一度被著名的語言學家Ferdinand de Saussure所質疑,他認為這種聯繫方式即武斷又隨心所欲,就好像我們僅通過語言獲得物體的影像從而判斷,去了解和定義物體本身,也就是說,它只能被放在某種系統中或語境裡才能產生意義,然而幾個世紀以來我們無條件地相信語言系統,這種理論靜靜地被躲藏在我們理所應當的思想和說話方式背後。

現實主義畫派注重的是和和現實的相似性,相似性暗示階級制度,而畫出類似於一支菸斗的作品,無需語言立刻能指向物體本身,而它畫作裡的那句「虛假的聲明」給予藝術家們靈感去超越與現實的相似性,而創造一個抽象藝術的領域。

但瑪格麗特反其道而行之,利用為這種相似性提供錯誤前提來表達這一觀點,從內部粉碎與現實的相似性。菸斗圖的視覺秘密依賴於畫面下方的那句話,其實,這種依賴本身即是對這幅圖畫的背叛。

我們看到的是一幅菸斗圖和一句話,看上去就像植物學系教科書裡的一頁紙,工工整整看似毫無懸念,但我們有沒有問過自己:為什麼要去關聯這隻菸斗和這句話呢?憑什麼這句話裡提到的菸斗就是圖裡畫的這隻呢?為什麼這句話中的「這個」指代的是句子上方所畫的物體呢?當然,我們無從得知,但這個代名詞、相似性和「菸斗」這個稱謂都讓我們不假思索地把它們關聯起來。而且這種「不假思索地關聯」在我們的生命中無處不在。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總是自信地覺得自己有能力描述自己的所思所見,反之亦然,我們所描述的場景或事件也能被他人所想像並看見。但如果你曾說過「你當時真應該在那兒,」你其實知道這兩種現實情況並不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可以互相重疊。

再回到這幅畫:

這不是一支菸斗,的確如此。但這句話中的「菸斗」一詞本身也不是菸斗,如果這不是一支菸斗,那這句看似某學生隨筆寫下的話就是一個矛盾的組合,它即拆開同時又連接起整幅畫,饒有趣味地留下這一筆廢話,不知瑪格麗特有沒有在創作時被自己的幽默感震懾到……畢竟你覺得哪種表達方式更具說服力呢?是沉浸在自己世界中創作一些晦澀的作品只能靠解說來試圖感受它,還是利用一句話引發挑逗觀者思考,鼓勵和考驗他們挑戰重新審視自視了解甚至已被無意識忽視的事情?

相信喜歡賽博龐克風和Phlilp K. Dick的小夥伴們已經看過新出的英劇《電子夢:菲利普·狄克的世界》,第一集的結尾沒有音樂、沒有對白,只有女主糾結自己最終的抉擇時鏡頭「恰巧」捕捉到房間牆上掛著的「愛人」,18世紀末出生的藝術家的一幅畫就這樣完美的引發一個未來科幻故事的帶給觀眾的核心思考。

最後,獻上一群俄羅斯大學生致敬雷內作品鼓搗出來的一段視頻「This is not Magritte」(「這不是瑪格麗特」預告),也許不管再過多少個瑪格麗特五十周年紀念日,他的藝術總還會時不時被人拿來揣摩玩弄一番:

相關焦點

  • 一個菸斗背叛了菸斗,一個人背叛了一群人
    (這是一支筆,這是一隻鉛筆。) 我小的時候,老師帶著我們對著課本念很多遍,用一種很枯燥的方式學英語,所以我學得很差(找藉口中……)。你呢,你是拿著一隻點讀筆,自己在英語教材的紙面上點來點去,你甚至跟我說:「媽媽你先睡吧,我先學會兒英語。」
  • 探索菱形藝術,vivo S5攜手中央美術學院展現科技藝術的融合
    近年來,科技與藝術逐漸融合,也出現了許多帶有濃厚美學韻味的科技產品。作為科技界的美學先鋒,vivo S系列率先打造科技藝術浪潮,推出了極具藝術氣息的vivo S5,採用經典菱形作為後置攝像頭的設計風格,彰顯了別樣的藝術美感。
  • 46位菸斗名人,非同尋常的菸斗故事
    就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時刻,邱吉爾的手裡握著一隻結實的石楠根菸斗,史達林那一排濃重鬍鬚下面叼著一隻巨大的棗木菸斗,羅斯福抽的是「駱駝」牌香菸,但是他把煙裝在一支長長的菸嘴裡。 6、薩特
  • 小豬說菸斗42:菸斗品牌-Ebenhart's Handmade Pipes
    Botha先生生活在南非開普省的一個小鎮上,職業是一名鋼琴師.開始時跟隨德國人William Mattner學習製做菸斗,除了使用石楠木,他還喜歡使用當地的木料製作菸斗,比方說鉛木,東非黑黃檀等.年分別接受了William的培訓,學習製作菸斗,現在我也每天都在學習中進步著!
  • 男人的收藏 菸斗裡的哲學
    張琳有一支特別大的菸斗,高度 50 釐米,長度有 70 釐米,上面雕有葡萄酒酒神。他在國內的論壇裡初次看到照片時就特別喜歡,因為發照片的人也是菸斗圈裡的,張琳判斷它很有可能已經被別人收藏,就放棄了。不曾想過了兩年,無意中發現這隻菸斗還在作者手裡,它是土耳其雕刻師 S.Yanik 的作品。  對這支菸斗的渴望讓張琳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與原作者交流。
  • 談一談菸斗壓棒的藝術
    菸斗,其實可以算得上是國民的必需品了,水手,哲學家,教授還是酒館老闆等等,都會有一把自己的菸斗。但是,在抽鬥的時候,為了能夠保證鬥草的充分燃燒,也為了能夠產生更加平滑的口感,就會需要一件工具把因為燃燒膨脹的鬥草壓下去。
  • 小豬說菸斗64:菸斗品牌-Downie Pipes
    位置:菸斗品牌-Canada-Downie PipesStephen Downie和妻子還有女兒一起住在卑詩省的一個叫做Surrey的地方.他從大學就開始喜歡上抽菸鬥了.由於對木工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他把製作菸斗當成了生活中最享受的時光.
  • 菸斗的發展歷史
    菸草出現時,最初的抽菸方式就是用菸斗了,可以說,菸斗是發現菸草的工具,有了菸草,菸斗就誕生了。  菸斗是男人最原始的吸菸方式。後來,探險家們把新大陸的菸斗帶到了歐洲。在16世紀的歐洲上流社會,女士們流行享用從新大陸帶回的巧克力,而先生們的時尚則是抽菸鬥。到18世紀,英國的工匠製造出了石楠根菸斗,法國的工匠製造出了海泡石菸斗。手工製作菸斗的技術達到高峰,形成英國式、法國式、丹麥式、義大利式等菸斗藝術流派。  大部分的菸斗都可說是手工打造的,主要是分成全手工和半手工兩種。
  • 小豬說菸斗41:菸斗品牌-Leo Pipes(du Preez)
    位置:菸斗品牌-Africa-South Africa-Leo Pipes據可靠消息Leon du PreezLeon先生是一名藝術家,他在Ann Bryant美術館舉辦了第一次個人藝術展覽.後來至少擔任東倫敦Ann Bryant美術館長達六年的館長.大約2001年,Leon成為一名制鬥師,主要使用非洲出產的木材,象黑山楂木和野橄欖枝等.
  • 菸斗哪個品牌好?菸斗怎麼用?如何選購菸斗?
    消耗性的花費其實也不多;因為菸斗要講究「慢抽」,所以許多朋友閒適時,裝上一鬥,既可沉思冥想片刻,思考大小問題;亦可隨手翻起一本閒書,邊抽邊讀;當然也可以倒一杯威士忌,泡一盅茶,尋求不同形式的芳香撞擊而起的驚喜……心神煩亂時,裝上一鬥,細啜慢品,調整呼吸韻律,以求達到人鬥合一的境界。煩擾之事,一掃而空。菸斗是禪,是瑜伽,是沙漠中的綠洲,是疲憊遊子的家。
  • 小豬說菸斗34: 菸斗製造-菸斗前部的加工
    位置:菸斗製造-菸斗前部的加工菸斗前部指菸斗前半段,一般是木製部分或海泡石及其他材質的部分,區別於菸嘴,又叫菸斗頭部.泰勒先生為個人網站提供的一些資料非常有用,我們轉達給大家:菸斗內部結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吸菸質量,雖然選擇優質石楠原料來製作菸斗非常重要,但為了把它的潛力全部發揮出來,加工工藝也是極為重要的.
  • 《格拉斯的菸斗》 菸斗短裙在調情
    香港黃燦然的專欄結集《格拉斯的菸斗》,頗具洋氣,這大約與港地英歐風盛行相關。世情遷移,黃燦然兼具詩人、翻譯家、新聞人基因,他遍覽各國文壇逸事,筆下倒不顯千字專欄之逼仄,在小巧的領域八卦出精細的點心、涼拌,使讀者在正統的文學史料之外一窺世界範圍文字大家的側面,以及一些中國讀者所不熟知的歐美出版概況,兼涉新聞哲學,也算得上是一本資訊大全。
  • 菸斗飯,一站式菸斗垂直交流社區平臺
    2020年12月14日菸斗飯小程序已經正式上線,菸斗飯是一個普及菸斗知識,弘揚菸斗文化的學習交流平臺,提供最具前沿的行業資訊動態和最具權威的專業知識,以求真求實的態度打造最具行業影響力的深度垂直媒體平臺。
  • 3-0被追平+雷內無解絕殺 恆大4-3富力
    中超第26輪,廣州富力主場3-4不敵廣州恆大,吉拉迪諾進球加助攻,埃爾克森梅開二度,盧琳、姜寧以及哈默德下半場先後破門,雷內第90分鐘遠射絕殺。第26分鐘,恆大取得進球,黃博文左側角球發到後點,引發富力禁區內的混戰,張琳芃將球推到門前,吉拉迪諾半轉身打門被程月磊撲出,義大利名將右腳凌空補射得手,0-1,客隊領先,吉拉迪諾斬獲中超第5球。第29分鐘,恆大擴大比分,建功的是埃爾克森。張琳芃右路。直塞,雷內斜插撕破對方防線,送出低平球傳中,埃爾克森後點飛身鏟射得手,0-2。
  • 義大利沙芬菸斗俱樂部一位文藝「老炮」的日常生活
    法國巨哲讓·保羅·薩特曾說過:「香菸是『虛無的象徵,是抽象的,沒有固定特性、容易消失的物體,而菸斗則是『存在的象徵。」1876年,莎芬先生在義大利米蘭市中心Oreficl街2號開設了一家專門銷售菸具的商店,自此打開了沙芬菸斗作為世界三大菸斗品牌140餘年的輝煌歷史。
  • 小學老師痴迷製作手工菸斗 「處女鬥」被錢文忠收藏
    至今,錢文忠已收藏陳華斌四五支菸斗,崔永元也收藏了他做的一支菸斗。  其間,陳華斌一邊要保證在順德教學工作正常進行,一邊又要回湛江學習菸斗製作,兩地不停地往返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為全身心投入菸斗製作,2012年7月,陳華斌在順德籌備菸斗工作室,並為自己起了個「順德陳」的別名。「我弟弟叫雷州陳,我在順德就叫順德陳嘛。」
  • 小豬說菸斗11:材質與結構-沼澤橡木(Morta)
    位置:材質與結構-沼澤橡木/橡木化石(Morta)Morta又被稱為Bog Oak或者Abonos,是這些年新興的菸斗材質,當然,市場佔比還非常少.因為這種木料是被埋在泥潭沼澤裡保存下來的,有時候埋藏了數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時間
  • 《巴赫的菸斗》:溫柔的傾訴
    ■ 吳玫 如果我是《巴赫的菸斗》的作者,就會捨棄「電影」「美術」和「文化」三個部分,讓「音樂」獨立成書。其實,賈曉偉關於電影、美術、文化,尤其是被作者歸到「文化」大類裡的作家論,常有劍走偏鋒的亮麗,只是,「音樂」這一部分,除了收錄的篇幅最多外,還因為作者對古典音樂的一腔柔情,顯然多過了給予電影、美術和文化(僅指《巴赫的菸斗》一書對文化一詞的限定)的,於是,關於古典音樂的傾訴,是他最溫柔的傾訴,每每能擊中讀者心靈的柔軟處。我是人到中年後愛上古典音樂的後知後覺者。
  • 【邊疆時空】孫勇 | 邊疆研究及邊疆學學科體系建設的哲思收斂初探
    從人類對學科建構的角度看邊疆理論研究,哲思具有培植與提升學理洞察能力的基礎作用。就一般邊疆學學科體系的建構學理而言,哲思最高的指向就是進行對「邊疆統一場論」的思考,並找出通往解構這個「場論」的門徑。因此,哲思對於邊疆理論研究水平提升的重要性,相當於學科「頂層設計」之綱。
  • 菸斗入門篇之菸斗打火機的使用方法
    鬥客的點火裝備是抽鬥的必備條件之一,可以算是菸斗的組成部分了。有人喜愛打火機,有人也喜愛火柴。但是無論什麼樣子的打火機,都會因為燃料所產生的氣味。另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要使用噴槍,它是所有鬥客的噩夢,使用噴槍不但點火效率低下,還會損壞菸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