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始,面對幼升小的孩子,家長內心有太多的焦慮和不安,來看看重點小學資深班主任的15條忠告吧,字字珠璣,句句箴言。
1、在入學之初的一周內,要完全弄清楚學校針對於學生的各種時間安排。參照校車接送時間地點,參照課表,保存:校招生辦、班主任、校長、主任電話。
2、在一年級的兩個學期裡,堅持每天臨睡前,帶孩子一起檢查第二天早上孩子要用的各種上學備品,順便也帶孩子跟您一起準備您第二天一早需要的東西。
3、要堅持做到每天老師要求帶的學習備品或者其他物品及時幫孩子帶上。若孩子常常記不清楚,參看第4條。
4、至少要有孩子班裡其他2位同學家長的電話。媽留媽電話,爹留爹電話。留家庭狀況差不多的家庭的電話。現在基本都有班級家長群了,要時刻關注。
5、教育孩子每天離家時跟家裡其他成員講再見,與送孩子上學的人講再見,接孩子回家後,讓孩子與其他人報告他回來了。
6、一年級整一學年,寫作業陪伴孩子一起,但不是看孩子寫作業,而是自己在一旁讀書。孩子作業都寫完了,徵求孩子意見或欣賞或檢查,孩子有錯誤,不要讓孩子改,要用別的紙再出類似的題目:
A、若孩子能做得出來,讓孩子檢查自己作業是否有錯誤,然後改正。在作業本上用鉛筆記錄孩子不會這樣的題,語氣為記錄孩子不會,不要寫成質疑老師教不好。任何老師不在乎質疑,但是孩子在乎,孩子若是發現家長輕易或經常質疑老師,孩子會馬上學會看不起任何老師的性格特點。
B、若孩子做不出來,請家長講給孩子聽,然後讓孩子檢查作業。之後怎麼做參照A。
7、孩子的著裝非常重要,不可以讓孩子穿髒、破、過於時尚的衣服上學、過於舊的衣服上學。衣服要得體,乾淨,方便孩子運動。若學校當天不需要穿禮服,請孩子穿運動鞋,個別學校穿禮服,請給孩子配兒童皮鞋。
8、對孩子帶回來的各種不屬於家裡的東西,深究到底,必須弄清楚來源,然後該送還的送還。
9、送孩子上學,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因為你現在接送,就為了將來不接送時孩子也懂注意安全。
10、目送孩子進了校門之後,別停在校門口,該去哪兒去哪兒,很多孩子進了校門遲遲不進課室,形成了各種安全隱患與壞習慣,這與家長做事拖拖拉拉在校門口與其他家長沒完沒了聊天不無關係。若有事需要交流,請離開孩子可能看到的視線。
11、永遠不要突擊到孩子的學校或者課室裡去,孩子最反感這樣的驚喜,因為在孩子的眼裡,課室是辦公室,是他自己的另一個世界。想去可以,必須提前告之孩子。同時,說了第二天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若是保證不了時間,就請閉嘴,否則第二天孩子在你不去的時候,會等一天,在你去晚了之後,會埋怨你一天。將來若是你的孩子不誠信,那就儘量少說學校或社會了。
12、堅持關注與學校相關的新聞,堅持了解學校周圍的治安環境,現在每個學校都配有警務室,有相應的派出所領導擔任學校的重要安保職位,若發現學校周圍的安全隱患,從班主任開始及時逐層報告,並跟進了解。有家長覺得,這是應該學校做的,可是家長要明白一個此生不變的事實:孩子是你自己的。所謂:愛一個人,就要首先愛他的環境。
13、作為家長,沒事兒看看自己家書櫃,有書櫃還是沒有書櫃,書櫃裡的書到底還能不能看,你自己看書嗎?若是你自己沒有看書,將來孩子不看書,你就別說孩子了,更別埋怨別人。
14、幫孩子擇友,擇其善者從之。上策不封頂,下下策:物以類聚。實在找不著好的朋友了,就選擇與自己差不多的吧,不要往下找,孩子的未來決定家族的未來。交友不慎,性命有時都不保。
15、家裡有困難的,比如:孩子某一監護人長年病中,家裡老人年紀偏大,家裡經濟出現問題,家裡人手不夠……請家長您一定要跟老師說說,說出來的好處不是暴露隱私,而是老師一定會做到怎麼樣營造一個更適合您家孩子成長的心理空間。放心,任何老師對學生家庭狀況的秘密都會守口如瓶,個別八卦的老師會遭天譴,家長不要擔心。老師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您家裡有困難,您千不說萬不說,這樣就沒辦法從平時的生活中,幫助您的孩子了。
另外,還要為孩子做這些準備:
一、心理準備
首先,告訴孩子上學可以學到很多很多有趣的知識,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懂得更多的事情。也要引導孩子懂得學校的學習與幼兒園的遊戲不同,不能視課堂學習為兒戲。應該集中精力聽講,認真細心地完成作業,學習結果要達到標準要求,才算完成學習任務。
第二,教育孩子要關心集體,關心他人。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告訴孩子怎樣正確對待集體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鼓勵孩子爭取在班集體內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引導孩子對集體生活、對老師、同學和學校產生嚮往和期待。
第三,父母可以帶孩子去熟悉一下校園的環境,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另外,在家裡也要幫孩子布置出一個安靜整潔的學習角,讓孩子在家中先體會一下成為小學生的新鮮感受。
第四,切忌嚇唬孩子和批評老師。常見到一些家長拿學校和老師來嚇唬即將入學的孩子:「再鬧,等你到了學校,讓老師管你!」也有一些家長,尤其是文化層次相對較高的家長,常常很輕率地當著孩子的面非議學校和老師,說學校教學質量不行,或說老師水平不夠等。這種負面評價使得孩子還未入學就與學校和老師有了牴觸情緒,怎麼能很好地適應學校生活呢?
孩子從一開始能否很快地適應學校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和教育如何。只要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教育工作,孩子上學就不會發憷,就能為孩子的學習、進步打下穩固的基礎。
二、作息時間調整
在孩子入學前幾個月,家長最好制定一個與學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進行一段時期的預演。
如,早睡早起,家長最好能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從7月開始,可逐漸安排孩子進行午間活動,讓孩子習慣不午睡;家長每天晚飯後都要看報,可讓孩子看自己喜歡的書,孩子上學後,很自然就習慣了晚上做家庭作業。
三、培養良好的習慣
在學習習慣上,入學前的一段日子應增加孩子安靜活動的內容和時間,如剪紙、捏人、寫字、畫畫等,以便入學後能儘快適應課堂學習。此外,還需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比如:記住老師留的作業並能完成)。
在生活習慣上,幫助孩子了解小學一日生活,提前作些準備,提高孩子自我照顧和保護的能力。孩子必須學會正確的穿衣、褲、鞋,有好的飲食及進餐習慣。
在衛生習慣上,培養幼兒講究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喝生水;勤剪指甲;保持衣物的整潔和環境的整潔。
此外,還需讓孩子懂得一些必要的公德,如引導幼兒學會傾聽、上課不亂插嘴,舉手回答問題;不亂翻(拿)別人的東西,愛護學習用品;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等。
四、文具物品準備
要為孩子準備好書包、木頭鉛筆、削筆器、橡皮、直尺、鉛筆盒、塑料墊板、1本記錄本及草稿紙等文具。一些必要的美工用品,比如安全剪刀、油畫棒、水彩筆等,這類物品可不著急購買,開會後聽聽學校的安排。
孩子上學還得帶上這些生活用品:手帕、紙巾、單片裝溼巾紙、保溫杯、抹布等等。
五、上學線路研究
孩子上學是一件大事,雖不需如趕高考般細緻,但踩點、線路和接送人員的安排也需籌劃好。
如果孩子上學由父母接送,那做父母的必須安排好孩子上學的時間與自己的工作時間。如果由祖父母輩接送,那為父母的也應該為長輩安排好行程。
建議上學前踩點幾次,一來可以熟悉上學線路,二來也藉此帶孩子多去新學校走動一下。踩點的時間建議可在周一和其他工作日各進行一次,一般周一可能特別擁堵一些。
在新學期的第一天,記得提前出門,以應對一些突發事件。
總之,在孩子入學這件事情上,為父母的要做到外松內緊,儘可能不要把緊張的情緒帶給自己也帶給孩子。在思想上重視,落實到行為上需細緻,但千萬不可焦慮。畢竟孩子入學只是慢慢人生的一小步,即使做得不夠好,也無需太過自責。
2020年鄭州市區各小學8月中下旬開始入學報名,所需證件要看清。
本地戶口入學所需證件
1.戶口簿
如果一家三口的戶口不在一個戶口本上,建議家長攜帶能夠證明是夫妻的證件,如結婚證、孩子的出生證明,並且帶好所有的戶口本。
2.房屋所有權證
戶籍所在地為:①本區集體戶的適齡兒童,監護人要提供鄭州市房產管理部門出具的;②無房證明;由③集體戶所對應小學;④視學位情況進行安排入學。
①本區集體戶:指的是孩子的戶口跟隨父母其中一方在集體戶上。
②無房證明:集體戶需要到房產管理部門開具無房證明。
③集體戶所對應小學:集體戶無房的,孩子上小學是到戶口所在地所對應的小學去報名。
④視學位情況:優先安排人戶一致的,如有空餘學位安排集體戶無房的。
鄭州集體戶口入學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孩子是鄭州集體戶口,父母鄭州無房
如果孩子的戶口在鄭州市集體戶口裡,家長目前在鄭州無房,可按照鄭州市常住戶口入學政策給孩子報名,同時提供無房證明。
例:孩子和母親是鄭州金水區集體戶口,但不在金水區住,名下沒房,上小學該回金水區還是租房在哪裡就劃片到哪裡?
答:集體戶口也屬於鄭州市戶口的一種,如果孩子父母名下沒有房子,要出具無房證明,並按照鄭州市區常住戶口政策給孩子報名,出具相關證件。住址和戶口不一致的情況以實際住址為準。
孩子是集體戶口,父母鄭州有房
如果父母在鄭州有房產(無論孩子戶口屬鄭州集體戶口,還是外地戶口),如果想在鄭州報名入學,建議家長把孩子的戶口轉移過來,這樣便可參照本地常住戶口適齡兒童政策入學。
例:孩子和母親的戶口是金水區黃河路集體戶口,今年在管城區買房,按照劃片原則,孩子是劃分到金水區,還是管城區?如何準備證件?
答:這種情況符合鄭州市常住戶口適齡兒童入學要求,家長應按常住戶口準備相關證件。
另外,入學堅持戶籍與父母生活家庭實際住址一致的原則,父母可將孩子的戶口轉移到管城區,即鄭州市區內轉移戶口,孩子戶住一致,可在管城區就近入學。
3.父母身份證
4.《預防接種證》
外地戶口入學所需證件
1.鄭州市居住證
2.勞動合同/營業執照
家長要提供和本區域用人單位依法籤訂的《勞動合同》,或者在這個區域內辦理的工商營業執照(含納稅或免於納稅相關證明)。
家長們要提前找到勞動合同哦,如果遺失,要及時和公司溝通補籤!
3.父母身份證
4.居民戶口簿
如果一家三口的戶口不在一個戶口本上,建議家長攜帶能夠證明是夫妻的證件,如結婚證、孩子的出生證明,並且帶好所有的戶口本。
5.預防接種證
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到實際居住地所在區教育局指定的報名點報名,經審查同意,按照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安排到相關學校就讀。
*在分配結果出來前並不能知道孩子將就讀哪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