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
18歲的大學生小陳
在參加學校舉行的拔河比賽中
突然出現了頭痛、嘔吐等症狀
整個人癱軟在地上
送到醫院一查
竟然是——
腦 出 血
12月12日
集美一家高校舉行拔河比賽
小陳在比賽過程中
非常亢奮且投入
使出了「吃奶的勁兒」
力圖為團隊爭光
但是
比賽剛開始
他就出現了頭痛、嘔吐等症狀
很快整個人癱軟在地上
被學校老師緊急送往
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急診科搶救
接到患者後
趕到急診科會診的
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龍建武及黃曉斌醫師
對小陳進行初判
↓↓↓
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龍建武及黃曉斌醫師
「這麼年輕,我們首先考慮他要麼顱內動脈瘤破了,要麼就是動靜脈畸形破裂。」
果然
頭部CT血管成像(CTA)顯示
小陳系右顳葉腦動靜脈畸形的血管破裂
這是先天性的腦部血管畸形
找到問題根源
立刻再對小陳進行「腦血管造影」檢查
明確破裂位置
確定選擇介入微創術
清除腦部這顆已爆炸的「炸彈」
龍建武說:
選擇介入微創栓塞術,是考慮到男孩入院時神志還是清醒的,且年輕,如果選擇開顱,會在腦袋上留下一道疤痕,對他未來的人生或許會造成不小的心靈創傷。介入微創栓塞術只需讓導管從他的大腿根部進入顱內,就能把問題給解決了,完全看不出疤痕。
手術中,一條直徑僅0.5毫米的微小導管把栓塞材料注入至腦部畸形血管團裡,手術很快:「經過栓塞,他的畸形血管團完全栓塞治癒。術後恢復良好。」龍建武說,小陳現在還處在靜養狀態,很快就能下床行走了。
龍建武(右三)帶領團隊對小陳進行術後例行查房。(受訪者 供圖)
拔河突發腦出血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
龍建武醫生
「拔河比賽肯定會增加腹壓,而且情緒高漲,很可能導致顱內靜脈回流受阻,原本就異常的顱內血管很容易破裂導致腦出血。類似的情況臨床並不少見,比如高血壓患者或動脈瘤患者在排便時用力過猛,或是打麻將時情緒過分激動,都有可能誘發腦出血。」
醫生手記
顱內血管性疾病患者
應避免劇烈運動
●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龍建武
「顱內動靜脈畸形」的患者發病年齡普遍比較年輕。如果既往體檢曾診斷出顱內有血管性疾病,就應避免參加劇烈性的活動。若無既往病史,但在運動中出現頭痛、頭暈、嘔吐等症狀,應立即停止,切不能「強逞英雄」,休息觀察後無法緩解的,需要立即就醫。像小陳這樣,沒有既往病史,在劇烈運動中腦動靜脈畸形破裂致顱內出血,及時就醫就得到了有效治療。
在這裡,我要特別提醒大家的一點是,到了一定年紀,尤其是四五十歲左右,都建議做一次「頭顱核磁共振平掃(MRI)」和「顱內血管成像(MRA)」篩查,這兩個檢查基本能覆蓋我們腦袋裡面的血管性疾病。據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我們國人顱內動脈瘤患病率達到8.61%,也就是說100個人中超過8個人患有動脈瘤,而顱內動脈瘤一旦破裂,其預後兇險,致死致殘率高,病死率可達40%,倖存者若再次破裂,其預後更差,病死率可達58%。通過篩查評估,防患於未然,能大大降低患者動脈瘤破裂風險。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劉蓉 見習記者:許舒昕 通訊員:李曉蘭
編輯:盧婷雯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