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眾多城市中,寧波時常被人忽略。論經濟能力它抵不過蘇州杭州,論旅遊熱度抵不過南京揚州,可翻開歷史,它也曾是世界級都市,是中國最早揚名全球的城市之一。
這一次到寧波,我著實大開眼界,深覺自己的性格和它很像。寧靜安詳,充滿文雅書卷氣,文雅過後又有吞吐日月江河的氣概,散發著引領潮流的野心,這種特性讓我深深迷戀。
這一切皆來源於寧波獨有的歷史。寧波歷史脈絡很長,極目眺望的最遠端是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這是長江流域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寧波有個別名「鄞」,讀作「吟」,這個字不太好認,因為它是古時的地名。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寧波便以鄞城存在,《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夏時有堇子國,以赤堇山為名……加邑為鄞」。大禹劃分九州後,寧波被列入了揚州版圖。
唐玄宗二十六年,寧波正式開埠,與揚州、廣州一起列為三大港口。那時的唐朝氣象萬千,萬國來朝,有著引領全球的魄力和雄心,那時的寧波,則是唐朝雄心所指的起點。
寧波正式建城是在唐朝,公元821年,明州州治遷到三江口,並築內城,標誌著寧波建城之始。這時的寧波稱為明州,我很喜歡這個名字,文雅中帶有一絲霸氣,霸氣中又蘊含正義凜然的英氣。
於此同時,寧波有了海關市舶司,並逐步成長為世界級的港口城市,到了宋朝,則是中韓日海上貿易的主要港口。
元朝後,寧波頻繁出現在歐洲人的遊記中,還出現在了世界地圖上,或許正是寧波知名度太大,當時多數歐洲人只知寧波,不知浙江。
寧波是典型的海港城市,港灣曲折,島嶼星羅棋布,海運一直是這座城市的命脈,古時的海上絲綢之路有三個主要港口,寧波便是其中之一。
正因如此,明洪武年間取「海定則波寧」之意,改稱寧波,之後沿用至今。漫長的海岸線給寧波帶來了無數機遇,直到現在,寧波舟山港的年貨物吞吐量仍位居全球第一。
千年的繁華,給予了寧波令人驚訝的人才數量,這些人才遍及各個領域,思想界、文學界、科學界、教育界,以及富饒的商業界。寧波人活躍在各個角落,在中華文明崛起的長卷中,刻下了自己的印跡。
寧波的基因是人文名城,當地學問之風盛行,宋元明清時誕生了一大批書院,私人書院、官方書院,像天女散花般散落於城市各地。
此時的寧波,誕生了一眾思想界的牛人,如王陽明、黃宗羲。王陽明被譽為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二聖之一,一生立功、立德、立言,其心學一掃理學帶來的浮誇清流之風,注重經世致用,不但影響了後世學子,還直接促進了日本明治維新的進程。
到了現代,則有餘秋雨等文化名人,他的《文化苦旅》是我的最愛,還有現代教育家蔣夢麟,是北京大學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
這裡需提及另一個人物:範欽,他雖在文學界沒什麼建樹,卻給後人留下了「天一閣」。這是中國現存最悠久的私人藏書樓,始建於公元1561年,是文人們重要的精神遺產。
比起文學界,科學界的名人更讓寧波感到驕傲,它還有個別名「院士之鄉」。
據統計,目前寧波籍院士共有110多個 ,是全國最多的,而中國首個獲得科學界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就是寧波籍人。還有生物學家童第周、遺傳學家談家楨、數學家陳恕行院士等等,他們皆為寧波城的驕傲。
寧波的人才中,有一個群體不能被忽略,這就是商人。寧波商幫是中國近代最大的商幫,推動了中國工商業的近代化,最明顯例子便是上海。
上海的繁華有目共睹,可需知幕後功勳寧波人佔了一大半。上海國人創辦的第一家銀行、第一批保險公司、第一家信託公司,均出自寧波商幫之手。於此同時,寧波商幫還推動了天津、武漢的崛起,論商業頭腦,寧波人從來沒輸過誰。
千年明州城,繁華寧波港!寧波才是江南真正的才子之城,雖說這座城市上被蘇杭壓了一頭,可如今的它正煥發新的生命力,繼續活躍在廣袤的舞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