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做奶茶的加盟商,一開始以為奶茶市場這麼大,自己開個小店,肯定能掙碗飯吃。然後熱血沸騰地拿著少則一二十萬,多則三五十萬的資金開始自己的奶茶創業路。
可是萬萬沒想到,忙活了幾個月才開門的店,沒熬過3個月就撐不住了;有一些店忍痛熬半年,卻沒等來顧客爆棚的那天;前幾個月生意挺好的,後來漸漸就沒人了。能存活一年的店鋪比例不到10%!當初以為自己做了奶茶就能輕鬆賺錢的老闆們,可能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兒,就被市場打了臉。
成功的品牌就是相似的成功,失敗的品牌卻各有各的痛。我們總結眾多失敗原因,發現下面8條是踩坑率最高的!
1.不懂市場選品牌
有不少生意不好的奶茶加盟老闆,當被問到「為什麼選擇這個品類」的時候,大部分人的答案都不是他們有相關的技術或者能把這個品類做好。有人是在別的城市開店覺得不錯,就回自己家鄉開個店;有人是看到大品牌的店天天排隊,自己也想開一個。
這樣的店等開業後生意不好時,老闆往往不從自己產品、服務、體驗方面找原因,而是直接就判定「我們這裡的顧客不喜歡這個東西,我準備換成別的試試」。至於要換成什麼,他的答案一定是「我覺得什麼挺好的」。
但是,關於小範圍內的潛在顧客群,同品類或者其他品類競爭者、自己團隊的技術能力、消費者的消費頻次需求狀況他們都沒有考慮,這樣的創業者我們只能說「有錢任性」。
2.不把產品當核心
新開的店一般會有一些折扣活動來吸引客流,大部分周邊的顧客會衝著開業優惠選擇進店消費,如果你的產品沒問題,一般不會剛開業生意就不好。
產品一定是核心,奶茶加盟的公司不管做到什麼規模,都要對產品有敬畏之心。而且,好產品絕對不能是」我以為「,必須是顧客覺得好。小規模的店顧客本身不會有太大的期待,基本是衝著你的品類去的,就是顧客需要你的產品。如果你不能把產品做到顧客願意來第二次,再怎麼宣傳推廣也沒有用,內功不好,一推就倒。
3.不懂營銷搞促銷
奶茶市場同質化嚴重,很多不懂創新又不願學習的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模仿別人的促銷活動,試圖通過低價競爭贏得市場。可是,大牌做活動之後確實吸引了一批顧客成為忠實粉絲,你的店可能促銷結束就涼涼。最近幾個月,不斷有媒體報導新店開業促銷不當導致幾天之後就關門的案例。
大品牌玩促銷時。並不是看到的全場五折、充值返現。他們可能有原材料供應鏈優勢,設置有人的引流產品後靠搭配其他產品賺利潤,或者某些大牌就是想通過低價策略熬垮一批小店然後獨佔市場。
促銷不是營銷,不懂的人去模仿,真的是外行看熱鬧賠錢賺吆喝。沒有經過設計的促銷活動,只是給了顧客但時間佔便宜的機會。
4.不講體驗口碑差
很多奶茶店覺得自己不是大品牌,可以不考慮服務和體驗,能給顧客把產品做好就行。這樣的想法,怎麼積累回頭客?如果能讓顧客在購買的同時感覺到舒服、放心,顧客才會幫你傳播,形成口碑。運營沒有什麼大事,做好每件和顧客有關的小事,就是大事。
5.不做調查選門店
關於奶茶加盟行業選址的坑,一定是很多奶茶創業者吐槽最多的點。從開業到成熟商圈都需要一定時間,在選擇之前,一定要考慮能不能撐過過渡期。
還有的加盟商可能考慮到投資新店資金費用大,就以便宜的價格承租位置不太好的店面,結果門頭招牌都被遮擋,路過的人看不見。此外,還要考慮門店周圍的品牌、商圈整體的消費人群層次、門店能夠捕獲的客流量等。
6. 不看資金重裝修
有一部分奶茶加盟的小白,覺得只要把自己的店裝修好,顧客的體驗一定也會好,所以會把創業的一大批資金用在店面裝修上。
大品牌相對來說有更多途徑的現金流,都能被資金捆著,更何況很多創業者幾乎是在一開始就投入了全部資金新店開業之後,好的情況下2—3個月開始盈利,所以要留下充足的資金應對前幾個月的各項費用,一旦出現現金流斷裂,就會有一系列的問題出現,不及時解決,奶茶店可能就有關門的危險。
7. 不懂行業做加盟
近些年隨著奶茶加盟連鎖發展得越來越快,很多之前沒有接觸過奶茶的人,也會被品牌方「保姆式服務」的承諾和誘人的投資回報計劃說服,覺得沒有經驗也沒問題。
但是很多加盟品牌只是負責部分原料的配送,根本沒有其他的培訓和支持。這就導致很多奶茶小白開店之後一團亂,品質無法把控,員工無法管理協調,更不要說新品研發、營銷推廣。
沒有行業經驗的很多奶茶創業小白選項目完全是跟風,不會考慮選擇的品類是否有長期的發展可能!
8. 不懂傳播追洋氣
很多創業者把自己投資的店都當成自己的孩子,為了追求新潮,盡找一些英文,韓文,日文的奶茶品牌加盟,你的市場在中國,洋文化奶茶品牌對於普通大眾幾乎是沒啥印象的並且很費解,你完全忽略品牌名基本的作用。作為一個品牌名,他首先要解決傳播的問題,讓不同年紀的顧客一看就知道你在賣什麼東西,而且方便顧客去轉述介紹。
所以,那些名字聽上去特別抽象的奶茶品牌,傳播推廣成本會很高,可能在第一眼就被顧客淘汰掉,顧客不會專門跑進去看看你賣什麼的。還有名字中英文結合、帶著日韓字符的,你讓顧客在給別人介紹的時候怎麼說?
當然,失敗的原因可能不止我們列舉的這些,也有合伙人意見不同關門的、突發安全事件被迫停業的等,每一種情況對於剛入行的創業者都是挑戰。至少要做一個懂行的創業者,能夠躲開前人踩過的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