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第4任校長人選敲定:麻省理工博士,曾是科大副校長!

2020-12-11 AEIC學術交流中心

近日,澳門科技大學發布通告,新任校長人選出爐,明年1月履新。時隔8年,校長之位終於迎來一輪的更替,李行偉接棒前任校長劉良,成為澳門科技大學新人校長。

澳科大3任校長,每一任均履歷光鮮

澳科大建校於2000年,對於國內許多老牌院校來講,年僅20歲的澳科大就如新生青年般年輕稚嫩。別看澳科大建校歷史如此之短,不算今年即將上任的李行偉,澳科大已經有過3任校長了。

第一任校長是周禮杲,2000年正式擔任,2002年卸任,任期2年。周禮杲此前是清華大學教授,參與創立過清華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曾任澳門大學校長。積極與外部建立交流合作,同國內外140餘所高校籤訂合作協議。作為創校校長,周禮杲為澳科大聘請教授、建立實驗室、親自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論文等,為澳科大打下了堅實基礎。

第二任校長是許敖敖,2002年正式擔任,2012年卸任,任期整整十一年,是澳科大3任校長中任期最長的一位。作為前南京大學教授、副校長,許敖敖在校管理方面顯然有著自己獨特的管理方式,以前瞻性的眼光,提出各種符合當時發展情景的教育方針,比如人才培養、科研方針、校園文化等,推動了澳科大整體發展,中藥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就是澳門科技大學所有,可見其實力之強。

第三任校長是劉良,2013年正式擔任至今。劉良是香港浸會大學終身教授、中醫藥學院院長,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為中醫藥方面的頂級專家,發表SCI論文230多篇,劉良開設藥學學士學位課程,在帶領師生在中醫藥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彌補了當時澳門高校在藥學領域的空白。

對比之下?即將上任的李行偉履歷如何?

李行偉,上海出生,今年60歲,是世界知名環境水力學學者,大禹獎得主。一九七七年,李行偉在美國麻省理工大學順利畢業獲得博士學位,3年後,於港大任教,4年之後,李行偉以驚人的晉升速度,升任港大副校長。

2010年,李行偉又擔任了科大副校長,履職6年裡,科大的QS排名從42名爬升到了28名。足見其實力,背後是李行偉在上任期間以其獨到敏銳的策略,積極與內地開展了多項合作,包括教育培養、高端科研合作等措施取得的成果。

澳科大校長換帥,備受期待

儘管澳門科技大學如此年輕,在前3位校長的積極布局下,它已然成為一所身披各項榮譽的高校:

近年國際排名飛漲:2019年,澳門科技大學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為250名,成功躋身世界前300名。同年QS排名中,澳門科技大學位列229位。雖不是985院校,但科研能力足以媲美:擁有2項國家重點實驗室(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與月球與行星科學家國家重點實驗室),4項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夥伴基地及聯合實驗室。師資優越:澳科大積極引進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國際頂尖學者前來任教,2016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中,澳門科技大學就有兩位教授入選;更有多位知名校友,如鍾南山、袁隆平、歐陽自遠、埃爾文內爾、林毅夫、葉永烜等知名科學家。

以上種種都體現了澳門科技大學的實力所在,不知經歷此次換帥,澳科大能否在李行偉的領導之下更上一層樓?我們拭目以待。

註:本文為AEIC學術交流中心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科大首席副校長史維 獲薦出任新校長
    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九月離任,接任人選曝光,首席副校長、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史維獲校長遴選委員會推薦,成為唯一校長候選人。
  • 武漢大學校長來自中科大副校長,未來華科校長會來自國科大?
    武大官方披露:2016年10月31日,李曉紅離開武漢大學,將不再擔任武大校長一職。2018年11月8日,全國政協在京召開第58次雙周協商座談會上,李曉紅以教育部副部長的身份亮相。11月15日發布的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信息中,任命李曉紅為教育部副部長,免去其武漢大學校長職務,2016年12月6日下午,在武漢大學教師幹部大會上,中組部有關負責人宣布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武漢大學校長人選的決定:竇賢康同志任武漢大學校長。
  • 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包信和任中科大校長(圖)
    中央決定:萬立駿任中國僑聯黨組書記。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整理了包信和與中國科大的聯繫,應當說:就任校長之前,包信和與科大的聯繫相當緊密。早在2004年,包信和研究員即受聘為中國科大化學物理系主任,委任通知於2003年底下達。2010年9月,包信和院士與多位專家前往科大參加中國科大微尺度國家實驗室成功舉辦的清潔能源國際研討會,並作了生動的學術報告。
  • 54歲清華博士曾勇擬任電子科大校長,前任已赴川大
    54歲清華博士曾勇擬任電子科大校長,前任已赴川大 李寰/微信公眾號「川報觀察」 2018-09-24 22:14
  • 國防科大新領導層亮相:王懷民任副校長兼教育長
    原標題:國防科大新領導層亮相:王懷民任副校長兼教育長  繼新調整組建的國防科技大學軍政主官雙雙亮相之後  消息提到,中央軍委第五巡視組組長、正軍職巡視專員陳東登,中央軍委第五指導組副組長、中央軍委改革領導小組專家諮詢組專家王義華,學校副校長兼教育長王懷民、副校長劉澤金、副校長凌仕明、副政委史衍良參加。學校副政委劉文軍主持。  上述官方消息證實,國防科大原副教育長王懷民已經出任該校副校長兼教育長。公開信息顯示,王懷民長期在國防科大任教,曾任該校計算機學院教授、副院長。
  • 南方科大三界校長,分別來之中科大,北大,清華,有何緣故?
    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2018年5月,南方科技大學獲批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8年就獲得博士學位,這個速度堪比宇宙第一速度,國內很多高校建校都快百年了還沒博士點呢。南方科技大學目前有全職院士22人;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 首席副校長推薦評職稱 港科大"奇蹟"是這樣煉成
    20年之間,3任校長、眾多教授、無數學生,如何落實這些建校理念,怎樣一步步豐滿這所一流大學的「血」和「肉」?如何評定職稱院系及評核委員會評審,至少5位校外學者評議,首席副校長推薦20年時光荏苒,創校教授們大多已經退休,港科大要對年輕一代一流人才保持吸引力,靠什麼?
  • 趙凌雲任華中師範大學校長
    7月15日,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孫堯在華中師範大學宣布了教育部黨組的任免決定,趙凌雲任華中師範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楊宗凱不再擔任華中師範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據介紹,趙凌雲,男,1962年8月生,1986年11月入黨,1983年7月參加工作,中南財經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教授,第十屆、十一屆湖北省委委員。
  • 報考2020學年澳科大研究生課程人數取得歷史性突破!
    隨著澳科大近年來海內外學術聲譽的持續擴大,教學質量、科研水平的不斷提高,今年報讀人數也創下歷史新高,超過12,000人。其中報讀碩士課程的考生逾10,000名,報讀博士課程的考生近2,500名。累計錄取人數約2,850人。  除考生人數創下歷史新高外,生源質量也在持續提升。
  • 華中科大常務副校長羅俊或將任中大新校長
    今天上午,有消息傳中科院數學物理學部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羅俊將擔任中山大學校長。隨後記者從中大有關人士處了解到,中大新校長的人事任命尚無正式消息,學校也在等待正式通知。但記者獲悉,校長人選最快有望在月底前公布。
  • 國科大黨委書記張杰會見法國索邦大學校長
    國科大副校長吳嶽良院士、副校長王豔芬教授等參加會見。  張杰歡迎Jean Chambaz校長一行的來訪,向來賓介紹了中國科學院高等教育發展歷史,國科大科教融合等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優勢,以及國科大對中科院的學科建設和發展的支撐作用。張杰還向來賓介紹了北京懷柔科學城戰略定位、規劃前景,以及國科大在科學城建設中得天獨厚的發展機遇。
  • 廣東梅縣鄉賢李元元任華中科大校長,曾執掌一南一北兩所名校
    11月1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在華中科技大學宣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任免決定,李元元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丁烈雲不再擔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職務
  • 中國科大校友汪揚任香港科技大學候任副校長(大學拓展)
    香港科技大學今日(2020年9月11日)宣布委任汪揚教授為下任副校長他曾於2006至2007年間擔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課程主任。香港科大經嚴謹的全球招聘程序委任汪教授。香港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對新任命表示欣喜﹕「汪教授具備出色的領導才能及溝通技巧,並了解大學所面對的挑戰及發展方向,包括廣州校園這個重要的發展計劃。憑藉汪教授優越的條件,我深信他定能在新職位上促進大學的蓬勃發展,提升香港科大在本地及國際間的知名度。」
  • 近15年211高校半數校長任部級高官 揭秘大學校長都是什麼級別?
    這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11任清華校長符合清華傳統,是一位清華本土培養的「雙肩挑」學者型幹部。  邱勇的簡歷顯示,他1983年考入清華化學與化工系,博士畢業後留校,從化學系學生輔導員幹起,歷任化學系主任、理學院副院長,去年9月任校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
  • 【科大新聞】港科大委任史維教授為第四任校長
    候任校長史教授對獲委任感到非常榮幸,他說:「作為科大的一份子,我深感驕傲。這不僅是由於科大各師生及員工的才幹與熱誠,令一所如此年輕的大學得以於國際上佔一席位,亦是由於我看到他們內心對精益求精的那股渴望。未來,我會致力維繫及促進一個開放而雙向的校園文化,讓每人都能盡展所長,實踐抱負,克服挑戰以回饋社會。」科大校長陳繁昌亦對史教授的委任表示歡迎。
  • 史維被任命為香港科技大學第四任校長
    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通過任命首席副校長史維為第四任校長,9月1日履新。
  • 全額獎學金機會,阿爾伯塔大學、澳科大、西蒙菲沙大學碩博招生中
    他於 2012 年和 2017 年分別在北京大學計算機系取得學士、博士學位,後曾在滑鐵盧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工作。牟力立的研究興趣主要在於基於機器學習的自然語言處理和程序語言處理。澳科大發展迅速,目前是澳門規模最大的大學,含 12 個學院 / 學部、10 個研究院所、2 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 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夥伴基地。
  • 國防科大迎來第二任政委!
    調整組建三年半後,國防科技大學迎來第二任政委。在2020年冬季將領例行調整中,曾任南部戰區空軍副政委、政治工作部主任的傅愛國少將出任國防科技大學政委,其前任劉念光中將已年滿63歲。據國防科大微信公眾號消息,12月31日,國防科技大學舉行2020年度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儀式。
  • 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與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籤署合作協議
    2020年11月30日上午,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與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於澳科大N座圖書館N101籤署合作協議。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張利與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張誌慶籤署合作協議。澳科大廖澤雲校監、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袁駟副主任、澳科大校長劉良講座教授出席儀式並見證籤約。
  • 阿爾伯塔大學、澳科大、西蒙菲沙大學碩博招生中
    他於 2012 年和 2017 年分別在北京大學計算機系取得學士、博士學位,後曾在滑鐵盧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工作。牟力立的研究興趣主要在於基於機器學習的自然語言處理和程序語言處理。澳科大發展迅速,目前是澳門規模最大的大學,含 12 個學院 / 學部、10 個研究院所、2 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 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夥伴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