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青島2月9日電 「廣大村民朋友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常見發熱、乾咳……」早上7點,豎立在段泊嵐鎮各村委會的大喇叭又準時響了起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繼續肆虐中國,醫療條件薄弱的鄉鎮農村怎麼打這場防疫戰?
社區幹部: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
「我們社區8個村莊進村路口哨崗都搭建了這樣的帳篷,無論颳風雨雪都可以保障執勤。」段泊嵐鎮毛家嶺社區主任孫衛忠介紹說,進出村值守盤查是全力消除病毒傳播途徑的重要一環,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鎮、村執勤人員在這裡主要開展進出車輛、人口排查、登記、測溫、消毒等措施,嚴防疫情輸入。
「人員通常是2-3班倒,一班3個人,社區除了留一人負責統籌協調外,其他人員全部充實到了村莊一線。」孫衛忠介紹道,社區作為一級黨委,既要統籌轄區村莊的疫情防控任務,又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帶領村莊開展每日的摸排監測、街巷消毒、宣傳告知等內容,多方面入手織密疫情防控網。
「防疫工作不是搞形式主義,我們要做到一絲不苟,不能有一絲漏洞。」記者注意到一個小細節,一圈轉下來,孫衛忠將口袋裡裝的3個口罩都給了村裡的老人。
黨員:衝鋒在前,爭當「逆行者」
老黨員就像一面旗幟,在戰「疫」面前,他們用初心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每天早上七點半,73歲高齡的姜家莊村老黨員、支部委員姜法傑已早早來到村莊卡口處,套上紅袖標,戴上一次性防護口罩,開始了新的一天的值勤工作。
「我是一名19年黨齡的老黨員了,在疫情面前,黨員不上誰上前?」姜法傑曾做過姜家莊生產大隊大隊長、村委會主任,200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至今擔任姜家莊村委委員和支部委員。在工作崗位上,他幾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然而,天不遂人願,就在2019年7月,剛剛失去老伴兒的他又被診斷為食道癌,鄉親們都感到惋惜。村兩委研究決定,為照顧姜法傑的身體狀況,就不安排他值勤了。但是,姜法傑卻不同意,他告訴記者,只要活著,就要活得有價值。
社會捐贈:萬眾一心抗疫情愛心捐贈暖人心
在抗擊疫情的力量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各界愛心人士也加入到這場戰「疫」中來,給奮戰在基層一線的工作人員送上了溫暖,充分體現了社會大愛和守望相助的精神。
「企業就是紮根在這片熱土上,大家都希望為抗擊疫情工作貢獻一份力量。」該鎮商會會長王學鋒說道,捐款倡議發出後,廣大會員企業紛紛響應,目前已完成第一批11家企業合計27萬元錢款捐贈,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團結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戰「疫」!
村莊公職化書記:新人新氣象、展現新作為
剛上任3個月的公開遴選支部書記,程戈莊三村支部書記徐方倫果斷放棄休假,年三十他又從即墨城區的家裡回到村莊安排防疫工作。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這些天他乾脆都住在了村裡,一線指揮、親力親為。
「這場戰『疫』不僅是對工作的考驗,也是與村民緊密聯繫的一次見證。關鍵時候,黨員就得豁得上、靠得住,經受得了考驗!我是村黨支部書記,必須帶好這個頭!身負使命自然要舍小家為大家,想孩子了就給家裡打個電話,忙到一定程度電話也顧不上打了。」徐方倫說。
村莊志願者:防控一線飄揚的黨旗是前行的方向
「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作為村莊一份子,要向村莊黨支部請戰,加入到共同防控疫情鬥爭中去。」自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受到鎮村幹部擔當奉獻精神鼓舞,即墨區段泊嵐鎮東瓦一村志願者辛衛、於敦新、於傑、於和田、於高山、於秋生等六名村民志願者莊嚴的向村莊黨支部提交《請戰書》,並摁上自己的紅手印。
根據村莊黨支部統一安排,他們每天早晨七點半上崗,一直要工作到晚上十點多,始終堅守在村莊進出口崗位進行執勤和檢查,並主動用私家車對進村路口進行封堵,六人合計捐款1600元用於購買口罩等防護物資。
受到他們的感染和鼓舞,村莊越來越多的人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防控疫情鬥爭中去。「在這幾天的防控鬥爭中,鎮村黨員永遠都衝在最前線,他們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我要向黨組織靠攏,我之前寫過入黨申請書,我準備再次向黨組織提出申請。」辛衛說。
網格員:一橫一豎織密防控安全網
雖已過晌午,但北方的室外扔凍的人搓手跺腳,段泊嵐鎮東章嘉埠村的網格員周明輝一邊哈著氣整理著手裡的資料,一邊勸說家人回家吃飯,這已經是他們一家三代四口人戰鬥在村莊防疫一線的第13天了。
從大年三十開始,他就活躍在村莊疫情防控第一線,「摸排外來人口、疫情防控宣傳、村口來往人員登記、體溫監測,街巷消毒,每件事都得幹,總怕哪件事沒做好,留下隱患。」周明輝說,沒有疫情的那天,才是真正的過年。正是被他這種奉獻精神感染,他已經年過七旬、頭髮全白的老父親,上初中的兒子也加入到了村莊疫情防護志願隊。
作為網格員中的黨員,周明輝每天都得工作10個小時以上,妻子怕他上了年紀吃不消,有時也會讓他少出門,他就偷偷溜出門。「這種關鍵時刻,大量工作需要幹,我是村幹部,又是黨員網格員,要起帶頭作用」他總說。妻子擰不過他,只能每次都把熱水送到值勤點。(劉穎婕 張德林 孫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