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風雲變,英雄輩出時。
艱難中前行的2012年中國車市已經走過半程,各大車企半年「成績單」並不樂觀。日前,東風日產宣布上半年銷量達到44.5萬輛,同比增長率高達21.7%,遠超過行業7%的平均增速。其中,有「車界穆桂英」之稱的朱曉竹所帶領的西區營銷部更是取得綜合業績排名第一,銷售目標達成率105%的好成績。
作為西區營銷部副部長,朱曉竹徵戰車市的秘訣是什麼?她如何看待區域市場的競爭格局?日前,華西都市報記者對其進行了專訪。
團隊作戰助推業績大增
今年上半年,東風日產銷量同比增長超過20%,其中西區營銷部增長達到30%。
朱曉竹認為,這一切得益於西區營銷部整個團隊的努力,以及「快準狠」的做事風格。「西區營銷部並非一個單純的售前推進團隊,而是一個成建制團隊,其職能包括售前、售後、水平事業、網絡發展、市場開拓、客戶投訴服務等,是全價值鏈的業務團隊。我對這個團隊的要求首先是市場反應速度要快;其次因地制宜,根據地區特點展開差異化營銷,是為準;最後是執行力夠狠,100%執行下去。如果把東風日產西區營銷部業績比作火箭,精細化的管理是其根本推動力,而內部激勵機制和整個營銷體系的推進則是兩側的助力器。」
因地制宜營銷分級管理
她進一步介紹,由於整個西區幅員遼闊,差異性很大,東風日產最終決定採取分級營銷管理的辦法。即根據西區各個城市的經濟總量、銷量規模、城市消費者特性等,將整個西區劃分為7個衛星城、36個百城翻番城市,27個雛鷹城市。每個級別的城市給出不同的營銷策略。
比如說,在衛星城展開媒體專案以及線上線下的整合營銷。「衛星城的專案我們會提出有挑戰性的目標,把團隊的力量帶動起來。一旦實現挑戰性目標,對周邊城市的輻射是非常大的。上半年和華西都市報兩個專案的合作,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
有效激勵創新內部競爭機制
科學管理固然重要,但激勵機制同樣不可或缺。據了解,今年市場大環境不好,東風日產啟動過億資金向全國經銷店發放半年度補貼。
朱曉竹則對這部分資金的發放方式進行了創新,不再圍繞提交車來制定政策,而是制定更適合西區,更能激勵營銷團隊的策略。比如,等量級城市之間展開PK。再如,集團店要進行排名,銷售報表直接發到投資人手裡。「從前,投資人只知道自己投資實體的數據,但實體在整個行業體系裡面的排名並不了解。現在,他們可以通過一張表格了解到這些內容。不僅如此,排名成績越好,就能爭取到越多的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