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輪胎一般幾年換一次比較好?所有的車主快看看吧!
對於絕大部分私家車來說,按照每年行駛1萬公裡左右計算,輪胎更換周期一般控制在4-5年或者4-6萬公裡為宜。輪胎是一輛汽車身上磨損最頻繁、受外力衝擊最直接的零部件,他的優劣直接關係到我們日常行車安全,所以要儘量遵循周期更換的原則。而影響汽車輪胎使用壽命的因素也有很多,下面我們具體聊一聊。
決定輪胎磨損程度輕重的首要因素就是使用頻率了,也就是說你跑的越多,輪胎磨損自然越嚴重。現在隨著鋪裝道路的普及化,早期的坑窪不平等爛路確實少了很多,輪胎使用壽命也大大延長。不過,如果我們不注意駕駛習慣也會加速輪胎磨損,比如急加速、急剎車、猛打方向等等,都會造成輪胎與地面硬摩擦瞬間加劇,甚至造成局部磨損嚴重的現象,日常駕駛要溫柔起步、提前點剎慢剎、轉向也要控制車速。
決定輪胎使用壽命的第二個因素就是外部環境了,比如日曬雨淋、停車不注意地面狀況等等。輪胎本身就是橡膠製品,日曬雨淋會讓輪胎發生質變,高溫加速老化,雨水腐蝕輪胎表面。平時停車時不注意觀察地面狀況,比如地面坑窪不平,導致輪胎長時間處於變形狀態;比如隨便停在馬路牙子上,尖銳物體上等等,都會造成輪胎受力不均。
如何保養輪胎已儘可能延長使用壽命,其實我們只要平時注意檢查輪胎胎紋變化,及時清理夾雜的石子等硬物,避免長時間露天停放,雨後及時清水衝洗輪胎,停車找平坦路面是完全可以把輪胎性能發揮到極致的。當然無論我們再怎麼保養,只要正常使用,都有他的期限,4-5年就應該考慮更換了。
汽車輪胎的更換並不唯一以時間作為標準參考。因為使用的環境、強度不同都會影響到輪胎的使用壽命。
對於絕大多數私家車用戶都是參考6-8萬公裡和使用5年為更換參考,當然在接近這兩個參考點的時候也要關注輪胎上磨損標記、輪胎老化情況來進行判斷。而且一般遵循這個更換周期的私家車用戶通常每年的行駛裡程都在2萬公裡以內。
如果您的車子比這個使用要更勤,跑的裡程更多,那麼更換的時間肯定就要縮短。有些人的駕駛風格比較激進,經常急起急停,相比那些正常駕駛下的輪胎,雖然使用的裡程相同,但磨損肯定更厲害,自然也要縮短更換的時間和裡程,尤其是那些用來跑過賽道或者在場地做駕控活動的,當然拿來玩漂移就更不用說了,可能不要一天就得更換都不奇怪。對於一些輪胎嚴重虧氣,或者憋著輪胎繼續行駛的,那就不用考慮輪胎壽命了,等發現了就考慮直接換吧。
行駛裡程很少或者索性車子放著不開輪胎是否就可以更久更換呢?這個雖然比正常使用確實可能磨損要少很多,但也不會延長太久的使用壽命,因為輪胎主要是橡膠材料,隨著時間的推移橡膠是會產生老化和龜裂現象的,使用質量比較好的橡膠可以適當的延長使用壽命,比如開十萬公裡也不是不行,但如果要是翻新胎或使用劣質橡膠為原料生產的輪胎自然壽命就更短了。
輪胎關係到人們的安全和行駛的效率、舒適性,最好養成經常檢查輪胎的習慣,比如每天早上出發前做繞車檢查,可以有效的發現潛在的隱患,如果發現啃胎或者方向跑偏、抖動儘早去做動平衡和四輪定位,讓輪胎在正常工作壽命期內更好的為使用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