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鞋帶》簡體中文版已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和群島圖書引進出版,並由「那不勒斯四部曲」的譯者陳英擔綱本書翻譯。9月2日,第77屆威尼斯電影開幕。由《我們的生活》導演丹尼埃萊·盧凱蒂執導,義大利影星阿爾芭·洛爾瓦徹、路易吉·洛·卡肖主演的新片《鞋帶》作為開幕影片在這一天首映。除了兩位主演,這部影片還有蘿拉·莫蘭特、西爾維奧·奧蘭多、喬凡娜·梅佐喬爾諾等義大利演技派演員參演。而開幕影片《鞋帶》的原著也是部義大利暢銷小說,目前已被譯成三十三種文字,它已斬獲「《紐約時報》年度關注好書」、「《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圖書」、「《科克斯評論》年度最佳小說」。今年5月,《鞋帶》簡體中文版已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和群島圖書引進出版,並由「那不勒斯四部曲」的譯者陳英擔綱本書翻譯。
電影海報故事開始於一個炎熱的夏季,人到暮年的阿爾多和婉妲從海邊度假回到家,發現家裡被翻了個底朝天,連愛貓都不見了。是誰幹的?疑惑牽扯出了這個家庭的秘密:阿爾多年輕時曾欲拋妻棄子,與一個叫莉迪婭的女人同居。經歷緊張、摩擦和平淡生活的重壓,婚姻維持下來,但裂痕早已存在。如果細細打量,就會發現裂痕顯而易見,就像一隻早已有裂縫的花瓶,一觸就碎,只是無人願意承認。在小說裡,曾經的背叛不僅只通過丈夫和妻子的角度進行回憶,還有兩個孩子的記憶。「對我們的父母來說,把他們綁在一起的是讓他們可以一輩子互相折磨的紐帶。」換言之,小說從三個角度還原了整個事情的始末,也揭示了家庭內部每個人的迥異感受與無法交流的處境,揭開了當代婚姻家庭在溫情脈脈面紗下的赤裸真相。
《鞋帶》被引進中國後,許多讀者感慨這個故事和「中國式家庭」「中國式婚姻」太像了——雖然彼此厭惡,卻非要捆綁在一起。作家陶立夏說:「《鞋帶》這本書像場審判,妻子、丈夫、母親、父親、情人、兒女,大家在不同的身份裡控訴彼此如何互相傷害。」
《鞋帶》英文版譯者、普利茲小說獎得主裘帕·拉希莉也評價說,它是一部巧妙的推理小說,一部由錯誤構成的喜劇,一部家庭劇,一部悲劇,也是對性革命、婦女解放、理性和非理性衝動的犀利評論。「它就像一個比例完美的立方體,把它轉過來,你會發現另一面。」
《鞋帶》原著作者多梅尼科·斯塔爾諾內。值得一提的是,《鞋帶》原著作者多梅尼科·斯塔爾諾內是義大利著名作家,也當過編劇和記者。他於1943年生在那不勒斯,在為多家義大利報紙工作前曾是一名高中教師。2001年,他以小說《格米託街》獲得義大利文學最高獎——斯特雷加獎。此外還有多部小說被改編成劇本。在譯者陳英看來,費蘭特(編者註:「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作者))和斯塔爾諾內的視角雖然完全不同,但他們都側重於揭示溫情表面下的真相,挖掘那些並不美好的感情。費蘭特的女性情感描寫更真實,而斯塔爾諾內的男性心理描寫更逼真。
《鞋帶》是斯塔爾諾內的「家庭三部曲」的一部,其他兩部是《坦白》和《玩笑》。三部曲裡的男性主人公都七十出頭,從年老的角度回顧自己的一生,公眾形象和私人形象分離之後,主人公會對自己和經歷的一切產生懷疑,產生一種無法抑制的焦慮。「這和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設』問題不謀而合,我們始終應該對自己真正是誰有所懷疑,有所反思。」陳英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