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希望擬回購股份的上市公司上調回購價格 專家稱那是「一廂情願」
掛著「A股回購首家」稱號的天音控股,在第一期大幅回購358萬股後,第二期回購行動卻遲遲未見下文。公司本周三對外宣布,截止3月末,公司仍舊「零股未買」。由於股指的持續回暖,天音控股股價早已大幅脫離公司較早前所定下的回購價格上限,這直接導致了其二期回購行動的流產。
針對股價大幅下跌時所定的回購價格遠低於上市公司最新股價的這一現象,持有公司股份的投資者向本報諮詢,上市公司是否應該對回購價格進行調整,使得回購行動順利開展。但業內專家卻表示,上市公司回購上限既然已定下,希望其隨市場波動調整,這恐怕只是投資者的「一廂情願」而已。
這也就是說,若無重大變化,天音控股、海馬股份(000572,股吧)等公司在所剩不多的回購期限內,將出現零股不買情景。曾經轟轟烈烈的回購大戲也將在無股可購的情況下草草收場。
股價遠超回購上限
上市公司無從下手
天音控股本周三公告稱,截止2009年3月31日止,公司董事會尚未對第二期股份回購做出具體安排,公司第二期回購股份總數為0股,支付回購資金額為0元。根據天音控股規定,公司第二期擬回購不超過1000萬股的社會公眾股,回購價格不超過3.5元/股,回購期限為股東大會決議生效之日起6個月內進行,即2008年11月18日到2009年5月17日止。在距二期回購期已過四個多月後,天音控股仍舊零股未買。
在一期順利回購358萬股,引來滿堂喝彩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天音控股的二期回購行動中遲遲按兵不動呢?看看天音控股的持續上漲的股價就能找到答案。截止昨日收盤,公司股價已達4.74元,而這已遠遠超過當初設定的3.5元的回購上限。最新股價遠超回購價格上限,最終造成了天音控股始終無法繼續購入股份。
這一現象也出現在另一家上市公司海馬股份(000572,股吧)身上。公司目前最新價格為4.84元,這一價格也已超過了公司當初定下的3.6元/股的回購上限,目前該公司也是零股未買。
回購價格
「水漲船高」並不可行
在一期回購中,天音控股曾創下在僅有的4個交易時間窗口內大幅回購了358萬股的紀錄,動用資金額達到1241.63萬元,這充分體現了公司維護股價的決心。而由於市場整體回暖,股價上漲,這直接導致了當初回購條件的無法實施。
有投資者表示,包括天音控股在內的上市公司回購價格的確認時間,大都發生在2008年歲末。由於當時正處市場整體低迷時期,上市公司回購上限價格均較低,而隨著上市公司股價的集體補漲,最新股價大幅超過回購上限已不可避免。這就造成了上市公司回購承諾因超限而無法回購的情況。因此是否可以將回購價格也像可轉債一樣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將回購股份這一保護投資者的行動落到實處呢?
記者就此問題致電天音控股的董秘,該董秘以正在開會為由拒絕了記者的採訪。而另一家欲回購股份的上市公司海馬股份董秘則向記者表示,目前公司沒有這種意向。「當初股東大會通過的方案,我們將不進行修改」她透露。
儘管有投資者的呼聲,但渤海證券策略研究員黃峰則認為其並不可行。「當初設定的回購上限,應該不會因市場回暖而進行調整。因為這本來就是上市公司在股價大幅下調時,出於對於自身股價的基本判斷所做的決定。在市場回暖後,公司沒有再隨股價上調任何必要。」黃峰認為,「股價上漲後,上市公司回購的目的已經達到,更加沒有了提高回購價格的必要。而且這還要受到上市公司自身資金及意願等諸多限制。」
資料連結:
江西贛南果業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是由信豐縣臍橙場、尋烏縣園藝場、安遠縣國營孔田採育林場、贛南農藥廠、贛州酒廠、江西省贛南果業開發公司等六家國有企業發起設立。公司於1997年12月2日在深交所上市。主營業務包括:行動電話銷售及白酒、水果的生產與銷售。為更好反映主營業務定位及今後的發展方向,2007年4月,該公司將中文名稱變更為「天音通信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呂 東 來源:
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範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