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半句才是精華,非常現實!
文丨夏說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身邊也流傳下來了許多俗語。雖然有一些俗語看起來並沒有什麼道理,但深入理解卻發現其中的奧秘,暗含著很多的哲理和教育意義,常常讓人非常信服。為什麼俗語這麼廣泛呢?俗語大多是一些老農通過觀察和經驗所總結出來的,更貼近農民的生活,就這樣口耳相傳,這些俗語便流傳了下來。其實很多俗語,都有他要講解的內涵,但是隨著流傳,有些俗語,我們能隨口說出來,但是卻並不理解,這些俗語的意思到底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其中的一個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
相信這句話大家都經常能夠聽到吧,但是具體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來看的話,就是家中如果有長期生病的父母的話,即使剛開始子女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隨著時間慢慢的積累,到了後來也是逐漸變得不再孝順。其實小編剛聽到這句話,也感覺很疑惑,這樣說不是前後矛盾嗎?到後來,慢慢的,小編就理解這個意思了,按照我們真實情況來說,父母長期的生病不僅需要花費很多的醫藥費,更讓人崩潰的是自己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不僅要照顧父母,還要照顧自己的家庭,這樣長此以往,很多人是吃不消的,所以就算是非常孝順的人,也會感到很疲憊,甚至會發點牢騷。
也是,家庭條件好的,還可以為自己的父母親請一些保姆,專門來照顧父母,這樣也可以減輕一點自己的負擔。但是家庭條件不好的,什麼事都要親力親為,長期時間,金錢,精力的投入,肯定會使人慢慢懈怠照顧父母這件事,所以也正是這句俗語的由來。所以,現在很多老人,為了不給子女添麻煩,往往就不願子女長期照顧,如果真的有疾病,往往會要求住養老院什麼的,可見,父母還是心疼子女的。
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但是大家卻很少知道,這才是真正的精華,下半句便是「久貧家中無賢妻」,是描寫夫妻關係的,也就是說,兩個人結婚後,如果長期過的精打細算,天天飯吃不飽,衣穿不暖的生活,即使是之前很賢惠的女人,長時間的這樣生活下去也忍受不了,肯定會變得非常的尖酸刻薄,最後甚至還會選擇離婚。也是,現在的社會,女孩大多都愛攀比,要是同齡的小夥伴都過得比自己好,長期以往,肯定會忍受不了,這也會導致夫妻會經常吵架。
不得不說,這後半句包含的道理在真正是精闢的經典!真的是非常的現實,描述的就是實實在在身邊所發生的事情。一個女人無論是多麼賢惠,都無法忍受家庭長期的一貧如洗吧,若是想讓自己的妻子一直賢惠下去,肯定是要滿足她的一些日常需求,這樣她才會開心,你們的家庭才會更和睦!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半句才是精華,非常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