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無孝子,男子活埋癱瘓母親?

2020-10-18 小道學宮

歌曲唱到「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母親是世上最親的人,十月懷胎,辛苦把孩子拉扯大,那種感情是無法描述的。我們常說:你養我小,我養你老,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感恩父母,是人世間最樸質的情感。在自然界尚有「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何況是有思維的萬物之靈的人類呢。感恩,怎麼能忘,父母之恩,怎麼能拋棄呢?

近日,陝西靖邊縣發生了一起聳人聽聞、令人髮指的事情,一位癱瘓老人,被她忤逆的兒子,活埋進廢棄墓坑。該男子真的是泯滅人性、喪盡天良,殘忍至極,法理難容、情理難容

生而為人,應守住最基本的底線,對自己的親生母親都下如此狠手,真的不是人來著。從情理上說,不僅有違親情、人倫道德。從法理上講,人和人都無權剝奪他人的生命,特別是生養自己的母親。

該男子的行為,明顯是違法了。或許他有不得已的苦衷,但這都不是他傷害母親生命的理由。如此活埋自己的母親,冷酷無情,性質惡劣,是殺人狂魔般的存在。

所幸,老人的兒媳、男子的妻子,是一個善良的人,她發現婆婆不在後,預感情況不妙,然後報警求助。男子交代了事情,民警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挖掘,成功將老人救出。老人暫無生命危險,男子則被刑拘。

如此悲慘的事為何會發生?這本該只有影視裡才有的情節,卻活生生地發生在人們的眼前。據警方消息,涉事男子是老人的大兒子,此前老人一直和二兒子居住,但二兒子去年生病無力照顧,才轉由大兒子照顧。

照顧一個癱瘓的老人,確實很麻煩,但畢竟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就算不想很好的照顧,也不該泯滅人性地活埋呀?或許作為母親,可以原諒兒子的行為,但是法律是絕對不允許如此喪盡人倫的事出現。

這不得不讓人想起一個故事:一男子家貧,無力照顧母親,只得把母親背到上山,讓母親自生自滅。然而母親在他背上一路撒豆子,後來他問母親這是做什麼。母親告訴他,怕他回去迷路。最後,男子把母親背回去了。

我們感嘆母親的偉大,我們也欣喜男子的迷途知返。人世間真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有時候不得不狠下心腸做一些事,但是,不管怎樣,直接剝奪母親的生命,都是畜生的行為。

譴責男子,沒有錯,但也必須看到社會的部分現實。在一些鄉鎮農村,老人還是比較依賴「子女養老」,特別是兒子養老。脫貧、奔小康確實有,但是一場疾病可以讓一切化為烏有,這些人的負擔很重。

就如現在很多城市裡的老人對農村老人說:「你們現在不錯了,一個月有幾十塊錢的養老金,以前可以沒有的。」是呀,以前沒有,現在有,但同樣是為國家奉獻了青春,為什麼你們就是幾千上萬,而他們就幾十呢?

城市的老人可以退休,農村的老人,沒有退休的說法,基本是做到死。不得不說這很殘酷,而如今的鄉鎮農村,除了外出打工,在家基本只能求個溫飽,一個癱瘓的老人,給他們的壓力有多大,上面的人怎麼能理解?

當老人不能自食其力,不能賺取價值,且癱瘓在床,只會消耗,如果兒子只是社會底層,又沒有積蓄的話,那「兒子養老」的機制就會面臨坍塌的風險,「久病床前無孝子」就會變得很現實。

這也是很多普通老人在談論或面對死亡時,希望疾病致死或者選擇輕生的重要原因,因為這樣不會給子女增加麻煩,也不會讓自己感受被子女嫌棄,這就算是一種福報,也是對自己的慰藉。

在沒有社會性的福利保障時,人類和動物一樣,做到「你養我小」很容易,「我養你老」總是很難。雖然千年的傳統,中國鄉鎮農村一直秉承著「我養你小,你養我老」的人倫秩序。

但在如今的現實,卻越來越困難。曾經有一口吃的就行,現在沒有多少經濟能力的人,放下手中的農活或者不去「搬磚」「打工」,整個家庭都會陷入困境,生活難以維持,不僅是老的,還有小的,誰都難以倖免。

這不是為「活埋母親」的男子開脫,而是許多人忽視或者不承認的事實。「活埋母親」很荒誕、很殘忍、卻也很無奈。至少在確定原因沒出來之前,更需要知道真正扭曲人性的原因是什麼?

孝子的存在,除了經濟條件,很大程度和子女對生命的認識、尊重和道德水平有關。說到底,好的家風更多是人文精神的延續和繼承,父母對老人怎樣,將來子女對他們就怎樣。

當然,子女已經照顧父母很多年,可老人情況不見好轉,家庭已經拖垮了,那必然會讓人陷入煎熬當中,最終選擇自認為「傷害」最小的一個。現實中,疾病把活人逼瘋的例子並不少見。

其實,換個角度講,就算養只寵物,人都會有感情的,更何況是生養自己的活生生一個人呢,怎麼會忍心活埋?想來,沒有難言之隱是不可能的。如果是經濟條件好的,自己不照顧,也可以請人;如果條件差,那誰給答案?

不得不說,男子要為他的愚蠢付出代價,但是,這位母親,接下去該如何生活呢?大兒子深陷囹圄,二兒子生病照顧不了,耄耋之年的她,還能指望誰給她的生活帶來保障呢?

不得不承認,健康對於一個人,一個家庭來說,比什麼都重要。因為,有身體還可以掙錢,沒身體只能花錢,如果沒錢,那只能等死,並遭受白眼。人一旦健康出了問題,不僅會摧毀身體,更傷害心靈,還會見證人性的惡。

相關焦點

  • 穿越兩個世紀,久病床前有孝子,江西鄉村老師照料癱瘓母親32年
    也許有些人還記得前段時間的一件事情,陝西有一個58歲的男子,偷偷將自己79歲的癱瘓老母親背到山上的廢棄墓坑中試圖活埋,幸好這位老母親命大,被及時救了出來。這不禁引起很多人思考,是否真的是「久病床前無孝子」呢?
  • 男子活埋癱瘓母親,請不要再提「養兒防老」
    圖片來源:網絡5月2日,一位女子報警稱,自己58歲的丈夫馬某藉口「包車把母親送到甘肅某親戚家」,將他79歲癱瘓在床的母親用手推車推出門外,此後便杳無音信。並且這不是簡單的殺人,而是活埋啊!活埋這個詞,我相信任何一個人都會為之感到恐懼。狹小的空間、隔絕的環境、被禁錮的身體、痛苦的窒息,以及最終必定會降臨的死亡。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被活埋的感受,那麼我想這個詞語只有一個,那就是絕望。如果你看過一部名叫《活埋》的電影,就能切身體會到這種心情。
  • 79歲癱瘓老母被活埋三天,養兒防老終是養虎為患!如何安度晚年
    01陝西一男子將癱瘓老母活埋三天,不是養兒防老,是養虎為患!5.2日晚,陝西一男子把自己癱瘓在床的老母親扔到了一個廢棄的墓穴活埋,謊稱去親戚家。次日凌晨2時許,馬某獨自返家。兒媳覺得不對勁,遂偷偷報警。
  • 活埋親生母親,陝西這位男子太不是東西
    畢竟,久病床前無孝子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這不,在陝西靖邊就發生了令人震驚的活埋親生母親的案例。適逢母親節來臨,瞬間持續發酵,引發舉國關注。據警方介紹,始作俑者是馬某。5月2日晚上,58歲的馬某將已經癱瘓的79歲老母親同手推車推出門,找到一處廢棄的墓坑把母親送進去,並用黃土封住。
  • 久病床前無孝子,更何況是兒媳婦呢?
    前幾天,阿菊的老公阿東回家,看到自己的媽一副皮包骨頭的樣子,心裡很是難受。阿東問阿菊是怎麼回事?阿菊吞吞吐吐,告訴他,母親挑三揀四,她侍候不了。阿菊老公一下就明白是怎麼回事,操起家裡的笤帚,就打起媳婦來。
  • 兒子親手活埋母親,被判十二年有期徒刑
    母親對孩子的恩情與愛很多,同樣孩子也希望自己的母親能夠健康快樂一直陪著自己,如果說有人把自己的母親活埋,相信沒有人會相信。陝西去年曝光了一起兒子活埋母親案件,近日此案已經迎來了一審判決。中國人說母子連心,意思是在親子關係中,媽媽與兒子通常能建立起相對更為親密的關係。在實際的現實生活中,也有太多兒子照顧患病在床的母親故事,中國畢竟是講究孝道的國家。
  • 久病床前有孝子
    是元代詩人王冕《墨萱圖》中的詩句,意思是慈祥的母親倚著門口盼望著孩子回家,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辛苦。這首詩不禁讓我們想起扎蘭屯市的這樣一對母子。曹富和他的癱瘓母親。提起曹富,他的同事鄰居都會給他貼上一個大大的標籤,那就是「孝子」。
  • 「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還有下半句,更現實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學點做人做事」,再點擊「
  • 陝西母親被活埋事件感悟:一個缺愛的兒子,和一個縱容的母親
    陝西榆林那個活埋母親的事已經曝光了一段時間,其中涉及到了很複雜的社會問題,已經有足夠的人在討論了,但小伊今天想單純以教育的角度來談談這件事。大家都很好奇,究竟是怎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這樣一個做出活埋母親舉動的人?有人說是天生的壞蛋,也有人說是「久病床前無孝子」。
  • 活埋母親的男子獲刑,有什麼可洗白的?
    但是,這起刑事案件之所以會備受媒體與輿論的關注,甚至登上微博熱搜榜首位,則與這起案件背後太過駭人聽聞的細節有關——被馬某寬謀害的人,竟然是其79歲高齡的母親。今年5月2日晚,馬某寬將老母親活埋在離家約3公裡的一處廢棄墓穴內,此後若無其事地獨自回家。直到三天後,受害人才被警方發現並成功救出。與馬某寬被判刑的消息一同被公布的是,這位可憐的老母親,已經在今年9月底去世。而在被救出之後,她依然非常擔心兒子因此事而被判重刑。此事之所以能引爆輿論,並引起廣大網友的強烈憤慨,顯然是因為馬某寬的行為已經突破了人倫道德的底線。
  • 「久病床前無孝子」的下半句更可悲,知道的並不多,你知道嗎?
    「久病床前無孝子」的下半句更可悲,知道的並不多,你知道嗎?中華文化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傳承,並將詩詞歌賦等燦爛文化留給了世界。有一句俗語想必大家都聽過,那邊是「久病床前無孝子」。畢竟,當人慢慢的老去,身體也就變得越加不勝以往,難免會因為一些緣故有的頭昏腦熱的,這時,作為兒女就要擔負起照顧老人的義務,畢竟老話常說:百善孝為首。
  •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是什麼?7個字道明人性,字字戳心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是什麼?7個字道明人性,字字戳心中華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國,留下了無數的文化,在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出現文化斷層的國家,就是中國!中國到底有哪些奇妙之處呢?經常聽到的就是「久病床前無孝子」,聽了前一句,很少有人知道下一句,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這個事情。
  •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半句才是精華,非常現實!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半句才是精華,非常現實!文丨夏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身邊也流傳下來了許多俗語。其實很多俗語,都有他要講解的內涵,但是隨著流傳,有些俗語,我們能隨口說出來,但是卻並不理解,這些俗語的意思到底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其中的一個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相信這句話大家都經常能夠聽到吧,但是具體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人情世故的核心,就是一定要記住,久病床前無孝子
    1、久病床前無孝子。對任何人,都不要抱太大的期望。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想要活得好點,最終還是得靠自己。很多人以為多生幾個小孩,晚年或許就能幸福點。不能和陌生人聊天,不能交異性朋友,晚上8點前必須回家!你,受得了嗎?3、不要攀附權貴。很多人,總喜歡打腫臉充胖子。說某某是我的親戚,某某是我的哥們,好像搭上這層關係,自己也會變得高貴起來。
  • 「久病床前無孝子」——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久病床前無孝子。」——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家子四世同堂,年齡最大的老太太身體本來一直康健,但是一次重感冒導致老太太就此不能自理,兒女們起初還能分工照顧老人,後來老人拖的時間越來越長,漸漸的兒女們都沒有耐性了,老人幾次三番從鬼門關闖過,拖了幾年,兒女們沒有耐性了,最後老人走的時候不忍直視,因為躺在床上沒有人管,拉屎拉尿沒有人清理,吃喝也是沒有人顧,硬是生生的受了幾日折磨才離開了人世,死前受盡了飢餓、孤獨、不潔、恐懼…
  •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還有下半句,反映了社會的現實
    那便是:"久病床前無孝子",在古代社會的思想中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的思想深入人心。所以,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是以仁孝治天下,都提倡一個"孝"字。在自然界中,烏鴉尚且知道反哺,更何況是人呢!想想父母對待子女的心情,除了讓自己的生命和家族能夠延續下去之外,不就是希望自己老了能夠有個依靠,能夠在自己生病的時候床前能夠有人盡孝嗎?世間的事情往往是希望很豐滿,現實卻是很骨感。當父母老了,生病需要子女照顧的時候,子女往往不像昔日父母照顧子女時那樣盡心盡力了。
  • 老話說家寒出孝子,又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這些老話中,有一句說家寒出孝子,還有一句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有些人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黑嫂一直生活在農村,對於農村老話和俗話是有興趣的,對於農村的人情世故也算是了解一些,今天就說一下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
  • 「久病床前無孝子」讓人心酸,下半句更經典,古人說透人性太現實
    久病床前無孝子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意思是:如果你長時間的臥病在床,那么子女就會變的不孝順,也就沒有孝子一說了。但我們還有一句俗語說的是:百善孝為先。可見,擁有一顆孝心不難,難的是如何能夠將其踐行下去,這也成了「久病床前無孝子」的心酸。久貧家中無賢妻如果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讓人心酸,那下一句「久貧家中無賢妻」就道盡了人生說透了人性,非常現實。
  • 家長如何跟初三孩子講陝西五十歲男子活埋母親事件?
    陝西男子活埋自己的母親事件,已經持續了將近兩周時間,網上也是罵聲一片,的確人神共憤,但從這件事裡家長應該吸取那些經驗教訓呢?事情起因5月2日,58歲的馬某寬,用手推車,將79歲的母親王婆婆從家裡推了出去,活埋在離家2公裡外遠的一處廢棄墓坑內。
  • 久病床前有賢夫
    12月26日,文友程伯堂駕車從石鎮下城關來接我們,在車上他用語言描述這家人近年的變故,我被他所描述的男主人翁所感動,見過和聽過身邊不少有情有義的女子對苦難中男人不離不棄的故事,而程伯堂口中所稱讚的男子我是頭一回聽過,不覺心生敬佩之情,渴望著早點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