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長寧區某小學一位四年級學生在學校教室內就餐時,突然跑到教室外飲水機旁邊倒地,即被送醫搶救。經診斷,學生氣管內發現一疑似肉丸的異物,於14時許經搶救無效死亡。
孩子的突然離去讓無數人心痛。當時如果有人會「哈姆立克急救法」 (Heimlich Maneuver)——一種專門針對食物嗆咳的方法,孩子的生命或許就不會那麼猝然而逝了!
事件發生後,仁濟醫院2016年5月發出的一則微信視頻 「蘇老師教你不可不知的哈姆立克急救法2.0」被再次廣泛關注和轉發。
視頻裡的蘇愛萍老師,是上海-渥太華聯合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仁濟臨床醫學院技能實訓中心教師,同時也是美國心臟協會基礎生命支持導師。該視頻詳細演示了發生氣道梗阻時,如何進行哈姆立克急救法進行施救。
對這次事件的發生,她表示非常的難過和遺憾,她希望更多人能夠掌握這項數十年搶救了100萬人性命的便捷易學實用的應急搶救法!
快來看視頻教學!!
哈姆立克教授是一位多年從事外科的醫生。20世紀60年代末,他被大量的食物、異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所震驚。當時這種死亡,在美國意外死因排列表上名列第6。
1974年他作了關於這個腹部衝擊法的首次報告。1975年10月,美國醫學會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這個急救方法,並經該學會推薦,在報刊電視等媒體廣為宣傳,僅四年時間至1979年,美國就有3000多人用該法搶救窒息獲得很大成功。
至今,此方法至少救活了10萬生命,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裡根、紐約前任市長埃德、著名女演員伊莉莎白等等。《世界名人錄》稱哈姆立克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哈姆立克急救法」為什麼能救人呢?可以這樣理解,我們將人的肺部設想成一個氣球,氣管就是氣球的氣嘴兒,假如氣嘴兒被異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擠氣球,氣球受壓球內空氣上移,從而將阻塞氣嘴兒的異物衝出,這就是「哈姆立克急救法」的物理學原理啦。
救護人應該馬上把孩子抱起來,一隻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隻手託住孩子後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拍5次,並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
接下來,把孩子翻過來,躺在堅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搶救者跪下或立於其足側,或取坐位,並使患兒騎在搶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搶救者以兩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兒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擊壓迫,但要很輕柔。重複上述動作,直到異物排出。
施救者站在患者後面,腳成弓步狀,前腳置於患者雙腳間。對準患者劍突與肚臍之間的腹部,具體在肚臍上兩橫指處。
用左手將病人背部輕輕推向前,使病人處於前傾位,頭部略低,嘴要張開,有利於呼吸道異物被排出。
另一手置於拳頭上並握緊,雙手急速衝擊性地、向內上方壓迫其腹部,反覆有節奏、有力地進行,以形成的氣流把異物衝出。
3.成人「哈姆立克」急救手法(臥位)
取患者於仰臥位,一手以掌根按壓肚臍與劍突之間的部位。迅速用手指從口腔一側鉤出。呼吸道異物取出後應及時檢查呼吸心跳,行心肺復甦術。
可採用上述用於成人急救的步驟實施自救,或稍稍彎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體上,以物體邊緣壓迫上腹部,快速向上衝擊。重複,直到異物排出。
轉自上海仁濟醫院官方微信(ID:renjihospital1844),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