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傳承與發展是文化遺產最大的利用

2020-12-13 大眾網

  

  【解說】12月10日,「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展覽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幕。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在出席活動時表示,敦煌與海南,分別位於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要衝,共同見證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他希望通過此次展覽,讓觀眾更加深入地領會「一帶一路」的文化意義,進一步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同時也為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作出積極的貢獻。

  【同期】敦煌研究院院長 趙聲良

  現在我們把敦煌的東西帶到海南來,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文化通過兩條線,一條海上(絲綢之路),一條陸上(絲綢之路),在不斷地跟國外進行交往。這點就是體現中華文化最大的一個特點,我們中華文化向來就是以非常廣博的胸襟,廣泛地吸收外來的東西,讓自己強大起來。但是有一點我們堅持自己的傳統,我想這個傳統我們應該繼承發揚。

  【解說】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營造時間最久、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宗教藝術寶窟。在旅遊旺季時,每天都會有數以萬計的遊客到訪,對石窟保護造成較大壓力。趙聲良在談到如何保護與利用敦煌文化遺產時表示,研究院一直堅持保護優先的原則,未來敦煌還將打造更全面的數位化博物館,觀眾可以通過數位化實體展覽、網際網路線上展覽、手機APP等方式,在對敦煌藝術的本體不造成破壞的同時,更好地感受敦煌文化。

  【同期】敦煌研究院院長 趙聲良

  其實保護與利用這個關係,這個利用這方面不僅僅是旅遊,我覺得利用這一點更多的是要讓我們中國人從中去學習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讓更多的搞藝術,搞設計的人從敦煌藝術當中獲取靈感,同時他能夠創作出新的藝術,真正地把敦煌藝術就利用起來。為我們這個社會服務。我們講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才是最真正的,最大的一種利用。

  【解說】此次藝術展由敦煌研究院和海南省博物館聯合主辦,通過八個篇章,100餘件展品和莫高窟第320窟的複製洞窟,全方位呈現了敦煌石窟的千年營造歷史、絲綢之路多元文化交匯的藝術結晶和敦煌文化的博大恢弘。

  記者 林士傑 海口報導

相關焦點

  •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與副院長蘇伯民被聘為西北大學特聘教授
    2020年9月9日,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研究員、副院長蘇伯民研究員一行來到西北大學交流訪問。上午,趙聲良院長一行考察了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就敦煌研究院與西北大學共建「絲綢之路石窟和土遺址保護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情況和下一步打算與西北大學召開了座談會。
  •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打造數字石窟博物館滿足更多遊客觀賞需要
    中新網海口12月10日電 (記者 王子謙)「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10日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幕。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在談到敦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時說,敦煌研究院將堅持保護優先原則,通過打造數位化石窟博物館讓遊客更好地感受敦煌文化。
  • 對話|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一切為了石窟的永久保存與利用
    在敦煌學與絲路文化、石窟文物研究與保護等方面,敦煌研究院都是舉足輕重的研究與保護力量,結合近日公布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絲路文物數字復原關鍵技術研發」與藏經洞發現12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接受澎湃新聞對話時表示,經過幾代中國學者的不懈努力,中國敦煌學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使國際敦煌學研究的格局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通過運用科學技術與數位化真實、完整、
  • 敦煌研究院攜手蘭州大學探「一帶一路」沿線文化資源新徑
    8月18日下午,敦煌研究院與蘭州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左)與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分別代表雙方籤署了協議。敦煌研究院供圖8月18日下午,敦煌研究院與蘭州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左)與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分別代表雙方籤署了協議。敦煌研究院供圖中新網甘肅敦煌8月19日電 (記者 馮志軍)敦煌研究院19日發布消息稱,敦煌研究院與蘭州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新海南獨家專訪|趙聲良:「一帶一路」上的敦煌人
    古代絲綢之路對敦煌奠定了基礎,新時代應如何發揚絲綢之路的精神?新海南客戶端文化頻道「自貿文苑」欄目獨家專訪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細說「一帶一路」上的敦煌人為了敦煌藝術的保護、研究與傳承,窮其一生的故事。
  • 敦煌研究院與蘭州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8月18日下午,敦煌研究院與蘭州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與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分別代表雙方籤署了協議。來自敦煌研究院、蘭州大學的20多名專家學者在敦煌研究院小學術報告廳現場見證了此次籤約儀式。
  • 趙聲良蘇伯民被聘為西北大學特聘教授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近日,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研究員、副院長蘇伯民研究員被聘為西北大學特聘教授。據了解,敦煌研究院與西北大學正在合作共建「絲綢之路石窟和土遺址保護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隨著合作的深入,雙方還將著眼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共同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提升研究水平,實現院校合作雙贏,並更好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區域文化交流,提升國家文化自信。
  •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敦煌學」系列學術活動開啟
    北京大學校長助理、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孫慶偉,敦煌研究院院長、研究員趙聲良致辭,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歷史學系教授鄧小南主持。在為期兩天的學術工作坊中,趙聲良,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杜鬥成,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文研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榮新江,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山西大學副校長杭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韋正,敦煌研究院研究員張小剛等十餘位學者相繼發表主題報告,聚焦敦煌石窟考古與藝術,從考古、文獻、歷史、藝術、語言、宗教等各個領域和層面對敦煌學與石窟寺研究問題展開研討。
  • 趙聲良獲聘北京理工大學客座教授並開展學術講座
    11月26日,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在北京理工大學作題為《敦煌藝術的傳承創新》的學術講座。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助理、人力資源部閻豔部長及設計與藝術學院楊建明院長,分別為趙聲良院長頒發了「北理工百家大講堂」證書和客座教授的聘書。
  • 「千年等一回」壁畫變身動畫劇 敦煌研究院與騰訊影業聯合出品
    這是「雲遊敦煌」小程序上線一個月之後的重大版本升級,也是敦煌研究院與騰訊影業、騰訊動漫攜手,通過「新文創」模式,為敦煌文化的數字內容創新做出的重要探索。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表示:「敦煌文化綿延千年,如何更好地走近大眾,打造敦煌文化時代的新坐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命題。
  • 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分布廣泛且規模宏大的石窟寺,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加強石窟寺... 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分布廣泛且規模宏大的石窟寺,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
  • 為石窟寺保護利用注入科技力量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分布廣泛且規模宏大的石窟寺,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  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據新華社12月1日報導,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但石窟寺保護利用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
    70年來,我國在石窟寺搶救保護、考古研究、展示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和豐碩成果,但石窟寺保護利用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為石窟寺保護利用注入科技力量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分布廣泛且規模宏大的石窟寺,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敦煌藏經洞流失海外文物數位化 「歸期」可盼
    中新社敦煌8月23日電 (記者 馮志軍)今年是敦煌藏經洞被發現120周年,當時出土的6萬餘件文物中有三分之二被保存於十多個國家的數十家博物館中。為讓流散於世界各地的敦煌學文獻較完整地被全球共享,敦煌研究院今年發起了「數字敦煌——藏經洞文物項目」。
  • 北大文研院考察團隊訪問敦煌研究院
    文研院考察團隊10月22日傍晚,考察團隊抵達本次河西走廊之行的最後一站——敦煌。當晚八點半,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親切會見了考察團。樊錦詩堅守大漠、紮根敦煌半個多世紀,獻身敦煌石窟的保護與研究,她的卓越貢獻得到了國家、社會與學界的高度肯定。
  • 肅南縣舉辦「時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利用群體先進事跡報告會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位化研究所所長俞天秀、敦煌研究院榆林窟文物保護研究所社會教育部副部長王燕、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一級講解員劉文山3位報告團成員,分別作了題為《用高科技手段保護遺產,以新發展理念傳承文化》《心中的榆林窟》《有一種精神,叫「莫高精神」》的先進事跡報告。
  • 保護傳承敦煌文化 增強中華文化自信
    2019年8月1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到敦煌研究院視察莫高窟、察看珍藏文物和學術成果展示,了解文物保護和弘揚傳承敦煌文化藝術情況,同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學者和文化單位代表座談並發表重要講話。作為一名畢生從事敦煌莫高窟保護研究的文物工作者,我親耳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對敦煌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的重要講話,備感振奮。
  • 「國際博物館日」:敦煌系列宣傳活動豐富多彩
    當天,敦煌市開展了「5·18國際博物館日」「5·19中國旅遊日」系列宣傳活動,敦煌研究院和新華網也聯合推出「一院六地」大型直播活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了敦煌文化的感召力和影響力。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宣傳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 是什麼讓幾代敦煌研究院人在大漠中堅守?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2日訊 近日,敦煌研究院有點火。先是被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與考古學家彭金章「真正的愛情,從不會上熱搜!北大情侶堅守58年,為中國留住千年文化遺產(1月7發表於人民日報微信)」感動了一把,接著被「敦煌研究院與騰訊公司在北京國子監牽手(1月10日發表於中國文化報)」打眼。
  • 敦煌研究院攜手星願基金啟文化遺產保護和教育扶貧項目
    中新網甘肅新聞7月1日電 (記者 馮志軍)敦煌研究院1日披露,梅賽德斯-奔馳星願基金近日攜手該院、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開啟敦煌莫高窟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教育扶貧項目,以文化與教育為切入點,進一步深入探索「人文之道」,助力國家「精準脫貧」和傳統文化交流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