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了空居士
功法和門派很多,終極是不二的。這個不二就是古聖先賢所說的「天人合一」、」煉虛合道」、「明心見性」。之所以分許多流派是因為傳功或授教者境界不同,或者是面對學練者不同的素質而設,因此只有修煉層次較低的人才有門派之爭,進入高層之人都明白萬法歸宗:「不二法門」。
我在許多明師的指點下,以傳統道家功為主,在十多年前就進入了「煉虛合道」的階段,親證「萬物同體」、「自他不二」,至此道家功無功可煉了。我又在高僧大德的教導下,參究佛家經典,明白「煉虛合道」與「明心見性」是一回事,只是道家略說,佛家細說。
在我國,佛門以禪宗最引人入勝,因為「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那麼「見性」之後,到底是不是就真的成「佛」了?這要從「佛」這個字說起:「佛」是印度話,原意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見性成佛」是說修煉者「明心見性」之後就明白了「實相」,即是《心經》上所說的「諸法空相」,這個時候就入了「不二法門」,但尚未成為究竟圓滿的「果地佛」。據說,從「明心見性」到成「果地佛」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長時間的修持。
「明心見性」之後的修持,從「事相」上最出名的有兩種方法,就是「禪」、「淨」。「禪」是講:無念、無住、無相;「淨」是講:一向專念。「禪」和「淨」我都修過,我深深的體會到,進入高層次之後,修「禪」和修「淨」的意境是一樣的:都是「無念、無住、無相」。
「淨」宗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或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本意是「無量光、無量壽佛」,「南無」是「皈依」的意思。「念佛」功深自然會覺得「不念而念、念而不念」,天宇之間祥光盈瑩,「我、法」兩空。這也是「無念、無住、無相」的意境啊!確實是「禪」、「淨」不二。
那麼,永明大師為什麼說:「有禪無淨土,十有九錯路;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無禪無淨土,銅床並鐵柱」?因為修「禪」、修「道」「明心見性」的人是非常少的,「明心見性」的人一般是不會「走錯路」的;沒有「明心見性」的修禪人是一定會「走錯路」的。修「淨土」的人,只要具足:「信、願、行」,即使未能證得「實相」(即禪宗的「明心見性」)也能得「阿彌陀佛」的願力加持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會「走錯路」了。修「禪」修到「明心見性」的人,如果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縮短成就「果地佛「的時間,也就是說不用三大阿僧祇劫了。無「禪」、無「淨土」的人是隨業往生,永在「輪迴」(「銅床並鐵柱」)。
修「禪」者「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後就明白「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三界混起,同出一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西方極樂世界也是我們真心佛性所現啊!「事相」上有西方、東方…...在理體上森羅萬像皆是一真心佛性所現!修「禪」「明心見性」者能悟「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但不一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修「淨土」的人不一定能「明心見性」但是,真正具足「信、願、行」,命終之時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會「走錯路」(輪迴)。
總而言之,上根之人修「禪」能快速「明心見性」,中、下根之人修「禪」可能一輩子不能「明心見性」,不能「明心見性」的人一定出不了「輪迴」;修「淨土」的人,無論上、中、下根,只要具足「信、願、行」,都能往生「極樂」,不入「輪迴」,但今生不一定能「明心見性」。永明大師等祖師大德,是在出「輪迴」的立場上讚嘆「淨土」法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