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種跡象,說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

2020-10-14 龍廣凱淇工作室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很多挑戰。

而自卑,無疑是讓很多家長為之頭疼的一個。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如果不及時糾正,它將成為孩子一生的「夢魘」。

那麼,孩子為何會產生自卑心理呢?

不當的家庭教育,往往是造成孩子自卑的源泉。

如果你的孩子傳達了這五個行為信號,父母千萬要重視,那是性格自卑的表現。

01 過度害羞、怕出醜

在其樂融融的家庭聚會中,每個孩子都在盡情地展示才藝。

只有晶晶怯生生地躲在媽媽後面,默不作聲。

輪到她表演的時候,她被媽媽逼著唱歌,結果表現很差。

她的聲音像蚊子一樣小,臉漲得通紅。

媽媽趕緊打圓場,「我家孩子就是害羞」。

其實,晶晶不光是在這樣的場合害羞,甚至在小朋友玩耍做遊戲時,她也只敢在旁邊觀望。

她說,因為害怕別人不歡迎她,所以她不敢主動參與。

晶晶常常和媽媽說,她覺得自己不優秀,別人肯定都不喜歡她。

晶晶媽媽很擔憂:

這不是性格害羞,而是自卑呀。

02 過於敏感、玻璃心

曾有家長吐嘈,她們家孩子很「玻璃心」。

「樂高拼不起來,急的哭。」


「練琴不專心,家長聲音大了點,也哭。」

孩子這麼脆弱,常常嚇得全家人都小心翼翼地說話,生怕一個不小心,又把孩子給惹哭了。

在班集體中,和同學相處時,她也會因為「和小朋友玩遊戲玩不贏」之類的小問題而鬧爭執。

老師說兩句,孩子就委屈地哭起來。

這類「玻璃心」的孩子,他們對別人的評價,特別是批評,會感到難以接受,甚至耿耿於懷。

更嚴重的是,周圍的人明明不是在談論自己,她總是習慣把自己和「差評」對號入座,接著大發雷霆。

這種玻璃心的孩子,看似是性格敏感,實則和他們自卑的心理,有很大的關係。

03 過於乖巧懂事

朋友家是二胎家庭,自從有了妹妹之後,姐姐變得非常乖巧懂事。

這種與年齡不相符的懂事,讓朋友既欣喜又擔憂。

曾經她心愛的玩具誰都不能碰,現在她一定會讓給妹妹。

在與別的小朋友相處玩耍時,她總是很照顧別人的想法,很遷就別人的想法。

直到有一天,孩子沮喪地從學校回家,告訴媽媽:

她在課堂上坐得比誰都要筆直,讓她耿耿於懷的是,老師沒有表揚她。

夜晚入睡前,媽媽將大女兒依偎在懷,和她談心。

女兒告訴媽媽,自從妹妹出生以後,她害怕爸爸媽媽再也不愛她了。

所有一切都有了答案。

朋友說,當時她淚如泉湧。

孩子因為擔心大人不愛她,她百般討好,壓抑自我。

其實,懂事的背後,卻是一種不配值得愛的深深自卑感。

04 過分嫉妒他人

曾有報導稱:

天津的一名11歲女孩小晴,在父母離異,母親再婚生下小弟弟後,她拒絕上學。

她還要求媽媽跟自己形影不離,甚至「退化」到用奶瓶喝水,要媽媽餵飯。

因遭到媽媽嚴厲批評,她開始嘔吐、厭食,當被送進醫院時,整個人已經瘦得皮包骨頭。

她說的一句話,讓人不寒而慄:

當時想把自己餓死,看見他們那麼著急,心裡特別高興。

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曾說:

「心存嫉妒的人,他們的幸福不是建立在自己不斷的努力上,而是建立在和別人的比較上。」

當一個人的喜怒哀樂由外界掌控時,她一定是可怕的,同時又是極度可憐的。

她們不僅容易自卑,也都難免活得焦慮。

05 迴避競爭、競賽

新學期開始,班上又要選班幹部了。

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不願意競選班長。

家長問起原由,孩子說,因為自己不夠優秀,別人也不會選她。

課前三分鐘是孩子才藝展示的時間,這位家長鼓勵孩子展現自己。

孩子的回答是,我覺得我會表現不好。

孩子處處害怕和躲避競爭。

這位家長憂心忡忡地說,自己事事要強,卻在不經意間,竟養出了一個自卑的孩子。

作家畢淑敏曾說:

「自卑出現了並不可怕,只要把自卑擺到桌面上來,找出自卑的原因和表現,從容面對,自卑就成了一隻紙老虎,一戳就破了。」

沒有一個孩子是天生自卑的,孩子之所以自卑,大多都是源於不當的家庭教育。

那麼,什麼樣的父母,會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呢?

1. 總是吼叫責罵孩子

有位家長曾分享過一件事,很令人受啟發。

她說女兒繪畫很有天賦,她常常由衷地誇獎孩子。

但是女兒的數學似乎不怎麼樣,每次教孩子數學時,她都會怒不可遏,吼叫責罵孩子。

幾年下來,女兒越來越喜歡畫畫,而且畫得越來越好。

但是孩子數學卻越來越差,一到寫數學題的時候,只要媽媽坐在旁邊,她甚至瑟瑟發抖。

哈佛教授曾做過實驗:

「經常被父母吼叫責罵的孩子,會變笨。」

同時,父母的吼叫責罵聲,更會成為孩子的「內在的批判聲音」。

「我不夠好」、「我一無是處」…

這種否定和批判,會讓孩子變得自卑。

長此以往,這種自卑感會深入骨髓,讓孩子不敢嘗試、不敢有想像力,變得膽怯。

你的一句不經意吼叫、一句刺骨地責罵,這種「被歧視感」,或許會成為孩子未來,無論怎麼努力都甩不掉的陰影。

因此,一個家庭,能好好說話比什麼都更重要。

一個家長,能合理控制好情緒,不拿孩子的事情作為宣洩口,才是最合格的家長。

孩子的成長需要正能量,家長給孩子最溫暖的教養,孩子才能正向成長,變得樂觀自信。

2. 包辦孩子的成長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場景:

孩子明明五歲了,家長還端著飯碗,追在孩子後面,苦心婆心地餵飯。

孩子七歲了,家長還在包辦他洗澡、洗頭。

孩子玩玩具,從來都是家長跟在後面收拾。

在父母這樣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孩子會產生依賴,繼而對學習和生活,產生被動的情緒。

長此以往,家長會面臨孩子越來越多的成長問題。

因為從小被父母過分包辦一切,孩子會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

同時他們面對問題,會畏手畏腳,沒有主見,低能自卑。

等這類孩子長大了,他們要麼啃老,要麼自卑焦慮地活著。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要懂得放手,不再「包辦」孩子,讓孩子在完成自己的事情時獲得成長的機會。

3. 對孩子完美教育

一對高知父母,他們做事完美高效,在職場上叱吒風雲。

可是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他們卻束手無策。

當孩子畫畫時,他們會用他們的完美標準來要求孩子,總是嫌這裡畫得不好,那裡畫得不像。

當孩子寫作業時,他們會嫌這一筆劃得不直,那一撇寫得潦草。

常常深夜,孩子都還在父母的要求下,不停地擦掉又重寫,只為達到父母的完美要求。

不知從何時開始,家長發現孩子常常說,「我真笨」、「我不行」這類消極的話。

孩子,正在父母完美主義的超高標準中,慢慢變得自卑。

孩子說:「反正幹好幹壞都一樣,都得不到認可。」

他甚至開始自暴自棄。

白巖松就曾說:

「毀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追求完美和達到極致。」

父母要幫助孩子告別自卑,首先要幫助孩子告別「我不行」。

父母要對孩子降低標準,多幫助孩子從自己的行為中獲得滿足和動力。

慢慢地,這樣孩子就能重獲自信。

其實,孩子有點自卑的端倪,家長也不要過於緊張。

俞洪敏曾說:

「只有從自卑走向自信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自信。」

每個自卑的孩子,他們都是散落在人間的天使,他們只是暫時迷失了方向。

父母溫情地教育、愛的智慧和力量,是點亮他們自信的明燈。

為人父母,我們要從心底去真正認可和接納孩子,允許孩子試錯,保護好他們幼小的心靈。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在家長的耐心引導、精心呵護下,自信、陽光、樂觀並堅強地成長。

責編:琬璘

審核:英姿終審:凱淇

相關焦點

  • 這5個跡象,說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
    但如果父母能以平等的姿態陪伴孩子成長,這種自卑就會變成尊敬,反之,如果父母習慣性打壓孩子,那麼孩子內心深處的自卑很容易演變為心理問題,並且將伴隨孩子很久很久。如果你不能確定孩子是否有自卑的心理,趕緊往下看,只要孩子存在3種或以上的行為,家長可就要多關心關心孩子的心理世界咯,這充分說明了你的孩子可能陷入了自卑
  • 心理學家提示:這8個跡象,說明你正在培養一個自卑的孩子
    對此,哈佛心理學家表示:這8個跡象,說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這類孩子有時候甚至有些可惡,總是會對社會或者他人造成破壞性打擊,父母對此如果不予以重視的話,問題也可能會愈演愈烈。第六種就是喜歡貶低別人,這類孩子他們不願意承認別人的優秀
  • 心理學家提醒:這6個跡象,說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
    相信我們為人父母,沒有人願意自己養育出來的小孩是自卑的,我們都渴望可以養育出自信的孩子。但令人震驚的是,其實很多小孩的自卑感是從小就如影隨形的。近日看到一則視頻,一個黑人小姑娘看到鏡頭裡的自己,突然發出「我好醜啊」的感嘆。
  • 這6個跡象,說明你可能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
    哈佛心理學家肖恩庫珀為了能夠找出克服自卑的方法,花費了5年時間,來研究心理學的每個領域。庫珀提醒父母,孩子如果有這6個跡象,說明你的教育,造成了孩子的自卑,父母應該要隨時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了。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是粗暴、簡單,動不動打罵孩子,就會造成孩子自卑,從而讓孩子幹什麼都是畏畏縮縮的。
  • 心理學家:有這7種跡象,說明你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
    孩子自卑,會影響他的一生。儘早發現孩子有自卑的心理,幫助他們建立自信,能夠讓他們更好的生活。如果一個孩子有以下這7種跡象,那麼表明他正在遭受自卑的困擾。當別人認為他們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的時,他們會覺得這是很多人都能夠做到的事情。或者,當他們在某件很難的事情上失敗之後,他們會認為自己比一般人都要差。這是典型的沒有看到自己的能力,對自己的價值感很低。
  • 哈佛心理學家:孩子出現這5個跡象,證明家長正在養育自卑的孩子
    因此多少的孩子逐漸養成了自卑的性格,而家長們卻對此一無所知。因此家長們一定要引起警惕,哈佛的心理學家研究表示,如果孩子出現了下面的五個跡象,說明家長的養育方法有問題,孩子正在變得越發自卑。所以非常多的孩子在做決斷的時候總會表現出猶豫的態度,這其實就是一種自卑的表現,家長們長期的獨斷式教育讓孩子失去了獨立自主的自信。
  • 哈佛心理學家提醒你:這3個跡象,說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
    如果你要問家長的,他們不一定能說個明白,但是要是問這個哈佛教授,他可能會告訴你,戰勝自卑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為了克服自己的自卑,教授找了很多的方法,最後總結出來3個跡象,提醒家長,及時發現自己自卑的孩子,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1.做事情要大人陪如果孩子畏畏縮縮,不敢自己完成任務,那有可能是因為孩子過於沒有信心,比較自卑。這個時候,想要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情會比較困難。孩子會擔心這,擔心那,沒有理由的擔心和退縮,就是自卑的一個表現。
  • 這5種跡象說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而自卑,無疑是讓很多家長為之頭疼的一個。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如果不及時糾正,它將成為孩子一生的「夢魘」。不當的家庭教育,往往是造成孩子自卑的源泉。如果你的孩子傳達了這五個行為信號,父母千萬要重視,那是性格自卑的表現。
  • 國外著名心理學家:這8個跡象,表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
    所以,父母首先必須能夠識別孩子自卑感的體徵和症狀,這一點至關重要。如果不及時發現,那這種自卑將伴隨他的一生,使他社交焦慮、無法找到自我價值......甚至可以讓孩子陷入絕望的深淵,引發自殺念頭。,任何微小的批評都會讓他陷入抑鬱的惡性循環中,任何輕微的拒絕或排斥的跡象都會讓他感到非常痛苦。
  • 我的孩子自卑嗎?7個跡象,說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
    如何應對生活中,父母應該減少對孩子的幹預,多給孩子一些嘗試和體驗的機會。當父母把決定權還給孩子,讓他們來做事情的決定者和執行者的時候,孩子才會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氣。4、完美主義者自卑的孩子往往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 三個跡象提醒你正在養一個自卑的孩子
    我們都以為,孩子自卑是通過長時期的積累慢慢形成,但實際卻有點不大一樣,孩子從嬰兒時期就會因為在形體山弱小,難以撼動家長們強大的力量而感到自卑,也就是說自卑其實在孩子剛出生沒多久就已經存在。許多父母,都沒有給予孩子心理足夠的關注,沒有能夠及時的發現孩子自卑體質和症狀並且給予幫助,這也導致孩子在後期的社交過程中,產生焦慮、無法找到自我價值,從而陷入深深絕望之中。
  • 哈佛心理學家:孩子有這8個跡象,說明他正在慢慢變自卑
    導讀:哈佛心理學家:孩子有這8個跡象,說明他正在慢慢變自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這8個跡象,表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孩子,這個研究結果扎心了
    在今天,兒童大部分的心理問題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其實導致這些問題的源頭往往是由於孩子的過度自卑導致的。所以,父母首先必須能夠識別孩子自卑感的體徵和症狀,這一點至關重要。,任何微小的批評都會讓他陷入抑鬱的惡性循環中,任何輕微的拒絕或排斥的跡象都會讓他感到非常痛苦。
  • 這4個跡象,說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要及時改正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自信,而不是自卑的。但很多家長並不知道,自卑感是從孩子一出生就伴隨著他們的。 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提到:自卑感從嬰兒期就存在,這源於弱小的孩子對成年人的天然依賴。但若隨著成長發展到某種程度,也必然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想要幫助孩子,察覺到孩子的自卑情緒是至關重要。
  • 心理學家:這兩大跡象,說明家長正在培養一個心理不健康的孩子
    但是,對於很多的家長來說,其實都沒有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要經歷的那些事情有一個正確的理解,他們總是覺得孩子身體健康沒有毛病就行,往往會忽略掉孩子心理上的健康和成長,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孩子在年幼的時候就養成了不健康的心理,如果你發現孩子有這些跡象,那麼孩子很可能就在向著不健康的心理狀態發展。這兩個跡象,說明你正在培養一個心理不健康的孩子!
  • 心理學:這2種跡象,說明你正在養育一個心理不健康的孩子
    那麼,孩子如果出現了心裡不健康的情況,會有哪些跡象和表現呢?01過度乖巧一個過分聽話、過度乖巧的孩子,沒有自我想法的表達,處處迎合父母,心理也是不算健康的。我有一個教師朋友,她說,在她的班裡,她常常會看到一些孩子,上課聽講特別的認真,處處按照老師要求的去做,但是考試成績卻不理想。
  • 心理學家提醒:這8個跡象,說明你正在"培養"一個自卑的孩子
    》一書中提到:自卑感從嬰兒期就存在,這源於弱小的孩子對成年人的天然依賴。你是怎麼做到的!」這樣的話語,能讓孩子擺脫自卑情緒,覺得原來我也可以!試著用例外提問的方式:你從來就沒有做對過一次嗎?只要用一個事例,即可以證明給孩子看——你不是從來都不可以。
  • 這8個跡象,表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家長不容忽視
    文/ 穎寶媽媽這幾天正好趕上雙節,連休了8天,我帶著孩子回了一趟姥姥家,鄰居家一個小朋友妞妞和穎寶年齡差不多,正好可以一起玩。妞妞奶奶向我傾訴:你家孩子一點也不認生,我家妞妞怎麼老是認生啊,不愛和小朋友玩。
  • 心理學家:這三大跡象,說明你正在培養一個心理不健康的孩子
    孩子的培養問題一直是橫亙在家長心中的「刺」,很難有一個正確答案。我們都知道,培養孩子並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而是要學會所有運算法則也無法完全解釋的一種特殊習題。不同的家長在面對這一問題時,都會有不同的答案,正是由於這種不同,最終孩子的性格、心理、行為都會產生很大的差異,甚至,會有一部分孩子走向了錯誤的道路。
  • 哈佛心理學家:孩子如果有這八種跡象就表明他正在走向自卑的深淵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每個人生下來就是自卑的,而我們所謂的成長即是一個自我努力克服自卑,在不斷前進的道路中找到自信的過程,如果家長們沒辦法在孩子深陷自卑泥潭的時候伸手拉孩子一把,那麼這種自卑感很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成為揮之不去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