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編寫的《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說明》,及《2014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選修科目)說明》新鮮出爐,對語數外和政史地物化生等9門課程的高考考查內容做了詳細說明。其中明確,江蘇高考仍是語數外三科計分,總分480分。而政史地物化生6科選修科目,以等級計。
高考計分科目
語文
變化大,預計仍考材料作文
解讀老師:江蘇教院附中高級教師、南京市學科帶頭人 邱兼顧
新變化:
2014年語文「考試說明」從整體看,「命題指導思想」去掉了「有利於高校選拔人才」,把高考最終意義定位在「有利於推進中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典型題示例」也做了調整,除保留部分歷年江蘇高考精題外,增加了部分外省高考精題,如實用文中有說明性小品文、兩種類型的材料作文題,這些應該有很強的暗示性。
從局部看,現代文閱讀把文學類、論述類和實用類兩大塊考點合併,分列「理解」、「分析綜合」、「鑑賞評價」、「探究」4個層次11條,成了一個符合規律的閱讀能力系統,有效解決了命題實踐過程中文體與能力考查點不匹配的問題;論述類文本體類上增添說理散文。古代詩文閱讀部分虛詞增加了「乎」「也」「者」達18個;去掉「篩選文中信息」,增加「辨析文句意義」,結合「典型題示例」《古弼傳》的例子,有考文字表達理解的跡象;名句名篇默寫初中名篇去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過零丁洋》,增加《魚我所欲也》《雁門太守行》《漁家傲》等達27篇,高中部分不變,對學生的語言積累更為重視。語言文字運用去掉「擴展語句,壓縮語段」,增加「提煉語意」。作文最大變化是「能寫記敘類、議論類和抒情類文章」,終於給了抒情散文合法的地位。附加卷名著閱讀去掉《女神》,增加《飛鳥集》《子夜》,達11部。
複習建議:
精練多思,學會感悟與歸納,注重能力訓練,做清醒的學習者,而非儲存罐;不急功近利,重視文本閱讀,重視作文表達個性認識情感;研究「典型題示例」及其他高考精題,總結命題答題規律。
數學
難題的難度有提升
解讀老師:江蘇教院附中高三數學備課組長 林興炎
新變化:
《考試內容及要求》與《考試學生及試卷結構》沒有變化。在《命題指導思想》中增加了命題性質(去年語文和外語都有),其中「高考試卷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這句話讓我們心裡更加踏實;在典型題示例中,填空題部分有8道容易題、4道中檔題、2道難題。令人關注的是:2個難題都更換了,且難度有提升;解答題中4道中檔題保留三題,換了一個三角題,但難度沒有變化;難題中的數列題換成了2011年的江蘇高考題。附加題部分,必做題沒有變化;四選二中將去年提供的《矩陣與變換》示例換成了2013年江蘇考題。
複習建議:
每年有大量題都能在課本中找到「影蹤」,如2013年高考有8成以上的題取自課本或由課本題改編。數學基礎知識要全面、系統掌握。要「回歸」近幾年的高考題。應重視解題思路的訓練、提高運算求解能力。
英語
增加讀寫任務作文示例
解讀老師:江蘇教院附中高級教師 王新豔
新變化:
2014年英語「考試說明」, 注重考查考生作為語言的現實使用者,是否具備必要的語言知識和綜合運用聽、說、讀、寫四方面語言技能的能力,能否順利進行各類輸入和輸出型語言活動,能否完成特定條件和環境限制下的各層次語言任務以滿足未來高校學習和發展的需要等。典型題示例單項填空部分第一題,由2013年對名詞用法的考查,變成了對動詞短語在特定語境中的語義和用法的掌握情況,第4題考查定語從句的用法,先行詞發生了變化,由人變成了物。
書面表達示例部分多了讀寫任務作文,將閱讀與寫作有機地結合,通過閱讀所給材料的有關信息,進而對比信息進行加工,並結合平時積累的相關信息知識,按照任務要求謀篇布局,完成指定的寫作任務。難度頗大。
複習建議:
以閱讀為中心,不僅要好好閱讀課文教材,而且要保持一定量的課外閱讀,注意閱讀速度和理解的準確率,同時訓練對閱讀文章的概括及縮寫。注意對例題加以學習和研究,特別是讀寫任務型的作文。
名師解讀
現代快報特別邀請江蘇教院附屬高級中學高三的九科把關名師,第一時間為考生解讀2014年高考的最新變化。
特別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語文學科的變化較大,而2013年考的材料作文,2014年極有可能延續再考;數學學科的難題難度有所提升,想拿高分的考生要引起重視;英語增加了讀寫任務作文示例……
選修計等級科目
物理
重視力學和電磁學等相關主幹知識
解讀老師:江蘇教院附中物理高級教師 龐同兵
新變化:
考點內容增減的有:原考點1中質點中有關參考系和坐標系的內容,刪除了「非慣性系不作要求」;其次,考點5中重力、形變和彈力、胡克定律中,刪除了重力;原考點50刪除互感,增加:渦流;增加考點62氣體壓強的微觀解釋。
複習建議:
要重視對力學和電磁學等相關主幹知識的複習。抓住選考模塊。這部分內容均為Ⅰ級要求,由於學生不夠重視導致失分較多。
化學
學會分析流程圖、坐標系、數據表格
解讀老師:江蘇教院附中高三化學備課組長 洪曉堂
新變化:
3處考點要求更加準確和具體。如「了解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相互關係」中的「化學與生活」改為「化學與資源」,同時刪除了「化學與信息技術」。「能正確表示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改為「能用結構簡式等方式正確表示簡單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能判斷並正確書寫簡單有機化合物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改為「能根據給定條件推斷有機化合物的同分異構體」。
複習建議:
近兩年的高考試題的難度有所降低。要將相關或相似知識聯通,化學試題中常以流程圖、坐標系、數據表格、圖像等呈現大量信息,考生要學會分析、獲取信息,並與已有知識整合,進行分析判斷。
生物
選對但不全的也能得分了
解讀老師:江蘇教院附中生物教研組長 肖其敏
新變化:
更加突出了高考的選拔性功能,以及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實驗考查的等級要求變化有3處:「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由原來的B等級降低到C等級;「調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和「微生物的分離與培養」都由原來的B等級提高到A等級。
多選題的賦分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全對得3分,其他情況不得分」變為「全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
複習建議:
對於考試說明中達到B等級和C等級要求的內容,尤其要加強理解和應用。加強實驗複習、提高探究能力:不僅要重點複習考試說明中列出的20個實驗的原理、操作和結果,對一些經典實驗(如光合作用的發現、生長素的發現等),要弄清相關的實驗原理,領悟科學探究的過程。
歷史
變化不大,要會遷移答題
解讀老師: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江蘇教院附中 沈功書
新變化:
2014年歷史「考試說明」增加了四個字「以穩為主」,只是在考試範圍的必考內容作了一些調整,可以歸納為三類:增加了7個考點;刪除了3個考點;行文表述發生了局部改變,主要是為了歷史概念更加嚴謹和全面。
複習建議:
要以形式多樣的史料串聯知識、闡釋教材、提高遷移能力;在專題內整合教材,關注階段特徵與發展線索;培養讀圖觀察能力;在選修模塊要關注已經考過的內容,並將兩個改革或兩個人物進行適當的比較。
政治
寫全知識點未必得滿分
解讀老師:江蘇教院附中高三把關教師 王海文
新變化:
高考政治試題更會注意區分度。具體變化有:
新增了三個考點。分別是「中國政府關於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這三個考點的新增與教材的修訂以及國內外形勢變化有著密切關係。
變化的考點有十一個。例如「企業的經營與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與新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我國選舉制度及選舉方式」等。刪除了三個考點。
拆分了三個考點。分別是「辯證唯物主義物質概念,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價值的創造與實現,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尤其要引起廣大師生關注的是2014年高考試題將可能出現等級評分。往年只要考生答出關鍵的知識點,但語言不通順,如果能寫出四五個知識點,就會給滿分。但2014年高考設立了具體的等級,如果考生語言混亂、邏輯不通,即使知識點都寫出來了,也只能給兩三分。
複習建議:
要關注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弄清來龍去脈。在此基礎上,構建與這一熱點問題相關的學科知識體系,提高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提高複習效率。主觀題要注意培養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加強答題思想性、邏輯性、規範性訓練。
地理
學會運用地理知識分析霧霾
解讀老師:江蘇教院附中高三把關教師 盧文英
新變化:
刪除了「描述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的要點」。考點「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中刪除「地球公轉的軌道」;考點「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更改為「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海洋地理刪除了「海洋生物資源的主要類型」「海洋空間資源的重要性」;旅遊資源中「旅遊資源開發條件評價的基本內容」更改為「旅遊資源開發條件的評價」,「旅遊景區的基本要素」更改為「旅遊景區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影響」;城鄉發展與城市化4個考點合併為3個考點,「鄉村聚落併入聚落的形成和發展」。
此外,「發現和探究問題中」第一次提出了運用科學地理觀發現地理問題,原考點「能夠探究、評價地理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變更為「探究、分析地理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並加以評價」。
複習建議:
尤其注意讀圖、析圖技能的培養,要能從題目所給的文字和圖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同時,關注生活和社會熱點,了解生活中的地理問題,能運用地理知識和原理進行分析和評價。如關於霧霾、清潔生產、城市規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