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在家庭聚會上,朋友津津樂道地向我們吐槽:
我兒子子豪前幾天告訴我他尿床了,都六歲了還尿床,真不讓人省心!
朋友的無情吐槽,引起了一片哄堂大笑。甚至還有人轉身調侃子豪:「你都多大了還尿床,我家女兒才4歲都不會尿床了哈哈哈哈」。
接著,子豪的行為讓我們在座的人都大吃一驚。
他纂緊小拳頭,憋著眼淚,走過去狠狠地推了朋友一把,大聲吼道:「媽媽!都讓你幫我保守秘密了,你還到處跟別人講!!」說完就怒氣衝衝地跑了出去。
朋友立馬變了臉色:「這算哪門子秘密,小屁孩的秘密也能算秘密嗎?」
除了那位朋友,相信在生活中不少父母也有這樣的誤區:
小孩什麼都不懂,他們的秘密也算秘密嗎?
產生這種想法的父母一般都是不理解到底「秘密」對於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秘密,其實就意味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是孩子逐步走向成熟的催化劑。
在3歲以前,孩子尚未建立「自我」,全依賴於父母,到了3~4歲的階段,孩子會開始意識到自我和客觀世界的分離。
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意味著孩子有了自己的內心想法,渴望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如果,父母不好好地守護好孩子這個「隱秘的角落」,越界去窺探甚至暴露孩子的秘密,必然會造成親子間激烈的矛盾。
那麼,我們該如何守護好孩子的秘密呢?媽隊認為可以這樣做:
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的。作為父母,如果孩子願意主動向我們分享他們的秘密,說明了孩子對我們是充分信任的,並且孩子非常重視我們對他們的秘密的看法。
哪怕孩子的秘密在我們成年人看來是微不足道的或者是荒誕的,我們也要尊重並且保護好孩子的秘密,切勿把孩子的秘密當笑話傳播。
作為成年人,我們自己都不願意自己的秘密被當作揭穿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笑料,更何況是自尊心脆弱的孩子?
特別是處於5~12歲的孩子,內心情感尤為豐富,自我意識尤為強烈。如果被父母當眾揭穿自己的小秘密,可能會對父母失去信任甚至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
如果出於對孩子的擔憂,擔心孩子藏了什麼難以啟齒的心事,可以通過主動向孩子分享自己的秘密來獲取孩子的信任。
只有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對等的位置,才能更好地打開自己的內心深處,達到和孩子在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去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的內心世界比我們想像得要更加豐富敏感,各位家長千萬不要忽視了「孩子的秘密」哦!如果大家有更好地守護孩子秘密的方法,歡迎在留言區和媽隊一起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