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在雲南昭通發現了一塊石頭,洗去泥土,石頭上有字,看來這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經專家學者考證,確實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而是漢朝時期的一塊碑石。碑石記述了一個叫孟孝琚的人的生平,所以,這塊碑石就稱為《孟孝琚碑》。
此碑一出,大有石破天驚的氣勢。
關注這塊碑石的人有梁啓超、羅振玉、袁嘉穀、黃膺、趙藩、楊守敬、方樹梅、李根源、王仁俊、由雲龍等人。看來這塊石碑確實不簡單。
那麼,此碑如何不簡單呢?
一、梁啓超的斷語之一
中國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史學家、書法家梁啓超說:「爨龍顏碑,文達謂為雲南第一古石。自孟琁碑出土後,此又膛乎後也。」
梁先生的意思是,原來以為大小爨碑的書法意義為雲南第一古碑。自《孟孝琚碑》出土後,大小爨碑應排在《孟孝琚碑》之後了。
二、梁啓超斷語之二。
梁啓超說:「滇南所出兩碑,爨龍顏全用方筆,足破北方南圓之陋見,此碑可證漢隸遞嬗痕跡,皆知與書學有關」。
梁先生的意思是,過去的觀點都是北方用方筆、南方用圓筆。雲南出現的《孟孝琚碑》和爨碑,全部用的都是方筆,這完全打破了「北方南圓」的觀點。
接下來的話就更重要了,此碑可以證明漢朝隸書向今隸的演變,是隸書變化的證據。
梁啓超先生的斷語,為《孟孝琚碑》在書法史上的地位下了定義。從此,《孟孝琚碑》就被公認為雲南第一石。
三、趙藩的觀點。
中國近代學者、詩人、書法家趙藩說:「(漢《孟孝琚碑》)文辭書法皆東漢人矩度,」「結體方正,筆意圓勁。渾樸在篆隸間,乃古漢碑第一」。
趙藩的意思是,漢《孟孝琚碑》的內容和書法,都是東漢時的方法。(書法)結體方正,筆意圓勁,古樸渾厚在篆書與隸書之間,確實可以稱為漢碑第一。
四、方樹悔的觀點。
文獻學家、藏書家方樹梅說「是碑隸法圓渾。銘詞博大,決為當代老經師手筆,為海內漢碑第一」
方樹梅的意思是,漢《孟孝琚碑》用的是隸書的方法,風格成熟,內容宏大,今天的人怎麼寫得出來呢?確實是漢碑第一啊!
這便是漢《孟孝琚碑》成為第一石的由來。
當代書法家陳孝寧對漢《孟孝琚碑》的評價:「它沒有《石門頌》奔放,缺少西部的勁獷。也沒有《禮器碑》的典雅,少一點聖人之鄉的鐘鼓禮樂之氣。然而,《石門頌》缺少它的蘊藉,《禮器碑》缺少它的樸茂」。
總之,漢《孟孝琚碑》的發現,為中國書法發展史提供了新的內容。是漢代留存下來的一塊書法藝術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