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引發的「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使得各種抗議聲音不斷,技術圈也有支持這一運動的行動。
從源碼中的一個新 commit 來看,Chromium 有開發者提議移除「blacklist(黑名單)」這樣的字眼。
這一個 commit 試圖安全地替換出現單詞「blacklist」的每個可能的實例,而不破壞瀏覽器的任何部分,最終目的是將「components/blacklist」重命名為「components/blocklist」,也就是將 blacklist 中的「a」替換成「o」,大約有超過 2000 個單詞需要修改。這將包含所有的類/方法/成員/變量重命名,需要更新必要的構建系統規則。
另一邊,Golang 也有開發者提了類似 commit,其認為討論為什麼沒什麼意義,更重要的是實際上 whitelist/blacklist、master/slave 這些詞彙真的給一些人帶來了傷害。在這一 commit 中,沒有更改供應商、綁定等文件,幾乎所有變化是測試或注釋方面的,並有一些 cmd/link 和 cmd/oldlink 中幾個重命名,這是非常安全的改變過程。
回想起 18 年 Redis 也因為類似種族歧視的原因,無奈放棄了 master-slave 的表述方式。有人認為這些是所謂的「政治正確」,並沒有什麼意義,然而實際上或許這些本身就是真實傷害呢?你怎麼看?